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初三班主任教育叙事,感谢您的阅读! 初三班主任教育叙事(一)
我自**年以来,一直担任三年级数学及班主任。这几年来,无论在教学上还是管理班级中,我都是用“心”引导学生,把爱心、操心、细心、耐心献给学生,把热心送给家长。
**年我所接任的班级是九年级的B层次班,该班班风不良,学风不好,接任时几乎没有老师愿意代此班的课,针对这一现状,我几乎全天与学生在一起,与学生交流沟通,有一位男生,从小养成坏习惯—散慢、自闭、逆反,毫无组织纪律观念,破坏性行为强,多次教育,都无法改正,一次,我利用午休时间与他交谈,了解他为什么这样,原来是因为小时候父母就离异,无人管他,给他心灵上造成极大的伤害,他调皮捣蛋,一次又一次的违犯纪律是想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注,以获得心灵上的慰籍,了解了这一情况后,我便从心理开导入手,给他关爱,并发动学生与他交朋友,友好相处,让他认识到他并不孤独,大家都会很关注他,教给他做人的道理,从此后他变得阳光,开朗,再也没有原来那些破坏性行为了。
我在工作中除了从心理上抚慰学生外,还从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爱学生,视学生如自己的孩子。2004年我担任三(1)班的班主任,有一次学生汪阳出水痘,我还把他带到我家里照顾,给他买药,就让他吃住在我家里。在我的关注下,他逐渐变成一个开朗的孩子,学习成绩也由原来在班级中中等偏下逐步提高到前十名,我所教的数学在测验中还经常拿优分。全班学生深受感动,许多学生私下说“我们再不听话,再不努力,实在是太对不起刘老师了。”良好的班风已形成,给学生营造出了一个温馨而又充满朝气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
**年担任该校三(2)班班主任,该班学生组成特殊,顽皮学生、独生子女大多都集中在该班,加之留守学生很多,针对这一现状,我用“走近学生心灵”“严慈并济”的方法,用爱滋润每一颗稚嫩的心灵,时刻与学生保持沟通与交流,并积极争取与家长配合,信任尊重家长,虚心听取家长意见,当学生有错时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能理解家长的难处。留守学生多,我了解到有些家长在外打工四、五年都没有回一次过家,学生从小缺少父母的关爱,亲情缺失,教育断层,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和阅读
是一个典型长期情感缺失和心理失衡的群体,由于长期情感缺失和心理失衡,导致许多“留守学生”心理不能健康发展:厌世自闭、社会逆反、空虚、自卑、胆怯、没有精神寄托等。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陷使他们轻者经常逃学、打架,甚至违纪犯法,我一方面经常与“留守儿童”的父母联系和沟通,汇报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督促家长更多关注孩子成长,即便是学生犯了错误,做了某些坏事,也能找到积极的因素,我从他们的极端的表现中也敏锐的看到,这正是他们期待信任和尊重,期待关心和温暖的表现。我从这对抗、对立的病态情绪中,看到那颗受到严重受伤的心灵。我努力去寻找“留守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倍加珍惜,使用“沙里淘金”的精神去发现、挖掘,并悉心扶持,让它发扬光大。作为班主任,我对于这些特殊学生,首先亲近他们,尊重他们,在学习上耐心引导,生活中热心关怀,经常同他们交谈,了解思想状况,抓住时机,尽量做到多表扬,多鼓励,多给他们改错的机会,树立自信心,使他们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帮助,尽快提高学习成绩。
率先垂范,身教感染,教育学生时,始终相信身教胜于言教。善教育者,使人继其志。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总是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注意自己的点点滴滴的言行影响,与科任老师共谋班级管理方案,用心感化学生,用行动影响学生。如要求学生爱护环境,讲究卫生,我看见有纸屑、垃圾我就动手拣起来丢进垃圾桶,就这样我用言传身教影响着感化着学生,学生受我的影响,也纷纷以主人翁的姿态管理班上的日常事物,如何诗雪同学见教室的门锁坏了就主动用自己的零花钱买来门锁,石秋云见同桌的课桌坏了,自己从家里带来工具把它修好。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很多。
