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2年3月 晋图学刊 Mar.,2002 2002年第1期(总第70期) ・Shanxi Library Journal No.1,2002(Issue No.70) 实践研究・ 雏国信息产业晌坝状及发展对策 许爱萍 ,武淑荣 (1.山西农业大学图书馆,山西太谷030801;2.太谷东关学校,山西太谷030800) 摘要:通过对我国信息产业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我国信息产业今后的发展对策。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80{2002)01—0032—03 万级扩展到亿万级,固定电话与移动电话用户总数 从1979年的203万户发展到2000年的2亿户。移 关键词:信息产业;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203 1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 信息产业是指从事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 用,信息设备与器件的制造以及为经济发展和公共 牡会的需求提供信息服务的综合性生产活动和基础 结构。按其基础结构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 信息技术与设备制造业,第二部分是信息服务业,后 者又可分为传统信息服务业和现代信息服务业(又 称电子信息服务业)。传统信息服务业包括文本式 的科学信息、图书、文献、档案、标准、专利及公共信 息服务和咨询服务;现代信息服务业包括信息处理服 务业、信息提供服务业(主要指数据库服务业)、软件 开发服务业、咨询服务业、系统集成服务业、通信和网 络服务业。我国的信息产业发展状况大致如下: 1.1 在信息技术领域取得了许多重大的进展 1987年研制出I<J一8920大型计算机系统,1992年 11月又成功地自行设计开发出“银河一Ⅱ”10亿次 巨型计算机。此外在小型和微型计算机生产与研制 开发、联想汉字系统与北大方正920A系统等中文 动网络的规模也已位居世界第一。电子商务、网络 媒体、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信息应用与服务得到较 快的发展。 1.3信息服务业发展迅速据统计,我国现有图书 情报机构4000多个,收藏图书1500多万种,科技期 刊2万多种,研究报告430万件,专利文献220万 件。近年来每年出版图书11万种,期刊8000余种, 有统一刊号的报纸2149种,专利申请10万多项。 1997年我国有数据库1000多个,数字化信息 资源(可对外服务的)约10万亿字节;网上中文信息 资源为3000亿字节;科学数据库500多个。截止 2000年6月,我国上网用户达到1690万户,CN下 注册的域名总数为99734个,www站点数为27289 个,国际线路的总带宽1234M。 1993年提出的“金关”、“金桥”、“金卡”工程和 “金企”工程的全面启动拉开了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序 信息处理技术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绩。在通讯技 幕。经过十几年建设,我国已初步形成较完整的信 术领域,我国能独立研制和发射通讯卫星。140MB/ 息传播系统。据统计,除科技信息系统外,国家投资 S,34MB/S尖端机的研制,标志着我国在光纤通讯 系统研究方面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2信县基础设施发展迅速近几年来,电子计算 机、电信和电视三大行业的总产值和销量均保持高 速增长。90年代以来通信业以高出国民经济23个 百分点的速度增长,通讯网实现了由人工向自动、模 拟向数字、小容量向大容量、单一业务向多种业务的 转变,已拥有光纤、数字微波、卫星、程控交换、移动 通信、数字与多媒体等各种手段,覆盖全国城乡,连 接世界各地。近二十年来,中国的电话网迅速由百 32 愈百亿元建成了统计信息、经济信息、外贸信息、物 价信息、新闻信息和证券、股票等20个专业信息系 统,近年来已相继投入运行。 2 目前我国信息产业存在的问题 2.1信息产业结构严重扭曲,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 严重滞后长期以来,我国只重视对硬件的投入,不 注意系统设计、应用程序设计和管理软件等方面的 投入,甚至把软件方面的投入作为硬件投入的附带 性投入,一般是在硬件投入金额上加上12%作为软 件投入。2000年,我国信息产业的整个市场规模是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2年3月 晋图学刊 Mar.,2002 2002年第1期(总第70期) Shanxi Library Journal No.1,2002(Issue No.70) 2150亿人民币,其中制造业(指硬件)是1600亿人 民币,软件是230亿人民币,信息服务320亿人民 币。从这个数字可以看出,我国软件的市场规模只 3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对策 3.1确立信息产业发展战略 是信息市场规模的十分之一,软件加信息服务占信 息市场份额的四分之一左右。在经济发达国家,比 我国的信息产业应该通过优先发展信息服务业 来拉动信息产业结构调整,具体地说,就是在各地建 立的信息港和政府平台上,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 公开化,使信息满足社会需求;扩大信息用户与网 络相结合,从而使信息资源开发走上良性循环的商 业模式;拉动国内以汉化为基础的软件业发展,达到 规模,形成自主的标准;以标准为启动器,重组国内 如说美国,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的市场比例是服务 业略大于制造业,日本是1:1。