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关于如图所示电与磁部分四幅图的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A.装置不能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B.装置原理可以制造电动机
C.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
D.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
2.甲车从M点、乙车从N点同时同向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若两车相遇时,甲车距M点10米.则M、N两点间的距离为
A.30米 B.25米 C.15米 D.10米
3.一个重为600N的物体Q底面积750cm2,将其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现将物体Q挂在杠杆的B端,在A端
悬挂一个重为450N的物体P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忽略杠杆自重的影响,若OA:OB=1:2,那么
A.绳子对物体Q的拉力为375N B.地面对物体Q的支持力为225N C.物体Q对地面的压强是5000Pa D.物体Q对地面的压强是10000Pa 4.下列关于电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B.金属靠自由电子导电
C.导体的电阻大小只跟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有关 D.电学中规定正电荷的运动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5.如题图所示,电源电压6V不变,小灯泡标有“6V 3W”,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 1A”,电流表所接量程为“0-0.6A”,电压表所接量程为“0﹣3V”,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闭合开关,为保证电路安全,下列正确的是
A.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A B.小灯泡的最小功率为0.75W C.电路的最大功率为4W
D.滑动变阻器可以接入电路的阻值为0~15Ω
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闭合,电路正常工作,滑片P向右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灯泡L变亮 C.电压表示数变大
B.电路的总电阻减小 D.电流表示数逐渐变大
7.如图所示,浸在水中的A物体的质量为3kg,B物体的质量为2kg,且整体处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自身重力不计,g=10N/kg,滑轮摩擦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N ②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10N ③物体A浸在水中的体积为500cm3 ④物体A处于平衡状态 A.只有①④正确 C.只有①②④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D.只有①②③正确
8.如图所示,婷婷同学用12N的水平拉力F拉滑轮,使足够长的木板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物体B相对于地面静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若不计滑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滑轮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N,方向为水平向左 B.木板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左 C.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1.2W
D.在运动过程中若将拉力F增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将增大
9.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4.5V,L1、L2是小灯泡,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5V,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则
A.L2两端的电压为1.5V B.L1两端的电压为1.5V
C.L1与L2的灯丝电阻之比为2:1 D.通过L1与L2的电流之比为1:2
10.如图所示,将灯L1、L2按图甲、乙两种方式接在电压均为U的两个电路中,在甲图中灯L1的功率为4W,在乙
图中灯L1的功率为9W.设灯丝电阻不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图中灯L1两端的电压之比是2:3 B.L1、L2两灯灯丝电阻之比是2:1 C.甲图中灯L1、L2的功率之比是2:1 D.甲、乙两图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之比是3:2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1.我国家庭电路中,空调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为_____伏,空调与电灯之间是_____连接的(选填“串联”或“并联\")。家庭电路中用______表计量每月所消耗的电能。
12.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不计空气的阻力,小球在上升过程中的机械能__________( “变大”、“变小”、或“不变”);当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小球处于___________(“平衡 ”或“非平衡”)状态。
13.中国海军在水上演习过程中,海军舰艇采用前后编队形式,而不采用并排航行,这是因为并排航行时,左、右舰艇之间的水流增大,压强_____;舰艇浸入水中的深度为3m时,舰艇底部受到水对它的压强为_____Pa(ρ水=1.0×103kg/m3,g=10N/kg)。
1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R0:R=1:1.闭合开关S,电流表示数为0.4A,用比R阻值大5Ω的定值电阻代替R,电流表的示数为0.3 A.则电源电压为_____V,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_____Ω。
15.小李用力将足球踢向空中,这主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同时小李的脚有疼痛感,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的。以地面为参照物,此时足球是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16.小华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某种液体内部的压强p与深度h的关系,根据实验数据绘出了如图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kg/m3;并且由图象可以得出该液体50cm深处的压强为_____Pa.(g取10N/kg)
17.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 S,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灯熄灭,只有一只电表的有示数.已知灯 L 或电阻R 只有一个发生故障.如果将灯 L 和电阻R 的位置对换后,观察到两电表的指针均有示数.请根据相关信息写出两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及相对应的故障_________
三、作图、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
18.如图所示,物体沿斜面向下滑动,请在图中画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和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的示意图;
19.如图所示,A′B′是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平面镜(保留作图痕迹).
