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术
【性味】辛、苦,温。
【归经】归脾、胃、肝经。
【功能主治】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用于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躄,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
【功能主治】健脾,燥湿,解郁,辟秽。治湿盛困脾,倦怠嗜卧,脘痞腹胀,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痢疾,疟疾,痰饮,水肿,时气感冒,风寒湿痹,足痿,夜盲。
【功能主治】燥湿健脾;祛风湿;明目。主湿困脾胃;倦怠嗜卧;胞痞腹胀;食欲不振;哎吐泄泻;痰饮;湿肿;表证夹湿;头身重痛;痹证温性;肢节酸痛重着;痿襞;夜盲
【用法用量】 3~9g。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熬膏或入丸、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
【注意】阴虚内热,气虚多汗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防风、地榆为之使。\"
②《药性论》:\"忌桃、李、雀肉、菘菜、青鱼。\"
③《医学入门》:\"血虚怯弱及七情气闷者慎用。误服耗气血,燥津液,虚火动而痞闷愈甚。\"
④《本草经疏》:\"凡病属阴虚血少、精不足,内热骨蒸,口干唇燥,咳嗽吐痰、吐血,鼻衄,咽塞,便秘滞下者,法咸忌之。肝肾有动气者勿服。\"
⑤《本草正》:\"内热阴虚,表疏汗出者忌服。\"
【备注】(1)治湿阻脾胃而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倦怠乏力、舌苔白腻厚浊等症,常与厚朴、陈皮等配伍应用;用治寒湿白带,可配白芷同用。本品虽属温燥之品,然燥湿力强,又每配合清热之品以治湿热为患之证,如湿热白带,又可配知母、苦参、墓头回;湿热下注、脚膝肿痛、痿软无力,可配黄柏、牛膝、苡仁等同用;湿温病证可配石膏、知母等同用。对寒湿偏重的痹痛尤为适宜,可配合羌活、独活等同用。用于感受风寒湿邪的头痛、身痛、无汗等症,常与羌活、细辛、防风等同用。有明目之功,为治夜盲要药,可与猪肝或羊肝、石决明等配伍同用。此外,本品气味芳香,又能辟秽,民间每于夏历端午节用苍朮与白芷在室内同燃,用以辟疫。经近人实验,此法确能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药理作用】 1.抗缺氧作用:用氰化钾所致小鼠缺氧模型证明,苍术丙酮提取物750mg/kg灌胃能明显提高小鼠存活时间,降低相对死亡率。苍术的抗缺氧主要活性成分为β-桉叶醇。
2.对消化道的作用:苍术所含挥发油有驱风健胃作用,所含苦味也有健胃、促进食欲的作用。实验证明苍术有明显的抗副交感神经介质乙酰胆碱引起的肠痉挛。对正常家兔离
体小肠的自发运动,苍术使小肠张力降低。对交感神经介质肾上腺素引起的兔肠肌松弛,苍术制剂在振幅上能促进肾上腺素抑制作用的振幅恢复,此外,苍术也可通过对抗胆碱作用而对抗盐酸所致大鼠急性胃炎及幽门结扎所致大鼠胃溃疡;另苍术醇有促进胃肠运动作用,对胃平滑肌也有轻微收缩作用。
3.对心血管的作用:苍术对蟾蜍心脏有轻度抑制作用,对蟾蜍后肢血管有轻微扩张作用。苍术浸膏小剂量静脉注射,可使家兔血压轻度上升,大剂量则使血压下降。
4.中枢抑制作用:苍术挥发油少量对蛙有镇静作用,同时使脊髓反射亢进;较大量则呈抑制作用,终至呼吸麻痹而死。其抑制成分主要是β-桉叶醇和茅苍术醇。茅苍术及其所含β-桉叶醇还有抗电击所致小鼠痉挛作用。
5.对肝脏的影响:苍术水煎剂每天10g生药/kg连续给小鼠灌胃7天,能明显促进肝蛋白的合成。生药及其所含苍术醇、苍术酮、B-桉叶醇对四氯化碳诱发的一级培养鼠肝细胞损害均有显着的预防作用。
6.对血糖的影响:将苍术煎剂或醇浸剂8g/kg口服或皮下注射,使正常家兔血糖略有上升。用其煎剂10g/kg灌胃,亦得到同样效果;但用同剂量煎剂灌胃,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家兔则血糖略升后即下降到灌药的10天内,血糖不断下降,差别显着,停药7-14天,血糖未见上升到用药前水平。苍术甙对小鼠、大鼠、兔和大有降血糖作用,同时降低肌糖原和肝糖原,抑制糖原生成,使氧耗量降低,血乳酸含量增加,其降血糖作用可能与其对体内巴斯德效应(Pasteur effect)的抑制有关。它和腺嘌呤核甘酸在同一线粒体受点上起竞争性抑制作用,从而抑制细胞内氧化磷酸化作用,干扰能量的转移过程。
7.对泌尿系统的影响:大鼠试验证明,茅苍术煎剂灌胃,无利尿作用,但却显着增加
钠和钾的排泄。
8.抑菌消毒作用:将制备好的苍术放入有盖的搪瓷容器中,加入95%酒精,剂量以淹没苍术为宜,浸泡8-10小时后,取出苍术,放在准备消毒的手术间地面上,点燃,直到苍术化为灰为止。结果消毒后比消毒前菌层数明显减少,消毒效果满意。
