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中国风物特产
1.【单选题】()时釉陶己发展到了较高水平,陶器开始向瓷器过渡。 A.西晋B.北齐C.秦国D.东汉 2.【单选题】()是陶瓷的故乡。 A.中国B.韩国C.美国D.英国
3.【单选题】()是中国制瓷业极其辉煌的时期。 A.唐B.宋C.元D.明
4.【单选题】原始陶器的彩绘纹饰多以()图形出现。 A.不规则B.人形C.几何D.兽形
5.【单选题】()的瓷器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
A.湖南醴陵B.江西景德镇C.河北唐山D.山东淄博
6.【单选题】()以烧制乳浊釉瓷为主,以其“入溶一色,出客万彩”的祌奇“窑变”而闻名。
A.定窑B.哥窑C.钧窑D.汝窑
7.【单选题】“唐三彩”精品多出土于()。 A.邯郸B.景德镇C.唐山D.洛阳 8.【单选题】定窑以烧()而著称。 A.青瓷B.白瓷C.乳浊釉D.青花瓷
9.【单选题】现代最著名的“瓷都”是江西()。 A.南昌B.赣州C.九江D.景德镇
1 / 21
10.【单选题】元、明、清瓷器的主流是()。A.青花瓷B.骨瓷C.白瓷D.红釉
11.【单选题】()耐摩擦、耐高温、耐酸碱腐蚀,保护着画面能始终保持原来色彩。
A.青花瓷B.青瓷C.醴陵釉下彩瓷D.德化白瓷 12.【单选题】江苏()被认为是中国的“陶都”。 A.南足B.无锡C.宜兴D.徐州
13.【单选题】龙泉()在南宋时达到巔峰,其烧制出的青瓷产品具有“青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的特点。
A.青花瓷B.白瓷C.青瓷D.红瓷 14.【单选题】龙泉位于()西南部。 A.江苏B.浙江C.湖南D.安徽
15.【单选题】福建()是我国白瓷著名产地。 A.福州B.厦门C.莆田D.德化
16.【单选题】()的另一个独特现象就是绣工多为男工。 A.苏绣B.粤绣C.蜀绣D.湘绣
17.【单选题】()以狮、虎为代表作,有“苏猫湘虎”的说法。 A.苏绣B.粤绣C.蜀绣D.湘绣
18.【单选题】()是我国传统的民俗艺术品。 A.风筝B.对联C.年画D.泥人
19.【单选题】(),民间画坛称为“姑苏版”。 A.苏州桃花坞年画B.天津杨柳青年画
2 / 21
C.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D.四川绵竹年画
20.【单选题】(),中国剪纸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A.2009年8月B.2009年10月C.2008年8月D.2008年10月
21.【单选题】()以彩绘见长,具有浓厚的民族特征和鲜明的地方特色。 A.苏州桃花坞年画B.天津杨柳青年画 C.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D.四川绵竹年画
22.【单选题】()摆附在糕饼、寿面、鸡蛋等礼品上的剪纸。 A.喜花B.斗香花C.礼花D.窗花
23.【单选题】()题材多取吉祥喜气的图案。 A.窗花B.鞋花C.喜花D.礼花
24.【单选题】()剪纸题材广泛,有人物花卉、鸟兽虫鱼、奇山异景、名胜古迹等,尤以四时花卉见长。
A.浙江B.山西C.扬州D.陕西
25.【单选题】()是一种套色剪纸,多用于祭祀祖先与神灵等民俗活动时的装饰。
A.鞋花B.窗花C.礼花D.斗香花
26.【单选题】贴门笺一般以贴()为多。 A.5张B.4张C.3张D.2张
27.【单选题】著名艺人()的剪纸,有“神剪”之称。 A.齐秀花B.王秀芬C.胡家芝D.包钧
28.【单选题】()时期,是中国风筝发展的鼎盛时期。
3 / 21
A.唐宋B.魏晋C.东汉D.明清
29.【单选题】()有“活化石”之称。 A.浙江剪纸B.扬州剪纸C.陕西剪纸D.山西剪纸 30.【单选题】风筝最初是用于()。 A.娱乐B.耕作C.军事D.农业
