甘肃枣子沟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苏永红
(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 酒泉 735000)
ineral resources
矿产资源
枣子沟金矿时发现于西秦岭夏河-合作金铜多金属成矿带大型金矿之一,主要分布在西秦岭造山带西南缘与松潘-甘摘 要:
孜构造结的过渡部位,中三叠统古浪堤组钙质、硅质板岩和闪长岩岩脉中赋存金矿化。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对矿体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交代)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下文结合甘肃枣子沟金矿地质特征对该矿成因进行探讨,希望能为该区找矿工作提供一些参考作用。
枣子沟金矿;矿化特征;矿床成因关键词:
P618.51A11-5004(2020)04-0045-2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西秦岭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金矿矿集区,目前在该区已经探
明金矿床数十个,如马脑壳、大水、寨上、阳山等金矿等,这些矿床均属于典型的卡林型金矿,主要在商丹断裂和龙门山-大巴山断裂带之间分布,显示区内巨大的找矿潜力。下文主要对甘肃枣子沟金矿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其成因进行探讨,希望能
为该区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一些参考作用[1]
。
1 区域地质背景
图1 甘肃省夏河一合作地区地质矿产简图
1.第四系;2.上新统;3.中三叠统上段;4.中三叠统下段;5.下三叠统下段;6.下三叠统下段;7.下二叠统;8.石炭系;9.花岗闪长岩;10.花岗闪长岩脉/闪长玢岩脉;11.断层或推测断层;12.铁矿床;13.金矿床;14.铜矿床;
15.铁矿床。
西秦岭造山带西北缘是枣子沟金矿分布所在,处于夏河-
合作-岷县断裂带西侧区段上的南部,石炭系二叠系以及三叠碎屑岩与碳酸盐岩地层是该区的主要地层出露,特别是二叠系与三叠系在区内呈现广泛的分布特点,在三叠系地层中分部矿床,该套地层主要为碳酸盐岩与细碎屑建造所组成,呈巨厚浊流沉积特征。断裂构造在区内叫未发育,NWW向是该区的主体断裂,存在3条平行的控矿断裂带,主要包括桑曲南-格里那断裂带以及夏河-合作断裂带和力士山-围当山断裂带。NWW向断裂带明显控制着金矿床的空间展布。该区主要的控矿断裂带
收稿日期:
2020-02作者简介:
苏永红,男,生于1987年,汉族,陕西榆林人,本科,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矿产勘查。
为夏河-合作断裂带,呈S形展布于平面上,有约50km长,向310°方向展布,向NE30°向倾斜,角度为50°~70°。NW向的4条次级断裂分布于夏河-合作断裂带上,主要的断裂包括索拉贡玛-纳合迪以及扎油梁-枣子沟和麦来梁-早仁道与桑曲-地娄塘等逆冲断裂,新堡-力士山复背斜是该区的主要主体褶皱,力士山-德合茂北使其轴部位置所在,呈北西向展布,倾向北西方向,力士山西北侧是倾伏的端部,二叠系以及三叠系分布于两侧,地层展布方向呈现北西向。
岩浆活动(中生代)在夏河-合作地区较为频繁,分布广泛的侵入岩,美武以及达尔藏和德乌鲁是区内重要的花岗岩类岩基,同时分布很多岩株以及岩脉。在夏河-合作地区东北侧区域上分布花岗岩类岩基,NW向是岩体的主要展布方向,保持和区内构造线相一致,闪长岩以及花岗闪长岩与花岗斑岩等是其主要的岩性特征[2]。
2 矿区地质
古浪堤组下段(中三叠统)是矿区的地层出露,主要为泥质板岩和粉砂质与钙质细碎屑岩等组成的一套地层,山尕岭群(下三叠统)少量分布于矿区的东部。断裂自爱区内非常的发育,但在走向上存在很大的不同,主要为5组:
