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10期
扫一扫看全文
本文DOI:10.16675/j.cnki.cn14-1065/f.2018.10.061
企业负债经营风险分析与防范
□温翔宇
(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山西太原
030006)
摘要: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为了能够长期生存下去并准确的判断企业的发展情况,需要扩大自身的规模。所有
者投入的资金几乎不能满足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这时大部分企业就会选择利用负债筹资的方式来扩大经营。负债经营具有两面性,使用恰当能增加收入,使用不合理能造成损失,企业将发生严重的财务风险。在当今各个行业不断创新的发展过程中,对于各个企业来说,如何应对环境的变化,加强财务风险的管理控制已经成为他们必须思考的问题。关键词:负债经营;财务风险;防范措施文章编号:1004-7026(中国图书分类号:F275文献标志码:A2018)10-0080-02
选题背景
伴随时代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各行各业都想要扩充自身的知识和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想要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脱颖而出。一般情况下,一个企业想要快速发展,必须有大量的资金作为强大的后盾,由于企业自有的资金无法满足需求,必须通过融资获得资金支持,其中资金来源一大部分是来自负债融资。一定的负债经营肯定能让企业产生财务杠杆利益,使企业得到较多的收入;不然企业将会面对重大危机及复杂的财务风险,更可能会使资产不能偿还负债,落入破产。因此加强企业的防范意识和采取必要的措施是有极其重大的意义。2理论基础
2.1负债经营的内涵
负债经营是企业由于原有资金的限制及不足,为了维持自己的经营活动,扩展经营规模,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技术创新等,这些情况会使企业现金流量不足,最后经过向金融机构借款,发行企业债券,运用企业的商业信誉或者融资租赁的形式来获得更多资金的一种运营方式。2.2负债经营的特征
2.2.1负债偿还能够使得经济利益流出企业。遵照合同商定,企业必须准时归还到期负债的本金及利息就会形成企业的财务费用,也会使得大量的现金流出企业,最后导致了经济利益的流出。
2.2.2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从协商好的有效之日起,资金的使用权就由债权人转换到债务人那里,所有权仍归债权人,除非有其他条件,一般情况下如此,债权人没有权利决定资金的使用和对其实施控制,债务人可以运用这笔通过负债借得的资金,并将其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
2.2.3负债经营的资本成本与时间相关。企业在借款时要签署有关的借款合同,合同中就规定了企业的借款期限,而货币具有一定的时间价值,所以负债经营中的资本成本也具有一定的时间价值,即负债经营的资本成本与时间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它们并不是毫无联系的。资金应用时间越长,负债的借款利率越高,需要付出的代价越多,相应的资本成本也就越高。12.2.4负债经营的两面性。企业利用负债运营是风险与收益并存的,一方面经过举债筹资会扩充企业的运营范围及规模,提高企业的现金流量,进而提高企业的价值;反过来,太多的债务,会扩大企业归还债务的费用,给企业带来一些不能够避免的危险。这关键取决于企业的投资报酬率与负债资本成本的大小,当投资报酬率大于资本成本时,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反之,会使企业面对的危险扩大,产生财务风险。2.3财务风险的内涵
本文的财务风险具体表现为企业为获得一些现金而引起的风险即筹资风险。企业在平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要积极地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防范财务风险。3负债经营与财务风险的联系3.1适度负债会带来财务杠杆效应
负债经营一定能够使企业产生多余的利润,只有适度负债,企业才能产生良好的收益,然而如果企业的负债结构不恰当,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将会大大增加。所以,如何才能保持恰当的负债结构,保证负债的适度,对每一个企业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3.2过多负债会扩大企业的财务风险
企业应该保持合适的负债。当企业资金短缺时,一般都会考虑到对外借款,通过筹集的款项来维持企业的运营,然后如果借款不当,不但不能够改变公司现在的情况,还会面对较大的风险。企业如果有负债就一定会产生财务风险,而过多的债务更会增长企业的财务风险,我们大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讨论。
1.要承担无法按时归还负债的风险。2.要承担利率变化的风险。3.增加企业再筹资的风险。
5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及控制的建议5.1要有强烈的风险意识
管理者应该具备一定的风险防范意识,正确地对待风险,用辩证的思维来分析,这样有了风险的防范意识才能够深入讨论风险管理,并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保证风险防范意识要贯穿与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中。5.2确定合理的资本构成
企业的资本构成按照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权益
作者简介:温翔宇(1995-),女,山西吕梁人,山西财经大学2017(财务管理)学术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司财务与公司治理。
·80·
扫一扫看全文
2018年第10期
信合金融