31.【多选题】并称为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的有()。 A.青花瓷B.玲珑瓷C.粉彩瓷D.综合彩E.颜色釉瓷 32.【多选题】中国瓷器的主要产地有()。 A.湖南醴陵B.福建德化C.浙江龙泉D.山东淄博 33.【多选题】被誉为我国四大名绣的是()。 A.苏州苏绣B.湖南湘绣C.广东粤绣D.四川蜀绣 34.【多选题】有关湘绣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以湖北为中心B.着色具有层次、绣品若画为特点 D.吸取了苏绣和粤绣的精华E.代表作有《百鸟朝凤》 35.【多选题】生漆作涂料时的特殊功能有()。 A.隔音B.耐潮C.耐高温D.耐腐蚀E.做饮料 36.【多选题】中国的玉主要产于()。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市 B.河南省南阳市的独山
C.辽宁省鞍山市的岫岩满族自治县 D.河北省承德避暑山庄
4 / 21
E.广东韶关
37.【多选题】()被称为文房四宝之首。 A.橡皮B.湖笔C.徽墨D.宣纸E.端砚
38.【多选题】中国的四大名砚有()。E.河北邯郸E.云南锦绣C.以狮、虎为代表作
A.端砚B.歙砚C.洮河砚D.龙尾砚E.澄泥砚
39.【多选题】()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民间木刻年画产地。
A.苏州桃花坞B.天津杨柳青C.山东潍坊杨家埠D.四川绵竹E.四川成都 40.【多选题】鞋花的形式有三类即()。 A.鞋头花B.鞋底花C.鞋面花D.鞋帮花E.鞋里花 41.【多选题】()三部剪纸集为扬州剪纸代表作。
A.《百鸟朝凤》B.《百花齐放》C.《百菊图》D.《百蝶恋花图》E.《猫》 42.【多选题】中国风筝的技艺概括起来只有四个字为()。 A.扎B.贴C.糊D.绘E.放
43.【判断题】西晋时釉陶己发展到了较高水平,陶器开始向瓷器过渡。 A.正确B.错误
44.【判断题】明代是中国制瓷业极其辉煌的时期。 A.正确B.错误
45.【判断题】宋代是中国制瓷业极其辉煌的时期。 A.正确B.错误
5 / 21
46.【判断题】隋唐时期,唐三彩就是其标志,它是一种低温铅釉陶器,使用黄、绿、褐三种色彩而得名,一般作为陪葬品。
A.正确B.错误
47.【判断题】陶瓷器是陶器制品和瓷器制品的总称。 A.正确B.错误
48.【判断题】陶器是用黏土成型,经700°-800°C的炉温焙烧而成的无轴或上釉的日用品和陈设品。A.正确B.错误
49.【判断题】原始陶器的彩绘纹饰多以几何图形出现。 A.正确B.错误
50.【判断题】“唐三彩”精品多出土于洛阳地区。 A.正确B.错误
51.【判断题】定窑以烧青瓷而著称。 A.正确B.错误
52.【判断题】湖南醴陵、福建德化、浙江龙泉、山东淄博和河北唐山是中国瓷器的主要产地。
A.正确B.错误
53.【判断题】湖南醴陵的瓷器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
A.正确B.错误
54.【判断题】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颜色釉瓷并称为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
A.正确B.错误
6 / 21
55.【判断题】粉彩瓷烧造历史最为悠久,位居四大名瓷之首,亨有“瓷国明珠”之美誉。
A.正确B.错误
56.【判断题】现代最著名的“瓷都”是江西景德镇。 A.正确B.错误
57.【判断题】元、明、清瓷器的主流是青花瓷。 A.正确B.错误
58.【判断题】江苏徐州被认为是中国的“陶都”。A.正确B.错误
59.【判断题】龙泉青瓷产品有两种:一种是白胎和朱砂胎青瓷;另一种是釉面开片的黑胎青瓷。
A.正确B.错误
60.【判断题】龙泉青瓷在南宋时达到巔峰,其烧制出的青瓷产品具有“青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的特点。
A.正确B.错误