20.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小丽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钩码的方法,分别做了甲、乙、丙3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实验次数 1 2 3 钩码重G/N 2 4 6 钩码上升的距离h/m 0.05 0.05 0.05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1.0 1.7 ① 弹簧测力计上升的距离s/m 0.15 0.15 0.15 机械效率 66.7% ② 83.3%
(1)实验中要竖直向上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 (2)表格中编号①处数据应为_____,编号②处数据应为_____;
(3)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主要与_____有关.
(4)若将此滑轮组换一种绕绳方法,不计摩擦及绳重,提升相同的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1.甲、乙两位同学对“雨滴的下落速度是否跟雨滴的大小有关”持有不同的意见,于是他们对此展开研究。他们从网上查到,雨滴在下落过程中接近地面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雨滴的横截面积S成正比,与雨滴下落速度v的平方成正比,即f=kS
(其中k为比例系数,是个定值),雨滴接近地面时可看做匀速直线运动。把雨滴看做球形,其半径为r,
密度为ρ,球的体积为V=r
(1)半径为 r 的雨滴重力为________。
(2)在接近地面时,大雨滴的下落速度 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小于”)小雨滴的下落速度。
22.小明小组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中,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4次测量,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次序 1 2 3 4 钩码所受的重力 1 1 2 5 钩码提升高度 0.1 0.2 0.1 0.1 拉力 0.7 0.7 1.1 绳端移动距离 0.3 0.6 0.3 0.3 机械效率 47.6% 47.6% 60.6% 433
(1)实验中应竖直向上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2)第4次实验测得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是_____N,机械效率η=_____%.
(3)比较第_____次实验,小组同学发现: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重物被提升高度无关;比较第3、4次实验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_____越大,机械效率越高:第4次拉力做的额外功与第3次相比_____(增大减小/不变). (4)在测拉力时,某同学觉得很难使测力计做匀速直浅运动,不便于读数,就让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时读数,测得的机械效率与实际相比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小强小组也按正确方法操作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如图是他实验中的情景,下表是他记录的一组数据.根据计算进行比较,发现表中数据的不合理之处是_____ 钩码重量G(N) 2 钩码上升距离h(m) 0.05 测力计拉力F(N) 0.4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0.15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2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3.2017年8月28日,中国最先进的科考船“向阳红01”号从背岛起航开始执行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学考察。“向阳红01”号满载时吃水深度5.6m,排水4980t,船上载有CTD作业操控系统可探104m的深度,能够满足全球海洋环境和资源科学调查需要(海水的密度取为1.0×103kg/m3)。求:“向阳红01”号满载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满载时船底受到海水的压强是多少?“向阳红01”号科考船以18km/h的速度匀速直线航行5小时,若巡航时海水所受的阻力为1.0×106N,则这一过程中船的推进力所做的功为多少?
24.图甲是智能怀旧灯,与灯串联的调光旋钮实质是滑动变阻器,图乙是简化的电路原理图.灯L标有“6V1.2W”字样,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a端时,灯正常发光,AB两端电压不变,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求:
灯丝的电阻RL和AB两端的电压U各是多少?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是10Ω时,
灯消耗的实际功率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C 【解析】
解答:A. 图A是验电器,验电器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如果物体带电,验电器就会带上与物体相同的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金属箔张开.如果金属箔不张开,说明物体不带电.因此可以通过观察验电器的金属箔是否张开来判断接触的物体是否带电.所以A说法错误.B. 图B是电磁感应实验,根据此原理可以制成发电机,所以B说法错误.
C. 图C是奥斯特实验,通电后小磁针偏转,说明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所以C说法正确.D. 图D是动感线圈式话筒,当人对话筒说话时,引起膜片的振动,膜片的振动会引起线圈的运动,切割永磁铁的磁感线而产生相对应的变化的电流,从而在扬声器产生与说话者相同的声音.动圈式话筒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所以D说法错误. 故选C.