这个比例说明,我国 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以及信息服务方面与发达国家 的差距很大,而且结构不合理。这种“重硬轻软”的 状况造成了我国计算机系统集成的不合理,严重制 约了计算机系统的应用和潜力的发挥。 2.2大多数中国信息企业规模太小,缺乏特色 目 前全世界90%的中央处理器芯片,全世界90%的操 作系统被美国控制;存储芯片、硬盘、软盘、彩色显示 管、激光打印机机芯等关键部件和技术掌握在日、 美、韩三国手中。我国生产的品牌计算机主要是组 装,软件产业总体水平处于初级阶段,产业规模小, 市场占有率低。全国从事软件开发、生产、销售、维 护和服务的软件企业有两千家左右,加上兼营软件 的企业,总数约有5000家左右,而100人以下的软 件企业占绝大多数,而且这些企业在大量重复制作 一些定制的小软件。软件企业规模过小难以形成产 业优势,加上比较严重的盗版环境,大多数企业为了 眼前的生存,根据无力做软件技术创新。数据库建 设方面,虽然我国目前有1000多个数据库,但大部 分数据库规模很小,数据容量约为世界总容量的 1%,而产值也仅有世界总产值的1‰,无论在数量、 容量和产值上,都形不成规模效益。 2.3没有合理的吸引人才的机制,难以形成强大的 科技创新能力 我国许多信息企业是由高等院校或 科研事业单位机构投资兴办的,至今仍没有摆脱“校 办企业”或国有事业单位的运作模式,在经营管理上 不能根除计划式的运行机制,其强大的技术开发能 力大多停留在实验室里,不能迅速有效地转化为新 产品开发能力,信息技术难以转化为现实产品。同 时即使科研人员有科技成果,也是职务发明,这种发 明中的个人贡献能否被承认,科研人对职务发明是 否拥有支配权,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应的对策。这种 政策上的不完整,影响了相当一批科研成果的转化, 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科研人员为国外公司服务。 如果我们的高新技术人才都给外国公司服务,我们 自己的高新技术企业就不会发展起来,没有了能发 挥聪明才智的条件和环境,人才也就不能形成创新 能力。 硬件业。 3.2确立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推进国民 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进入90年代,信息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占 的比重在逐年增加,在未来几年,它将成为国民经济 的主导产业。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 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 划的建议》,把信息产业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提 出了要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进程。实现这个目标 就要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信息产业发展路径,即不 能先工业化后信息化,而应走工业化、信息化相结合 的道路,甚至优先搞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具体应 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推广信息技术和产品。 (2)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重点培育ISP、ASP、 HSP等的发展。(3)推动企业信息化。(4)推进电 子商务。(5)实施信息化重大工程。 3.3解决产业瓶颈 集成电路、软件是制约我国信息产业健康发展 的“瓶颈”,应作为重中之重加速发展。可依据国务 院颁布的《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 干政策》,集中力量突破集成电路和软件两大核心技 术,掌握我国信息化发展的主动权。 集成电路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也是国家基 础性战略性产业。据有关资料测算,国民经济总产 值增长部分的65%与微电子有关。我国的集成电 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很落后,在生产技术总体上还 有2代左右的差距。产量上,我国国产芯片1999年 仅占世界芯片总量的0.6%,国内市场占有率不足 20%,绝大部分依靠进口。集成产业的严重滞后,致 使电子整机产业实际上只是装配产业,导致我国信 息产业甚至国防工业受制于西方国家和跨国公司。 所以我国微电子产业的出路应以加强集成电路设计 为突破口,走整机与系统开发相结合的道路,重点设 计开发、生产市场需求量大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2年3月 晋图学刊 Mar.,2002 2002年第1期(总第70期) Shanxi Library Journ ̄ No.1,2002(Issue No.70) 专用集成电路和系统级芯片,开发、生产有自主知识 设的工作是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这样做 一产权的集成电路产品,有条件地逐步设计开发通用 集成电路(包括CPU)。 方面可以避免各行其是,在全国统一的标准下建 设信息化,另一方面便于与国际标准接轨。