61.【判断题】山东淄博陶瓷生产历史悠久,现代以生产传统的名贵色釉一一雨点釉、茶叶末釉等美术陶瓷著称。
A.正确B.错误
62.【判断题】紫砂茶其造型美观,色彩古朴,胎壁无釉多孔,有较强的吸附力,泡茶数天后不馊且仍能保持茶香。
A.正确B.错误
63.【判断题】福建德化是我国白瓷著名产地,在世界陶瓷史上“中国白”一词也成了德化白瓷的代名词。
A.正确B.错误
7 / 21
64.【判断题】山东淄博陶瓷曾有“尺瓶寸盂视为无上之品,茗瓯酒盏叹为不世之珍”之说。
A.正确B.错误
65.【判断题】双面绣《猫》是苏绣现代作品的代表作。 A.正确B.错误
66.【判断题】苏州湘绣、湖南苏绣、广东粤绣、四川蜀绣被誉为我国四大名绣。
A.正确B.错误
67.【判断题】最能体现苏绣艺术特征的是“双面绣”,可以从两面观赏。 A.正确B.错误
68.【判断题】用生漆作涂料,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功能。 A.正确B.错误
69.【判断题】蜀绣的代表作有《蜀宫乐女演乐图》挂屏、双面异色的《水草鲤鱼》座屏、《熊猫》座屏和陈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四川厅的巨幅作品《芙蓉鲤鱼》。
A.正确B.错误
70.【判断题】湘绣以着色富有层次、绣品若画为特点。 A.正确B.错误
71.【判断题】湘绣以狮、虎为代表作,有“苏猫湘虎”的说法。 A.正确B.错误
72.【判断题】粤绣布局饱满、图案繁茂、场面热烈、用色明快,对比强烈,讲求华丽效果著称。
8 / 21
A.正确B.错误
73.【判断题】粤绣的代表作有《百鸟朝凤》。 A.正确B.错误
74.【判断题】粤绣是产于香港地区的刺绣品。 A.正确B.错误
75.【判断题】苏绣的另一个独特现象就是绣工多为男工。 A.正确B.错误
76.【判断题】北京故宫的清朝玉雕《大禹治水玉山》不是用整块和田玉雕琢而成的。
A.正确B.错误
77.【判断题】被称为羊脂玉的白玉,为和田玉中最佳品。 A.正确B.错误
78.【判断题】扬州镶嵌漆器,其产品以镶嵌螺钿最具特色。 A.正确B.错误
79.【判断题】玉雕大致可分为件活和零碎活两类。 A.正确B.错误
80.【判断题】中国的玉石雕刻原材料还有很多,如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和海南省的水晶以及台湾省和海南省的珊瑚等。
A.正确B.错误
81.【判断题】中国的玉主要产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市、河南省南阳市的独山、辽宁省鞍山市的岫岩满族自治县等地。
A.正确B.错误
9 / 21
82.【判断题】《会昌九老图》《人禹治水玉山》等均为当年扬州玉雕珍品。
A.正确B.错误
83.【判断题】笔、墨、纸、砚素称文房四宝。 A.正确B.错误
84.【判断题】端石以青色为主。 A.正确B.错误
85.【判断题】端砚其特点是石质细、易发墨、墨汁细稠而不滞、不易干涸。
A.正确B.错误
86.【判断题】端砚与歙砚、洮河砚、澄泥砚被誉为中国的四大名砚。 A.正确B.错误
87.【判断题】湖笔产于江苏省湖州市善琏镇。 A.正确B.错误
88.【判断题】宣纸有“纸寿千年”之说法。 A.正确B.错误
89.【判断题】2009年10月,中国剪纸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A.正确B.错误
90.【判断题】四川绵竹年画以彩绘见长,具有浓厚的民族特征和鲜明的地方特色。
A.正确B.错误
10 / 21
91.【判断题】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和四川绵竹,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民间木刻年画产地。
A.正确B.错误
92.【判断题】苏州桃花坞年画,民间画坛称为“姑苏版”。 A.正确B.错误
