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三角形
教学目标: 1
、通过一些具体的情境和应用深化对相似三角形的理解和认识。 2
、进一步体会数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初步认识特殊与一般之间的辩证关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教学难点:
灵活解决相似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设计思路:
利用实物以及多媒体演示让学生经历探索相似三角形的概念的过程 ,同时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及积极性,通过适当的交流合作,使学生共同进步。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第1页 共6页
1
、上节课我们学习的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和对应边各有什么关系? 2
、相似多边形的形状、大小又怎样呢?学生回答后,立即出示形状相同、大小不等的特殊的三角板请同学们
观察,比较角、边,你会发现什么?(学生通过测量得到,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
)教师:这样的两个三角形叫做什么三角形? 3
、引入课题:相似三角形
二、归纳定义及运用
(学生根据观察和体验的过程,归纳定义,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1
、相似三角形的表示方法利用“超级画板”演示(出示两个相似三角形,让学生表示,强调对应顶点字母写在对应位置上 )
2、想一想如图:(1)(2)中的△ABC∽△A′B′C′,△ABC∽△ADE,那么哪些角是对应角,哪些边是对应边,对应角有什么关系?对应边呢? (1)
第2页 共6页
(2)
(
使学生认识定义所揭示的相似三角形的本 质属性 )
教师强调:各边比的前项是同一个三角形的边,比的后项是另一个三角形的边。 3 、议一议
(1)两个全等三角形一定相似吗?为什么?
第3页 共6页
(2)两个直角三角形一定相似吗?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呢?为什么?
(3)两个等腰三角形一定相似吗?两个等边三角形呢?为什么?(可以使用超级画板验证学生的讨论结果,这里主要是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来说明两个三角形是相似的。通过前面兴趣的激发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能还会讨论出一些新的想法,这时就可以发挥
媒体优势即时的演示。)(给学生思考空间,只要合理应予激励评介,使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4 、练一练
(1)在下面的两组图中,各有两个相似三角形,试确定x、y、m、n的值
第4页 共6页
第5页 共6页
第6页 共6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