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青海省海西州藏系羊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易榕旅网
66

2017年第47卷第5期(总第251期)__________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青海省海西州藏系羊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张卫忠

(青海省格尔木市畜牧兽M工作站,格尔木,816000)

摘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生态环境恶劣,植被稀少,由于受到地理环境、草场类型以及不断的近亲繁殖等因

素的影响,近年出现藏系羊品种退化严重,畜牧业养殖效益低,藏系羊整体产能低下,毛瓣长度及毛丛高度变短等导致 的藏系羊品种退化。本文通过对藏系羊品种的分析,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藏系羊;发展;存在的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8 -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 -7950(2017)05 -0066 -02

羊3个品种114只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绵羊羊毛的含 脂率。结果表明,青海细毛羊羊毛的平均含脂率为

1135% ± 3.7200,半细毛羊羊毛的平均含脂率为 7.2900 士 3. 0400,藏系羊羊毛含脂率为4.42% 士 1.5000。张惠萍,颜寿东[3]等研究发现,青海藏羊毛 纤维物理性能测定结果:被毛中绒毛、两型毛、粗毛、 死毛重量比分别为20.31% ~ 51. 43%、12. 43% ~ 33. 53%、15. 76% ~63. 48%08% ~23. 94% ;数量 比分别为 54. 73% ~ 84. 30%、9. 35% ~ 35. 50%、3. 14% ~ 14. 73%、. 67% ~6. 35%。绒毛、两型毛、 粗毛细度(^m)分别为 13. 90 ± 3. 34 ~ 19. 19 ± 3. 63、 29. 69 ±5.53 ~34. 88 ±5. 65、44.03 ±7. 42 ~ 61.60 士 9. 89;伸直长度(cm)分别为 7. 42 ±2.75 ~ 15.31 ± 3. 34、10. 08 ± 2. 97 ~ 20. 58 ± 6. 96、10. 24 ± 2. 83 ~ 16. 31 ±7. 17。并认为藏系羊毛用性能下降严重。3

藏系羊生产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海西州生态地理环境及资源概述

海西州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北部,南

与西藏接壤,北达甘肃,东临青海海北,海南藏族自治 州,扼进出西藏之咽喉,海西州主体为中国四大盆地 之一的柴达木盆地,北靠阿尔金山,南依昆仑山,东西

长约837km,南北486km,总面积32. 58万km2,占青 海省总面积的45. 17%,海拔高度3000m上下,平均气 温-5.6 ~5. 2摄氏度,平均降水量16.7 ~ 487. 7mm, 蒸发量1353.9 ~ 3526. 1mm,属于典型的高原大陆型 气候,全州共有草原0. 106亿1.06亿

hm2,其中可利用草场

hm2,海西州天然乔木包括青海云杉,青甘杨, 胡杨等,全部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及海拔3200 ~ 4000m

之间的高山,海西州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金矿,铁 矿,煤矿等矿产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也很丰富,主要 分布在柴达木盆地荒漠和半荒漠化地区。2

藏系羊的生产性能

3.1草畜矛盾突出,超载过牧严重

周林,刘年栋等[4]报道指出,80年代以来,私有私 养等改革措施,牲畜头数快速增长,牲畜作价归户前

全州各类牲畜存栏为160万个羊单位。而2007年全 州实际各类牲畜存栏为291.54万个羊单位,根据生 态监测,全年理论载畜量是264. 98万个羊单位,超载 26.56万个羊单位,超载率10%,据统计,几十年来全 州草地被开垦75 x 104 hm 2,其中大多是水草丰美的 各类放牧场和割草场。据调查,目前,生态环境状况 令人甚忧,草地急需退耕还草面积达20 x 104 hm2。 如此庞大的数目背后是人类不断破坏生态环境和各 种自然灾害造成的,草原面积的逐步减少,生产力的 不断下降,三化的日趋严重都是草原生态平衡遭到破 坏的原因。海西州生态条件恶劣,枯草期长,草原荒

2.1肉用性能

郭万春,许山得报道[1],藏系羊氨基酸平均总量

为225. 33 mg/g,其中限制性氨基酸含量为27. 14 mg/

g,必需氨基酸含量为103. 74mg/g,与肉香味有关氨基 酸含量为120. 46 mg/g。藏羊氨基酸总量较高原型藏

羊高,限制性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黑裘皮型藏羊略 高,与肉品香味有关的氨基酸含量亦略高,尤其是与 羊肉的鲜味物质有关的谷氨酸含量较高,品味独特, 具有高能量、高蛋白、高矿物质、低脂肪、低胆固醇的 特点,且氨基酸含量更为丰富;黑裘皮型藏羊生长快、 出栏率高,是农牧民短期育肥的优良品种之一。2.2毛用性能