为此,要 特别重视以下几点:(1)进一步树立全球一体化概 软件产业是信息社会的核心和灵魂,是信息化 进程的关键。软件业以其独有的渗透性和带动性, 正逐渐成为基础性、战略性产业。资料显示,在美、 念,项目布局投资审批,要考虑全球的生产能力供 求;金融、贸易、投资体制要从知识经济的特点出发, 考虑网络互联的客观要求。(2)把信息公开化和信 息发布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3)把公务员再教育 和培养放在比减少公务员数量更为重要的地位上。 3.5加强信息人才的培养 日等发达国家目前的计算机产业价格体系中,硬软 件的比重从上世纪50年代的8:2和70年代的5:5 变为现在的2:8,预计不久将达到0.5:9.5。世界硬 件业虽然发展快,但行业平均利润开始下滑,硬件业 的鼎盛时期已经过去,IT业的价值开始从硬件流向 软件,软件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软件业虽 然被国外软件业垄断,但同时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 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信息产业的大力发 展,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信息化人才不仅要掌握 现代信息技术,具有丰富的科技知识和较高的外语 水平,有信息收集、处理、研究、传播方面的知识和能 力,还要有经济、管理、营销等方面的知识。目前,我 国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少,能进行信息技术研制、开 发和产业化的工程技术人才更加缺乏。这就需要国 家把信息人才的教育和培训看成是振兴经济的动 力。我们应加强基础教育,同时把能力教育作为重 点来抓,普及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先进的信息技 术教育,培养高层次的信息技术人才;强化信息资源 软件产品有许多缺陷,如开发年代较早,不适合当前 中国国情,密集度低,使用不便,过分通用,不适合某 些专门领域等。在应用软件领域里我们有广阔的天 地,每一种特定的应用往往都要有特定的应用软件, 同时我国经济的高速持续发展为应用软件提供了广 阔的国内市场。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 件,以市场为导向,以国民经济信息化和信息安全为 出发点,实施软件专业化工程,提高软件产品质量, 在自主版权的中文操作系统、中文软件平台、网络软 件、数据库等方面有所突破,重点推进大型系统软件 产业化。通过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鼓励各种所有 制的软件企业发展应用软件、系统集成和信息服务。 3.4加强法制建设和市场监管,营造一个有利于信 息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管理,培养业务精通的信息经纪人和信息管理者的 队伍,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使高素质信息人 才的培养能适应信息产业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范晓红.新时期美国政府的信息资源开发战 略.中国信息导报,1999(3) [2]段永基.加快我国信息化建设.理论动态,2001 (1522) 随着信息交流范围的日益扩大,信息活动中出 现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和冲突,如信息安全、信息保 密、信息犯罪、信息污染、信息经济利益等问题,严重 影响了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这些问题 [3]陈禹.信息经济学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社,1998. 不能只凭技术手段解决,必须辅之以政策的管理和 法规的约束,共同创造一个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 良好环境。因此,加快信息标准、规范和信息立法建 [4]扬天行.中国软件业的未来.中国信息导报, 2001(8) ’ [5]李斌.千呼万唤中国芯.中国信息导报,2001(1) Status QUO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Information Industry in China XUAi—ping.WU Shu—rong (1.The library ofShan.ri Ag7{cultural College,Taigu 030800,China;2.Dongguan&^00Z,Taigu 030800,China) Abstract:The article analyses the status Quo and problems existing in information industry,and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is aboute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industry in future in China. Key words:information industry;status;strategies 作者简介:许爱萍(1968一),女,山西农业大学图书馆馆员,1990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图书馆学系,学士。 收稿日期:2001—10—15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