资金和债务资金。企业应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所处的经营环境,市场竞争力等因素,来判断能够承担风险的大小,确定适合企业的最恰当的资本结构。当企业处在比较有利的经济环境中,竞争力比较小时,应该采用比较宽松的政策,在评估企业的风险后,根据评估的结果适当的借入更多的资金;当企业处在不好的环境中时,竞争力也比较大,此时就算借入再多的资金,竞争力也不会提高,反过来会增加财务危机,使其面临的风险加大,这时企业应该运用相对紧缩的政策,缩减债务资金,适时地改变企业的资本结构。5.3保持资产的高度流动性
如果资产的流动性比较低,说明企业可能有太多储存的存货,使多数现金被存货占有,使得企业的货币资金减少,到期偿还负债时,可能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而破坏企业的声誉,使企业不足以偿还债务,财务风险增加。所以,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应该加速资产的流动来保证企业归还债务的能力。5.4保持盈利能力
任何一个企业如果想要永久地发展和生存,就要有充足的资金来保证正常的经营活动。资金的来源有多种多样,最好的还是利用企业的剩余利润。但是如果企业连续亏损,要想获得收益就要利用负债经营,从金融机构借入资金后,应用合理,能够获得收益并且偿还利息;应用不合理,可能会导致资不抵债陷入破产。所以,保持一定的获利水平,企业能够自给自(上接第75页)
后续实施工作。结合现有管控要求和类型等可知,必须进行配置和实施,提升优势。当前在调控阶段要增加对天然林的保护,按照树种保护和注意事项等实施,只有做好完善处理,才能促进整体进步。林业资源布局也是重点,区域管理的阶段需要了解要求,进行合理配置。3.2强化有害生物检验
根据现有报道可知,生物检验也是重点,在整个管控过程中要确定要点和重点,明确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和应用。在后续管控基础上要对管理队伍进行分析,在现有改革管理的基础上,要进行重建,尽量保证稳定性。在检验阶段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流程要求,建立24小时无人监控方式,达到预防的作用。在检验中开展松材线虫病春季专项普查以及红火蚁、椰心叶甲、椰子织蛾等专项调查监测。3.3完善现有管理机制
结合实际管理队伍的模式和要求等可知,在林业管理基础上明确重要性,深化管理后能提升适应性,在林业管理的基础上,做好实际管理符合要求,结合经营形式和模式标准等可知,在后续实施阶段需要进行标准化管理,对各种违法现象进行打击,避免出现联动反应。有效的管理还有,能符合实际要求,在建立健全管理的基础上,提升管理人员的生态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实现整体进步。3.4创新现有方式方法
在林业经济管理基础上,要深化进行分析。森林
足,适当降低企业的借款,从而减少财务风险。5.5构建合理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可以使得企业的管理者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及时地采取适当的方法来防止财务风险对企业造成较大的损失,可以让管理者及时发觉造成财务风险的因素,故企业应当树立合理的,科学的预警系统。5.6合理安排资金
企业在进行负债经营时,应该考虑负债偿还的日期以及偿还的金额和利息,合理的运用企业的资金。快到归还借款的时候,企业应该减少现金的流出以便及时归还债务,防止因为没有足够的现金无法偿还借款而给企业的信誉造成不良的影响。参考文献:
[1]杜学军.企业负债经营的风险及其防范对策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4,19:305+362.
[2]刘建青.浅析我国中小企业负债经营[J].甘肃理论刊,2010,(6):70-71.
[3]刘金莲.试论企业负债经营的风险与防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4,No.37205::1-16.
[4]贾守治.我国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11):43-46.
[5]LingZhang,EdwardIAltman.ShouChen.FinancialDistressWarningModelsbasedonMDAandANNTechniques-China’sExperience.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China,2007(5):23-26.
试点的落实是重点,需要突出引导性作用,在区域性实施中要综合进行项目分析,适当加大资金投入,必要的情况下设立专项资金,提前进行调配和管理,提升整体积极性。采取以奖代补形式对验收合格的新建或修缮达到标准化的林业站所给予一次性奖励,全面推进全市标准化林业工作站建设进程。结束语
在林业生态保护基础上,结合现有生态建设和保护机制等可知,如何进行重新预设和管理是重点,要明确建设要点和重点,明确实际问题,做好管控工作。结合生态建设的注意事项和实际内容等,为了避免出现水平不高以及异常情况,要提出对应的解决对策,明确文明建设要求,实现整体进步。通过优化林业配置资源、强化有害生物检验、创新现有方式方法等方式实施后,能促进整体进步。参考文献:
[1]吴剑锋,张燕婷.如何解决林业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农业信息,2012(17):58.
[2]李子林,卓小海.论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利用及可持[J].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可持续发展[J].北京农业,2012,01(01):69-71.
[3]李琴.林业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J].北京农业,
(2013,0201):58-60.
[4]潘金志,黄旺生.关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若十哲学思[J].林业经济,2017,02(01):69-72.
·8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