班主任是联系科任老师和学生的桥梁,在教学中我做好联系班级学生和任课老师的纽带,作为班主任我有意地向学生介绍任课老师的一些优点。如性格、爱好、特长、教育教学方面的成绩等,以博得学生对任课老师的尊敬和信任,使他们因尊其师而重其教。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始终抱着对学“不放弃,不抛弃”的信念,把全部的爱献给学生,我所带的班在我及科任老师的带领下,多次被评为“文明班级”。所在班级始终班风一流,学风良好,工作中始终持之以恒,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我用心耕耘,把无私的爱洒向每一位学生,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和喜爱。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和阅读
初三班主任教育叙事(二)
我们班有个学生叫小冬(化名),在同学们的眼里他是一个性格孤僻暴躁、很自私的学生。他的母亲长时间在韩国打工,父亲与家里毫无联系,他从小与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因此,他从小没有得到过父母的爱,更谈不上接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了。与他谈话时,当话题涉及到父母,他总是重复着同样的一句话:“他们从来不关心我。”
因为无人照顾,小冬一直在学校宿舍住宿。有一天,他向我借钱,我问他用钱做什么,他说自己过生日想和几个朋友吃饭。我无意间问到:“妈妈给你打电话了吗?”他面无表情地说道:“没有。”我接着问:“姥姥给你打电话吧?”答案同样是否定的。这很让我吃惊。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对于父母来说,孩子的生日是多么重要呀!以前我总觉得父母给孩子过生日过于奢侈,但此时此刻站在我面前的孩子又是多么需要这样一份“奢侈”呀!我召集班干部说明了小冬同学的情况,他们马上表态要给他过一个特别的生日,我非常高兴地表示生日蛋糕由我来买。那天晚上,每一位同学都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那就是每人为他献上一句生日祝辞。那一幕很让人感动,但小冬从始至终都没抬起头。也许他有着痛苦的思绪,也许他有着难言的苦衷,但我们都相信他深深体会到了来自同学的爱,也触动了他那颗冰冷的心。后来,有一个学生告诉我:小冬说他最感激的人是班主任。听了这话,我的心暖暖的,因为我觉得他领受到了我的一片真心,也开始懂得了感恩。
到了初三之后,我发现小冬平时总是按着肚子,后来我才知道,他得了肾结石,而且不按时吃药,只是在疼痛时才想起吃药。我吓了一跳,这小小的年纪怎么会患上肾结石的病呢?他的病成了我的痛,让我很心酸。于是我让他把药放在我的办公室,天天按时督促他吃药。全班同学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只要有什么好吃的,他们经常悄悄的在房前屋后与小冬分享,在一旁的我心里也是暖暖的。 小冬变了,老师和学生都这样反映,原来不爱劳动的他主动拿起了班中的扫把,原来不愿与人说话的他脸上经常挂满笑容,原来不喜欢学习的他上课时也捧起书本认真听讲。
有一次,小冬在作文中写了这样一段话:我以为我是一个孤独、没人关心的可怜虫,但在这个集体中感受到了从来都不敢奢望的爱。我要感谢老师,感谢我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和阅读
的同学们。
反思:迟开的花也许更美
在小冬的转化过程中,我根本得不到家长的协助,那么面对这样的学生,作为班主任应当如何去引导他、教育他呢?这一问题总是困扰着我,对于“问题”学生,我舔尝过许多的苦涩。
这样的学生,仅仅通过沟通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他对人有着很强的抵触心理,我曾与黄世浩进行多次沟通但效果不佳。那么如何消除心中的阴影呢?最有效的方法应该是爱,我突然觉得对于小冬来讲当务之急不是如何去提高学习成绩,而是让他感受足够的爱。让他觉得老师是爱他的,同学们也是爱他的,让他觉得这世界是充满爱的。在纪律面前我对他是严格的,但在生活或是学习上,总是多一份关心及关注。我深知:只有班主任的力量是不够的,也应调动班干部及全班同学的力量才是最有效的,对于全班同学来说,这也是一次很好的爱的教育。当我看到小冬能健康地成长,我笑了!
我深深地体会到:爱要注意细节,一切都应在细节中完成。对学生要有等待,要细心,不能强求每朵花都一起开放。班主任要有花苞心态,迟开的花也许更美。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和阅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