93.【判断题】天津杨柳青年画有“家家会刻版,人人善丹青”之誉。 A.正确B.错误
94.【判断题】中国剪纸的用途可以分为四类:一是用于张贴;二是用于摆衬;三是用于刺绣底样;四是用于印染。
A.正确B.错误
95.【判断题】窗花是张贴在窗户上作装饰的剪纸。 A.正确B.错误
96.【判断题】喜花摆附在糕饼、寿面、鸡蛋等礼品上的剪纸。A.正确B.错误
97.【判断题】礼花题材多取吉祥喜气的图案。 A.正确B.错误
98.【判断题】门笺又称“挂笺”“吊钱”“红笺”“喜笺”“门彩”“斋牒”。 A.正确B.错误
99.【判断题】鞋花是用作布鞋鞋面刺绣底样的剪纸。 A.正确B.错误
100.【判断题】鞋花形式一般有三即:鞋头花、鞋面花、鞋帮花。 A.正确B.错误
11 / 21
101.【判断题】《百花齐放》《百菊图》《百蝶恋花图》三部剪纸集为扬州剪纸代表作。
A.正确B.错误
102.【判断题】贴门笺除有迎春除旧之意外,还有祈福驱邪之意。 A.正确B.错误
103.【判断题】浙江剪纸题材广泛,有人物花卉、鸟兽虫鱼、奇山异景、名胜古迹等,尤以四时花卉见长。
A.正确B.错误
104.【判断题】扬州剪纸其擅取戏中典型的场面情节,充分体现人物的身段之美。
A.正确B.错误
105.【判断题】唐宋时期,是中国风筝发展的鼎盛时期。 A.正确B.错误
106.【判断题】河北剪纸有“活化石”之称。 A.正确B.错误
107.【判断题】中国风筝的技艺概括起来只有四个字:扎、糊、绘、放。 A.正确B.错误
108.【判断题】北京、天津、山东潍坊、四川、广东所制的风筝最为著名。 A.正确B.错误 第十章中国风物特产
1.【答案】D【解析】东汉时釉陶已发展到了较高水平,陶器开始向瓷器过渡。详见教材P257
12 / 21
2.【答案】A【解析】中国是陶瓷的故乡。详见教材P257
3.【答案】B【解析】宋代是中国制瓷业极其辉煌的时期。详见教材P257 4.【答案】C【解析】原始陶器的彩绘纹饰多以几何图形出现。详见教材P257
5.【答案】B【解析】景德镇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以“白如玉,明如镜,簿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详见教材P258
6.【答案】C【解析】钩窑以烧制乳浊釉瓷为主,以其“入溶一色,出客万彩”的神奇“窑变”而闻名。详见教材P258
7.【答案】D【解析】“唐三彩”精品多出土于洛阳地区。详见教材P258 8.【答案】A【解析】定窑以烧白瓷而著称。详见教材P258
9.【答案】D【解析】现代最著名的“瓷都”是江西景德镇。详见教材P258 10.【答案】A【解析】元、明、清瓷器的主流是青花瓷。详见教材P258 11.【答案】C【解析】湖南醴陵瓷器起源于清朝雍正年间,它耐摩擦、耐高温、耐酸碱腐蚀,保护着画面能始终保持原来色彩。详见教材P259
12.【答案】C【解析】江苏宜兴被认为是中国的“陶都”。详见教材P259 13.【答案】C【解析】龙泉青瓷在南宋时达到巅峰,其烧制出的青瓷产品具有“青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的特点。详见教材P259
14.【答案】B【解析】龙泉位于浙江西南部。详见教材P259
15.【答案】D【解析】福建德化是我国白瓷著名产地。详见教材P260 16.【答案】B【解析】粤绣的另一个独特现象就是绣工多为男工。详见教材P261
17.【答案】D【解析】湘绣以狮、虎为代表作,有“苏猫湘虎”的说法。详见教材P261
13 / 21
18.【答案】C【解析】年画是我国传统的民俗艺术品。详见教材P264 19.【答案】A【解析】苏州桃花坞年画,是我国南方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种民间木刻画,民间画坛称为“姑苏版”。详见教材P265
20.【答案】B【解析】2009年10月,中国剪纸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详见教材P265
