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南宋御街

来源:易榕旅网


南宋御街

每个城市都有一条属于自己的老街,每条老街都有自己说不完的故事,它承载着一个城市的历史变迁,勾连着这座城市与人们的珍贵回忆。一方面,老街可以被视作一个城市历史与文化的窗口,作为城市名片承载着一座城市的变迁和复兴。另一方面,城市老街对于城市的对外传播,旅游业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许多城市的历史文化街区都上演着一场新老文化的交织与碰撞,一面是传统老店铺的“清仓处理”、“门面转让”, 一面是新兴咖啡店、商铺的开业迎新,历史的记忆空间在商业与资本的冲撞下被不断压缩。在今天,老街的改造与保护不论对于哪座城市,都是具有普遍研究意义的话题。

每一幢建筑都是一篇凝固的历史,记录着尘世沧桑,值得我们虔诚地阅读。如果许多幢建筑串联为一个建筑历史博物馆,装订成一本画册,那是一座引领人们享受精神、文化、艺术的殿堂。在新旧急速交替的当下,老建筑的保护成为了城市建设不可忽视的问题。 2008年杭州市政府颁布《杭州市南宋御街·中山中路历史街区管理办法》,大量的南宋御街的特色建筑被保护起来,让行走在南宋御街上的游人感受到当年老杭州的似水年华。 ▲【宏裕绸布庄旧址】中山中路45、47号。

民国时期的砖木结构商业建筑,建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为两幢以西式风格为主的商业建筑。建筑坐西朝东,二层砖木结构,水泥仿块石抹面。屋檐上方立有高突的半圆形山花,两边为女儿墙,反映了近代城市建筑仿西洋形式的历史。民国21年,徐春圃与刘受之等合资在此开办宏裕绸布庄,曾是杭州规模最大的布店之一。

▲【中山中路11号建筑】20世纪初的砖木结构商住建筑,反应近代城市建筑的演进历史。2008年被确认为杭州历史建筑。

▲【叶种德堂】中山中路49号。创始人叶谱山曾在清廷刑部任职,精通医术。据说,当时叶种德堂内场设有鹿舍,养鹿近百只,配制“全鹿丸”。此为杭州著名的国药号,创设于嘉庆十三年(1808)。这处历史老屋已经走过了70多年的风雨岁月。叶种德堂与胡庆余堂、方回春堂、张同泰、泰山堂、万承堂这五家药店并称杭城药业“六大家”。 ▲【石刻水池】

走进南宋御街,在中山中路209号恒丰典当公司门前,会发现一个石刻水池,常常会见到很多人三五成群的在这里拍照。水池里浸着刻有李清照《声声慢》和沈括《梦溪笔谈》汉字的石刻,用以见证杭州木雕版印刷术发源地和南宋坊刻书市的兴旺历史。

▲【张允升百货商店旧址】中山中路70号。该楼于1926年建成,是一座具有西洋风格的三开间楼宇。从外表看,这是一幢四层建筑,而实际上是一幢三层楼房。设计者以假乱真的外观造型在今天看来也颇具匠心。张允升百货商店的店主叫孙仲舒,系绍兴人氏。是杭城最早开设的百货商店,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商店设有制线、制帽两个工场,前店后场,自制的丝线,选料讲究,制作精细,曾获西湖博览会奖。

▲【五洲大药房旧址】中山中路90号。该建筑为四层八开间的华夏宏屋,外立面为钢精混凝土结构,内部为砖木混合结构,并且在传统店面建筑前加了一个西式立面,以突出建筑物的西式风格。五洲大药房创建于1907年,由商务印书馆创办人之一的夏萃芳与黄楚九、药剂师谢瑞卿合资创设。

▲【羊汤饭店】该饭店开创于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原址在羊坝头凤凰寺对面,民国16年(1927)因修建中山路而迁建于清河坊。抗日战争爆发前,与王润兴饭庄、状元馆面店齐名,声噪清河坊一带,并在杭城众多菜饭店中独树一帜。据史料考证,杭州的羊汤饭店始于南宋,盛于元朝。元时大批阿拉伯商人来到杭州,当时的崇新门(清泰门前称)内荐桥以西及三元坊、羊坝头,成为他们的聚集区,出现了供应牛羊肉菜肴、小吃和食品的店家。 ▲【万隆火腿庄】中山中路79号。万隆火腿庄是杭州一家有近一百四十年历史的百年老店,始建于清同治3年(1864),以经营金华火腿为主,兼营一些南北货,腌腊制品,由于经营商品正道,因此在杭城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腌腊上品推万隆”,其火腿选用我国名种猪“金华两头”的腿肉精制而成。鲁迅先生任教于浙江师范学堂时,曾多次光顾万隆,定居上海后,还经常托人到万隆买火腿。2000年,该建筑作为四拐角近代建筑之一被杭州市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作为一条杭州人再熟悉不过的老街道,南宋御街深刻的烙印于杭州人的记忆里,一想起它,脑底就浮现出旧时的市井百态和生活杂陈。南宋御街的历史最早记载于《咸淳临安志》等文献,曾经是南宋临安城的中轴街道,也是皇帝每年三次出城进行祭天仪式所经之路,御街两旁集中了数万家商铺,临安城百姓生活的中心。 从2008年起,杭州开始实施中山路的综合保护和有机更新工程,如今这条“南宋御街”已然成为杭州的又一地标,昔日的繁华重现于今,让游人在徜徉之际追忆起历史的似水年华。与河坊街的熙熙攘攘相比,这里显得清静、整洁、漂亮。改造后的南宋御街成了一条步行街,道路两旁的清流水渠让御街顿时变成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美景。既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原本的历史风味,又通过宣传和活动让南宋御街换发出新的生机。本小组随后将继续对长沙历史文化街区太平街进行调研,由此进一步讨论历史文化街区特色保护与发展话题。

