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茅苍术内生真菌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分布研究

来源:易榕旅网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3月第26卷第2期 JOURNAL OFNANJING TCM ̄N1VERS1TY Z.26 2 Mar.2(】1O 一137一 茅苍术内生真菌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分布研究 曹益鸣 ,陶金华 ,江曙 ,郑建兵 ( 江苏省昆山市中医院药剂科,江苏昆山215300;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江苏南京210046) 摘要:目的术。结果研究茅苍术不同生长期、不同组织部位内生真菌种群结构与生态分布。方法采用微生物学研究方法与技 茅苍术内生真菌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共分离到12属96株,其中镰孢属(Fusafium)、青霉属(PeniciHium)、 丝核茵属(Rhizoctonia)和多腔菌属(Myfiangium)为优势种群。茅苍术内生真菌具有明显的组织专一性,以根茎和叶片中分 布最多,分别是分离菌株总数的62.5%和25.0%。此外,内生真菌随着茅苍术生长期不同而出现动态变化,在苗期和花 期内生真菌种群丰富,数量较多,分别是分离菌株总数的39.6%和36.5%。结论 四种优势种群在茅苍术各个生长期都 有分布,但均以苗期和花期分布最广泛。 关键词:茅苍术;内生真菌;生物多样性;生态分布 中图号:R2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005(2010)02—0137—03 茅苍术Atraetylodes laneea(Thunb.)DC.是菊 科苍术属植物,以干燥根茎入药,江苏茅山地区是 其优质道地产区。茅苍术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泄 泻、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等病症的治疗…1。 1.2方法 1.2.1内生真菌的分离 采集茅苍术新鲜植株外植体(根、茎、叶等), 用自来水反复冲洗后,切割成小段,按下列程序进 现代研究表明,茅苍术含有挥发油、糖苷等活性成 分,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_2』。目 前国内外对于茅苍术品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化学 成分、药理药效分析等方面,而忽视了茅苍术植物 体内环境的作用,特别是内生真菌的作用E 3l。本 文通过研究茅苍术内生真菌的种群结构与生态分 布,以期从内生真菌角度进行茅苍术优良品质形 成机理的有益探索,并为茅苍术的持续利用建立 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1材料与方法 行表面消毒:0.1%升汞消毒5~8 min,无菌水冲 洗3次后,再用75%酒精消毒20 S,无菌水冲洗3 次后,将消毒后的外植体剪切成0.3 0.5 cm小 片,接种于PDA平皿上,28%培养8—10 d,待样品 边缘有菌丝长出,切取组织块边缘菌丝进行培养。 1.2.2内生真菌的鉴定 采用插片培养和点植法,对分离获得的茅苍 术内生真菌进行观察、分类鉴定l5 J。 1.2.3统计分析 选取茅苍术不同部位的组织块各200个,进 行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和统计分析,并按照以下 1.1材料 1.1.1茅苍术新鲜植株 方法计算分离率和分离频率l6 。 分离率(Isolation Rate,IR):是指某一类型内 生真菌菌株数占分离样品总数的百分比。 分离频率(Isolation Frequency,IF):是指某一 茅苍术采自江苏茅山地区,经南京中医药大 学药学院陈建伟教授鉴定为菊科植物茅苍术4一 traeo,lodes laneea(Thunb.)的新鲜植株。 1.1.2培养基 PDA培养基l 。 收稿日期:2009~10—16;修稿日期:2009—11—10 类型内生真菌的菌株数占分离得到的总内生真菌 菌株数的百分率,用来判断该类型真菌是否为植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项目(07KJD360164);江苏省中医药局基金资助项目(HL07076) 作者简介:曹益鸣(1973一),男,江苏昆山人,江苏省昆山市中医院主管中药师。*通信作者:zzZ—cao@sina.com 一l38一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3月第26卷第 物内生真菌的优势菌群。 8科,l2属。茅苍术内生真菌的种群组成在属的 2结果与分析 分类水平上以镰孢属、青霉属、丝核菌属和多腔菌 2.1茅苍术内生真菌的种群构成 属为优势种群,分别占总菌株数的12.5%、 从茅苍术植株中分离获得内生真菌96株,经 12.5%、18.8%和27.1%(表1)。 菌落形态、显微形态观察,鉴定为3纲,5目,1群, 表1茅苍术内生真菌的种群组成 2.2茅苍术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种群分析 片中分离得到,而地霉属仅存在于根部(表2)。 茅苍术植物根、根茎、茎以及叶片等4个组织 2.3茅苍术不同生长期内生真菌种群的动态变 部位内生真菌在数量、种群分布以及优势种群等 化 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根茎和叶片中的内 在茅苍术不同生长期,进行取样、分离和鉴 生真菌在种类与数量上较为丰富。茅苍术根茎中 定,结果表明,茅苍术内生真菌种群出现动态变 分布9属60株内生真菌,叶片中分布5属24株 化,具有明显的生长季节性。