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30分)
一、(6小题,20分)
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折本/折扣 游弋/摇曳生姿 ....B.挟持/协助 拮据/不足为据 ....C.调 和/调停 雷霆/自吹自擂....D.轻觑/吹嘘 冠冕/免冠徒跣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罔然 自惭形秽 亵渎 与日巨增 B.嘻闹 舍身求法 别墅 如雷灌耳 C.端祥 间不容发 鄙夷 丰功伟迹 D.贸然 走投无路 浑家 不言而喻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倾听使人 ,你将不再囿于一己的狭隘;倾听使人 ,你将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倾听使人 ,你会知道孤独和苦难并非只莅临你的屋檐;倾听使人 ,你会觉察此时此刻有多少大脑飞速运转,有多少巧手翻飞不息。
A.谦虚 安宁 警醒 丰富 B.丰富 谦虚 安宁 警醒 C.警醒 丰富 谦虚 安宁 D.安宁 警醒 丰富 谦虚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在国人的期待中,国产大型客机C919圆满完成了第一趟蓝天首飞之旅。 B.学校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更多同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一带一路”的倡议获得了世界各国的高度评价,并得到了沿线国家的热烈响应。 D.共享单车管理难题能否得到解决,关键在于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 5.与下面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梅花和雪花都是文学作品中经常描写的对象,它们各有所长: A.梅花没有雪花那么素雅,雪花没有梅花那么芬芳。 B.雪花没有梅花那么芬芳,但它比梅花素雅。 C.雪花比梅花素雅,但它没有梅花那么芬芳。 D.梅花比雪花芬芳,雪花比梅花素雅。 6.名著阅读(5分)
A亦垂泪道:“罢,罢,罢!生时服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言讫泪下,便觉身体有些沉重。当时泪洒,拜别了宋江下船。回到润州,果然药发身死。A临死之时,嘱咐从人:“我死了,可千万将我灵柩去楚州南门外蓼儿洼和哥哥一处埋葬。”嘱罢而死。
(1)这段文字节选自《水浒传》,选段中的A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他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从选段中能看出A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3分)
二、(1小题,10分) 7.古诗文默写。(10分)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____)(4分) A.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B.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雪白。 C.金樽美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
D.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E.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怎知? F.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作答时请写序号)(4分) ①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②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__________、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张岱《湖心亭看雪》) ③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④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__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 ⑤___________,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⑥爱上层楼,_________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诗词名句。(4分) 【本题有2分附加分,加分后第7小题不超过10分】
明月,往往寄托诗人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杜甫的想象中,故乡的月亮应当更明更亮;(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苏轼的期望中,亲人都平安长久,不管相隔千山万水,都可以一起看到一轮皎洁美好的明月。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60分)
三、(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8—10题。(10分)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或异二者之为/而或长烟一空 ..B.后天下之乐而乐/似与游者相乐 ..C.或异二者之为/古仁人之心 ..D.不以物喜/能以经寸之木 ..
9.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以“情”贯穿全文,“迁客骚人”的情以物喜,以己悲。“古仁人”的情:不以物喜,不以己
悲,通过这两种情的对比,赞美了古仁人的高尚品德。
B.作者在文中虽未谈及自己,但隐含着他与滕子京都不属于“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一类的人。 C.范仲淹在友人重修岳阳楼之际,作此文借以表达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
抱负。
D.本文内容充实,情感丰富,将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句式骈散相谐,行文富于变化。 11.阅读下面文段,然后回答问题。(5分)
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碾
之,又不得。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谢无奕性粗强,以事不相得,自往数王蓝田,肆言极骂。王正色面壁不敢动。半日,谢去。良久,转头问左右小吏曰:“去未?”答曰:“已去。”然后复坐,时人叹其性急而能有所容。
(选自《世说新语》)
(1)请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2分) ①以箸刺之 ②以事不相得 ..
