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易榕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0年国家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题

2020年国家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题

来源:易榕旅网


2020年国家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题

1.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又加了一个( )更为合理完整。 A.道德健康B.心理C.身体D.社会适应

【答案】A。解析:早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宣言中就指出,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几方面。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明确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2.一遍遍阅读课文页码和课文中的人物,反复数自己走过多少台阶,这种现象是( )。

A.强迫症B.焦虑症C.抑郁症D.厌学症

【答案】A。解析:强迫症主要表现为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做,他就会感到极端焦虑。题干中一遍遍阅读课文页码和课文中的人物,反复数自己走过多少台阶,这种现象是典型的强迫症。

3.美国学者艾利斯创立的合理情绪疗法认为,人的情绪是由其观念决定的,合理的观念导致健康、积极的情绪,不合理的观念导致负向、消极的情绪。提出了ABC理论来解释人的行为,其中的B是指( )。

A.诱发性事件 B.事件造成的情绪结果 C.修正后的新观念 D.对事件的观念 1/13

【答案】D。解析:ABC理论中,A指的是个体遇到的主要事实、行为、事件;B指的是个体对A的信念、观点;C指的是事件造成的情绪结果。

1 / 12

4.学生新接触一个知识领域,觉得“万事开头难”的原因是未进行( )。 A.注意转移B.注意分配C.注意跳跃D.注意调节

【答案】A。解析:注意的转移是指人有意识地把注意力从一事物转到另一事物上去。“万事开头难”反应注意转移不及时。

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 )。

A.低年级学生B.高年级学生C.有心理问题的学生D.全体学生

【答案】D。解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辅导以正常学生为主要对象,以发展辅导为主要内容。

6.对于胆汁质的学生,教师采取的下列方式方法不正确的是( )。 A.教育应采取委婉暗示的方式 B.不宜轻易激怒这类学生 C.对其严厉批评要有说服力

D.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坚持到底的精神

【答案】A。解析:胆汁质气质类型特点直率热情、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但暴躁易怒,脾气急,易感情用事、好冲动。对于胆汁质的学生要注意培养他们的自我克制能力。

7.小溪是一名初中生,性格外向、反应迅速、行动敏捷,但是缺乏自制性、粗暴和急躁、易生气、易激动。则小溪最可能属于气质类型中的( )。

2/13

A.胆汁质B.粘液质C.多血质D.抑郁质

【答案】A。解析:胆汁质高级神经活动是强,不平衡,神经活动类型为不可遏制型,具体表现是直率热情,精力旺盛,表里如一,但易暴易怒,脾气急,易感情用事,好冲动。故此题选A。

2 / 12

8.( )是将抽象概括形成的对事物的一般认识应用于具体事物上去,以加深拓宽对各种事物的认识,也是利用一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过程。

A.抽象B.概括C.具体化D.比较

【答案】C。解析: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具体化与系统化等。具体化是指用一般原理去解决实际问题,用理论指导实际活动的过程。

9.按照设计图想象自己未来家的样子,这属于( )。 A.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C.无意想象D.空想

【答案】A。解析:再造想象是指根据语言的描述或者图表模型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想象。按照设计图想象自己未来家的样子,这属于再造想象。故本题答案为A。

10.工程师的设计,艺术家的艺术造型体现了想象的哪种功能( )。 A.再造功能B.补充功能C.替代功能D.预见功能

【答案】D。解析:预见功能是想象能预见的活动,指导人们活动进行的方向。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从事任何活动之前,都必须确立目标,即能够想象出活动的过程及结果。科学家的发明,工程师的设计都离不开人的想象,都是想象预见功能的一种体现。

3/13

11.人们常说,“早烧阴,晚烧晴”这是一种思维的( )。 A.间接性B.概括性C.稳定性D.经验性

【答案】B。解析:思维的概括性表现在两个方面:1.思维反映的是同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性;2.思维还可以反映事物的内部联系和规律。

12.教师对于小学生的课堂教学,通常是讲讲、练练,以适应小学生注意的强度呈间歇地加强或减弱。小学生注意的强度呈间歇地加强或减弱是注意的( )现象。

3 / 12

A.分配B.起伏C.范围D.转移

【答案】B。解析:人的注意是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不变的,经常出现周期性的加强或减弱,称为注意的起伏。小学生注意的强度呈间歇地加强或减弱属于注意的起伏现象。

13.如果教师购买一件新的衣服,应在前一天的自习课走进教室,这是为了控制( )对学生产生的影响。

A.无关刺激B.无意注意C.有意注意D.有关刺激

【答案】B。解析:无意注意(1)概念: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无意注意是注意的初级形式,不仅人类有,动物也有。(2)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第一,客观条件:即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包括刺激物的新异性、强度、运动变化、刺激物与背景的差异。第二,主观条件:即人本身的状态。包括人对事物的需要和兴趣,情感态度,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个人的心境、主观期待。题干描述属于引起无意注意的客观条件。