21.【答案】D【解析】四川綿竹年画以彩绘见长,具有浓厚的民族特征和鲜明的地方特色。
详见教材P265
22.【答案】C【解析】礼花摆附在糕饼、寿面、鸡蛋等礼品上的剪纸。详见教材P266
23.【答案】D【解析】礼花题材多取吉祥喜气的图案。详见教材P266 24.【答案】C【解析】扬州剪纸题材广泛,有人物花卉、鸟兽虫鱼、奇山异景、名胜古迹等,尤以四时花卉见长。详见教材P267
25.【答案】D【解析】斗香花是一种套色剪纸,多用于祭祀祖先与神灵等民俗活动时的装饰。详见教材P267
26.【答案】A【解析】贴门笺一般以贴5张为多。详见教材P267 27.【答案】D【解析】著名艺人包钧的剪纸,有“神剪”之称。详见教材P267
28.【答案】D【解析】明清时期,是中国风筝发展的鼎盛时期。详见教材P268
29.【答案】C【解析】陕西剪纸有“活化石”之称。详见教材P268 30.【答案】C【解析】风筝最初是用于军事。详见教材P268
31.【答案】ABCE【解析】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颜色釉瓷并称为景德镇四大传统名茫。
14 / 21
详见教材P258
32.【答案】ABCD【解析】湖南醴陵、福建德化、浙江龙泉、山东淄博和河北唐山是中国瓷器的主要产地。详见教材P258
33.【答案】ABCD【解析】苏州苏绣、湖南湘绣、广东粤绣、四川蜀绣被誉为我国四大名绣。详见教材P260
34.【答案】BCD【解析】湘绣是以湖南长沙为中心,吸取了苏绣和粤绣的精华而发展起来的刺绣工艺品,以着色富有层次、绣品若画为特点,以獅、虎为代表作,有“苏猫湘虎”的说法:《百鸟朝凤》为粤绣代表作。详见教材P260
35.【答案】BCD【解析】生漆是从漆树上割取的天然液汁,主要由漆酚、漆酶、树胶质及水分构成。用它作涂料,有耐潮、耐高溫、耐腐蚀等特殊功能,又可以配制出不同色漆,光彩照人。详见教材P261
36.【答案】ABC【解析】中国的玉主要产于新旙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市、河南省南阳市的独山、辽宁省鞍山市的岫岩满族自治县等地。详见教材P262
37.【答案】BCDE【解析】笔、墨、纸、砚素称文房四宝,湖笔、徽墨、宣纸、端砚,被称为文房四宝之首。详见教材P263
38.【答案】ABCE【解析】端砚与歙砚、洮河砚、澄泥砚被誉为中国的四大名砚。详见教材P264
39.【答案】ABCD【解析】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和四川绵竹,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民间木刻年画产地。详见教材P265
40.【答案】ACD【解析】鞋花用作布鞋峩面刺绣底样的剪纸。其形式一般有三:一是剪成小团花或小散花,绣于鞋头,称“鞋头花”;二是合着鞋面的形状剪成月牙形,称“鞋面花”;三是由鞋头花的两端延伸而至鞋帮,称“鞋帮花”。详见教材P266
41.【答案】BCD【解析】20世纪50年代的《百花齐放》、70年代的《百菊图》和80年代的《百蝶恋花图》三部剪纸集为扬州剪纸代表作。详见教材P267
15 / 21
42.【答案】ACDE【解析】中国风筝的技艺概括起来只有四个字:扎、糊、绘、放。详见教材P268
43.【答案】B【解析】东汉时轴陶已发展到了较高水平,陶器开始向瓷器过渡。详见教材P257
44.【答案】B【解析】宋代是中国制瓷业极其辉煌的时期。详见教材P257 45.【答案】A【解析】宋代是中国制瓷业极其辉煌的时期。详见教材P257 46.【答案】A【解析】隋唐时期,唐三彩就是其标志,它是一种低温鉛釉陶器,使用黄、绿、褐三种色彩而得名,一般作为陪葬品。详见教材P257 47.【答案】A【解析】陶瓷器是陶器制品和瓷器制品的总称。详见教材P257
48.【答案】A【解析】陶器是用黏土成型,经700°-800°C的炉温焙烧而成的无釉或上釉的日用品和陈设品。详见教材P257
49.【答案】A【解析】原始陶器的彩绘纹饰多以几何图形出现。详见教材P257