(2)结合短文内容,说说王蓝田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12.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诗中的“顾”“济”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2分)
(2)诗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请简要分析。(3分)
四、(10小题,40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7题。(18分)
汉字之美 妙在多维
沈致远
(1)汉字书法分篆隶楷行草,成为独具一格的艺术。书法家人数之众多,书法工具之精益求精,书法艺术之令人惊艳……举世无双!汉字是全世界最美丽的文字,本文从几何学角度发掘汉字之美
(2)几何学研究空间,空间具有维度,维度越多自由度越大。维度较抽象,举例以明之:洞中潜蛇为洞壁所限,只能前进后退,它的空间只有一维。原上奔马除前进后退外还能左转右转,它的空间是二维的。
空中飞鸟除前进后退、左转右转外,还能向上腾飞向下滑翔,语云:“天空任鸟飞”,鸟比谁都自由,因为三维空间具有最大的自由度
(3)先看一下拉丁语系的拼音文字。以字母为单元的拼音文字本质上是一维的。以圆珠笔写英文字,弯弯曲曲犹如蛇行。英文书法精品是用鹅毛笔或沾水钢笔写出的,随用力轻重不同,笔迹宽度略有变化显示出空间韵律,比圆珠笔写出的笔迹更美,源出于宽度方向的附加自由度。但钢笔字宽度变化有限,犹如前例之蛇洞略放宽些而已,充其量也只能说具有一维半空间
(4)汉字书法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甲骨文之神秘美,钟鼎大小篆之古朴美,隶体之端庄美,楷体之隽秀美,行书玉树临风之飘逸美,草书笔走龙蛇之旷世奇美难以言语形容
(5)字如其人:王羲之、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苏、黄、米、蔡……名家辈出,各领风骚。书法容百家而各显其个性之瑰丽奇美,源出于汉字具有极大的自由度
(6)自由度来自多维空间。汉字有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六书。象形字从图形转化而来,理所当然是二维的。其余五书也多半包含象形部分,例如形声字一半象形一半拟声,非二维不足以容纳。再者,汉字是由横、竖、点、撇、捺等笔划构成的,好比在桌面上拼七巧板,必须有二维的自由度才能拼出千变万化的美丽图案来。可见,汉字本质上是二维的,如原上奔马纵横驰骋,为汉字之美奠定了坚实基础
(7)书法讲究构架,类似于绘画之构图。至少须有二维空间所提供的大量自由度,字形才谈得上构架,才能体现出篆、隶、楷、行、草之特色,才能将各家之不同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8)书法讲究悬腕,书法家手腕悬空,方能随心所欲运臂挥毫,在三维空间中发挥最大的自由度 (9)书法讲究笔法,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其独特的工具,毛笔是所有笔中最神奇的。笔也有自由度:圆珠笔只有一个自由度。鹅毛笔和钢笔的笔尖分叉,可在宽度上略为施展,其自由度介于一二之间。毛笔由千百根毫毛组成,每根毫毛可有不同程度的弯曲,其自由度岂止千百?正因为毛笔有这么多的自由度,书法家才能得心应手挥洒自如,一支笔写出千般字。尊毛笔为众笔之王,谁曰不宜?
(10)毛笔的众多自由度运用得宜,可增加书法之维度。笔颖蓄墨之丰欠,运笔力度之轻重,笔锋走向之偏正,运用之妙存乎一心。颜真卿楷书严正丰厚极富质感,柳公权笔力遒劲挺拔而具骨感,均能产生视觉之立体效应,是为三维。不信吗?笔力千钧之赞语曰:力透纸背。如无垂直于二维纸面的第三维度,朝哪儿透啊?
