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33海水温度和盐度南昌十中王静_2

来源:易榕旅网


3.3海水温度和盐度 南昌十中 王静

【教材内容】

3.3海水温度和盐度(人教版必修)高中地理上册第三单元 第三课 1 个课时 【教材分析】

生命起源于海洋,浩瀚的海洋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然条件,海洋对人类的作用与影响主要表现在海洋与大气、海洋与陆地相互作用方面。因此,研究海洋水体的性质和运动特征及其对人类环境的影响,在海洋环境对人类的发展日益重要的“海洋时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海洋中的许多自然现象与海水的理化性质有关,其中海水温度和盐度是表示海水性质的重要指标,也是区分不同性质洋流的重要指标,是重点知识,而海水的盐度又是本章的难点。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经过初中地理和前阶段高中地理的学习,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已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已经初步具备了读图查文、独立用图的能力和一定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学习心理也有相当发展。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淡化知识讲解,强化能力训练,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注意激发学习兴趣,给学生更多的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 【教学目标】

运用图标资料来分析影响海水温度及盐度的因素,归纳海水温度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变化分布规律;海水盐度的一般分布规律;分析盐度分布的“马鞍形”曲线与温度分布的“峰形”曲线之间的关系,并解释原因;在盐度分布图上,找出世界盐度最高和最低的海区,并解释原因。通过分析其原因使学生养成合理表述、归纳总结的思维习惯,逐步培养学生在探索新知识过程中进行推理的能力和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通过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相互交流,进一步认识地理的理性与严谨,感受探索的乐趣与成功地喜悦,增加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 【教学理念】

本节注意相关知识特别是跨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如:海水盐度分布规律首先结合化学上的浓度,溶解度联系地理的相关知识来突破,海水温度较陆地变化小可以根据物理学上有关比热容的知识,说明海水是热的不良导体,海水传热较慢,进而对沿海地区的气候到调节作用。

增强学生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的情趣,给学生以成功地体验,逐步认识到地理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从而形成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态度。 【板书设计】 一、地球上的海洋 (一)巨大的水库

(二)海洋是大气的热源和水源

海洋还积极参与着大气的热量平衡和水分平衡, 海洋和大气之间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三)海与陆的联系 二、海水温度和盐度

分布规律 海水温度 空间:表层(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深度增加,水温降低,但1000米以下温度变化不大 时间:夏高冬低 太阳辐射、洋流 地形、气象等 降水量和蒸发量之差 河川径流 洋流 海水盐度 空间:由副热带海区向两侧递减 影响因素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播放视频;“水的星球”——海洋,21世纪人类的生存空间,要想走进海洋,我们必须了解海洋。一提到海洋,你会想到什么?让我们静静想像一下当我们置身在海上,你有什么感受?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海洋到底什么资源多呢?学生自由发挥,教师进行指导。

海洋是地球的水库

根据书本图地球水体的存在形式及储量,可以总结出

1、海洋水:占地球水体总量的96.53%。平均水深3800米,体积13.7亿立方千米。 2、 其它形式的水体

淡水占2.53%,如冰川、地下淡水 „„ 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0.94%

但这部分海洋水无法被人们利用,为什么呢?

因为海洋水又苦又涩,但人类一直以来都在寻求淡化海水的技术,早在世界大航海的时代,英国王室就曾悬赏征求经济合算的海水淡化方法。时至今日,海水淡化的方法虽然有了数百种之多,如,蒸馏法、冷冻法、反渗透法,生产出的淡水也风味各异,但以经济合算的标准衡量,仍然不尽如人意。在西亚盛产石油的国度,往往土地“富得流油”,却打不出一口淡水井。水比油贵的现实,使海水淡化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西亚的海岸线上。1983年,西亚第一大国沙特阿拉伯在吉达港修建了日产淡水30万

吨的海水淡化厂;在另一个西亚国家科威特,现在每天可以生产淡水100万吨。波斯湾沿岸地区,有的国家的淡化海水已经占到了本国淡水使用量的80%—90%。

海洋、陆地、大气是人类在地球赖以生存的三大主要环境,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1、 海洋是大气中水汽和陆地水的主要来源。

10

90 100

如上图海洋每年蒸发量达450000立方千米,其中大约90%的水汽以降水形式返回海洋,其余约10%的水汽由大气输送陆地上空,凝结降落,再通过河川径流返回海洋。 2、海洋是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

对流层主要的直接热源来自地面辐射,而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的71%。

3、海洋还积极参与着大气的热量平衡和水分平衡,海洋和大气之间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4、海岸是陆地和海洋间的过渡地带 海水运动是塑造海岸地形的重要因素 二、海水温度

(一)海水热量的收支状况

1、 海水热量收入:太阳辐射(主) 海水热量支出:海水蒸发(主) 注意海洋与陆地比较有何不同?

答:陆地地面热量支出主要方式是地面辐射。

2、 一年中,全球海洋热量的收入和支出基本平衡,但不同海区、不同季节热量收支不平衡。

不同季节:如冬季到夏季过渡,热量收入﹥热量支出,因而海水温度上升。 夏季到冬季过渡,热量收入﹤热量支出,因而海水温度下降。

(二)影响海水温度变化的因素

根本上是取决于热量平衡的分布与变化,其它因素有沿岸地形、气象、洋流等。 (三)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1、水平分布

不同纬度海区:由低纬向高纬方向递减。同一纬度不同海区:暖流经过海区大于寒流经过海区。

表层海水的温度分布规律: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温度/0C

30 温度

20

10

0

-10 40 20 0 20 40 60 北纬 南纬 60 同一海区:夏季高,冬季低。 2、 垂直分布

上层海水 —— 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为什么?)

深层海水(1000米以下)—— 海水温度随水深变化不大,保持低温状态(为什么?) 答:海水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海水导热率很低。 判断这三个地点纬度位置,哪个高哪个低? (四)海水对大气温度起着调节作用

由于海水热容量大,海水温度的变化比陆地温度的变化小;海洋上空的气温变化比陆地上空的气温变化慢。 三、海水盐度

1、盐度—— 表示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为3.5%,海水中盐类物质很多,其中主要是氯化钠(咸味)和氯化镁(苦味)。

2、盐度分布规律

世界大洋海水盐度分布规律:从南、北半球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 3、原因分析:

读下边海洋表面平均盐度和温度按纬度分布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海洋表面平均温度按纬度分布的曲线代表字母是____。 其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洋表面平均盐度按纬度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仔细分析其形成原因? (3)比较南、北纬600附近海洋表面盐度高低,说明原因?

学生看图讨论回答,老师总结如下:

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低纬度递减。 原因:取决于蒸发量与降水量之差。

副热带海区蒸发量大,远远超过降水量,因而盐度高;由副热带海区往赤道方向随降水量的增加,盐度降低;由副热

带海区往高纬度随蒸发量的减少,盐度也降低。

红 海——位于副热带,蒸发量大,降水量很少;从陆地流入的淡水也少。 盐度达4.1%,是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域。 波罗的海 —— 纬度较高,蒸发量小;又陆地上汇入大量的淡水。 盐度不超过1%,是世界盐度最低的海域。

亚马孙河口 ——从三角洲向外大约160千米内的海水都是淡水。 4、影响盐度的因素

外海或大洋:主要因素是降水、蒸发等; 近岸地区:主要因素是河川径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