50.【答案】A【解析】“唐三彩”精品多出土于洛阳地区。详见教材P258 51.【答案】B【解析】定窑以烧白瓷而著称。详见教材P258
52.【答案】A【解析】湖南醴陵、福建德化、浙江龙泉、山东淄博和河北唐山是中国圯器的主要产地。详见教材P258
53.【答案】B【解析】景德镇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详见教材P258
54.【答案】A【解析】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颜色釉瓷并称为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
详见教材P258
16 / 21
55.【答案】B【解析】青花瓷烧造历史最为悠久,位居四大名瓷之首,亨有“瓷国明珠”之美誉。详见教材P258
56.【答案】A【解析】现代最著名的“瓷都”是江西景德镇。详见教材P258 57.【答案】A【解析】元、明、清瓷器的主流是青花瓷。详见教材P258 58.【答案】B【解析】江苏宜兴被认为是中国的“陶都”。详见教材P259 59.【答案】A【解析】龙泉青瓷产品有两种:一种是白胎和朱砂胎青瓷;另一种是釉面开片的黑胎青瓷。详见教材P259
60.【答案】A【解析】龙泉青瓷在南宋时达到巅峰,其烧制出的青瓷产品具有“青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的特点。详见教材P259
61.【答案】A【解析】山东淄博陶瓷生产历史悠久,现代以生产传统的名贵色釉——雨点釉、茶叶末釉等美术陶瓷著称详见教材P259
62.【答案】A【解析】紫砂茶其造型美观,色彩古朴,胎堃无釉多孔,有较强的吸附力,泡茶数天后不馊且仍能保持茶香。详见教材P259
63.【答案】A【解析】福建德化是我国白瓷著名产地,在世界陶瓷史上“中国白”一词也成了德化白瓷的代名词。详见教材P260
64.【答案】A【解析】山东淄博陶瓷曾有“尺瓶寸盂视为无上之品,茗瓯酒盏叹为不世之珍”之说。详见教材P260
65.【答案】A【解析】双面绣《描》是苏绣现代作品的代表作。详见教材P260
66.【答案】B【解析】苏州苏绣、湖南湘绣、广东粤绣、四川蜀绣被誉为我国四大名绣。详见教材P260
67.【答案】A【解析】最能体现苏绣艺术特征的是“双面绣”,可以从两面观赏。详见教材P260
17 / 21
68.【答案】A【解析】生漆是从漆树上割取的天然液汁,主要由漆酚、漆酶、树胶质及水分构成。用它作涂料,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功能,又可以配制出不同色漆,光彩照人。详见教材P261
69.【答案】A【解析】蜀绣的代表作有《蜀宫乐女演乐图》挂屏、双面异色的《水草鲤鱼》座屏、《熊描》座屏和陈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四川厅的巨幅作品《芙蓉鲤鱼》。详见教材P261
70.【答案】A【解析】湘绣是以湖南长沙为中心,在湖南民间刺绣工艺的基础上,汲取了苏绣和粤绣的精华而发展起来的刺绣工艺品,以着色富有层次、绣品若画为特点。详见教材P261
71.【答案】A【解析】湘绣以狮、虎为代表作,有“苏猫湘虎”的说法。详见教材P261
72.【答案】A【解析】粤绣布局饱满、图案繁茂、场面热烈、用色明快,对比强烈,讲求华丽效果著称。详见教材P261
73.【答案】A【解析】粤绣的代表作有《百鸟朝凤》。详见教材P261 74.【答案】B【解析】專绣是产于广东地区的刺绣品。详见教材P261 75.【答案】B【解析】粤绣的另一个独特现象就是绣工多为男工。详见教材P261
76.【答案】B【解析】北京故宮的清朝玉雕《大禹治水玉山》就是用整块和田玉雕琢而成的。
详见教材P262
77.【答案】A【解析】被称为羊脂玉的白玉,为和田玉中最佳品。详见教材P262
78.【答案】A【解析】扬州镶嵌漆器,其产品以镶嵌螺钿最具特色。详见教材P262
18 / 21
