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排水管道及雨水口的施工

来源:易榕旅网
管道及雨水口的施工

在本工程雨水口为边沟式,采用单篦、双篦、三篦雨水口。连接管为DN200、DN300、DN400承插混凝土排水管,其中DN200管有6113m,DN300管有2252m、DN400管有726m。雨水口施工时,井圈表面高程应比该处道路路面低30mm,并与附近路面接顺。雨水口出水管施工至道路外第一个集水井2m处,并与全场雨水管网预留管连接。

施工工艺流程

详见下图。

测量放线 沟槽开挖 地基处理 排水管安装施工 砌井施工 回填土方 排水管道施工工艺流程 主要施工方法

施工测量放线

根据甲方提供的测量控制点、水准点及图上的线点位置,以及施工地段的地形地貌,由测量人员测放出管中线及井位。 1. 测定管道中线

在排水管线起点、终点、平面折点、纵向折点及直线段的控制点测设中心桩.桩顶钉中心桩.并在起点、终点及平面折点的沟槽外面适当位置设置方向桩。 2. 建立临时水准点

水准测量的闭合差不得大于规范要求。临时水准点设在稳固及不易被碰撞的地点,其间距不大于20m。 沟槽开挖

开挖前,先查明段地下管线及其它地下构筑物情况,会同有关部门作出妥善处理,确保施工安全.由于本工程沟槽的开挖量较大,且地质情况较为复杂,故采用机械开挖方式为主,人工开挖方式为辅助的挖土方式.北区部分场地为中风化或微风化岩层,为确保施工进度,采取爆破开挖(见“爆破施工”一节)。开挖时严格控制标高,防止超挖或扰动槽底面,槽底留0。2~0。3m厚的土层暂时不挖,待铺管前用人工清理挖至标高,同时修整槽底。在本工程中的大多数地段采用放坡开挖.若遇地下水位埋深较浅地段,必须做好排水措施。

采用放坡开挖,基底宽度为管径加上工作宽度.基槽底设集水井和排水沟,集水井深1.5m。根据地质资料场地的土质为中软土,考虑到集水井的降水作用,放坡的坡度采用1:1.详见图3—15《沟槽放坡开挖示意图》。

沟槽放坡开挖示意图

地基处理

沟槽开挖平整好以后,进行地基处理。

重力流管道仅采用沟槽底素土垫层压实到设计要求的办法处理地基,如果沟槽土基受扰动或地下水位高于沟槽时砼带形基础下需铺100~200mm厚砂砾石。如槽基土质为原状土时不铺砂砾石垫层.

遇到软弱基础时管道及检查井基础有可能发生变更,需即时与监理和业主联系,协商解决. 3. 素土垫层施工

先清除槽底的全部软弱土层,然后分层回填素土,填土从最低部分开始,分层铺设,分层夯实;夯实达到设计要求后,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施工,防止水浸、晒裂。

4. 砂石垫层施工

砂石垫层所需材料,采用颗粒级配良好、质地坚硬的中砂、粗砂、砾石、卵石和碎石。铺砂前将槽内的浮土清除,槽底和两侧如有孔洞则先填实;捣实方法采用插振法,待垫层淋水达到饱和状态后,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插入间距不大于振动有效半径的1。4倍,避免插至土层。砂石垫层每层夯实后的砂石空隙比要小于0.65。 排水管道安装施工 5. 混凝土管施工

按设计要求,接口形式为承插式,采用石棉水泥接口。 (1). 施工工艺流程:

详见下图。

运 下 稳 管管管接口施工

排水管道安装施工工艺流程

(2). 主要施工方法 A. 运管

根据施工现场条件进人施工现场的管材尽量沿管线分散堆放,以利下管。如无条件也可集中存放。集中存放的管材,在下管前应运到下管现场.运管时,如需校正方向,应停止前进,由一人统一指挥,用撬棍、垫木进行校正,严禁管头站

人作配重,或在运行中用撬棍迎头校正.当运管就位后,应垂直沟槽放置,并用石块打眼固定. B. 下管

由于管径较小,本工程采用人工下管方法.采用人工压绳下管法,用两根大绳分别套住管节的两端,然后分别将两根大绳的一端用数人脚踩牢固,并用手拉紧绳子的另一端,在专人指挥下,徐徐放松绳子,直至将管节放至沟槽底部。详见下图所示.

1—撬棍;2-大绳

人工压绳下管示意图

C. 稳管

稳管时将管子按照设计的高程和平面位置稳固在地基和基础上。其施工程序包括:做基础→铺管→基座混凝土浇筑→管道接口。在本工程中为了加快工程进度采取“四合一”稳管的施工方法施工。

四合一稳管法将管道基础、铺管、浇筑管座混凝土和接口四道工序连续操作,能大大缩短工期,且整体性好。施工时,混凝土的和易性要好、流动性要低,石料粒径一般不大于25mm,坍落度不大于3cm;模板的支设要牢固,保证管道安装时不变形。具体操作时,首先将平基和管座的混凝土一次倒入模板内,用锨铲成弧形槽,槽底高于设计平面2~4cm,管口处摊铺10cm宽1:2的水泥砂浆;用2~4人将管子抬入混凝土弧形槽内,并将管子揉压至设计的位置和高程,如管