(节选自《科学是大众的》)
【链接一】
一项网络调查显示:71.4%的受访者标示一个人的字代表着一个人的形象气质;72.5%的受访者曾经
有拿字帖练字的经历。42.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字拿不出手;74.7%的受访者认为,即便在互联网时代,写一手好字仍很重要
网友椰子:我是教语文的,又兼着书法课,常常觉得力不从心。有时语文课时紧,就偷偷将书法课改上语文课
网友吞吐:很喜欢书法教室和教室走廊陈列的名家作品。很羡慕写得一手好字的同学。但总是只有心动,没有行动。现在上了初中,作业多了,就更没有时闻练字了
网友依依:少年时代的练字更多的是痛苦的任务,老师布置的练字作业每次都拖到暑假的最后一个星期才完成。互联网时代,真正用笔写字的时候越来越少,也就剩下在商场刷卡签名时会写写字了,我身边许多人都这么认为
(摘自网络,有删改)
【链接二】
部分中小学对书法课的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安排课表时,书法课作为搭配课,主要由课时不足的语文或美术教师兼任授课。学校每年书法课的教师大多随着兼任教师的更换而更换,书法学科教师队伍不稳定
(摘自网络,有删改)
【链接三】
汉字书法的练习,大概在许多华人心中都保有深刻的印象。
以我自己为例,童年时期跟兄弟姐妹在一起相处的时光,除了游玩嬉戏,竟然有一大部分时间是围坐在同一张桌子写毛笔字
写毛笔字从几岁开始?回想起来不十分清楚了。好像从懂事之初,三、四岁开始,就正襟危坐,开始练字了
……
童年的书写,是最早对“规矩”的学习。“规”是曲线,“矩”是直线;“规”是圆,“矩”是方 大概只有汉字的书写学习里,包含了一生做人处事漫长的“规矩”的学习吧! 学习直线的耿直,也学习曲线的婉转;学习“方”的端正,也学习“圆”的包容 东方亚洲文化的核心价值,其实一直在汉字的书写中 最早的汉字书写学习,通常都包含着自己的名字
很慎重地,拿着笔,在纸上,一笔一划,写自己的名字。彷佛在写自己一生的命运,凝神屏息,不敢有一点大意。一笔写坏了,歪了、抖了,就要懊恼不已
(节选自蒋勋《<汉字书法之美>自序》,有删改)
13.阅读上述材料,下列理解与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沈致远认为汉字是世界最美的文字是因为汉字书写工具精益求精,书法艺术令人惊叹 B.空中飞鸟之所以比骏马享有更高的自由度是因为飞鸟的维度比骏马的维度多两维 C.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汉字和书法艺术,人们认为互联网时代写好毛笔字书法非常重要 D.蒋勋认为汉字书写中蕴含着东方亚洲文化的核心价值,如:耿直、婉转、端正、包容等 14.根据材料,下列属于影响目前中小学书法教育的不利因素的一项是( )(3分) A.书法学习时间无法保证,学校书法教师队伍不稳定,许多人认为书法实用性不强 B.汉字书法是一种高雅的艺术,汉字书写复杂难学,成绩高低与汉字书法缺少联系 C.汉字之美妙在多维,许多华人心目中都保留着对汉字书写的难以磨灭的美好印象 D.少年时代学习书法多事痛苦的任务,而且名家书法作品不能引起中小学生的兴趣 15.东晋王羲之被书法界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作品是( )(3分) A.《满江红》 B.《兰亭集序》 C.《古诗四贴》 D.《颜勤礼碑》
16.汉字书法能创造出“三维”效果的原因是哪些?请分点概括。(4分)
17.下面语句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请加以赏析。(5分)
很慎重地,拿着笔,在纸上,一笔一划,写自己的名字。彷佛在写自己一生的命运,凝神屏息,不敢有一点大意。一笔写坏了,歪了、抖了,就要懊恼不已。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22题。(22分)
秋天的黄昏 丁立梅
①城里是没有黄昏的。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吞了。 .②乡下的黄昏,却是辽阔的,博大的。它在旷野上坐着;它在人家的房屋顶上坐着;它在鸟的翅膀上坐着;它在人的肩上坐着;它在树上、花上、草上坐着,直到夜来叩门。
③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
④选一处河堤,坐下吧。河堤上,是大片欲黄未黄的草。它们是有眼睛的,它们的眼睛,是麦秸色的,散发出可亲的光。它们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这是草的暮年,慈祥得如老人一样。你把手伸过去,它们摩挲着你的掌心,一下,一下,轻轻地。像多年前,亲爱的老祖母。你疲惫奔波的心,突然止息。
⑤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这个时候,庄稼收割了,繁华落尽,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你很想知道田野在想什么,得到与失去,热闹与寥落,这巨大的落差,该如何均衡?田野不说话,它安静在它的安静里。岁月枯荣,此消彼长,焉有得?焉有失?不远处,种子们正整装待发,新的一轮蓬勃,将在土地上重新衍生。
⑥还有晚开的棉花呢。星星点点的白,点缀在褐色的棉枝上,这是秋天最后的花朵。捡拾棉花的手,不用那么急了。女人抬头看看天,低头看看花,这会儿,她终于可以做到从容不迫,稻谷都进了仓,农活不那么紧了。她细细捡拾棉花,一朵一朵的白,落入她手里。黄昏下,她的剪影,就像一幅画。
⑦你的眼睛,久久落在那些白上面,你想起童年,想起棉袄、棉鞋和棉被。大朵大朵的白,摊在屋门前的篾席上晒。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玩着玩着,会睡着了,睡出一身汗来——棉花太暖和了啊。
⑧最开心的事是,冬夜的灯下,母亲把积下的棉花搬出来,在灯下捻去里面的籽儿。你也跟在后面捻,知道有新棉鞋新棉袄可穿,心先温暖起来。那时,你的世界就那么大,那时,一个世界的幸福,都可以被棉花填得满满的。
