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墩台、立柱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来源:易榕旅网
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

编号: 项目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墩台、立柱施工 接受交底部 门、分部 接 受 交 底 人 员 安 全 交 底 内 容 一、一般安全规定: 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必须戴好安全帽,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或操作工具。 2、吊装区域非操作人员严禁入内,吊机要有专人指挥,吊臂下方严禁站人;配电箱、电器机具等必须有可靠有效的安全接地和安全防护装置方能使用。 3、严格按照现场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分部专职安全员进行安全监控。 4、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焊工、吊机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上岗或非专业人员代岗作业。 5、合理设置各种安全警示、标牌,做好安全防护隔离措施,禁止非施工人员进入施班组域。 二、墩台施工通用安全技术交底 1. 上下作业平台必须设安全梯、斜道等攀登设施,攀登设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基坑施工现场可根据环境状况修筑人行土坡道供施工人员使用,人行土坡道土体应稳定、坚 交底地点 交底时间 交底人员 会议室 安 全 交 底 内 容 实, 宜设阶梯,表层宜硬化处理,无障碍物;宽度不宜小于 1m,纵坡不宜陡于1∶3;两侧应设边坡,沟槽 (基坑)侧无条件设边坡时,应根据现场情况设防护栏杆;施工中应采取防扬尘措施,并经常维护,保持完好。 (2) 采用固定式直爬梯时,爬梯应用金属材料制成;梯宽且为50cm,埋设与焊接必须牢固。梯子顶端应设 1.0m~1.5m高的扶手;攀登高度超过7m 以上部分宜加设护笼;超过13m 时,必须设梯间平台。 (3) 现场自制安全梯梯子结构必须坚固,梯梁与踏板的连接必须牢固;梯子结构应根据材料性能进行受力验算,经计算确定; 攀登高度不宜超过 8m;梯子踏板间距宜为30cm,不得缺档;梯子净宽宜为40cm~50cm;梯子工作角度宜为75°±5°;梯脚应置于坚实基面上,放置牢固,不得垫高使用,梯子上端应有固定措施;梯子需接长使用时,必须有可靠的连接措施,且接头不得超过一处,连接后的梯梁强 度、刚度,不得低于单梯梯梁的强度、刚度。 (4) 采用斜道 (马道)时,脚手架必须置于坚固的地基上,斜道宽度不得小于 1m,纵坡不得陡于 1∶3,支搭必须牢固。人员上下梯子时,必须面向梯子,双手扶梯;梯子上有人时,他人不宜上梯。 2. 高处作业必须搭设作业平台,作业平台临边必须设防护栏杆,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使用前应经检查、验收,确认合格并形成文件,使用中应随时检查,确认安全。 (2) 搭设与拆除脚手架应符合脚手架相关安全技术要求;作业平台的脚手板必须铺满、铺稳。 (3) 作业平台临边必须设防护栏杆,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在基坑四周固定栏杆柱时,可采用钢管并锤击沉入地下不小于 50cm深。钢管离基坑边沿的距离, 不得小于50cm;在混凝土结构上固定栏杆柱时,采用钢质材料时可用预埋件与钢管或钢筋焊牢;采用木栏杆时可在预埋件上焊接 30cm 长的 50×5角钢,其上、下各 一孔,以直径 10mm 螺栓与木杆件拴牢;在砌体上固定栏杆柱时,可预先砌入规格相适应的设预埋件的预制块。 2) 栏杆的整体构造和栏杆柱的固定,应使防护栏杆在任何处能承受任何方向的1000N外力。防护栏 杆的底部必须设置牢固的、高度不低于18cm 的挡脚板;挡脚板下的空隙不得大于 1cm;挡脚板上有孔眼时,孔径不得大于2.5cm。 3) 木质 安 全 交 底 内 容 栏杆上杆梢径不得小于7cm,下杆梢径不得小于6cm,栏杆柱梢径不得小于7.5 cm,并以不小于 12号的镀锌钢丝绑扎牢固,绑丝头应顺平向下;钢筋横杆上直径不得小于 16mm,下杆直径不得小于 14mm,栏杆柱直径不得小于18mm,采用焊接或镀锌钢丝绑扎牢固,绑丝头应顺平向下;钢管横杆、栏杆柱均应采用直径48mm×(2.75~3.5)mm 的管材,以扣件固定或焊接牢固。 4) 高处临街的防护栏杆应加挂安全网,或采取其他全封闭措施。5) 防护栏杆应由上、下两道栏杆和栏杆柱组成,上杆离地高度应为 1.2m,下杆离地高度应为50cm ~60cm。栏杆柱间距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得大于2m。 3. 使用起重机吊装材料、构件,现场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现场配合吊运材料的全体作业人员应站位于安全地方,待吊钩和所吊运材料离就位点距离 50cm 时方可靠近作业,严禁位于起重机臂下。