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01.26 2008 No.24 试诒中等护理专业教育现状及对策 宋向前t,邢辉生 ,李瑜: (1.天水市卫生学校,甘肃天水741000;2.天水市妇幼保健院,甘肃天水741000) 关键词: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专业;教育现状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46(2008)24—0071—03 随着新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颁行, 国家对职业教育扶持的政策和资助项目接踵而至,职业教育在 经历了若干年的冷落和沉寂后,受到了空前的重视,步人了快 速发展和良性循环的快车道。但不容忽视的是卫生职业教育, 尤其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受医学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影响以 及高等教育和普通高中扩招的冲击,仍面临着招生难、就业难、 办学难的现实问题。作为目前卫校支柱专业的护理专业教育也 并非高枕无忧,亦面临着诸多问题,亟需探索改革和发展的新 路子。 l现状和问题 1.1光环和隐忧并存,护理职业在理论的高需求和现实的低就 业闾尴尬徘徊 从我国国情出发,着眼于国内教育现状以及劳动力资源丰 富、素质低下、技能缺失等实际,党和国家适时提出了“普及义 务教育,加强职业教育,重视高等教育”的教育方针。教育部明 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职业教育的战略机遇期,并将护 理专业列为“职业院校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 训计划”。从理论的角度分析,护理专业被列为当前职业教育的 四大热门专业之一是因为:一方面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 极大改善以及对健康问题的新理解、新需求,维护健康、提高生 命质量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而相应的我国医疗保健事业仍相对 滞后,突出表现在卫技人员数量偏少、素质偏低且结构不合理, 医护比例不够科学,致使重医轻护矛盾突出,护理工作范围狭 窄,质量不高,与医技的发展不协调,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 全方位护理需求。而事实上,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不仅表现在医 疗保健机构上,相当多的弱势人群需要更多、更广泛的家庭日 常护理、康复保健护理。诸如保育员、育婴师、月嫂、“导乐”(分 娩者陪伴)以及家政护理者等的出现说明服务行业专业化、职 业化的特征愈来愈鲜明;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 的加快,医疗卫生的服务理念和模式也在和国际接轨。在欧美 及东亚等发达国家,护士才是医院真正的主人,因为他们是专 职的、相对固定的,而医生是受地方行业协会管理的,属公共社 会资源,流动性较大。护士除了要从事医疗护理和管理医院日 常事务外,还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去承担保健、生活以及心理护 理,即所谓的整体护理。故对护士的需求量很大,要求很高。事 实上,上述仅仅是基于理论基础上的理想化、数字化的结论。在 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尤其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 亟需政府解决的问题何止护理这一领域?大批护士面临的客观 现实是,未能实现对口就业(从事医疗护理)的护生愈来愈多。 基层社区卫生机构,尤其乡村两级护士奇缺,甚至空白。受公共 卫生事业经费投入不足、缺口较大的影响,谁为这项服务“埋 单”?而在大医院受编制的限制,决策层往往会将有限的编制指 标投放在医技及管理岗位。对护士会实行聘用制,这样势必导 致了新的不平衡产生。大家虽然同在一个单位工作,但地位却 截然不同,护士属临时工,稳定性差,思想压力大;她们与正式 工待遇悬殊,同工不同酬,工资待遇低且没有保障,经济负担 重。因此,要跻身于这一行列仍然非常困难。 1.2从百花齐教到一枝独秀,护理专业日益成为中等卫生职业 的支柱专业 中等医学教育作为高等医学教育的补充,曾经一度受到社 会广泛的关注和青睐,这是因为学生毕业后统分统配,前途光 明,工作无忧。但随着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逐步深 入,中等医学教育的“产品”——中专生已很难适应当今人民群 众的卫生保健需求,以至于传统的中等医学教育彻底淡出历史 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其历史使命转变为为 社会培养医学相关人才。以往的优势专业——医士类被限招或 停招。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医学相关服务市场尚未培育 成熟,对这类人才的需求量十分有限。传统的中等医学教育的 教学理念将发生重大改变,核心竞争力将由医疗向护理转化。 故护理专业理所当然地成为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精神支柱和 经济基础,将以“救赎”者的身份立足。但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在 过去卫校鼎盛时护理专业并非主干专业,受到的重视程度也并 不是很高,在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上都存在着一定的 缺陷。 1.3没有绝对的饱和,只有相对的过剩,护理专业教育的竞争 日趋激烈和残酷 改革的结果必然使护理专业成为中等卫生职业教育这块 蛋糕中的“香饽饽”。毫无疑问,所有卫校都会将办学的精力、财 力和物力投向护理专业。于是大家就会在生源的争夺上展开激 烈的竞争,因为扩大招生是解决生存的有效途径,亦是谋求发 展的必由之路。与此同时,相当一部分学校就在挖掘生源上绞 尽脑汁,做足文章,在“生源即财源”的理念驱使下,夸大宣传, 一71— 盲目招生,学校招生认钱不认人,认钱不认分,不考虑成绩高低 和品质优劣,这致使学生素质每况愈下。岂不知医学教育对文 化基础知识的要求是很严格的,如此招生无异于杀鸡取卵。这 也是每年护生毕业不少,对口就业者不多、失业者成批出现的 原因所在。