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易榕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商业银行的移动金融创新、实践和发展

商业银行的移动金融创新、实践和发展

来源:易榕旅网
普惠民生的低门槛乃至零门槛的轻应用发展态势。 平台的借记卡应用发行,并通过该平台实现了“互联互 2013年,移动支付业务全年交易量16.74亿笔,金 通,资源共享”。 额9.6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2.9%和317.6%。这些 2.加强与运营商的合作,抢先落地移动支付服务, 移动支付是移动金融的基础。2013年,广发银行率 数据表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可并选择使用移动金融 打造有影响力的移动金融品牌 服务。在全国多达几亿的网民中,有相当一部分网民“常 住”在互联网上,他们的日常消费、资讯获取、社交娱 乐以及日常工作等都通过互联网完成。这部分人群可形 象地定义为“网居民”, “网居民”的习性也会不同程 度地体现在任何有上网需求的个体或群体身上。可以预 言,未来互联网金融市场竞争的关键就在于吸引“网居 民”的注意力,把握、引导、刺激并满足“网居民”的 需求成为互联网金融的价值所在。 随着科技发展,各种设备都可以接入互联网,这使 得围绕客户编织一张覆盖全身、提供全天候服务的网络 成为可能。在这样的大趋势下,客户一方面将更倾向于 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移动、跨屏幕、跨设备地接入互联网; 另一方面其碎片化、多元化、虚拟化的网络活动对金融 服务,特别是对移动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金 融服务通过网络深入渗透到其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广发银行移动金融服务体系的探索与布局 广发银行不仅是最早尝试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商 业银行之一,而且在业内率先将其作为业务发展战略的 重点,从“网居民”的金融需求出发,致力于成为中国 互联网金融服务首选提供商。 1.积极响应央行等监管部门号召,顺应互联网 金融时代潮流,先行先试 近年来,广发银行抢抓移动金融发展机遇,重点开 展移动远程支付、近场支付业务的渠道、产品和服务建 设,聚焦手机银行、基于NFC的近场支付等重点产品 建设,推动在移动支付业务领域的战略布局和业务发展。 同时,积极落实央行关于移动金融创新服务的工作要求, 于2014年l0月与移动金融安全可信公共服务平台(简 称MTPS平台)实现对接,完成了广发银行基于MTPS 先开展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移动支付业 务合作,推出基于NFC—SIM卡模式的移动支付产品。 为便于产品营销推广,广发银行还创立了移动支付专属 品牌——“广发智付”,并与广东联通、沈阳联通合作 开展NFC移动支付业务营销试点,对该项业务在当地 的市场培育和客户教育工作起到推动作用。2014年,广 发银行网络金融借鉴互联网思维,发布了“有智慧,无 边界”的新品牌形象。在新一代品牌理念的引领下,移 动金融子品牌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3.立足普惠金融,推动跨界合作,探索创新移 动金融产品 2013年,广发银行与腾讯及支付宝公司合作,打造 移动金融新入口和新模式,先后推出了广发银行微信营 业厅和支付宝钱包服务,让非广发银行持卡客户也能通 过简单的“加关注”操作,享受到广发银行提供的“零 门槛”移动金融服务。2014年,广发银行设计研发了业 内首款“梦想笃行”类移动金融APP一月光宝盒。该 产品充分运用社交、娱乐、分享和游戏等互联网理念, 倡导健康节约的消费新观念和生活新模式,让历来以严 肃示人的金融,既承袭了传统金融的严谨,又演绎得更 接地气、更加有趣,也让普惠金融更具个性、更加贴近 民生、民性和民心。 4.加强业务风险防控力度,切实保护客户权益 在网络金融服务安全领域,广发银行已经形成了较 为严密的业务安全体系。一方面严格遵循监管要求,遵 照国家标准设计产品,同时采用动态数据认证方式,有 效防范脱机交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信息窃取风险,严密 保护客户信息安全;另一方面,对圈存交易审慎设定交 易限额,并严控电子现金圈提,防范资金窃取和套现风 2015.1/中国金融电脑 31 曩 . 