EW、SN、NE、NWW、NNE向。而且断裂互相交错,分布特点表现为放射状,近SN与NE以及NW向断裂对区内金矿化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特别是发育NE向断裂矿化,矿体均在其中产出。
中酸性的岩脉在区内较为发育,闪长玢岩以及石英闪长玢岩与细晶闪长玢岩与斜长花岗斑岩与花岗闪长斑岩等是其主要的岩性特征。辉绿玢岩发育于矿区的外围,产出特点呈现枝叉状以及囊状和长条状,呈现NNE向展布,岩脉在矿区的西侧呈现近SN向展布,NW向分布较少,断裂和岩脉呈现一致的方向展布,显示断裂构造控制着岩脉[3]。
3 矿体特征和矿石组成3.1 矿体特征
有104条金矿体在枣子沟矿区被圈出,有9条主矿体,分别
标号为Au1、Au9、Au15、Au14、Au26、Au29、Au30、M4和M6。NE以及NW与近SN向断裂明显控制着区内矿体,由于矿体产状以及空间分布特点,矿区中有东西两个矿段之分,1号~3号沟分布在东矿段,矿体呈现NE向展布,矿体有约1000m的延伸,在300m的宽度,向50°~70°展布,Au1、Au9以及Au15等是主要的矿体,在3号沟中还分布Au14矿体,矿体呈现NW向展布,向300M方向延伸,处于50m的宽度,向300°~320°向展布。在4号沟到格娄昂区域上是西矿段的所在,呈现SN向展布,
45
M矿产资源
ineral resources
属于卡林型金矿[4]。
向350°~10°方向展布,矿体达到500m的延伸,处于100m的延伸,呈现不稳定的延伸,具有较大的变化厚度与产状,Au26、Au29和Au30是主要的矿体。3.2 矿石组成
原生矿石以及氧化矿石是矿石的主要类型,尤其是以原生矿石为主。由于矿石结构构造以及容矿岩石的不同,原生矿又有石英-辉锑矿以及蚀变脉岩型和蚀变板岩型矿石之分,地表有氧化矿石出露,保持在5m~20m的氧化带深度,呈现褐红色疏松结构的特点,赤铁矿以及氧化矿石矿石的主要特点,赤铁矿以及褐
-6
铁矿等是其主要的金属矿物组成,保持在2×10~12×10-6的金品位,具有致密的原生矿石结构特点,毒砂以及黄铁矿是其主要的原生矿石,辉锑矿相对加少,绢云母和石英以及方解石与黑云母等是其主要的非金属矿物。3.3 围岩蚀变
绢云母化以及碳酸盐化和硅化等是该矿的主要围岩蚀变。
5 结语
海相细碎岩(三叠系)以及中酸性岩脉(中三叠系)是枣子沟金矿重要的赋存部位,区内的构造以及地层与岩浆岩对金矿化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毒砂以及黄铁矿和砷黄铁矿以及辉锑矿等是主要的矿石矿物组成,绢云母和白云石以及方解石和石英与绿泥石等是主要的脉石矿物组成,次显微是金存在的主要形式,同时还有显微见金。绢云母以及碳酸盐岩和硅化等在矿区中较为常见,这些蚀变和金矿化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金矿化是含铁矿物交代反应所形成,在这些交代作用下,导致铁质析出,和砷以及硫等成矿流体中的成分有效结合,促进毒砂与黄铁矿的形成,并且使金通过纳米金颗粒以及固溶体形式在毒砂以及黄铁矿种赋存,该矿在容矿岩石以及金赋存以及围岩蚀变等特征上和美国地区的卡林型金矿非常的类似。为此综合研究认为该矿属于卡林型金矿。中-晚三叠世秦岭造山带在挤压转变为伸展构造过程中,是该矿形成的重要阶段。
4 矿床成因
泥质板岩与粉砂岩和钙质构成的细碎屑岩(中三叠统)是该
矿的主要赋矿地层,石英闪长岩以及闪长玢岩相对次之,Au-Ag-ASSb,W(Au)/W(Ag)≈18是矿石主要的地球化学元素组成,毒砂以及含砷黄铁矿与黄铁矿和辉锑矿是矿石中的主要金属矿物组成,绢云母以及方解石和白云石以及石英等是主要的脉石矿物组成,硫化以及硅化和碳酸盐化与绢云母化等是主要的蚀变类型,在毒砂和含砷黄铁矿内,存在显微次显微的金,通过分析与研究该矿和美国地区华达州卡林型金矿具有的矿化以及地质特征非常的类似,综合分析认为该矿的成因类型
参考文献
[1][2][3]
陈衍景,张静,张复新,等.西秦岭地区卡林-类卡林型金矿床及其成矿时间、构造背景和模式[J].地质论评,2018,15,(2)12-36.