4/13

14.( )是所有心理活动的共有特性,也是伴随着一切心理过程。 A.情感B.注意C.意志D.认识

【答案】B。解析: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伴随在心理活动中的心理特征。它不是一个单独的心理过程,而是各种心理因素的共有特性。

15.将心理咨询室的墙壁粉成淡粉色,使人进入心理咨询室有一种温暖的感觉,这是一种( )。

A.感觉对比B.感觉适应C.不同感觉相互代偿D.联觉

【答案】D。解析:感觉的相互作用——联觉: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就叫联觉。根据题干中的描述,将心理咨询

4 / 12

室的墙壁粉成淡粉色,使人进入心理咨询室有一种温暖的感觉,即同时引起视觉和皮肤觉,属于联觉的定义。

16.一个人情绪心理的核心成分( )。 A.性格B.气质C.需要D.兴趣

【答案】C。解析:情绪是人对事物能否满足自身需要一种体验。其核心成分是需要,满足需要产生积极的情绪;反之则产生消极的情绪。

17.人在得意的时候感到精神爽快,事事顺眼,干什么都起劲;失意时候则整天愁眉不展,事事感到枯燥乏味。这种情绪状态是( )。

A.理智感B.道德感C.激情D.心境

【答案】D。解析:心境带有明显的弥散性,题目中体现了弥散性的特点。 18.遇事没有主见,是因为缺乏意志的( )。 5/13

A.果断性B.自觉性C.自制性D.坚持性

【答案】B。解析:意志的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持性。与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易受暗示性和独断性。易受暗示性就是遇事没主见,人云亦云。

19.下列属于理智感的是( )。 A.好奇心B.荣誉感C.自尊心D.幽默感

【答案】A。解析: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中,认识、探求或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20.有些中小学生一到考试就出现情绪紧张,心慌意乱,记忆卡壳等现象,考不出应有的水平,特别是一些大考试更是如此,这是学生在考试环境中出现的是( )。

5 / 12

A.严重的学习障碍 B.严重的考试焦虑 C.严重的身体欠佳 D.严重的心理疲劳

【答案】B。解析:考试焦虑是人由于面临考试而产生的一种特征的心理反应,它是在应试情境刺激下,受个人的认知、评价、个性、特点等影响而产生的以对考试成败的担忧和情绪紧张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反应状态。学习障碍主要表现在生理、心理等方面存在障碍。身体欠佳和心理疲劳主要表现在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与题干不相符。

21.( )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对教育工作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A.备课B.上课C.课外辅导D.课外作业布置与批改 6/13

【答案】B。解析:教学工作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外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其中备课是上课的准备工作,是教好课的前提;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22.李小明同学今天参加物理考试时,对于一些简单而熟悉的力学公式,却怎么也想不起。其中涉及的遗忘理论主要是( )。

A.衰退理论B.干扰理论C.动机性遗忘理论D.提取失败理论

【答案】D。解析:提取失败理论强调遗忘是由于缺少一种可供提取的线索,在考试中产生遗忘往往就是由于缺少线索而引起的,故本题选D。

23.布鲁纳所倡导的“发现学习”的教学方法是一种( )。 A.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B.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6 / 12

C.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D.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答案】B。解析:“发现学习”也被称作问题教学法,是让学生通过独立工作,自己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掌握原理的一种教学方法。基本步骤为:(1)创设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矛盾,提出要解决或必须解决的问题。(2)促使学生利用教师所提供的某些材料和所提出的问题,提出解答的假设;(3)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检验自己的假设。(4)根据实验获得的一定材料或结果,在仔细评价的基础上引出结论。因此,布鲁纳所倡导的“发现学习”的教学方法是

7/13

一种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24.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 B.巩固与保持知识 C.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D.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答案】C。解析:教学过程的基本结构为:引发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检查知识。领会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包括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其中最重要的是理解教材,因此答案为C选项。

25.赵老师在课堂上,讲到了“青蒿素”时,向同学们介绍了屠呦呦踏实做事、献身科学的事迹,同学们深受教育,这体现了哪一教学原则?( )

A.理论联系实际

B.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C.启发性原则

7 / 12

D.发散性原则

【答案】B。解析: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的实质是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把教书和育人有机的结合起来。

26.()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

8/13

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A.诊断性评价B.相对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形成性评价

【答案】D。解析: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评价。

27.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自学结合在一起,以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统一的上课时间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班级授课制B.分组教学制C.道尔顿制D.特朗普制

【答案】D。解析:特朗普制是把大班教学、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的教学组织形式,又被称为灵活的课程表。

28.目前世界范围内,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B.小组教学C.班级授课制D.复式教学

【答案】C。解析:班级授课制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是运用的最为广泛的教学组织形式。

