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易榕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中历史选修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卷0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无答案)【考试范围:全册】

高中历史选修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卷0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无答案)【考试范围:全册】

来源:易榕旅网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期中测试01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答案填在选择题上方的答题表中。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1 11 2 12 3 13 4 14 5 15 6 16 7 17 8 18 9 19 10 20 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汉代在郡一级,郡丞、长吏辅佐郡守,都尉管武事、督邮管监察,列曹分理民政、财政、司法、教育等,但所有这些官员都是郡守的属官。县一级也是如此。汉代地方行政体制 A.形成了制约机制 C.杜绝了吏治腐败

B.实现了权力集中 D.避免了裙带关系

2.唐代以尚书省六部通过寺监和州县维持国家正常运行,以御史台三院(台院、殿院、察院)通过中央直贯基层的使职系统对政务运行中出现的违反律令格式犯罪行为进行纠核,即“台省”并列。据此可知,唐代 A.权力制衡特征明显 C.行政效率得到提高

B.“台省”平行和平等 D.监察权成为最高层级

3.明代的廷推制度,指当大臣缺员应补,不待考核期满而推升时,主要由吏部主持,会同九卿、科道官推举数人备皇帝简用,如保举不当,实行连坐。由于经过几方考虑,一般比较合适,“廷无闲议\"。这反映出明代 A.君主专制得到了强化 C.原决策机构权力丧失

B.选官制度趋向多样化 D.刑法比以往更为严苛

4.唐玄宗开元21年,在全国十五道设置采访使以监察非法行为,剑南节度使王昱以剑南道采访使身份巡边,笞杀姚州都督府所属羁縻越析州的不法豪酋。由此可知,这时期的采访使制度

A.埋下了藩镇割据隐患 C.加强了对边疆的统治

B.增强了地方行政权力 D.改变了国家行政区划

5.罗伯特·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内阁首相,他的政策在下议院失去多数的支持而被迫辞职,从而开创了一个先例:凡内阁失去下议院多数的信任即告辞职。这说明英国 A.内阁对议会负责 C.实行分权制衡原则

B.下院拥有最高权力 D.国王成为虚位君主

6.美国《权利法案》是美国宪法前十条修正案的统称,其中第一条修正案是关于“保护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出版自由,以及和平集会的权利和请愿的权利”。这表明美国法律具有的特点是

A.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C.注重保护个人权利

B.权力制衡三权分立 D.坚持公平公正原则

7.古代雅典城邦主要机构包括执政官、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民众法庭,古代罗马共和国的主要机构包括执政官、公民大会、元老院、保民官。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 ) A.执政官数量不同 C.古雅典更重视法律建设

B.民主政治与贵族政治的不同 D.古罗马更重视平民利益

8.在变法过程中,王安石创建了一系列新的任务导向型政府机构,并由那些不受公务条框限制的新晋官员负责。如王安石创建的“制置三司条例司”,里面那些支持变法的低驻官员,都王安石精心挑选。王安石这一举措 A.减少了政府决策失误 C.改变了中枢决策方式

B.保证了变法措施的顺利推行 D.客观上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9.(2020·山东聊城二模·2)《左传》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绝祀,无国无之,禄之大者,不可谓不朽”春秋时期出现的“三不朽”说 A.蕴含人文精神 C.反对世卿世禄

B.折射出礼崩乐坏 D.属于无神论学说

10.曹操统一北方后制定“唯小是举”的选官标准,把评定人才的权力留给豪强大族,但任免官吏的权力却由政府掌握,对“名人”循名责实后才授予官职。其目的是

A.废除世卿世禄制维护统治 C.削弱豪强大族以巩固统治

B.取消九品中正制打击豪强, D.完善监察制度以整顿吏治

11.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文官制度法”。根据这个法案,美国政府形成了“两官分途”,政府官员分为具有党派立场的政治官员和不受党派力量控制的中立事务性官员,后者在美国政府中所占比例一开始只占10%,1930年占80%,1970年达到85%,此后一直在85%上下徘徊。美国政府“两官分途”的形成 A.削弱了精英政治的影响 C.保证了公共行政的稳定性

B.缓和了两党之间的矛盾冲突 D.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12.在英国,文官并不包括组成内阁的大臣,即与内阁共进退的“政务官”,而仅指“事务官”,其职责是执行当时政府的政策,但是并不参与政党活动。文官构成了政府中所谓的“非政治分子”,即不参与党派之争的人。据此可知英国文官制度 A.削弱了英国两党政治的基础 C.有利于政策的稳定和连续

B.取代了内阁的部分职权 D.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13.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相继颁发了一整套文官法,将文官分为政务官和事务官:政务官负责制定政策,随内阁更替而变动;事务官负责执行政策,管理行政事务,不因内阁更替而变动。文官法的颁发 A.为复辟帝制做准备 C.有利于政治近代化

B.规范了官员等级秩序 D.推动了政党政治发展

14.《论法的精神》提及“如果同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将拥有压迫者的力量。据材料可知该书作者

A.促进文艺复兴发展 B

.赞成实行共和体制

C.认同法官专权可行 D.强调司法权的独立

15.1979年到1992年,全国人大先后制定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等相关法律和条例。此外,中国政府还同一些国家就有关保护投资安全问题进行谈判或签订协定。这些做法