点睛:A、要认识验电器,知道验电器的作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是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B、掌握电磁感应现象及实验,知道在此实验中让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发电机.C、认识奥斯特实验,知道奥斯特实验证实了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即电流的磁效应.
D、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动感线圈式话筒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工作的. 2、A 【解析】
根据s-t图像可得,甲的速度为,v甲=
24m6m=1m/s,乙车的速度为,v乙==4m/s,因为甲、乙两辆小车分别从M、
6s6sN两地出发,两车在水平地面上沿着同一直线同向运动,两车相遇时,甲车距M点10m,所以甲车运动的距离为10m,所以运动的时间为t=
10m=10s,因为乙车在10s内运动的路程为,4m/s10s=40m,所以M、N两点间的距离为1m/s40m-10m=30m.故A正确. 3、C 【解析】
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则杠杆B端受到的拉力:
,因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绳子对物体Q的拉力F拉=FB=225N,故A错误;
因物体Q受到竖直向上绳子的拉力和地面的支持力、竖直向下重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F支持=GQ﹣F拉=600N﹣225N=375N,故B错误;因地面对Q的支持力和物体Q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物体Q对地面的压力:F压=F支持=375N,物体Q对地面的压强:
,故C正
确、D错误。 4、B 【解析】
分析:(1)用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排斥; (2)电荷的定向移动会形成电流;
(3)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4)物理学中电流方向的规定;
解答:A、用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排斥,故A错误; B、金属靠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导电,故B正确;
C、导体电阻大小由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决定,还跟温度有关,故C错误. D、电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用电器的原理,电流的形成、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是一道基础题,应熟记相关的基础知识.易错点是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5、B 【解析】
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R与灯泡L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由P=UI可得,灯L的额定电流: IL==
=0.5A,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且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A, 所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I大=0.5A,故A错误; 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额定电压相等,也是电源的电压,
所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为0Ω,电路的最大总功率P大=PL=3W,故C错误; 由I=可得,灯泡的电阻:
RL===12Ω,
当电压表的示数UR=3V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灯泡的电功率最小,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灯泡两端的电压:
UL小=U−UR=6V−3V=3V,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电路中的电流: I小=
=
=0.25A,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大阻值: R大==
=12Ω,
所以,滑动变阻器R允许接入电路中的阻值范围是0∼12Ω,故D错误; 小灯泡的最小功率:
PL小=UL小I小=3V×0.25A=0.75W,故B正确。 6、C 【解析】
由电路图可知,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滑片P向右移动过程中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增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增大,故B错误;由IU知,电路中的电流减小,即电流表的R示数之间变小,故D错误;由U=IR可知,灯泡L两端的电压变小,因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所以,由P=UI可知,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小,灯泡变暗,故A错误;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C正确。 7、C 【解析】
A物体的重力为GA=mAg=3kg×10N/kg=30N;B物体的重力为GB=mBg=2kg×10N/kg=20N;
①滑轮摩擦不计,由于整体处于静止状态、定滑轮不省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B的重力,大小为20N,故①正确;
②由图可知,物体A受到20N的向上的拉力、受到30N的重力,所受浮力为:F浮=G-F拉=30N-20N=10N,故②正确; ③由公式F浮=ρ水gV排可知,物体A浸在水中的体积为:
F浮10NV浸=V排===1×10-3m3=1dm3=1000cm3,故③错误; 33水g1.010kg/m10N/kg④由题意可知,物体A整体处于静止,处于平衡状态,故④正确. 8、C 【解析】