⑨人生因简单因单纯,更容易得到快乐。你有些惆怅,因为,现在的你,离简单离单纯,越来越远了。 ⑩竟然还见到老黄牛。不多见了啊。人和牛,都老了。他们在河堤上,慢慢走。身上披着黄昏的影子。人的嘴里哼着“呦喝”“呦喝”——歌声单调,却闪闪发光。牛低着头,不知是在倾听,还是在沉思。你想,到底牛是人的伙伴,还是人是牛的伙伴?——相依为命,应该是尘世间最不可或缺的一种情感吧。
⑪鸟叫声在村庄那边,密密稠稠,是归巢前互道晚安呢。村庄在田野尽头,一排排,被黄昏镀上一层绚丽的橙色,像披了锦。炊烟升起来了,你家的,我家的,在空中热烈相拥,久久缠绵。还是村庄好,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设防。
⑫突然听得有母亲的声音在叫:“小雨,快回家吃晚饭啦——”你忍不住笑,原来不管哪个年代,都有贪玩的孩子。
⑬周遭的色彩,渐渐变浓变深。身下的土地,渐渐凉了,你也该走了。再贪恋地望一眼这秋天的夕阳,它一圈一圈小下去,小下去,像一只红透的西红柿,可以摘下来,炒了吃。 18.本文写景以什么为序?请找出表明顺序的词或短语。(4分)
19.说说文章第1段中“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吞了”中“吞”字的含义和作用。(5分)
20.文章第7、8段插叙了童年时关于棉花的回忆,有什么作用?(4分)
21.文章很多句子富有诗意美。请从修辞赏析的角度给第7段中“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这句话作批注。(4分)
22.秋天的黄昏富有诗情画意。文章第3段作者认为“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这是为什么?(5分)
第三部分 写作(共60分)
五、(1小题,60分) 23.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骆驼走的慢,但终能到达目的。
大路走尽了还有小路,只要不停的走,就有数不尽的风光。 有了坚持不一定成功,但没有坚持一定失败。 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就有希望。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答案与解析
1.C
【解析】A.shé/zhé ,yì/yè;B.都读xié,jū/jù;C.都读tiáo,都读léi;D. qù/xū,都读guān;故选C。 2.D
【解析】A.罔然——惘然;与日巨增——与日俱增;B.嘻闹——嬉闹;如雷灌耳——如雷贯耳;C.端祥——端详;丰功伟迹——丰功伟绩;故选D。 3.B
【解析】根据后文的语境用排除法能够快速地确定答案为B。“狭隘”与“丰富”相对,“谦虚”与“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相对。故选B。 4.C
【解析】A.词语重复,去掉“第一趟”或者“首飞”;B.词语顺序颠倒,“开展”与“策划”调换位置;D.两面对一面,在“有关部门”后面加上“是否”。故选C。 5.D
【解析】通读全句,梅花、雪花表述上有先后顺序,上文是先梅花后雪花,故衔接句顺序与此保持一致,排除BC;再看上句的“各有所长”,表明应正面写优点,排除A。故答案选D。
6.(1)李逵; 宋江怕他闹事,让他喝毒酒。 (2)忠诚:忠心;重情重义。 【解析】
(1)要求学生结合选段内容分析情节和人物。结合“罢,罢,罢!生时服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得出:A人物是李逵。结合原著内容“只是宋江放心不下鲁莽兄弟李逵,念他终日说要造反,自己这一去,他定是要反,到头来,必坏了梁山泊忠义之名。于是临死,宋江特意唤来李逵,在给李逵的接风酒中下了慢药”分析得出:宋江怕他闹事,让他喝毒酒。(2)结合“罢,罢,罢!生时服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我死了,可千万将我灵柩去楚州南门外蓼儿洼和哥哥一处埋葬。”分析得出:忠诚、忠心、重情重义。
7.AF (2)(1)①醉翁之意不在酒 ②与余舟一芥 ③长风破浪会有时 ④山雨欲来风满楼 ⑤相见时难别亦难 ⑥为赋新词强说愁 (3)①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②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这类试题属于基础题,也是语文中考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1)B.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雪白——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C.金樽美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D.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E.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怎知?——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故选AF。
(2)本题中“芥、长风、亦、赋、强、婵娟”等字词容易出错,注意字形。 8.C
9.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乐 10.B 【解析】
8.A.或:考查对文言虚词的翻译。解答时,要注意词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意思。近于“或许”“也许”的意思,表委婉口气/有时;B.乐:快乐/逗乐,玩乐;C.之:均是助词,的;D.以:介词,因为/用,拿;故选C。