79.【答案】A【解析】玉雕大致可分为件活(炉、瓶、茶具、人物、花卉等)和零碎活(小活,包括别针、戒指、印章、烟嘴等)两类。详见教材P262
80.【答案】A【解析】中国的玉石雕刻原材料还有很多,如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和海南省的水晶以及台湾省和海南省的珊瑚等。详见教材P262
81.【答案】A【解析】中国的玉主要产于新疆維吾尔自治区和田市、河南省南阳市的独山、辽宁省鞍山市的岫岩满族自治县等地。详见教材P262
82.【答案】A【解析】《会昌九老图》《人禹治水玉山》等均为当年扬州玉雕珍品。详见教材P263
83.【答案】A【解析】笔、墨、纸、砚素称文房四宝,湖笔、徽墨、宣纸、端砚,被称为文房四宝之首。详见教材P263
84.【答案】B【解析】端石以紫色为主。详见教材P264
85.【答案】A【解析】端砚其特点是石质细、易发墨、墨汁细稠而不滞、不易干涸。详见教材P264
86.【答案】A【解析】端砚与歙砚、洮河砚、澄泥砚被誉为中国的四大名砚。详见教材P264
87.【答案】B【解析】湖笔产于浙江省湖州市善琏镇。详见教材P264 88.【答案】A【解析】宣纸有“纸寿千年”之说法。详见教材P264
89.【答案】A【解析】2009年10月,中国剪纸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详见教材P265
90.【答案】A【解析】四川绵竹年画以彩绘见长,具有浓厚的民族特征和鲜明的地方特色。
详见教材P265
91.【答案】A【解析】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和四川绵竹,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民间木刻年画产地。详见教材P265
19 / 21
92.【答案】A【解析】苏州桃花坞年画,民间画坛称为“姑苏版”。详见教材P265
93.【答案】A【解析】天津杨柳青年画有“家家会刻版,人人善丹青”之誉。详见教材P26594.【答案】A【解析】中国剪纸的用途可以分为四类:一是用于张贴;二是用于摆衬;三是用于刺绣底样;四是用于印染。详见教材P265
95.【答案】A【解析】窗花是张贴在窗户上作装饰的剪纸。详见教材P266 96.【答案】B【解析】礼花摆附在糕饼、寿面、鸡蛋等礼品上的剪纸。详见教材P266
97.【答案】A【解析】礼花题材多取吉祥喜气的图案。详见教材P266 98.【答案】A【解析】门笺又称“挂笺”“吊饯”“红笺”“喜笺”“门彩”“斋牒”。详见教材P266
99.【答案】A【解析】鞋花用作布鞋鞋面刺绣底样的剪纸。详见教材P266 100.【答案】A【解析】鞋花用作布鞋鞋面刺绣底样的剪纸。其形式一般有三:一是剪成小团花或小散花,绣于鞋头,称“鞋头花”;二是合着鞋面的形状剪成月牙形,称“鞋面花”;三是由鞋头花的两端延伸而至鞋帮,称“鞋帮花”。详见教材P266
101.【答案】A【解析】20世纪50年代的《百花齐放》、70年代的《百菊图》和80年代的《百蝶恋花图》三部剪纸集为扬州剪纸代表作。详见教材P267
102.【答案】A【解析】贴门笺除有迎春除旧之意外,还有祈福驱邪之意。详见教材P267
103.【答案】B【解析】扬州剪纸题材广泛,有人物花卉、鸟兽虫鱼、奇山异景、名胜古迹等,尤以四时花卉见长。详见教材P267
104.【答案】B【解析】浙江剪纸其揸取戏中典型的场面情节,充分体现人物的身段之美。
详见教材P267
20 / 21
105.【答案】B【解析】明清时期,是中国风筝发展的鼎盛时期。详见教材P268
106.【答案】B【解析】陕西剪纸有“活化石”之称。详见教材P268 107.【答案】A【解析】中国风筝的技艺概括起来只有四个字:扎、糊、绘、放。详见教材P268
108.【答案】A【解析】北京、天津、山东潍坊、四川、广东所制的风筝最为著名。详见教材P269
21 / 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