吴生满,魏著羲[2]用乙醚浸提法测定青海放牧绵

收稿日期:2017 -07 -18

47卷第5期Vol. 47 ,No.5

Chinese Qinghai Journal of Animal and Veterinary Sciences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67

10/2017

漠化严重,加之近年来草地资源破坏也较为严重,导 致超载过牧,造成草原沙化,退化和盐渍化,一直是制 约生态畜牧来发展的最大的问题。长期的实践证明, 合理的放牧方式是保护和正确开发草原的最有效,最 经济,最实用的措施。

3.2饲养方式传统落后基础设施薄弱

海西州大都靠天养畜,恶劣的气候条件使得海西 州生态环境更为复杂,基础设施薄弱,加之恶劣的气 候条件,让藏系羊对各种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减弱, 海西州夏季炎热,冬季寒冷,牧民逐水草而居,冬夏两 季常常更换放牧场地,无固定居所,羊棚,饮水设备大 都较为简单,基础设施是一切养殖效益的前提,基础 设施薄弱就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如夏季藏羊中暑, 冬季羊群冻死冻伤等。

3.3牧民发展科技成果意识薄弱

畜牧业生产科技含量不高,科技成果转化慢,牧 民中文盲占半数以上,文化水平和科学素养限制着他 们对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认识和承受能力,表现在对 草原生环境保护意识差,超载过牧,乱砍乱挖,改变传 统落后生产方式的积极性不高,表现出对新事物冷漠 和不关心,使的科学技术难以推广和实行。4

解决对策

4.1实行以草定畜、草畜平衡制度

积极探讨提高藏系羊生产能力的新方法,利用羔 羊生长发育快和高寒牧区暖季草场大的有利条件,以 及天然草场纯净无污染的特点和幼畜肉的有利市场, 以生产羊羔肉为中心,当年羔羊适时肥育出栏,调整 畜群结构,提高出栏率和商品率。增加母畜比例,级 解畜草矛盾,提高经济效益。严格施行以草定畜制 度,有多少草原,养多少羊,对荒漠化严重的地方要实 行人工种草,以缓解草原生态压力,在此基础上加强 草原灭鼠工作,完善鼠虫害预警体系,海西州草原三 化严重,长年干旱少雨,地下水埋藏较深,树木植被稀 少,不能阻挡沙尘,所以在生态治理中应该以保护自 然草原为主,人工种植为辅,做好长期保护草原的规 划,因地制宜和因需制宜的利用草原,保护原有草原 和植被的同时加大人工种植,用以覆盖裸露的地表,

起到防风固沙,涵养水资源的能力,使整个草原形成

可持续的生态发展形式。4. 2加大对藏系羊的科研力度

长期以来,藏系羊产业的发展滞后使的畜牧业总 体水平下降了不少,在过去,传统的粗放简单的饲养 方法使藏系羊生产产能一直上不去,在今后的发展 中,应当加强对藏系各方面的研究,比如遗传育种方 面、利用藏系羊的各种适应高寒高海拔的能力,培育 出肉用性能,产毛性能等各方面都优秀的藏系羊。

4.3转变藏系羊的养殖方式

转小群体养殖为规模化养殖,推广集约化养殖新 技术,牧区多用分散养殖方式,而这种养殖方式收益 低,转变单一放牧配合饲料多样化合理利用藏系羊耐 寒耐粗饲的特性,能更好的养殖藏系羊,要转变以防 疫治疗为主的免疫为综合防止技术,降低藏系羊的死 亡率。转变自然生长为主为放牧加补饲,以提高藏系 羊当年出栏率,在保证藏系羊健康的基础上,坚持以 补饲加放牧的饲养方式,配制平衡日粮,便于藏系羊 均衡发展。

4.4推广各种畜牧业前沿技术

利用科学前沿技术,如羊的人工受精技术,胚胎 技术等。可以利用在藏系羊的发展中,前沿科学技术 在海西州的应用还不成熟,相比于内地,大多数藏系 羊都是自然交配,自然交配最大的损害在于近亲繁 殖,导致藏系羊各种品质退化。而利用现代化的养殖 技术,不仅能提高藏系羊生产性能,还能防止因近亲 交配产生的品质退化。

参考文献:[1 ]郭万春,许山得.青海黑裘皮型藏羊的肉质分析[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5) :0 -61.

[2] 吴生满,魏著羲.青海牧区放牧绵羊羊毛含脂率的测 定[J].甘肃畜牧兽医2000,6(155)10 -11.

[3] 张惠萍,颜寿东.青海藏羊毛纤维物理性能分析[畜产品[J].2005,25(3) :57 -58.

[4] 周林,刘东年等.海西州草地生态环境现状与治理对 策[].青海草业,2008,17(2):29 -32.

J].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