9.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得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注意重点词语的翻译:先:名词作状语,在……之前;后:名词作状语,在……之后;而:顺承。
10.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时,需要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各个选项的要点,对照B.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与选项有关的内容,判断正误即可。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并以此来勉励自己的好友。所以作者在文中虽未谈及自己,但隐含着他与滕子京都属于“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一类的人。因此该项表述不正确;故选B。 参考译文: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处在僻远的地方做官则为君主
担忧。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11.(1)①筷子 ②因为 ③离开 (2)王蓝田性格急躁,但懂得忍让(宽容别人)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①以箸刺之:他用筷子扎鸡蛋。箸,筷子。 ②以事不相得:因为一件事彼此不合。以,因为。 ③谢去:谢无奕已经走了很久。去,离开。
(2)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结合“王蓝田性急”,以及王蓝田吃鸡蛋的事情,看出他是一个性格急躁的人。结合“时人叹其性急而能有所容”,以及他面对谢无奕的谩骂不回应,看出他是一个懂得忍让、宽容的人。 译文:王蓝田性子很急。有一次吃鸡蛋,他用筷子扎鸡蛋,没有拿到,便十分生气,把鸡蛋扔到地上。鸡蛋在地上旋转不停,他接着从席上下来用木屐踩,又没有踩到。愤怒至极,又从地上拾取放入口中,把蛋咬破了就吐掉。谢无奕性情粗暴固执。因为一件事彼此不合,亲自前去数落蓝田侯王述,肆意攻击谩骂。王述表情严肃地转身对着墙,不敢动。过了半天,谢无奕已经走了很久,他才回过头问身旁的小官吏说:“走了没有?”小官吏回答说:“已经走了。”然后才转过身又坐回原处。当时的人赞赏他虽然性情急躁,可是能宽容别人。
12.(1)“顾”意思是:看。“济”意思是:渡过。
(2)“像姜尚垂钓碧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乘船经过日边。”诗人借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表达了希望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和任用,施展才华和抱负的思想感情。 【解析】
12.(1)考查对作者情感的理解。在整体感知诗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背景的具体的诗句分析作答。作者被“赐金还山”的情况下,想到了前途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困难重重。但诗人并没有消沉,而是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终将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表达了诗人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据此理解作答。
(2)考查诗词中表现手法及其作用。古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对比映衬、借古讽今、虚实相生、点面结合、动静结合、联想与想象、引用典故等。此外还有夸张、烘托和反衬等。作答时要根据诗句内容判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再结合语境进行分析。本题“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运用了两个典故:前一句是说姜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受到重用;后一句运用的典故,是说伊尹在受商汤重用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诗人与姜尚。伊尹自比,委婉储蓄地表达了期望得到明主赏识,实现自己的人生愿望和理想。据此理解作答。
13.D 14.A 15.B
16.汉字字形构造本身就是二维的,汉字书写的方式(悬腕)、工具(毛笔)使它具备了在第三维空间的可能,书法家充分利用这空间,创造出汉字书法的三位效果
17.通过“很慎重地、拿着笔”“一笔一划,写自己的名字”等动作描写,写出了“我”书写自己名字时的一丝不苟。通过“凝神屏息”的神态描写,写出了“我”写自己名字时的专注。通过“懊恼不已”的心理描写,写出了“我”写名字时的慎重 【解析】
13.阅读文段,根据问题在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分析、判断、归纳。本题可用反选法,A选项可根据第一段中的省略号判断有多种原因,所以错误,B根据第二段中“鸟比谁都自由,因为三维空间具有最大的自由度。”可判断错误。C项根据链接材料一判断不符合文意,还有前半句表达也不对,应该是“汉字和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故选D.
