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魏娟
来源:《华人时刊》2022年第10期
茅山乾元观位于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茅山东麓,山林葱茂,环境清幽。这里是道教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也曾是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政治部)旧址,是陈毅、粟裕等革命先辈奋斗过的地方。
1938年6月,陈毅和粟裕奉命率领新四军第一支队挺进茅山进行抗日。部队选中了隐蔽性好、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乾元观。当时的住持是全真龙门岔支派———闫祖派第二十二代弟子惠心白道长。惠道长自幼出家,在道教文化研究领域有很深的造诣,为人德高望重,刚正不阿,慈悲仁和,深受地方百姓敬重,也因此引起日寇、国民党等势力的关注,他们试图拉拢惠心白道长协助他们游说地方士绅。但日寇和国民党的邀请均被惠心白道长以“闭门修行,不理俗事”为由拒绝。
陈毅来到茅山,了解到乾元观的情况后,在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率部队敲响了乾元观的山门。当时,观内住持惠心白道长听了巡更道士汇报后,为谨慎起见,让送出一张字条:“鸦啼鹊鸣,并列枝头报祸福。”陈毅见后,马上回字:“燕来雁去,相逢路上传春秋。”顺带介绍了新四军情况。惠道长早闻新四军是仁义之师,立即吩咐开门迎接。此后,陈毅和新四军战士进驻了乾元观。
进驻乾元观后,惠心白道长与陈毅时常一起切磋棋艺、诗词,向陈毅详细介绍周边城镇布局、武装势力分布、各界名流士绅等各种重要信息,并帮助陈毅秘密会见各方爱国进步人士,以团结更多的抗日力量。惠道长还带领道众为新四军医治伤员、筹备粮款、打探敌情、传送情报、站岗望风。因此,陈毅为茅山乾元观写下了“深山隐高士,盛世期斯民”的联句,以示对惠心白道长等人的尊敬之情。
抗战期间,陈毅在乾元观住持惠心白道长的支持帮助下,得到了纪振纲、樊玉琳、李钊为代表的乡绅企业家的支持,举办了“東南抗日青年政治训练班”,筹备成立了四县抗敌总会,并将司令部与政治部设在了观内的松风阁和宰相堂内。乾元观成了苏南党政军中心,党政军重要会议均在此召开,新四军的“东进序曲”自此从茅山拉开了序幕,乾元观亦有“小延安”之称。 一声“小延安”,舍命护英雄。1938年10月6日,驻句容天王寺的日军得知新四军活动情况后,直扑乾元观。适逢陈毅司令在前一晚召开了最后一次秘密会议,连夜带着部队转向了卫岗。日寇扑了个空,抓住惠道长拷打逼问,一无所获后恼羞成怒,枪杀了惠道长及其他12名道士和民工,并用火枪射烧了乾元观,2000多年历史的乾元观付之一炬。
为了向公众展示新四军苏南抗战的艰苦历程,以及缅怀在抗日斗争中光荣牺牲的乾元观道士,2021年,当地重修了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部(政治部)旧址,再现那段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
(责编 郭博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