幼苗期和果熟期内 内生真菌,分别是分离菌株总数的62.5%和 生真菌种群分布较少;苗期和花期内生真菌种群 25.0%。优势种群在各个部位的分布也存在一定 丰富,数量较多,在苗期分离到11属38株以及在 的差异,如在根茎中优势种群主要是镰孢属、青霉 花期分离到9属35株内生真菌,分别是分离菌株 属、丝核菌属和多腔菌属,而在叶片中青霉属的种 总数的39.6%和36.5%。此外,优势种群组成及 群优势极为显著。多腔菌属在根茎和叶片中分布 数量在各个生长期也具有明显差异,幼苗期和果 较为普遍,分离率高达20%以上,青霉属、丝核菌 熟期为丝核菌属和多腔菌属,而苗期和花期则为 属集中分布于根茎中,镰孢属在根茎和叶片中分 镰孢属、青霉属、丝核菌属和多腔菌属。虽然四种 布相近。此外,部分内生真菌种群还存在明显的 优势种群在茅苍术的各个生长时期都有分布,但 组织特异性,如束梗霉属、弯孢霉属、又丝白粉菌 分布不均衡,均以苗期和花期分布最广泛(表3)。 属以及节壶菌属仅分布于根茎中,曲霉属只在叶 表2茅苍术不同组织部位内生真菌种群的分布 蕉堕!笠;蔓荃 生真菌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分布研究第2 ~l39— 表3茅苍术不同生长期内生真菌种群的动态变化 3讨论 因此通过对茅苍术内生真菌种群生物多样性与生 植物内生真菌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植 态分布的研究,以内生真菌与茅苍术所构成的微 物体内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植物在长期共进 生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内生真菌对茅苍术 化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稳定的互利共生关系 。内 药材优良品质与道地性形成机理的有益探索和实 生真菌具有植物生长调节活性、抗虫活性等多种 践,对于茅苍术野生资源的保护以及可持续利用 生物学功能,使药材具备了优良的抗逆性和生长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特性;此外,内生真菌还能诱导和促进药材有效成 参考文献: 分的合成或积累_8 J。因此,进行药用植物内生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 真菌生物多样性与种群生态分布的研究具有重要 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l11. [2]Nakai Y,l<jfJ(J T,Hashimoto K,et a1.Effect of the rhi. 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zomes of Atractylodes Lancea and its constituents on the delay of 近年来,由于人为过度采挖以及对生态环境 gastric emptyinglJ].J Ethnopharmacol,2003,84(1):51—55. 的破坏,以及由于茅苍术野外繁殖能力低等自身 [3]钱士辉,汪六英,段金廒,等.茅苍术化学成分及其生物 原因,使得野生茅苍术的资源日渐稀缺,已处于濒 活性研究进展[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6,25(2):8—11. [4]沈萍.微生物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危状态。因此,为了促进其道地药材的可持续利 2004:215. 用,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茅苍术道地性的探索和 [5]魏景超.真菌鉴定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实践。本次研究表明,茅苍术内生真菌种群丰富, 社,1979:101—645. 生态分布广泛。内生真菌在茅苍术不同组织中的 [6 ̄Rakotoniriana EF,Munant F,Decock C,et a1.Endophytic fun from leaves of Centella asiatica:occurrence and potential 种群分布差异明显,具有一定的组织专一性,其原 interactions within leaves l J].Antonie van Eeeuwenhoek,2008, 因除了植物体外环境因素的影响外,还可能是由 93:27—36. 于宿主不同部位(或组织)微环境如酶、化学物质 [7 JStrobe1 GA.Microbial gifts from forestsl Jj.Canadina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2002,24:14—20. 等因素的影响。此外,在茅苍术不同生长期,由于 [8]Saikonen K,Wali P,Helander M,et a1.Evolution fo endo— 温度、湿度、光照等气候条件的差异,影响内生真 phyte—plant symbioses l J].Trends in Plant Science,2004,9 菌对茅苍术的感染、定殖和生长;在不同生长期, (6):275—280. 茅苍术体内生理状态不同,代谢存在差异,在气温 [9]Toofnaec BS,Dulymamode R.Fungal endophytes associated 较高,日照较长的月份,光合作用较强,能合成较 iwth Cordemoya integrifolialJ].Fungal Diversity,2002,11:169 —175. 多的营养物质,并且从幼苗期到果熟期,气温逐步 (编辑:李伟东) 升高,这些变化都有利于内生真菌的生长繁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