14.由于本题要求选一项,仔细阅读链接材料三,会发现选项A对此材料的概括,找不出错误,故选A. 15.做此题需要根据平常的知识积累作答即可。同时注意“亭”“序”不要写错了,一定要把字写准确,掌握牢固。
16.阅读文段,根据问题在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或段落分析、归纳即可。本文可根据第六段、第八段来关键句“汉字本质上是二维的”、“书法讲究悬腕,书法家手腕悬空,方能随心所欲运臂挥毫,在三维空间中发挥最大的自由度。”分析归纳。
17.了解描写人物的四种方法,根据句子一一点明,从表现人物心理活动和情感分析说明描写的作用。
18.以空间方位为序;河堤;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河堤上;村庄在田野尽头。 19.“吞”写出了城市灯光亮得之早,灯光之亮,与下文写乡下的黄昏形成对比。 20.用联想手法,回忆美好童年,赞美秋天带来的收获和对母亲的怀念。 21.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棉花的洁白与柔软;表现童年的欢愉。
22.因为秋天的黄昏秋草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慈祥得如亲爱的老祖母,可以止息疲惫奔波的心;繁华落尽的大片的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从不计较得失;晚开的棉花可以幸福一个世界。
【解析】
18.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通读全文,逐段了解基本意思,特别是主要段落、层次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审清题意,依据题目要求筛选有效信息,选取原文中词句作答或对其内容进行概括作答。本题从文章中可筛选出“河堤上,是大片欲黄未黄的草”——“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他们在河堤上,慢慢走”——“村庄在田野尽头”这些语句,从这些句子可以看出,文章是按空间顺序来写景的。据此理解概括作答。
19.考查对词语的赏析。对于词语的赏析,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采用答题格式是: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句分析表达的内容,最后写其表达效果。本题语句中的“吞”字,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城市夜晚灯光的明亮,与下文写乡下的秋天黄昏的景色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突出文章的中心。据此理解作答。
20.本题考查对写作顺序(插叙)理解。解答时,应先了解插叙的一般作用,再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插叙主要有以下作用:插入的内容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有时会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有时会使文章脉络清晰、结构紧凑。从文章中的“玩着玩着,睡着了,睡出一身汗来——棉花太暖和了啊”和“冬夜的灯下,母亲把积下的棉花搬出来,在灯下捻去里面的籽儿”“那时,一个世界的幸福,都可以被棉花填得满满的”等描写抒情的语句可以看出:文章第⑦⑧段插叙了关于童年时棉花的回忆,既交代了童年时的美好生活,又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据此理解作答。
21.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具体解答时可表述为:运用了XX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具体准确、形象生动等)表现了(写出了)人或事物……的情感、心理、性格等(特点、特征)。第⑦段中“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这句话把“人”当作“鸟”,把“雪白的棉花”当作“洁白的云”,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棉花的柔软与洁白的特点,表达了“我”的欢愉的心情。
22.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和概括能力。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筛选并概括体现秋天的黄昏“安详与丰满”的语句作答。文章中的第4段的“它们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这是草的暮年,慈祥得如老人一样……像多年前,亲爱的老祖母。你疲惫奔波的心,突然止息”;第5段的“繁花落尽,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第6、7、8段所描写的晚开的棉花给“我”带来温暖幸福的生活。可对上面这些语句和内容进行整理,概括作答。
23.范文:
人生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也许长时间以来,你的生活并没有任何起色。你为改变命运所做的一切努力,也没有得到回报。似乎你已无法跨越前方的障碍,但请相信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只要你坚持到底,永不放弃,你就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愈挫愈勇和锲而不舍是翻越人生的“火焰山”必不可少的精神。正所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如果你无法克服所遇的障碍,那么在人生长途中你又怎能一展宏图?
