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隧道施工-质量检查表

来源:易榕旅网


质 量 检 查 表

受检单位:(公章) 工程名称: 序号 检查内容 一 质量保证体系 1.项目是否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并上墙。 2.是否制订质量管理办法,管理制度,部门及相关岗位质量职责是否制订,审批手续是否齐全。 3.项目是否配设专职质检人员,数量是否符合要求,做到持证上岗,证件是否有效。 4.项目是否建立施工旁站制度,对关键工序做到全过程旁站,旁站是否连续,旁站记录是否详实。 5.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是否编制,审批程序是否符合要求,内容符合编制办法要求。 6.质量检查制度、奖惩办法是否制订,并认真执行,记录齐全。 7.分包合同中是否明确质量标准,及保修责任。 8.设计文件、图纸是否及时进行复核,相成相关记录。 9.使用的施工规范标准、作业文件是否有效,对规范标准是否定期组织学习,并形成相关记录。 10.施工技术交底是否规范、及时,审批、交接手续是否齐全,重要技术方案是否进行集体论证,对相关施工人员进行了培训,记录齐全。 11.产品监视和测量计划是否审批,与设计要求一致。 12.对重要工序是否编制了作业指导书,重大的质量通病制订预防措施。 二 标准化作业 (一)山岭隧道(暗挖)工程 洞1.洞口边仰坡防护是否及时施作,有无安全质量隐患。 口2.洞口边仰坡排水沟、截水沟是否已施作,排水系统是否完善。 工3.洞门是否及时施作,结构物是否与设计一致。 程 4.洞口地表下沉,拱顶下沉是否及时监测。 1.采用的施工方法、施工进尺与设计、交底是否一致。并根据地质变化及时调整施工方案。(Ⅰ~Ⅲ级是否采用全断面施工,Ⅳ~Ⅵ隧采用台阶法,台阶长度应控制1~2倍开挖宽度,采用环形预留核道心土施工,核心土面积不应小于50%) 开2.隧道施工是否遵循新奥法原理,采取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施工,挖 超欠挖控制符合规定。(线形超挖平均不大于10CM,个别欠挖每221m不大于0.1 m) 3.开挖中线、高程控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情况及存在问题 备注 1

隧道支护 隧道 衬砌 4.项目是否编制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并按方案实施,反馈指导施工。隧道地质素描是否开展,并指导施工。 5.监控量测是否按计划实施,布点是否及时,布点与监测频次是否符合要求,数据是否准确,对量测数据是否及时整理分析,反馈指导施工。 1.隧道支护是否紧跟开挖及时施作,支护方式是否符合技术交底、 设计要求 2.锚杆材料、种类,长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锚杆安设数量、间距,垫板是否按设计施作,锚固材料是否与设计一致,砂浆是否饱满,拉拔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钢筋网材料是否符合设计,加工网格尺寸是否符合设计,钢筋网铺设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要求,与锚杆等是否连接牢固。 4.钢架原材料规格型号是否与设计一致,加工规格尺寸是否符合设计,安装垂直度,搞成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5.喷射混凝土是否采用了湿喷工艺,喷射混凝土基面集中出水是否进行引流,自动计量是否准确,喷射混凝土厚度是否符合要求。喷射混凝土是否把网片,钢架全部覆盖,钢架与围岩间是否喷射密实。超挖部分是否喷射密实,有无回填杂物。 6.超前支护是否按设计施作,如超前锚杆小导管,超前管棚等。 1.二次衬砌防排水、止水系统设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排水盲管 是否铺设牢固,畅通,复合防水板材质性能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防水板铺设是否铺设方式、范围符合设计,防水板铺设前基面是否平整,无尖锐物体,焊缝、搭接是否符合要求,有无破漏现象,铺设过程是否履行三检制。 2. 二次衬砌是否在初支变形稳定后施作,混凝土原材料是否合格,混凝土拌和是否采用自动计量系统,施作是否作到分层浇注,分层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施作后是否作到及时养护,对局部质量缺陷是否及时修复。 3.仰拱施工是否采取一次性施工,是否采用过轨梁技术,超挖地段是否采用同级混凝土回填,有仰拱段施工,仰拱和充填采取两次施工,施工后在混凝土为达到设计强度前,是否采取了保护措施。施工缝、变形缝的防水措施是否按设计施作。 4.衬砌外观如何,有无蜂窝麻面、裂纹,及渗漏缺陷,针对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是否有预防措施。 5.二次衬砌与仰拱铺底面,铺底与开挖工作面的安全步距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6.对拱部灌注口、封顶处等易出现脱空部位是否定期进行二次补注浆。 2