刘学飞,王庆飞,杨立强,等.秦岭与滇黔桂地区卡林型金矿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J].地质科技情报,2018,27(3):51-60.
朱赖民,张国伟,刘家军,等.西秦岭-松潘构造结中的卡林型-类卡林型金矿床:成矿构造背景、存在问题和研究趋势[J].矿物学报,2019,39(增刊):201-204.
刘家军,冯彩霞,刘建明,等.西秦岭南亚带层控金-硒矿床的赋矿地层年代与成矿时代[J].地学前缘,2019,11(2):435-443.
[4]
(上接44页)
和地壳均丰度对比,金矿岩体的元素丰度更强,而和其余不同的地层岩石进行比对,金矿原始源层中二云石英片岩的金元素丰度也更强。矿区中矿物的不同,矿物结构中的稳定性和统一性便越明显,但s的差别性则相对较低,金矿整体处于多因复成状态,金矿成矿早期温度常常较高,金矿成矿中期时常为中低温环境,而金矿成矿晚期则温度相对更低。
金矿的矿脉包体与花岗岩结构和性质也十分相似,因此这也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金矿成矿热液最明显的一个特征便是混合成因[3]。
3.2 金矿找矿标志
金矿的找矿标志分为多种,但应用较为广泛且效果较为优异的有以下几种:
第一,金矿矿区勘探异常标志。通过物探或化探技术来检测矿区及周边的异常情况,主要手段为激电法。在勘探过程中,还有可能会形成原生晕化探异常等现象,这种现象常常是多类金属聚集,包括金金属、坤元素、锑元素等。这些异常反馈现象若出现两类,那么便可以基本确定该区域存在金矿矿脉;
第二,金矿矿体标志。金矿本身一般会付村在蚀变矿化糜棱岩化带中,主要的矿化蚀变是黄铁矿钠黝帘石化以及黄铁绢英岩化。一般来说,工业矿体的赋存主要为构造交叉位置和脆-韧性结构带。若强蚀变岩出现了透镜状脉石英,同时区域金属硫化物多为黄铜矿物质,则可以断定区域具有大量的金金属矿。若矿区地面岩层石表面呈红化的状态,同时区域岩体多为赤铁矿,那
么则代表这一区段也存在大量的金矿脉。若矿区周边以及上部
位置存在矿化,同时矿化分布较为密集,间距较小,那么则可能该区域具有矿体矿脉的存在;
第三,金矿区域标志。金矿区域通常来说多数为三位一体的基本状态,也就是说某一矿区不仅有韧性剪切带,同时还可能具有绿岩带。所以金矿的成矿标志是某一区段中的剪切带或强应变带等结构,若是断裂带的走向为290°~310°,那么便基本确定这一区段中有较大概率具有工业矿体;
第四,地层找矿标志。由于矿区赋矿火山岩系金丰度通常都会较高,最高能够达到地壳的3倍左右,通常在岩浆活动晚期较为明显,而当火山热液系统中若是金的丰度较大,那么金矿的形成则会更快。
4 结语
作为一种贵金属,黄金在多个领域中都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而在金矿找矿过程中,需要对金矿的地质特征和成因以及找矿标志等进行全面分析,才能够为找矿给予更加充分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陈丹丹,姚仲友,王天刚,赵宇浩,朱意萍,赵晓丹.巴布亚新几内亚利希尔岛拉多拉姆(Ladolam)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J].地质与勘探,2017,53(01):187-197.
饶兴会.金矿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研究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7(05):22-23.梁军,吴湘滨.湖南醴陵市肖家山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J].国土资源导刊,2018,15(02):37-42.
[2][3]
4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