林肯出生卑微,一身孤苦奋斗,厄运连连,屡战屡败,但坚持不懈的他最终成就了辉煌。林肯也曾为他所遇的困难心碎过、痛苦过、崩溃过。有好多次,都绝望至极,担心自己会不再爬起来。林肯对自己的评价就是:“虽然心碎,但依然火热;虽然痛苦,但依然镇定;虽然崩溃,但依然自信。因为我坚信,即便我的家庭并没有很好的条件来帮助我,但这并不代表我不能成功。”林肯并没有因为步入权力的顶峰而以新贵自居,相反,卑微的出身成了他体察民情、为民众为国家的利益而努力的基石,以自己的身体力行赢得了人们的敬重。
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失败了再爬起来,重整旗鼓。古今中外,无数伟人都是这样成功的。他们都有着一颗自信、坚强的心和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
在逆境中愈挫愈勇,是一种拥有,也是一种勇气。拥有了这种勇气,任何困难都不可能阻挡我们前进,我们要凭着这种勇气,去开拓自己的人生之路,去描绘自己明天的蓝图。
人的一生,就像一次旅行,沿途中有数不尽的坎坷泥泞,但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如果一个人的心总是被灰暗的风尘所覆盖,干涸了心泉、黯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机、丧失了斗志,那么,他的人生轨迹岂能美好?而如果你能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即使身处逆境、四面楚歌,也一定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天。
因此,要相信自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不要让自己的人生字典里有放弃、不可能、没希望等字眼。要知道,小溪因永不放弃,才汇成江河,而江河也因为永不放弃,才汇成大海。人生的路还长,凡事需要靠自己。所以,不妨抓住梦想与理想,屡败屡战,愈挫愈勇,总有一天你将会从小溪变成大海。 【解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作文的题目是关键,俗话说:“花香蝶自来,题好一半文”,这句话准确地阐明了作文题目的重要性。材料作文的拟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吃透材料,准确立意,忌“离材”万里;②态度明确,观点鲜明,忌故作高深;③大题小做,以小见大,忌泛泛而谈;④高度概括,言简意赅,忌拖沓冗长;⑤含蓄生动,新颖独特,忌平淡苍白。本题材料所表现的主要内容是在人生的道路上,要坚持不懈,永不放弃,这样才能获得成功,才会在艰难困苦中看到希望。所以,作文的立意重点在于“坚持”二字。围绕“坚持”,本篇作文可拟“坚持成就梦想”“有一种美丽叫坚持”“坚持,让梦想起航”等直接带有“坚持”二字的题目;也可以拟“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实现梦想的钥匙”“一直在
路上”等有“坚持”含义的题目。本篇作文文体,可以写成记叙文,选取典型事例,叙述自己或他人的坚持不懈。要写好记叙文,必须牢记以下几条原则:减少抒情议论,突出记叙描写;缩短时间流程,截取精彩瞬间;强化再现意识,写出生活细节。当然,也可以写成议论文,阐述自己对于“坚持”的观点。注意要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来论证中心论点。道理论证可以是有关“坚持”的名言,例如“伟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坚持才完成的”“斧头虽小,但经历多次劈砍,终能将一棵最坚硬的橡树砍倒”“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等;举例论证可以是有关“坚持”的名人故事,例如15年的坚持司马迁留下了千古绝唱《史记》;27年的坚持李时珍留下了《本草纲目》;越王勾践知耻后勇,卧薪尝胆,坚持不懈,终于20年一举灭吴,夫差身死国灭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