险,降低资金风险。此外,在手机银行支付业务方面, 移动支付迎来高速发展期。但移动支付的应用环境还需 广发银行还建立了双因素认证体系,并严把客户支付权 进一步完善,除购物、出行、就医等以外,消费信贷、 限准入关口,从多维度严控盗刷风险,通过一系列的安 代理业务、咨询顾问等业务领域也可能成为移动金融新 的应用场景。 全防线和风险管控措施,确保业务合法、合规、安全可靠, 充分保护客户权益。 5.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自主可控能 力和应急处置能力,为移动金融乃至全辖行业务发展 提供坚实的科技保障 围绕“技术支撑业务、业务与技术相融合”的金融 科技发展趋势,广发银行要求科技部门牵头与业务部门 协同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共同提高业务连续性,从 全面风险管理的高度部署信息安全工作。一是长期致力 于稳步推进核心关键领域软硬件国产化,不断强化灾备 体系建设,充分挖掘“两地三中心”在银行经营管理中 的作用;二是始终本着IT建设与管理并重、开发运行 与安全维护并重的原则,不断改进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 可操作性、应急演练的真实性,持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三、商业银行移动金融业务未来发展的四大方向 在人民银行等各级管理部门的推动下,目前我国银 行已经确立了移动金融发展路径。然而,从前期的实践 来看,移动金融的应用推广尚存一些难题。包括:由于 NFC移动支付注册流程过长、开通fJ槛过高而导致的“开 通难”;由于移动支付应用环境还不够完善而导致的“使 用难”;由于移动金融安全教育还不够到位而导致的“推 广难”等。可喜的是,移动金融已经进入了“标准化”时代, 标准的发布有利于增强移动金融的安全管理水平和风险 防范能力,也为移动金融业态的进一步繁荣创造了条件。 未来移动金融的创新发展将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从消费金融入手,丰富应用场景 拉动消费是激活经济,解决我国因内需增长不足、 实体经济不振所引发一系列问题的突破口,让老百姓“能 消费、敢消费、愿消费、惠消费”则需要消费金融的全 方位支持。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普及, 32 FINANCIAL C0MPUTER 0F CHINA 2.从跨界合作入手,打造特色应用 通过异业跨界和同业跨界合作,传统的银行服务或 金融产品与原本毫不相干甚至矛盾、对立的元素相互渗 透、相互融汇,从而产生让人眼前一亮甚至是颠覆l生的移 动金融新应用或新模式。近年来,广发银行运用互联网跨 界思维,科学选择跨界合作对象,实现取长补短,强强联 合。除与百度、网易的跨界合作外,还先后与阿里巴巴、 腾讯等互联网企业全方位开展了创新探索的实践。 3.多方推动,建立和谐的移动金融生态圈 人民银行MTPS平台为商业银行、电信运营商等移 动支付参与方搭建了互联互通的桥梁和纽带。在此之上, 还应构建提供消费商品的电商圈、提供相关金融服务的 金融圈以及客户与客户、商户与商户、商户与客户之问 的社交圈。只有产业链参与各方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才能 推动移动金融蓬勃发展。 4.从移动互联网特有技术优势入手,探索网络 安全新模式 移动金融创新模式在带来多元化和便捷性的同时, 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在开拓移动金融领域新边界时, 一定要坚持审慎原则,将信息安全和客户权益保护始终 作为创新的前提和底线。银行应借助移动互联网和移动 智能终端具有的影像记录、地理定位、生物识别等的技 术优势,与运营商、商户、客户等移动支付链条上的各 环节建立联动防控机制,拓展安全边界,创新安全模式, 从而使移动金融业务既能发挥其固有的便利性特点,又 安全可靠,风险可控,达到创新与安全的和谐统一。 当前,移动金融已逐渐走出局部试点的探索期,进 入全面加速的成长期,广发银行将继续加强对移动金融 领域的探索与实践,打造更加舒适、便利和安全的移动 金融服务。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d.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