【附方】 ①治脾胃不和,不思饮食,心腹胁肋胀满刺痛,口苦无味,呕吐恶心,常多自利:苍术(去粗皮,米泔浸二日)五斤,厚朴(去粗皮,姜汁制,炒香)、陈皮(去白)各三斤二两,甘草(炒)三十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以水一盏,入生姜二片,干枣两枚,同煎至七分,去姜、枣,带热服,空心食前;入盐一捻,沸汤点服亦得。(《局方》平胃散)
②治太阴脾经受湿,水泄注下,体微重微满,困弱无力,不欲饮食,暴泄无数,水谷不化,如痛甚者:苍术二两,芍药一两,黄芩半两。上锉,每服一两,加淡味桂半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温服。(《素问病机保命集》苍术芍药汤)
③治时暑暴泻,壮脾温胃,进美饮食,及疗饮食所伤,胸膈痞闷:神曲(炒)、苍术(米泔浸一宿,焙干)各等分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不拘时,米饮吞下。(《局方》曲术丸)
④治飧泄:苍术二两,小椒一两(去目,炒)。上为极细末,醋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或三十丸,食前温水下。一法恶痢久不愈者加桂。(《素问病机保命集》椒术丸)
⑤治膈中停饮,已成癣囊:苍术一斤,去皮,切,末之,用生麻油半两,水二盏,研滤取汁,大枣十五枚,烂者去皮、核,研,以麻汁匀研成稀膏,搜和,入臼熟杵,丸梧子
大,干之。每日空腹用盐汤吞下五十丸,增至一百丸、二百丸。忌桃李雀鸽。(《本事方》)
⑥治脾经湿气,少食,湿肿,四肢无力,伤食,酒色过度,劳逸有伤,骨热:鲜白苍术二十斤,浸去粗皮,洗净晒干,锉碎,用米泔浸一宿,洗净,用溪水一担,大锅入药,以慢火煎半干去渣,再入石楠叶三斤,刷去红衣,用楮实子一斤,川归半斤,甘草四两,切,研,同煎黄色,用麻布滤去渣,再煎如稀粥,方入好白蜜三斤,同煎成膏。每用好酒,空心食远,调三、五钱服,不饮酒用米汤。有肿气用白汤,呕吐用姜汤。(《活人心统》苍术膏)
⑦治湿温多汗:知母六两,甘草(炙)二两,石膏一斤,苍术三两,粳米三两。上锤如麻豆大。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九分,去滓取六分清汁,温服。(《类证活人书》白虎加苍术汤)
⑧治四时瘟疫,头痛项强,发热憎寒,身体疼痛,及伤风、鼻塞声重、咳嗽头昏:苍术(米泔浸一宿,切,焙)五两,藁本(去土)、香白芷、细辛(去叶、土)、羌活(去芦)、川芎、甘草(炙)各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葱白三寸,煎七分,温服,不拘时。如觉伤风鼻塞,只用葱茶调下。(《局方》神术散)
⑨治感冒:苍术一两,细辛二钱,侧柏叶三钱。共研细末,每日四次,每次一钱五分,开水冲服,葱白为引,生吃。(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⑩治湿气身痛:苍术,泔浸切,水煎,取浓汁熬膏,白汤点服。(《简便单方》)
⑾治筋骨疼痛因湿热者:黄柏(炒)、苍术(米泔浸炒)。上二味为末,沸汤入姜汁调服。二物皆有雄壮之气,表实气实者,加酒少许佐之。(《丹溪心法》二妙散,即《世医得
效方》苍术散)
⑿补虚明目,健骨和血:苍术(泔浸)四两,熟地黄(焙)二两。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温酒下三、五十丸,日三服。(《普济方》)
⒀治牙床风肿:大苍术,切作两片,于中穴一孔,入盐实之,湿纸裹,烧存性,取出研细,以此揩之,去风涎即愈,以盐汤漱口。(《普济方)苍术散)
⒁控制疟疾症状或作预防:苍术、白芷、川芎、桂枝各等分为末,每用1克,以纱布四层包成长形,于疟发前1~2小时塞鼻孔内,5小时或1天。(《山西中草药》)
【附方】 1.苍术丸(《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治腹中虚冷,不能食。2.苍术导痰丸(《万氏妇科》),治月经量少,经闭不孕,形体肥胖,痰多乏力。3.苍术难名丹(《世医得效方》),治元阳气衰,脾精不禁,漏浊淋漓,腰痛力疲。4.苍术三黄散(《疡科全书》),治一切淫毒。5.苍乌参苓散(《辨证录》),治一时心痛,倏痛倏已,一日数发,饮食无碍,昼夜不安。6.苍白二陈汤(《证治汇补》),治湿痰下注便浊。7.苍术白虎汤(《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治秋发寒疫,及湿温,便清,足肿难移。8.苍术除湿汤(《症因脉治》),治太阳头痛。9.苍术芍药汤(《活法机要》),治痢疾痛甚者。10.平胃散(《局方》),治脾胃不和,不思饮食,心腹胁肋胀满刺痛,口苦无味,呕吐恶心,常多自利。11.神术散(《局方》),治四时瘟疫,头痛项强,发热憎寒,身体疼痛,及伤风,鼻塞声重,咳嗽头晕等。12.二妙散(《丹溪心法》),治筋骨疼痛因湿热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