7.混凝土强度是否存在达不到设计要求,采取了什么补救措施。 8.水沟、电缆沟槽是否顺直,盖板平顺,有无缺角。 (二)路基施工 1.路堤施工,填料原料及级配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路堤施工前,防排水施工是否形成,是否制定了雨季路基施工方案。 3.路堤施工,是否做到分层填筑碾压。密实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4.路堑施工,截水、排水系统是否形成,逐层顺坡开挖,路堑边坡是否稳定。 5.路基防护结构物形式是否与设计一致。 6.浆砌片石挡护施工砂浆是否饱满,片石等原材料、配合比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基础承载力、挡护形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7.特殊路基处理是否按照设计进行施工。 (三)桥涵施工 1.基础施工,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采取了那些特殊措施。基础形式是否与设计一致,变更手续是否齐全。 2.混凝土墩台施工,混凝土原材料是否合格,混凝土拌和是否采用自动计量系统,施作是否作到分层浇注,分层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施作后是否作到及时养护,对局部质量缺陷是否及时修复。 3.模板工程是否进行了设计检算。 4.混凝土外观如何,有无蜂窝麻面、裂纹,及渗漏缺陷,针对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是否有预防措施。 5.钢筋加工、连接、安装是否规范要求。 6.桥涵防水层施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7.桥涵背后回填是否分层、对称回填压实。 (四)基坑施工 1.施工降水是否按施工降水方案实施,降水是否有效。 2.基坑支护桩是否与设计一致,并按设计进行施工,有无断桩、倾斜,如何处置。 3.在基坑施工中,是和否对基坑围岩、桩墙系统进行动态观测,并及时反馈信息。 4.钢筋笼加工接头处理,绑扎、焊接方式、安装是否设计一致,对加工好的钢筋笼等采取什么防护措施。 5.支护桩混凝土施工是否一次性连续灌注,密实度是否符合要求。 6.土体开挖方案是否与设计一致,,边坡是否进行防护,是否稳定,存土点是否对基坑有影响。 7.基坑回填是否分层、对称回填压实。

3

8.模板工程、脚手架技术方案是否进行专项交底,满足施工要求。 9.结构防水层,止水带是否安设计施工。 (五)盾构工程 1.盾构工作竖井是否按设计进行施工,加固,有无安全质量隐患。 2.掘进中,是否严格控制中线平面位置与高程,纠偏措施是否制定。 3.管片加工是否建立驻场监控措施,钢筋笼加工是否与设计一致,钢筋等原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4.管片防水密封条是否按设计粘贴,达到防水效果。 5.管片拼装高程中线控制如何,是否平顺,螺栓是否上全拧紧。 6.壁后注浆是充填密实,有无上浮,采取了什么措施。 7.管片表面是否存在渗漏,掉角,裂纹现象,及时进行了修补。 三 内业资料 1.技术交底是否在施工前进行编制,审批、签字手续是否齐全,重要交底是否进行培训,质量保证措施、安全措施是否齐全。 2.质检资料是否及时编制,签字手续是否齐全。 3.变更手续是否齐全,及时办理。 4.施工量测资料是否存在涂改,总工定期对资料审查并签字。 5.原材料进场检验与试验是否按监视测量计划实施,对不合格品是否进行合理处置。 6.现场与加工场所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标识、配合比标识是否规范齐全。 7.工程日志记录是否详细,规范,真实,完整。 8.项目QC 活动是否开展,并形成相应的记录。 9.纳入公司创优计划的项目,是否成立工程创优小组,在工程中是否收集资料,录象,照片。 10.项目是否建立了质量事故档案,并对发现的不合格品按程序进行评审,处置。 检查结论:

4

项目负责人: 检查组长: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