节高程低于设计要求,应将管节推开后补填混凝土,严禁在管节两侧填充造成管底虚空;管节就位后,用弧形刷将接口处挤入管内的灰浆刷净,接着浇筑混凝土管座,进行管道接口。

稳管位置控制包括两个部分:管道轴线位置控制及管道高程控制。重力流管道的水力要素与管道的坡度有直接的关系。因此,管道的位置控制对保证本工程的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 (a). 管道位置控制

在本工程中为了确保管道位置施工的精度,采用中心线法来控制。做法如下:在沟槽的上口每隔一定距离(不大于20m),埋设坡度板,在坡度板上找到管道中心位置,钉上中心钉,然后用20#的铅丝拉紧,然后在中心线上悬挂一垂球,在拟稳管中放一带有中心刻度尺的水平尺。当垂球的尖端或垂线对准水平尺的中心刻度时,则表明管子已经对中.若垂线在水平尺中心刻度左边时,表明管子向右边偏离;若垂线在水平尺的右边时,表明管子向左偏离;调整管子使其居中为止。如下图.

1—水平尺;2-中心垂线

中线对中法

(b). 管道高程控制

稳管前,在相邻两检查井之间每隔10m埋设坡度板一块,在坡度板上钉一

块立板,槽浅立板方向朝上,槽深立板方向朝下。在立板上设高程钉,高程钉的

1-坡度板;2-坡度线

3-丁字尺;4-管子

位置是根据设计管底设计高程加上一个常数量而得到的。常数可任取,通常取整数值。将各高程钉上挂一根细线绳,即坡度线,它与拟稳管之间的垂直距离处处相等。稳管时,用一木制丁字形高程尺,将所选常数标于尺上,而后将高程尺垂

直放在管内底中心位置,调整管子高程,当高程尺上的刻度与坡度线重合时,表明管内底高程正确.详见下图。

高程控制法

D. 接口施工

承插式混凝土管采用石棉水泥接口,直接在承口内填塞石棉水泥填料。施工中石棉水泥的重量配合为石棉30%、水泥70%,水灰比小于0。2.每次进行接口施工前在现场集中拌制成干料,使用时随时加水拌成填料,并在初凝前用完。嵌缝材料填打合格后,在接口内将拌合好的石棉水泥,用捻灰錾自下而上往承口内填塞.填打石棉水泥时,每遍均按规定深度填塞均匀。打口完毕后,用湿麻袋覆盖,定期设专人浇水养护.在平接式管的套环中间还要填塞油麻丝.具体详见图3-22.

预制钢筋混凝土套环石棉水泥接口

1-预制钢筋;2-油麻;

3-石棉水泥;4-1:3水泥砂浆

接口施工示意图

承插管石棉水泥接口

砌井施工

采用砖砌施工,内外用1:2防水砂浆粉面20mm厚,井盖都采用重型铸

铁井盖。其施工工艺流程为:测量放线→砌砖→抹面→井盖井箅安装。 6. 测量放线

在砌筑前校核基础尺寸及高程,测放出井中及砌筑边线,用挂线法施工。砌筑方形井时,用靠尺线锤检查平直,圆井用轮杆,铁水平检查直径及水平。 7. 砌砖

砌筑用砖用水淋湿.井身为方形时,采用满丁满条砌法;井身为圆形时,钉砖砌法,外缝应用砖渣嵌平,平整大面向外。砌完一层后,再灌一次砂浆,使缝

隙内的砂浆饱满,然后再铺浆砌筑上一层砖,上下两层砖间竖缝应错开。护底、流槽应与井壁同时砌筑。井身砌完后,外壁用砂浆搓缝,使所有外缝严密饱满,然后将灰渣清扫干净。 8. 抹面

井砌筑完后,先用水浇湿砖面,然后采用三遍法抹面,即:①先用1:2防水水泥砂浆打底,厚0.9cm。必须压入砖缝,与砖面粘结牢固;②二遍抹厚0。5cm找平;③三遍抹厚0.5cm铺顺压光,抹面要一气呵成,表面不得漏砂粒。抹面完成后,井顶立即覆盖草袋,防止干裂。为了保证抹面三层砂浆整体性好,分层时间安排在定浆后,随即抹下一层,不得过夜。 9. 安装井盖井箅

仔细检查井盖井箅是否符合设计标准和有无损坏、裂纹,如不符要求,立即跟生产厂家联系解决问题。在浇筑井圈前,根据实测高程,将井框垫稳,里外模板均采用定型模板,浇筑混凝土井圈表面一定要平整,光滑。待井圈达到设计强度后,立即安装井盖井箅,确保井盖井箅平稳.施工时,使在绿地和土面区的检查井井盖高于地面50~100mm,雨水口井圈表面高程比该处道路路面低30mm,并与附近路面接顺。 土方回填

沟槽回填土施工包括还土、摊平和夯实三个步骤。还土时按基底排水方向由高至低分层进行,且同时在管腔的两侧进行,沟槽底至管顶以上50cm的范围内采用人工还土,超过管顶50cm以上时采用机械还土。还土时按分层铺设夯实的要求,每一层用人工摊平.管顶两侧和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的压实,采用薄铺轻夯夯实,管道两侧夯实面高差不应超过30cm。管顶50cm以上回填时,分层整平

和夯实,采用压路机进行压实时,管顶的填土高度要大于70cm。回填土的压实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