有识之士不无担忧地疾呼,背离市场规律办职业教 有很多卫校教师喋喋不休地抱怨现在的护生不仅文化基 础差,而且不良习性多。学生的厌学导致了教师的厌教,这无异 于慢性自杀。试想想,就目前我国的教育现状,高校大幅度扩招 催生了浓厚的“重普教轻职教”现象。加之各类公办、民办职业 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大有招尽天下莘莘学子之势,卫校(护 校)对生源质量能有多高奢求?不过话说回来,职教培养的是技 能型的高素质劳动者,而非理论型的高精尖人才。因而在制订 育,不仅无益于促进就业,反而会造成护生的心理落差,不利于 社会的稳定。其实就市场规律而言,护理职业属比较专业的特 殊服务行业,其服务的可塑性和需求的弹性都很大,有着十分 可观的发展空间。临床护理市场还需健全、提高,社区、家庭护 理市场尚待开发、培育。服务行业没有永远的、绝对的饱和,只 实施性教学计划时,一定要跳出普通教育的条条框框,紧扣职 教特点。在教学中不能贪大求全,避免既丢芝麻叉丢西瓜的事 情发生。理论知识的教授力求突出重点,以够用为度。那怎么就 会存在暂时的、相对的过剩。当然需求意味着市场,市场的真谛 算够用呢?这就要由授课教师来把握,需要他们既要“吃”透教 是竞争。随着各高等和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对护理专业重视程度 的加强,这一领域的竞争必将会更加激烈、残酷。 2对策探讨 2.1因材施教,分层教育,构建毕业后去向的立交桥 从医学教育改革的层面上讲,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应严格控 制办学规模,逐步调整专业结构,缩减招生人数,即限招。但卫校 (护校)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维持生计,谋求发展,都在竭力招揽 生源,即在扩招。相应地学生对卫生及相关类职业的热情在降 温,而学校因为受利益的驱使,对办学热情高涨。鱼和熊掌不可 兼得,在限招一扩招,降温一升温的现实矛盾中,中等护理专业教 育何去何从?许多学校的应对措施是追求数量、放弃质量,致使 中专护生的素质一届不如一届,这又势必为教学带来了困难,为 难就业埋下了隐患。笔者认为:面对良莠不齐的学生 如何做到 因势利导、人人受益才是重中之重。这就要求学校必须明确要将 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凭什么立足社会、适应市场乃至掌控市 场。以往护理专业的教学目标是为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临床护理 人才。但显然这方面的需求量是非常有限的,属刚性需求,要受 到地方财政、经济支付力、事业编制以及市场准人制度(护士资 格全国统考)等诸因素的制约。但社区、家庭对生活、康复护理的 需求却是弹性的,伸缩性很大,且对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的要 求标准也不是很苛刻。目前突出的问题是,临床护理市场过热, 大有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之势,且中等护生相对处于竞争中的劣 势(与本科生和高职高专生相比)。而社区、家庭护理市场又过于 清冷,出现了社会要不到适用的对口人才,毕业生找不到对口工 作的怪现象。发人深省的是学校培养的学生有多少能真正实现 对口就业,即从事临床护理?不排除相当多的人拿不到“准入 证”,通不过用人单位的考核等因素。又有多少从事社区、家庭护 理?除了学生的就业观念僵化,市场的吸引力不足外,学校教给 学生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了吗?与活跃在大都市的从农村走出 来的家政大嫂相比,护生的优势在哪里?因而应当积极并及时转 变观念,树立“大护理”理念,尽可能拓宽护理领域,完善护理功 能,跳出临床护理的“羁绊”,把护理职业教育当做一个大产业去 打造经营,唯此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才不会因循守旧,而是因材 施教,根据学生个人的意愿、文化基础,结合市场信息分类指导, 分层教学。可考虑将二年级学生分别编为临床护理班及社区、家 政护理班(如:育婴师、老年护理人员、康复护理人员等),扩大毕 业后就业的出路。 2.2理论教学应紧扣特点。突出重点,以够用为度 一72一 材,又要熟悉职业劳动过程及培训过程的方式方法。对配发教 材进行提炼升华、科学取舍,或依据市场规律和信息开发校本 教材,构建精品课程体系。 2.3强化实验实训教学,强调知识的实用性 传授职业技能是职业教育永恒的主题和生命线。因为职教 追求的不是让学生知道多少,而是教会他们怎么干。可以说职 教既是实践教育又是终生教育。学校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 节,重视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着力训练学生 的动手能力以及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使护生毕业后能胜任职 业岗位需求,符合医疗保健机构和社会的用人标准。而终生教 育意即提倡终生学习,不断钻研探索。这就要求教育过程要体 现阶段性,欲速则不达,要循序渐进,逐步推进。 2.4围绕各项职业资格考证设计教学方案,注重教育效果的适 用性 我们经常见到的现象是,一双珍美的高跟鞋很好却并不适 合自己。也就是说,实用的并非适用的。关于脚和鞋的关系是鞋 足相互适应,还是削足适履,或者是按足造鞋,是人们经常谈论 的话题,教育亦然。笔者认为,鞋足适应是继承和坚守的传统意 识,削足适履是舍本求末、因小失大,而按足制鞋才是创新。护 理专业教育也需要不断改革、不断创新,积极探索定单式培养, 定向输送合格的实用护理人才。对临床护理班围绕全国护士执 业资格考试设计教学方案、设置课程、选择教材,并有针对性地 进行模拟训练,或考前辅导,帮助他们顺利通过考试。因为护理 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技能性职业教育,农牧、工科等领域一般 执行的是行业标准甚至是厂矿、单位标准,而护理却要严格执 行国家统一标准,不会因地区或毕业生的学历层次而异。也就 是说过不了护士执业资格全国统考关,就不能到相应的医疗卫 生部门工作。而对社区、家庭护理班的学生则应根据职业技能 鉴定所要求的知识框架积极探索教学计划的制订以及教材的 选择或编制。努力开辟第二课堂,尽可能让学生多进社区,深人 家庭,接触弱势人群,实地训练,积累经验。 2.5瞄准市场,人本服务,将职亚教育切实办崴就业教育 职业教育说白了是就业教育,通过传授职业技能达到促进 就业的目的。