南宋御街基本情况

南宋御街国际旅游综合体以中山路为轴,以吴山为心,以坊巷为基,形成“甲”

字形空间格局。在南宋御街看到,这里集聚了一大批不同时期的特色建筑,从最早的南宋鼎盛时期到明、清建筑,从民国初年的西洋建筑到中山北路的现代化建筑,从各色宗教建筑到极富杭州地方特色的名人故居以及百年老店,完全可以称之为“建筑历史博物馆”。据悉,南宋御街两侧坊巷、里弄连绵不绝,是老杭州人最为集中的区域,同时也是由南宋发展延续至今的杭州市井生活保存最为完整的区域,保留了带有浓厚地方特征的市井生活和邻里空间格局。

新老店一体化

在南宋御街除麦当劳、阿依莲、TONYMOLY„„这些外来文化外,主要的还是杭城的老品牌。这里是杭城“老字号”的集聚地,保留有胡庆余堂、方回春堂、叶种德堂、邵芝岩笔庄、九芝斋、豫丰祥、万隆火腿庄、景阳观、状元馆等10余处老字号商号。另外,南宋御街亮相之后,这里还将成为杭州重要的文化创意产业特色街,不但拥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还将建成一条公共艺术精品长廊。届时,《城

河故事》、《新中国第一个居委会》、《印刷史话》等十余个主题的城市雕塑将讲述杭州历史,而杭绣、邵芝岩毛笔、王星记扇、西湖绸伞等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将给八百年御街增加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作为一个国际旅游综合体,杭州南宋御街将充满南宋元素,历史、现代、时尚、世界等元素交相辉映,给来到这里的人们提供一种“古代——现代——时尚创意”的独特经历。

目标人群

南宋御街针对的是部分年龄不分地域的,各阶段各地区的游客。老年人在这里追忆历史,青年人在这里体验时尚,外国人在这里感受中国,中国人在这里品味世界。

主要竞争对手

河坊街

河坊街位于吴山脚下,是清河坊的一部分,属于杭州老城区,东起江城路,向西越南北向得建国南路、中河中路、中山中路、华光路、劳动路至南山路,路长18000多米,吴山广场至中山中路段为步行街,青石板路面,路宽 13米,其余路宽32米。旧时,与中山中路相交得“清河坊四拐角”,自民国以来,分别为孔凤春香粉店、大昌烟店、万隆火腿店、张允升帽庄四家各踞一角,成为当时远近闻名得区片。杭城闻名得“五杭”(杭剪、杭扇、杭粉、杭烟、杭线)就出与此。 这里特色小吃、 古玩字画、商铺云集。老字号、杭州特色各类店铺约有一百余家。河坊街于2002年十月开街,改建后的河坊街体现了清末民初风貌,重在突出文化价值,营造以商业、药业、建筑等为主体的市井文化,保持其历史的真实性、文化的延续性和风貌的整体性,同时确定河坊街为步行街。

河坊街是目前最能够体现杭州历史文化风貌的街道之一,也是西湖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修复和改造,再现了杭城历史文脉,为杭城留下一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河坊街内建筑:

百年药铺:胡庆余堂、保和堂、方回春堂、叶种德堂

工艺品:香溢馆、圣 檀 阁、 龙 泉 窑、 吴 越 人 家、 欧 治 刀 剑、 王星记扇庄 商铺:状元馆、西乐园、王润兴酒楼、华 宝 斋、潘永泰号、张小泉剪刀、万隆火腿庄、喜得宝丝绸庄

茶楼:太和茶楼、太极茶楼、翁隆盛茶号

特色展馆:荣宝斋、观复博物馆、雅 风 堂、河坊街邮局、三泰艺术馆、守真特艺馆、世界钱币博物馆、 古陶瓷博物馆 、朱炳仁江南铜屋

中间的一条街有买现做的很精致的小工艺品

南宋御街优劣势分析

优势:氛围营造的不错 ,怀旧氛围很相宜 1. 引水入街,水流潺潺 2. 古街古房,沿路欣赏 3. 美食购物,样样不少

4. 开辟了专门的停车场,方便旅行社 5. 开辟旅游车队

劣势:1. 南宋御街整个规划可圈可点,但商品买卖和餐饮住宿混杂降低了特色街的

档次。世界各地的品牌荟萃,但量少,店铺大都很清淡。倘若和上海的南京路比较,有点小儿科,显得底气不足

2. 买卖繁荣,但品牌档次无法和上海等大都市相比

推广方案

1. 提升御街旅游特色产品的文化内涵

南宋御街·中山路是一条长4.3公里的商业街、历史街、文化街。如何融合中山路的

商业、历史和文化,在商品中渗透文化,渗透历史,杭州还大有文章可做。中山路的南宋特色文化品位除了要体现在两侧店面的设计和导游路牌设置之外,还应该渗透到有关的旅游特色产品上。具体来说就是:

产品推介文化化。杭州的旅游特色产品不仅仅是商品,产品的传说、故事、历史沿革、特色和制作工艺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要让文化内涵融入到杭州的特色商品中,作为产品的促销手段之一,用历史文化吸引住游客。比如南宋定胜糕的故事、葱包烩的传说、张小泉剪刀的历史等,都要进行大力宣扬。

产品包装艺术化。常言道:“人要衣装佛要金装”。同样的产品,包装与不包装,包装的好与坏,结果大不一样。即使是同样的包装,但由于采用了不同的设计,也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和文化品位。“云南十八怪”的传说搬上了糕点的包装,配上顺口溜和漫画,使游客吃了糕点后都不忍丢弃包装,就体现了艺术走进商品的魅力。中山路的特色产品,也应成为有杭州特色和南宋御街特色的艺术产品。

产品特色个性化。这一个性化可体现在产品包装上的南宋御街这一特有的商标印记上,可以让游人一看这个商标就知道这是来自杭州南宋御街·中山路的产品。在产品开发上,要开发具有南宋元素的旅游特色产品,比如各类工艺品,食品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走出全国旅游商品几乎一个样的困境,打响南宋御街品牌。

2. 在御街上开设具有杭州历史文化特色的书店

中山路经历了吴越三代五帝85年和南宋153年的沧桑变迁,元、明、清、民国的积累,形成了杭州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越的书业资源。中山路上曾经有过许多书局和古旧书店,留下过许多文人墨客的足迹和故事。历史上的杭州西湖书市,就曾经是明代全国四大书市之一,可如今这一辉煌只能是梦寻了。而在中山路开设特色书店,让书市成为中山路游览的亮点和特色,不仅可以让人们重温杭州昔日书市繁荣的场景,同时也可以借机提升南宋御街的历史文化氛围。因此,即使是在如今寸土寸金的中山路,还是应该辟出一些地方开设特色书店,比如南宋文化书店、古旧书店、世界书店等,专门经营与杭州有关书籍画册以及古地图,古诗词、字画,杭州市井文化书刊、孤本等,以此来吸引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文人墨客。如条件许可,还可把大街书肆做成杭州古籍买卖特别是南宋吴越文化交流的沙龙,使杭州历史文脉得以流传,提升南宋御街·中山路的文化品位。

3. 御街应设置多国语言导游牌、导游图

走读中山路,老杭州也许并不困难,因为中山路坊巷的老地图刻在他们的心中。但

杭州中山路不仅仅是杭州人的中山路,她同时也应该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中山路。在“导游”的帮助下最大限度地游完他们想要去的各个旅游节点,是来自海内外各地游客以及新杭州人的期盼。而在中山路及周边坊巷,设置多国语言的导游牌、导游图,有助于帮助人们实现这个心愿。

印制一份精致的南宋御街导游图。让游客一踏进南宋御街·中山路,就能在人手一份的导游图指引下,从容游览。同时,也给游客提供了一份收藏,可以进一步推介宣传杭州中山路。这份导游图应简介主要景点游览线路、特色商店等,可以通过招揽广告形式支付免费图册的印制成本支出。

设置多国语言导游牌。在南宋御街·中山路的各主要通道入口处,如鼓楼、惠民路、水漾桥等地,应设置显眼的多国语言导游牌,上刻南宋御街的历史简介、主要古迹景点及文化内涵。比如在大井巷口,标出朱养心膏药店、保大参号、张小泉剪刀、胡庆余堂、钱塘第一井等的位置,让游客走过路过,不会错过,最大限度地参观到最多的景点,体会到杭州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杭州还应设计一套有关南宋御街·中山路的纪念邮票、首日封、明信片邮品等,提升中山路在世界的知名度。

另外,在中山路的百年老店内,应增加店史说明,让游客在游了千年古街,买了百

年老店的纪念品后,能够了解百年老店的历史,传承一些杭州的历史文化。百年老店,比如万隆火腿店、张永升百货店、孔凤春香粉店等的门面牌匾设计,要突出古韵,体现老店的古朴与厚重,少一点洋味。

附录

南宋御街集中展示了杭州曾经的都城风采,恢复了人们对城市的记忆,重塑了城市空间肌理,再现了老杭州的市井生活,让中西文化交相融汇。在这里,老年人可以追忆历史,青年人可以体验时尚,外国人可以感受中国,中国人可以品味世界。新中山路体现了历史与未来、经济与时尚、东方与西方、文化与经济的融合,体现了原真性、整体性、延续性、游赏性,实现了文旅相依、商旅相旺、居旅相宜,具有独特性、差异性、唯一性,是历史与现实、传统和现代的一次完美结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