A.因为物体B相对于地面静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因此B受到A对它的向右的摩擦力,大小为2N,A错;
B.拉力F为12N,则A受到向右的拉力为6N,受到B向左摩擦力2N,则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4N,B错; C.拉力F的功率P=FV=12N×0.1m/s=1.2W,C正确;
D.若拉力F增大,B受到的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不变仍为2N,D错。 9、B 【解析】
由图可知:当开关S闭合时,灯泡L1、L2串联,则通过的电流之比为1:1, 电源电压为: U=4.5V, 电压表的示数为: U1=1.5V, 则L2两端电压:
U2=U-U1=4.5V-1.5V=3V L1与L2的灯丝电阻之比为1:2, 故ACD错误,B正确. 10、D 【解析】
U2U12A.甲图中,灯L1的功率P,乙图中,灯L1的功率P, 11'R1R1所以
U122PRU4W111, 22UPU9W1R1所以
U12, U3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在甲图中,灯L2两端的电压为U2,两灯串联,所以
U21 U3所以
U12 U21串联电路电流相等
U1U2, R1R2所以
U1R12, U2R21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在甲图中,灯L1的功率P1=I2R1,灯L2的功率P2=I2R2, 所以
PI2R1R121, P2I2R2R21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在甲图中消耗的总功率
U2P 甲R1R2在乙图中消耗的总功率
U2p乙R1R2 R1R2所以
U2PRRR1R2212甲=12222UPR1R2(21)9 乙R1R2R1R2故D错误,符合题意.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1、220 并联 电能 【解析】
由于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所以,空调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为220V;由于家用电器在工作时互不影响,所以,空调与电灯之间是并联的;家庭电路中是用电能表计量每月所消耗的电能。 12、不变非平衡
【解析】
第一空.小球在上升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只有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所以小球的机械能不变;
第二空.上升到最高点时,小球受到合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故此时小球所受的力不是平衡力,此时小球处于非平衡状态。 13、减小3.0×104 【解析】
舰艇并排行驶时,舰艇带动其周围的水随船向前运动,结果使舰艇内侧之间的水流速度大于舰艇外侧的水流速度,因为水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水的流速越小压强越大,所以舰艇内外测的水存在压强差,水的压强差使舰艇靠近,进而发生碰撞,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不采用“并排”护航;舰艇下浸入水中的深度为3m时受到水的压强:
p水gh1.0103kg/m310N/kg3m3.0104Pa.
14、6 5 【解析】
由电路图可知,R0、R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且R0:R=1:1, 所以,由IU可得,电源的电压: RU=I(R0+R)=0.4A×(R0+1R0)=1.1A×R0﹣﹣﹣﹣﹣﹣﹣① 用比R阻值大5Ω的定值电阻代替R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3A, 则电源的电压:
U=I′[R0+(R+5Ω)]=0.3A×(3R0+5Ω)﹣﹣﹣﹣﹣﹣﹣﹣﹣﹣﹣② 由①②可得:R0=5Ω,U=6V。 15、运动状态 相互 运动 【解析】
用力将足球踢向空中,足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小李的脚有疼痛感,小李的脚对球施加力的同时,小李的脚受到球对脚施加的力的作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以地面为参照物,此时足球与地面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是运动的。 16、1.2×103 0.6×104 【解析】
由图象可知,该液体25cm深处的压强为3000Pa, 则根据p=ρgh可得,该液体的密度为:
ρ=
p3000Pa103kg/m3; ==1.2×
gh10N/kg0.25m该液体50cm深处的压强为:
p′=ρgh′=1.2×103kg/m3×10N/kg×0.5m=0.6×104Pa. 17、L短路 【解析】
由电路图可知,灯泡与电阻R组成串联电路,电流表测串联的电流,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的电压;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灯熄灭,只有一只电表的示数有示数,且只有灯L或电阻R发生故障,所以故障可以有以下几种情况:
若是R断路,则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也无示数,故不符合题意;
若是R短路,则电路中只有灯泡L,与原来相比,电流表与电压表都有示数,故不符合题意;
若是灯泡断路,则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电压;若将灯L和电阻R的位置对换后,由于灯泡断路,则电流表与电压表都没有示数,故不符合题意;
若灯泡短路,即电路中只有定值电阻R,此时电压表相当于测量导线的电压,故电压表无示;且若将灯L和电阻R的位置对换后,则该电路中只有R,故电流表与电压表都有示数,此时电压表测量的是定值电阻的电压,也就是电源电压,故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电路的故障应是L短路.
三、作图、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 18、如下图所示
【解析】
试题分析: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物体沿斜面向下滑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是沿斜面向上的,如上图所示.