(2) 构件吊装就位,必须待构件稳固后,作业人员方可离开现场。 (3) 作业场地应平整、坚实,地面承载力不能满足起重机作业要求时,必须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并 经验收确认合格。 (4) 大雨、大雪、大雾、沙尘暴和风力六级(含)以上等恶劣天气,不得进行露天吊装; 5) 吊运作业前应划定作业区, 护栏和安全标志,严禁非作业人员入内;吊运前应先试吊,确认正常后方可正式起吊;吊装时,吊臂、吊钩运行范围,严禁人员入内;吊运作业必须设信号工指挥。指挥人员必须检查吊索具、环境等状况,确认安全;吊运中严禁超载。 (6) 作业前施工技术人员应了解现场环境、电力和通讯等架空线路、附近建(构)筑物和被吊梁等状况, 选择适宜的起重机,并确定对吊装影响范围的架空线、建(构)筑物采取的挪移或保护措施。(7) 吊装中遇地基沉陷、机体倾斜、吊具损坏或吊装困难等,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待处理并确认安全 后方可继续作业。 4. 现场使用斜道(马道)运输施工前应根据运输车辆的载重、宽度和现场环境对斜道进行施工设计, 其强度、刚度、稳定性应满足各施工阶段荷载的要求;斜道两侧应设防护栏杆,进出口处横栏杆不得伸出 栏柱;斜道宽度应较运输车辆宽 1m以上,坡度不宜陡于 1 ∶6,斜道应直顺,不宜 弯道,斜道脚手架必 须置于坚实地基上,支搭必须牢固;使用过程中应随时检查、维护,发现隐患必须及时采取措施,保持施工安全。和风力六级(含)以上等恶劣天气,不得进行露天吊装。 三、立柱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一)基坑开挖安全技术 1、开挖基坑时,如对临时设施有影响时,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2、挖掘机等机械在坑顶进行挖基出土作业时,基身距坑边的安全距离应视基坑深度、坡度、土质情况而定。一般不应小于1.0m,堆放材料及机具时应不小于0.8m。 3、基坑需要机械抽排水开挖时,须配备足够的抽排水设备,抽水机及管路等安放牢固。 4、开挖中,当基沿顶面裂缝、坑壁松塌或遇有涌水、涌砂影响基坑边坡稳定时,应立即加固防护。 (二)柱筋施工安全技术 1、在高空绑扎和安装钢筋,须注意不要将钢筋集中堆放在钢管排架某一部位,以保安全。 2、在排架上不要随便放置工具,箍筋或短钢筋,避免放置不稳滑下伤人。 3、焊或扎结竖向放置的钢筋骨架时,不得站在已绑扎或焊接好的箍筋上工作。 4、搬运钢筋的工人须带帆布垫肓、围裙及手套。 5、除锈工人应戴口罩及风镜,电焊工应戴防护镜并穿工作服。 6、30~50cm的钢筋短头禁止用机器切割,以防万一。 7、吊装长粗柱筋时,在高空作业的工人应栓安全带,并穿防滑鞋。 8、在有电线通过的地方安装钢筋时,必须特别小心谨慎,勿使钢筋碰着电线。 9、柱立筋电渣压力焊接时每边顺次操作,防止焊接头烫人,每柱操作完毕,未冷却前,应挂安全牌,以防其它工种交接工序时不小心烫人皮肤。 (三)支架安全技术 1、脚手架应铺满、绑牢,无探头板,并要牢固地固定在脚手架的支撑上。脚手架的任何部分不得与模板相联。 2、钢管脚手架连接材料应用扣件,接头应错开,螺栓要紧固。立杆底端需使用立杆底座。铅丝和白麻绳不得连接钢脚手架。 3、脚手架高度在10-15m时应设置一组(4-6根)揽风绳。每增高10m应再加设一组。揽风绳与地面夹角为45度至60度。揽风绳的地铆应设置围栏,防止碰撞破坏。 4、拆除脚手架时,周围应设置护栏及警戒标志,并应从上而下地拆除,不得上下双层作业。拆除的脚手架、板应用人工传递或吊车吊送,严禁随意抛掷。 (四)柱模施工安全技术 1、垂直吊输柱模或其它材料时,应有统一指挥,统一信号。 2、拆模时应有专人负责安全监护或设立警戒标志。 3、高空作业人员应经过体格检查,不合格者不得进行高空作业。 4、高空作业人员应穿防滑鞋,栓好安全带。 5、非拆模人员不准在拆模范围内通行。 6、拆除后的模板应将模板上的朝天钉向下,并及时运至指定的堆放地点,然后拔除钉子,分类堆放整齐。 (五)立柱混凝土浇捣施工安全技术 ⑴在进行混凝土施工前应仔细检查操作架,踏板等是否绑扎牢固。 ⑵混凝土车就位妥当,不堵塞信道,不压损地面其它材料或管线。 ⑶插入式振动机等专人操作接电要安全可靠,有人掌握和控制开关插座。 ⑷对混凝土泵车输送管下禁止站人。 ⑸振动器操作人员必须穿胶鞋,振动器必须设专门防护性接地导线,避免火线跑电发生危险,如发生故障,应立即切断电源修理。 ⑹夜间施工应装足够的照明,用电有专业维修电工值班。 ⑺柱浇混凝土时,由柱模安装工值班,施工不离现场。 ⑻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坚持跟班指挥,有始有终,昼夜调班。 四、雨季及夜间施工 夜间施工,现场要配备符合操作要求的照明设备;遇有暴风雨时应暂停施工,及时撤离人员;雨季施工应及时排除现场积水,处于洪水可能淹没的地带应做好防范措施,施工人员提前做好安全撤离的准备。 注:1、项目安全交底由项目总工主持,项目专职安全员对分部经理、专职安全员、管理人员进行交底;

2、施工分部经理、专职安全员负责对班组、工人进行安全交底; 3、所有安全交底均要有交底记录,交底人保存复印件,原件交经理部归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