29.教师答疑时能够迅速灵活地提取脑中知识,以解决学生当前的问题,这主要体现记忆品质的( )。

8 / 12

A.准确性B.持久性C.敏捷性D.准备性

【答案】D。解析:敏捷性:指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即识记的快慢。提高记忆的敏捷性,首先要明确识记的目的,其次要集中注意。

持久性:指记忆的保持特征,即记忆内容保持的时间长短。加强记忆的持久性,首先要善于把识记的材料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其次是9/13

进行及时和经常性的复习。准确性:指正确和精确特征。准备性:指记忆提取和应用特征,即能否提取所需要的知识经验,以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记忆的这一品质是上述三种品质的综合体现。培养记忆的准备性,关键是要使掌握的知识系统化,这样才能有条不紊地从记忆仓库中,随时迅速提取所需要的材料。故此题选D。

30.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制C.分组教学D.道尔顿制

【答案】B。解析:班级授课制的优点:(1)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达到一定质量;(2)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3)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4)有利于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

31.关于考试焦虑症的处理,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考试焦虑症必要时可以心理治疗配合抗焦虑的药物来处理B.学业压力和考试焦虑会形成恶性循环,令考试焦虑症越来越严重C.考试焦虑症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学生内部的压力,所以只要处理好学生的心态和观念就可以了

D.系统脱敏法是治疗考试焦虑症的方法之一

【答案】C。解析:学生考试焦虑,如果较轻,可处理好学生的心态和观念,但如果较重,仅依靠这种做法不足以解决问题。

32.为了防止考试焦虑症的发生,学校咨询人员提前对这些学生进行集体辅导,讲授自我放松、缓解紧张的方法属于( )。

A.早期干预B.缺陷矫正C.发展指导D.问题预防

9 / 12

10/13

【答案】D。解析:这是问题预防的方法,防止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 33.下列哪项不属于学习障碍症状( )。 A.低智商B.阅读障碍C.注意力缺损D.活动过度

【答案】A。解析:学习障碍一般指那些智力正常儿童在阅读、书写、拼字、表达、计算等方面出现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学习困难的状态。临床观察发现,这类儿童并不存在盲、聋、哑或智力低下(个别智力水平在临界状态),而且接受着正常普通的教育,或还可能伴有一些情绪问题和行为问题。

34.通过不断的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这种改变行为的方法是( )。

A.强化法B.代币奖励法C.行为塑造法D.处罚法

【答案】C。解析:行为塑造法指的是通过不断的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的方法。强化法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

35.由小学高年级过渡到中学阶段,要经历一个被之为“暴风骤雨”、“断乳期”的发展阶段,教师对处于这个特殊阶段的学生可以进行( )。

A.青春期辅导B.情绪辅导C.自我意识辅导D.人际交往辅导

【答案】A。解析:由小学高年级过渡到中学阶段,要经历一个被称之为“暴风骤雨”、“断乳期”的发展阶段,教师对处于这个特殊阶段的学生可以进行青春期辅导。

11/13

36.学生长期压抑或者紧张引起的厌食症,进而导致健康水平下降,甚至生理发育延滞,这说明了( )。

A.环境和教育对生理成熟的影响

10 / 12

B.儿童心理发展对生理成熟的影响 C.生理因素对心理因素的影响 D.遗传对生理成熟的影响

【答案】B。解析:长期压抑和情绪紧张是心理因素,健康水平下降甚至生理发育延缓是生理因素,说明心理因素对生理因素的影响。

37.教师引导学生大量列举“绿色”一词所想到的蔬菜,是为训练学生的( )。 A.发散思维B.推测与假设C.好奇心D.独立性

【答案】A。解析: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与发散思维相对,聚合思维是将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的思维形式。推测与假设训练:这类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对事物的敏感性,并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灵活应对。教师引导学生大量列举“绿色”一词所想到的蔬菜属于一个问题想出多种答案,一题多解属于发散思维。故此题选择A。

38.学校心理辅导的主要形式一般有两种,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学校心理辅导有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这两种主要的方式 B.团体辅导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预防辅导为主

C.个别辅导是以少数学生为对象,以矫治辅导为主,属补救性的辅导12/13 D.经常逃学的学生、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更适合于进行团体辅导

【答案】D。解析:经常逃学的学生、有学习障碍的学生适合进行个别辅导。

39.李颖活泼好动,善于交际,思维敏捷,易接受新事物,兴趣广泛但不稳定。他的类型属于( )。

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

11 / 12

【答案】A。解析:多血质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热爱交际,能说会道,适应性强,但稳定性差,缺少耐性,见异思迁。具有明显的外向倾向,粗枝大叶。题干描述符合多血质特点。

40.下面哪一特征属于性格的意志特征?(多选题) A.爱国B.勤劳C.自信D.勇敢

【答案】D。解析:ABC选项都属于性格的态度特征,特征,指人在调节自己行为时所表现出来的特征。

13/13

12 / 12

D选项为性格的意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d.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