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其推进思路

来源:易榕旅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其推进思路

作者:任利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36期

【摘 要】高校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气质的具体呈现,是区别于其他学校名片,也是学校维系并发展自身的内在动力,云南师范大学现阶段正在倡导提升学校的软实力,而校园文化建设正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以蜚声海外的西南联合大学为前身,并在新世纪教育大潮中稳步向前推进,已经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云南师范大学,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物质、精神、制度、行为校园文化体系,但是也存在缺乏创新、内容主体单一等问题。校园文化如何来建设和完善,可以通过创新校园文化的形式和内容,充分开发教职工的潜力,与已有力量结合,从而开创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局面,完成品牌校园文化的打造,最终落脚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高水平大学的建设。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现状;推进思路 一、校园文化内涵 (一)校园文化定义

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既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基本途径之一。高校校园文化应该是一个整体概念,是集管理文化、精神文化、道德文化、学术文化和环境文化之综合,它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校园精神、人文关怀、文明礼貌为主要特征。同时,校园文化又是一种精神生活的平台,是环境育人的风向标,是大学精神的一种综合表现形式,具有丰厚的文化传统积淀和明确的目标导向功能,是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在长期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积累和提炼的具有学校特色的群体意识,具有特定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 (二)校园文化的内容

校园文化的内容主要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物质文化,主要是指校园的物质环境,即构成校园文化物质条件的各种教学、科研、生活的设备、设施、建筑等,它体现着学校的整体精神面貌和校园物质文明;第二部分是精神文化,即由学校营造出的人文、学术、包容等思想精神与心理氛围等,主要是指师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等,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内涵,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第三部分是制度文化,即学校的组织、部门和机构及其规定、章程和制度等,包括各项校纪校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等,它反映的是高校整体运行的有序性和制度文明;第四部分是行为文化,它是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中所形成的各种行为方式和活动方式的总和,体现了校园人们的精神状态,其中最为主要的体现在校外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内的社团活动两方面。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校园文化建设主体

校园文化建设主体指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积极主动作用的、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切校园人,包括高校领导、教师、学生、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等。校园人既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同时又是校园文化的直接受益者。 二、云南师范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建校76年来,云南师范大学已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人才20余万人,被誉为“红土高原上的教师摇篮”。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学校实施“综合集成发展、内涵特色兴校”战略和“包容和合、君子风范”的办学文化,为把学校建设成国内一流的教学研究型师范大学,成为中国西南特色鲜明的区域高水平大学而不懈努力。日前云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叶燎原接受新华教育专访时也强调,学校要通过文化建设打造学校“软实力”,一定要把文化软实力凝聚到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理念、办学文化上来,所以云南师范大学这几年在重点抓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以此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推进云南师范大学校园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物质文化建设得到完善

云南师范大学从教学楼的建筑到最普通的一个井盖,无不在彰显着属于云师大的特色物质文化。呈贡主校区的教学楼建筑,拥有着自己的特色,颜色的设计,建筑风格的规划,各种绿化的布置,让整个校园不仅充满了学术气息,也拥有了更多人文化的色彩;学校东西区的分离与融合,校园文化广场的建立,不仅让师生们拥有了更多的活动场地,也为师大的文化特色添助了更多别样的内容;三校碑、三校亭、联大门、红烛广场、清溪、北湖、南塘、情人坡、植树林等的设计和建设让师大更增加了历史气息,也为学生活动和休闲提供了更多的去处;而体育馆、游泳馆等的建立,让学生在课后拥有了更多的运动区域和休闲方式;多媒体教室的全面分布,英语语音室、教学格子教室的完善,学校校园网的全面覆盖,师大的硬件设施为教职工的办公和学习提供了最大的便利。 (二)精神文化建设获得发展

