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往,税务信息化被狭隘定义为税收信息化,其实它广泛应用于税务管理中。“金税三期”强调了从全局规划,将整个税收工作全部纳入到信息系统中,这就表示大力发展税务信息化是今后一段时期的历史重任。我国税务信息化是从1983年起步,二十多年的改革创新,经过了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单纯到多元的渐进过程,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并对传统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手段以及管理方法产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笔者认为,大力发展税务信息化是今后一段长时期的历史任务,也是推进依法治税,提高税收科学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但是,在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加速构造税务信息化管理的同时面临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虽然我国进行税务信息化建设这么多年,但主要表现在单项应用多,某些岗位或某些人员处理多,缺乏整体效益,而某些地区甚至还只停留在文字处理和收发邮件上。这样,虽然花钱购置了硬件设备、网络建设、软件开发和应用实施,还是不能取得理想效益,原因是没有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进行管理监控和辅助决策支持。说白了,就是对现代信息管理没有足够深的认识。
二、税务信息化建设首先形成数据大集中,这就要求加快大型数据信息处理中心的建设,不仅硬件需要更新换代,软件也要及时开发,以确保数据准确性、完整性和对数据的分析、评价,满足各层次、各环节对信息的需要。但是,由于过去我国的税务信息化建设缺乏统筹规划,而且税收业务的特殊性限制,资源共享度不高、浪费率大,应用系统多样化且关联性差等等,需要逐步实现从以市级向省级集中过度还有漫长过程。
三、税务部门承担着为社会公众服务的重任,部门间的数据交换需求很大。由于地区差异化存在,部门间各自为政,信息交流机制不完善等等原因,“信息孤岛”现象一直存在,并日益成为制约政府提升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的矛盾。目前,像广东省地税“大集中”工程虽然有了实施经验,但对于信息交换和数据共享仍处于摸索阶段。
四、税收手段还是传统的人海战术、手工征管,导致征管数据不真实、不准确问题,存在“机外监控”,如违规操作和有意篡改数据等,故必须向现代化、信息化征管方式全面转变。
五、队伍素质不能适应全面实现现代化管理的需要,阻碍信息化建设发展。建设
需从人抓起,这对税务部门人员的业务技能提出了全新要求,必需进一步优化和合理配置岗位、部门职能,减少税务队伍素质与信息化之间的差距。
所以,税务部门要在这划时代的改革中完成从管理型部门向服务型转变,必须建
立以为纳税人服务为核心,具有开放性的,集管理、监控分析、决策于一体的税务管理系统。
广东奥博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高新技术企业、CMMI3认证企业、
广东省双软认定企业,也是广东省政府重点支持发展的软件企业、广东省佛山市政府重点扶持冲击资本市场的龙头企业之一。在全国拥有超过400个政府客户,涵盖税务、环保、水利等多个行业。
从2002年起,奥博公司一直致力于税务信息化改革和创新,开展前瞻性研究工作。现已积累了丰富的业务知识和应用开发经验并取得丰硕的成果:1项科技进步奖、3项科技成果鉴定(国内领先)、20多项软件著作权和10多项软件产品登记。另外,2011年11月,根据广东省地税局党组绩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专题会议的精神,以奥博公司为广东省佛山市地税局建设的地税绩效系统为基础,在省内24个试点单位(包括1个省直属单位和17个地市的23个基层单位)铺开。而奥博公司有幸成为实施单位,全力配合完成上线工作,目前运行状态良好,客户评价一致赞好。
下面是奥博公司多套成熟的税务解决方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