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缅甸华文教学的发展现状

来源:易榕旅网
1O6 教育与人才 缅甸华文教学的发展现状 黄雁超 (云南大学,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本文简要梳理了缅甸华文教学从19世纪末开始至今的发展历程,并探讨了缅甸华文教学的主要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缅甸华文教学;发展特点;存在的问题 D0I:10.3969/j.i SSB.1671—6396.2014.05.048 华文教育,即“为掌握华文而兴办的教育”,是指华人华 侨在居住国或入籍国兴办的、面向海外华人子女的一种民族 语言文化教育,是其所在国的多元文化教育之一。其目的是 发扬教育的社会功能,将华文作为学习、继承与发扬中华文化 优良传统的途径,培养华裔子女的民族语言能力和文化修养。 缅甸华侨人口众多,华文教学发展较早,已经形成了官 办和民办两大华文教学体系。对缅甸华文教学发展历程和现 状特征的研究,有助于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汉语教学提供经 验与借鉴。 1 缅甸华文教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缅甸与我国的历史文化交流可以追溯到2000余年前, 自古以来大量华人移居缅甸,缅甸的华人华侨社会逐渐形 成。随着华人数量的不断增加,华文教学的需求日益明显。 缅甸的华文教育始于19世纪末,最初是由定居缅甸的 华侨自行筹资在民间进行教学的。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 仰光广东观音庙开设了以读《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 为主的私塾,随后学堂数量开始增多;1904年,闽侨富商在 仰光创办了第一所正规华校——中华义学,这也标志着缅甸 华文教学开始从非正规转向正规化。此后,中西学校、福建 女子学校、育德学校相继创办,是缅甸华文教学的鼎盛时期。 虽然在此后的日本占领缅甸时期,华文教学遭受到了沉重的 打击,在总体而言,缅甸的华文教育在经历了英属殖民地时 期、日本占领缅甸时期、缅甸独立后的吴努政府时期和奈温 军政府初期四个时期后,在师资、学校规模、学生人数等方 面,均呈不断发展的趋势。 1965年,缅甸政府在仰光外国语学院设立了汉语系,开 始了官办的汉语教学。同时,缅甸政府公布了《私立学校国 有化条例》,将全缅200多所华校收归国有,加上政治上的 波动,缅甸的华文教学经历了冬眠期。 经过二十余年的沉寂,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 些华人华侨在讲授佛经的名义下,率先办起了一些华文补习 班,华文教育逐渐恢复。90年代起,军政府执政后鼓励国民 发展信息工业,华校便顺应潮流,以发展信息科技为目标, 创办语言计算机学校,为华文教学寻求合法化的途径。进入 21世纪,随着中缅两国的经济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汉语在 缅甸越来越热,汉语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所以在缅甸的 各大城市,主要是在缅北地区,相继出现了很多华文学校和 汉语补习班。 如今,汉语水平考试(HSK)在缅甸考点增至三个,参 加HSK考试的人数也在逐年递增。同时,各类汉语竞赛频 繁举行,如仰光缅华文化艺术会的华语演讲比赛和华语歌唱 比赛。从2004年起,仰光外国语大学也开始举办汉语演讲 比赛,并且每年到中国参加汉语桥大赛的缅甸学生也越来越 多。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缅甸的华文教学成为海外华文教 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缅甸华文教学的现实特点 在缅甸国内政治经济格局、华人影响力和诉求、中缅关 系走向以及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等因素的影响下,缅甸的华 文教学形成了独特的教学体系,也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华人社团是缅甸华文教学发展的核心力量,缅甸的 华文教学与当地华人华侨的鼎力支持密不可分。华人华侨虽 然远离故土,但是却有传承中华文化的极大热情,强大的民 族认同感与归属感促成了缅甸华人重视华文教育的传统。在 60年代正规的华文教育不复存在的情况下,缅甸的华人华 侨对华文教育的需求热情仍未减弱,以孔教或讲授佛经的方 式寻求生存。另外,华人的工商业在缅甸社会经济中占有较 重要地位,这也奠定了华文教育发展的经济基础。无论是筹 募办学经费,还是联络教学场所,无一不是在华人社团的推 动下取得的。正是缅甸华人华侨的不懈努力及国内民众的支 持,缅甸的华文教学才有了长足的发展。 (2)除了受到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缅甸华文教学 的发展受当局宗教民族问题的影响很大。尽管华文学校起初 的教学对象是华裔子女,但现实中,缅甸华文教育的问题绝 不仅仅是华人民族语言文化教育的问题。迄今为止,缅甸政 府并未承认华人为当地少数民族,华人没有当地少数民族的 待遇,缅甸政府并没有承认缅甸华校的合法化。 (3)华文学校多为当地华人社团组织创办的非盈利学校 或不惜性质的教育机构,尚未得到政府的正式承认,因此并 没有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不能同当地国民教育接轨。这也 是缅甸华文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同时带来了很大的弊端。 首先,缅甸华文学校目前的性质与地位制约着华文教学 的发展。这些华人社团或宗祠寺庙开办的华文学校和汉语补 习班,缺少政府的财政支持,也缺乏法律和政策的保障,所 以缅甸华文教育普遍存在着经费短缺、场地狭小、设备简陋、 师资和教材不足、教学质量不高、不能全日制上课等问题。 这就影响着华文学校的教学效果。 其次,师资力量不能得到保障。近年来,随着学生数量 的增多,华校的数量也不断增长,汉语教师数量严重不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