护理职业的服务对象是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情感 的人,而非冷冰冰的零部件。他们需要的也是能有语言沟通、心 灵交流的人的服务,不是单纯的技术,故对其综合素质有较高 的要求。为了使他们更好地胜任护理岗位,学校应瞄准市场,紧 抓信息,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培训 V01.26 20o8 No.24 建构主义理论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马红蕊 ,周璐 ,董嘉锋 (1.济南卫生学校,山东济南250022;2.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济南250012) 摘要: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通过建构意义的方 式获得知识。而外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需要培养出具备临床思维、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学生,这正 与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相吻合。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课堂教学设计,并阐述运用建构主义理论的一些教学 效果,旨在改变外科护理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的一些弊端,探索、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外科护理学的教 学质量。 关键词:建构主义;外科护理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46(2008)24—0073—02 建构主义也称结构主义,最早由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 浸泡手臂。然后教师按分解后的动作顺序进行操作示范,学生 由此获得外科洗手过程的整体表象信息。 1.1.2搭建支架教师逐步提示分解动作在完整技能中的具体 作用,逐步深入,促进学生理解分解动作的目的和意义。 1.1.3创设情境教师借助支架创设一系列的问题,启发“为什 提出,后经由维国斯基为首的维列鲁派深入研究,逐步丰富和 完善Ⅲ。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 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充分发挥 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实现对当前知 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它强调学习是一种真实情景的体验,是 一么刷洗手臂的顺序由指尖到上臂?为什么分段刷洗?为什么冲 洗手臂时要手指朝上肘朝下?为什么无菌巾一定要从手到肘擦 干手臂而不能逆向擦干?”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根据已有的无 菌操作知识、生活常识和医学知识进行思考,进一步理解操作 要点。 种协作活动的过程,是一种学习思维能力的提升。外科护理 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将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运用到外 科护理学的教学中,对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实践性等方面的 提高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意义。本文就建构主义的学习 理论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1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在外科护理学中的教学方法 1.1.4自主学习此阶段教师让学生独立选择信息资源思考学 习知识,并尝试练习操作,明确外科洗手的过程。当学生遇到困 难时,教师应给予适当帮助。 1.1.5协作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并进行组内讨论、协商,指 出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提出建议,使学生了解彼此的见解和自 1.1支架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是通过一套恰当的概念框架来帮助学生理解 特定的知识,建构知识意义的教学模式1"21。要求在课堂教学设计 中,事先把总的课时目标分解成几个小目标,以便把学生的理 解逐步引向深入。通过支架的支撑作用,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学 习过程中不断提高。现以“外科洗手的技能操作”为例进行阐 述。 己对技能的掌握程度,然后针对薄弱环节进行纠正,加深学生 对洗手过程的理解。练习由分解动作逐步过渡到完整技能后, 用重复练习进行强化,可采用比赛的方法激发学生重复练习的 动机和兴趣。 1.1.6效果评价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学生的自 1.1.1目标分解教师分解所学技能,并确定分项技能,使技能 得以简化。如外科洗手的分解动作为:搓洗、刷洗、冲洗、擦干、 我评价和协作小组对个人的评价。 提高,助推护理职业教育的全面提升。一是将素质教育融入职 富于美感;五是推广普通话,使其表达流畅,沟通无障碍。此外 还应尝试鼓励部分有兴趣、具潜力的学生学习英语口语,掌握 计算机应用技术,甚至接触微型车的驾驶。凡此种种,都必将有 利于学生毕业后的择业、就业与创业,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赢得主动,立于不败之地。A 一业教育,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二是注重教育过程中人文知识 的渗透,教会他们学会做人;三是加强国情知识尤其是卫生职 业教育现状及相关就业情况的辅导,帮助学生定位并激发其学 习的积极性;四是开设礼仪形体培训课,使护理服务有礼有节,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