云南师范大学作为西南联合大学在昆明留下的精神文化遗迹,一直在致力于全面传承联大的精神和文化。“刚毅坚卓”的校训不仅能满足特定的时代的需要而且具有超越具体时空限制的价值,使大学精神与大学独特的价值取向完美结合;“重走联大路”的活动,让清华、北大、南开、云师大的学子们在传承先人文化的同时,也拥有了更多的校园文化建设交流机会;“综合集成发展,内涵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让师大的发展有了明确的目标;“学高身正 明德睿智”的校风,直接体现我校的办学文化和办学特色;让师大成为最关爱学生的大学则真正做到了从制度到实际关爱学生、关注学生;校歌、校花、校树、校色、吉祥物等拥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让人们从最直接的层面了解师大的校园文化和校园特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制度文化建设不断规范

所谓“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就是在强调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云南师范大学提出了“两最”即办最关爱学生的大学和最好的本科大学的目标,继承和发扬西南联大学生教育管理的优良传统,在全省首家推行德育学分制,将德育学分纳入学校人才培养计划,把大学生行为规范纳入到品德综合考评中,针对学生评选奖助学金、上课、晚归、使用违规电器等情况做了具体规定,把校园文化上升到制度层面,各个部门的有效分工和配合,让师大的校园文化制度建设趋于完善。为把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精神资源和无形资产,师大在继续沿用原有校训、校风、校歌、平面标识等的基础上,广泛征求各单位意见,集思广益,并经7月2日校党委会讨论,正式确定了学校文化理念的相关内容;而为充实和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打造文艺、体育、学术活动“三个平台”,努力建设最关爱学生的大学,学校每周都拟开展校、院关爱学生系列课外活动;由校团委牵头主办的每周团学活动,在丰富广大同学们课余生活的同时,也从制度上保障了校园文化建设。 (四)行为文化建设日益丰富

高校学生社团已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最直观的表现渠道。师大拥有着48个校级社团和99个院级社团,各个社团拥有自己的社团文化,如学校及各个学院学生会、广播站、演讲协会、合唱团、跆拳道社、辩论协会、文学社、“心晴”志愿者协会、书法协会、瑜伽社、校导队、志愿者协会、爱心社等,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文化水平,还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说,社团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主体,他们既是校园文化的传播者,也是校园文化的接受者。 三、云南师范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推进思路

云南师范大学作为一所在西部边疆地区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其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校园文化建设缺乏持续创新性,校园文化缺乏强有力的宣传,校园文化建设内容略显单一等。因此,如何切实解决现有问题,如何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如何让云南师范大学的校园文化健康有序发展值得我们深思,现根据笔者工作经验提出以下推进思路:

(一)依托现有条件,全面深化改革校园文化建设

现在的云南师范大学已经成西部边疆综合性大学的典范,从办学理念到办学目标,从校风到形象大使,云师大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全面而且深入。最关爱学生的大学,已经让学生成为了校园的主体,也成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但是如何进一步全面深化,让已有的云师大的校园文化建设得到巩固并完善发展,让接下来的云师大校园文化朝着更加健康全面的道路走,同时,全面考虑各个文化建设主体和文化受众,全面覆盖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以文化促进校园发展,以学校的全面发展指导学校的校园文化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开发教职工潜力,创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教职工文化建设。必须要有专项规划和教职工文化建设的计划安排,让教职工充分参与校园文化建设,让他们逐渐对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形成认同并享受文化建设的成果。同时要维护教职工权益,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的指导方针。高校各级党组织工会组织应注意倾听教职工的心声,满足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渴求,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三)注重校园文化创新,推动品牌校园文化建设

云南师范大学依托西南联大的影响力,组织了各种以联大为主题或者以联大为品牌的活动,如西南联大讲坛,“重走联大路”,西南联大研究室,西南联大展览室,西南联大知识竞赛,西南联大主题演讲,西南联大主题征文等活动,这属于云南师范大学文化品牌建设的典型。特别是西南联大讲坛,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云师大做宣讲,获得了好评,师大的名声也蜚声国内外。同时,师大的校园景观也早已成为师大的品牌文化内容,从人文建设到自然景色,接下来的云南师范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该注重建设更多“师大出品”的作品,让师大的校园文化真正成为师大的标牌。

总之,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要求更加紧迫,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因此,必须从主体到内容再到形式,推进校园文化的全面健康有序发展,努力开创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作者简介:任利,云南师范大学学生处,讲师,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