A.旨在改善投资环境推动对外开放 B.表明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 C.标志着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 D.促进了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16.有学者认为,从维也纳会议召开到体系运转前期,大国的行为方式背离了传统的“权力

政治”原则。大国在该体系中,并没有追求本国权力最大化,也没有经常利用他国的暂时脆弱;相反,大国做出了更多的退让,而没有选择通过战争或者武力威胁的方式来处理危机。该学者意在说明维也纳体系的特点是 A.大国主导、利益优先 C.集体安全、欧洲均势

17.下表为*外交思想一览表(部分)。 时间 2014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事件 国际工程科技大会 中法建交50周年 巴基斯坦议会演讲 在伊朗发表署名文章 金砖会议 2017年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 外交谈话提要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人下”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信则立,不信则废” “国之交在民相亲”“以和为贵,协和万邦”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 据此可知,*外交思想( ) A.倾向于增强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C.倾向于对外交政策的根本调整

B.借助传统文化树立大国意识 D.借助中国智慧推动世界共赢 B.保持克制、寻求共识 D.协调矛盾、强权政治

2018年 博鳌论坛 18.下图是汉朝货币五铢钱(铢,计量单位,24铢等于1两)的图片。汉武帝即位后不久,下令禁止民间私自铸造货币,由国家统一铸造五铢钱通行全国。由材料可知,五铢钱

A.与秦朝货币半两钱的重量相同 B.圆形方孔的形状从没有出现过 C.影响深远一直沿用至近代以前 D.为解决货币私造的弊端而铸造

19.摊丁入亩,又称作摊丁入地、地丁合一,草创于明代,是清朝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普遍实行。其主要内容为废除人头税,客观上是对最底层农民人身控制的放松,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从社会政治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一制度

A.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B.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C.导致人地矛盾的激化 D.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20.《大明会典》载:凡军、民、医、匠、阴阳诸色户,许各以原报抄籍为定,不许妄行变乱,违者治罪,仍从原籍。还规定:若诈冒脱免、避重就轻者,杖八十。其官司妄准脱免及变乱版籍者,罪同。明朝此规定意在 A.变革元朝的户籍制度 C.规范户籍登记与管理

B.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 D.放松人身自由的限制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20.我国自古以来非常重视民族关系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羁縻制度既是唐王朝处理边疆民族问题的一项重大政策,又是在边疆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行政制度。依据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特点,“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是我国中原王朝统治周边少数民族的传统政策。唐朝立国之初就在西南、东北诸沿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羁縻府州,但是,大规模地普遍设立羁縻府州则是在贞观四年(630)平定东突厥以后,到开元年间设置黑水都督府于黑水鞣竭部为止,百余年间,唐王朝先后在东北、北方、西方、西南、南方设置了八百五十六个羁縻府州。

——摘编自林超民《羁縻府州与唐代民族关系》

材料二 民国时期的政府对蒙古、西藏、新疆等边疆地区的事务日益重视,设置了对应的事务机构,并且在中央设立了专门机构来进行管辖。例如,北洋军阀政府于1912年在内务部设立了蒙藏事务处,专门管辖蒙古、西藏等少数民族事务。

——朱敏《试论我国近代民族政策的特点及其对边疆地区稳定发展的影响》

材料三 毛泽东同志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1952年,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中央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并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尔后,建立了省级自治区5个,地区级自治州30个,县级自治县122个。——杨秀珍《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羁縻府州设置的特点,并分析其积极作用。(7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民国时期政府设立专门管辖少数民族地区机构的历史背景。(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3分)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法律最早成文于春秋时期,确立于秦,成熟于隋唐,形成了中华法系。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在司法实践中却也广泛援引唐律。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例”,曾数次重修《问刑条例》,而最后一次重修采取“律为正文,例为附注”的形式,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时人称之为“《大明律例》,一部礼经。礼法立教,出礼入刑。人知守礼,自不非为。非为不作,刑法何拘?”清朝法典沿袭《大明律》,同样非常重视例,制定了《大清律例》。——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美国等很多国家在学习英国法律基础上制定了本国法律,构成了“英美法系”。1804年,拿破仑签署法令,颁布了《法国民法典》。《法国民法典》继承了罗马法传统,很快推广到欧洲各地,形成了“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有以下共性: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议会制定,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卷》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并说明其影响。(3分)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近代法律体系与中国古代法律的主要不同之处,并分析造成不同的主要原因。(8分)

(3)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法律体系的认识。(2分)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 明初推行宝钞,禁用金银交易。后由于政府滥发宝钞,民间开始自发使用白银,官方赋役也逐渐改为白银上缴,白银逐渐成为流通领域中的主要货币。到16世纪中叶,明政府停发宝钞,并正式确立了白银的官方合法地位。但明朝银矿稀缺,国内开采的白银不足以应付政府开支。面对银荒危机,从16世纪中后期开始,明政府开放海禁。通过对外贸易,相当大部分美洲白银流入中国。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以白银为主要货币,从而促使白银成为世界货币。围绕白银,形成了一个世界贸易网络。

——摘编自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野》等

材料二 1816年英国在世界上首先实行金本位制,在19世纪70年代之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实行了金本位制,英镑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货币。英国在19世纪的国际货币关系中占有统治地位。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再一次发生变迁。

——摘编自李晓耕《权力之巅:国际货币体系的政治缘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白银货币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9世纪世界货币体系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成立的国际货币体系有何积极作用。(3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d.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