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荣/文
最近在百度上读到一篇文章,介绍王廉先生《国土与政策全覆盖城市群和城镇体系理论》。文中讲到,中国城市化,尤其中小城镇,宜按照,宜居、宜业、宜游、宜乐、宜创(创意、创业)目标建设,联想到在全国兴起的“特色小镇”热,究竟如何分类发展,“五宜”就变得很重要了。
中国做什么事容易“一窝蜂”,业界对理论的仇视,表现为“只要有钱”,包括一些大牌企业家对经济学者的不屑谈话,或自己到处吆喝,自以为世界如自己所愿行进;另一方面是理论界对业界的“小觑”,认为“没常识”,乱哄哄。有个名家居然说,未来多少年“世界没有企业家”,我们哪有那个本事后知几十年呀!这样一来,王廉先生的“五宜城镇”理论,就具有标杆作用和约束作用了。
当前的什么“经济正往乡村”和“资本经营解决一切”之类过头话,或“特色乡镇就是我们的未来”,让人多少有些摸不着北。王廉先生书中研究认为,6级城镇体系中,乡村城镇的标准是什么,依据是什么都有阐述,这为我们发展什么样的特色城镇“心里有了底”。
从目前许多政策制定看,从事理论政策的缺乏战略,说技术的话;从事技术的说战略的话,这种错位,造成了千姿百态的争议与笑话百出的政策、学术研究行动,显然该改一改这种B说A话A说B话的情况,不然误国误民,误企误己。
2016年11月3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