【考点定位】力的示意图
19、
【解析】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即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连接AA/、BB/,分别找出它们的中点并连接,连线就是平面镜的位置,如图
20、匀速 2.4 78.4% 提起物体的重力 不变 【解析】
(1)实验中应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此时才能准确测出拉力的大小.
(2)由图知道,测力计分度值是0.2N,测力计的示数是2.4N,则表格中编号①处数据应为2.4N,第2次实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η=
W有W总Gh4N0.05m×100%≈78.4%,即编号②处数据应为78.4%; Fs1.7N0.15m(3)分析实验数据知道,同一滑轮组,提起的物体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高,由此得出的结论: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主要与提起的物体重力有关.
(4)若将此滑轮组换一种绕绳方法,不计摩擦及绳重,则额外功来源于克服动滑自重做的功,由于提升相同的物体时,W有=G物h与W总=G物h+G动h 均保持不变,由机械效率公式η=21、4ρgπr3/3 大于 【解析】
(1)雨滴的体积:VW有W总×100%知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变.
4344r ,其质量:mVr3 ,故重力:Gmggr3 ; 333(2)雨滴接近地面时可看做匀速直线运动,故f=G,因为fkSvkrv222 ,G4gr3,所以得到:3kr2v24gr3 ,化简得,v34gr ,又因为k、ρ、g均为定值,所以r越大,速度越大,即在接近地3k面时,大雨滴的下落速度大于小雨滴的下落速度。
22、匀速 2.2 75.8% 1、2 提升物体的重力 增大 偏大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错误 【解析】
(1)实验中应该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此时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测力计示数等于拉力大小;
(2)第4次实验测得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分度值为0.2N,大小是2.2N;根据表格第4次实验数据,则机械效率为:
W有W总100%=Gh5N0.1m100%100%75.8%; Fs2.2N0.3m(3)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重物被提升高度关系时,应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物体被提升的高度,由表格数据可知,应比较1、2两次实验;
比较第3、4次实验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提升物体的重力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Gh可得第3次做的额外功:W额3=F3sG3h=1.1N0.3m﹣2N0.1m=0.13J, 根据W额=W总W有=Fs第4次做的额外功:W额4=F4sG4h=2.0N0.3m4N0.1m=0.2J ,所以第4次拉力做的额外功与第3次相比增大;
(4)在测拉力时,若让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时读数,则没有测量出绳子与机械之间的摩擦,导致拉力变小,总功变小,根据W有W总100%,故测得的机械效率与实际相比偏大;
(5)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
W有=Gh=2N0.05m=0.1J,W总=Fs=0.4N0.15m=0.06J;
由计算结果可知,有用功大于总功,这是不可能的;由图示弹簧测力计可知,弹簧测力计分度值是0.2N,弹簧测力计所示应该是0.8N,而不是0.4N;故数据的不合理之处是弹簧测力计的读数错误.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2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3、(1)4.98×107N;(2)5.6×104Pa;(3)9×1010J。 【解析】
106kg,则其满载时所受到的浮力为F浮=G排=m排g=4.98×106kg×10N/kg=(1)船的排水量为m排=4980t=4.98×4.98×107N。
103kg/m3×10N/kg×5.6m(2)满载时船的吃水深度5.6m,即船底的水深为5.6m,则船底受到海水的压强为p=ρ海水gh=1×104Pa。 =5.6×(3)由v=
s5h=90km=9×104m。106N。得,船巡航的路程为s=vt=18km/h×因为船匀速行驶,所以推进力F=f=1.0×
t106N×9×104m=9×1010J。 则船的推进力所做的功为W=Fs=1.0×24、(1)30Ω 6V;(2)0.675W 【解析】
(1)由P=UI得,
I额P额U额U额I额1.2W0.2A 6V6W30Ω
0.2ARL因为滑片在a端,灯泡正常发光,所以,AB两端的电压U=U额=6V. (2)因为灯L与滑动变阻器串联,所以, R=RL+R1=30Ω+10Ω=40Ω
IU6V0.15A , R40Ω灯消耗的实际功率
PLI2RL(0.15A)230Ω0.675W
答:(1)灯丝的电阻RL是30Ω,AB两端的电压U为6V;(2)灯消耗的实际功率是0.675W;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