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1000以内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来源:易榕旅网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云南省巍山县大仓镇大仓小学 蒋玉蓉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下册第68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体验数在生活中的运用。

3、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数的产生和作用。

2、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具准备:小棒、计数器、纸盒、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美丽的家乡——激趣导入,复习旧知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一组巍山风景区和特色小吃的图片,谈话导入: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谁能用一句话来赞美我们的家乡?

出示家乡简介:巍山县位于云南省大理州南部,县城东距省会昆明市391千米,巍山县拥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8处,有不可移动文物200多处,有保存完好、距今600多年的巍山古城,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全国道教名山巍宝山。此外巍山县小吃品种多样、做工精细、风味独特,全县有名特小吃11个系列、91个品种。

设疑:前不久,我们县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小吃节”,在开幕式上有名的“南诏一根面”成功申报了世界基尼斯纪录,你能猜猜这一根面有多少米吗?

鼓励学生猜数。

过渡: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谁能够来给老师写一个100以内的数?

结合学生所写的数提问:它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要数这么多的小棒可以怎样数?

复习数100以内的数。

[设计意图:本环节联系学生所熟悉的家乡的情况来设计,给学生提供了一些生活中的数,从读数到猜数,再到写数、数数,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复习了数的组成和数数的方法,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快乐数小棒——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 1 -

1、分小组数小棒

(1)教师给每组学生提供一些小棒(约130根左右),请同学先估一估。

(2)小组合作数小棒。

要求:①又快又对,小组合作完成。

②将数好的小棒放入老师准备的三个盒子中,要让同学一眼就看出有几根小棒。

(3)小组汇报,交流展示

在学生汇报时渗透“一个一个地数,十个一是十,”“十个十个地数,十个十是一百”的数数方法以及1000以内数的组成。

[设计意图:将抽象的计数单位以形象直观的三个盒子代替,使数学活动的开展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通过问题“怎样摆能让大家很清楚地看出是多少根小棒”的提出,请学生把小棒摆在盒子里,使学生自然将已有的100以内数的组成知识迁移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来,从而获得一个三位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加深对计数单位“一”“十”“百”的理解。]

2、数全班的小棒

师:大家数出了小组的小棒,想不想数数全班有多少根小棒?

师生共同数:整百整百地数、整十整十地数、一根一根地数……边数边练习学生的数数

- 2 -

能力并渗透数的组成。

例如,数到609,问:多少根了?这刚好和我们学校低年级的学生数相同,这个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今年我们班又转来了一名同学,现在是多少?怎样想?

师生共同数完全部小组的小棒。

3、感知1000。

师:999根小棒再添1根该怎样数呢?现在是多少个百了?怎么办?

老师将1000根小棒捆成一捆,让学生动手比一比有多大的一捆。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用整百整百地数、整十整十地数、单根单根地数全班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动态地使学生自主构建起满十打捆、满百再打捆、满千打一大捆的知识体系,体会到10个一百是一千、数位意义以及相邻数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3、用计数器表示1000

出示计数器,引导:(1)这是我们的老朋友了。谁能用它表示出1、10、100。

(2)你能表示出1000吗?为什么这样表示?

(3)你会写一千吗?(生板演)1000为什么要写3个0呢?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认识的就是1000以内的数(板书:1000以内数的认识)

- 3 -

[设计意图:由多根小棒到计数器的转换,使学生体会到计数器的便捷性,学会读写1000,加深对1000的认识。]

三、智勇大冲关——快乐游戏,巩固运用

看了这么多1000的物体,现在需要运用我们小朋友的聪明才智来解决问题,就让我们一起来智勇大冲关!

1、数字接龙:

(1)你能从596数到604吗?

指名让学生数一数。(出示:596、597、598、599、600、601、602、603、604)

同桌开火车互相数一数,集体拍手数一数,再指名数。

(2)你能从986数到1000吗?

轻声地自己数给自己听。

集体开火车,指名数一数。

2、搭桥过河

课件出示:

- 4 -

(1)___ ___ 780 790 ___ ___

(2)___ 588 589 ___ ___ ___

请学生动笔填一填。反馈交流,你是怎么想的?集体数一数。

接着出示:

(3)___ ___ 800 ___ ___

师:你能填吗?请小组讨论一下,能有几种不同的方法。

学生小组讨论,反馈交流,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数数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带领学生集体数数后我安排了这个环节,重在让学生及时地、灵活地掌握数数的方法。在练习的设计上我注重趣味性和层次性:将练习的形式设计为“数字接龙”和“搭桥过河”,让学生在生动的游戏情境中练习数数;习题的设计从简单的一个一个地数到具有创新性的多种形式地数,既符合学生的思维接受特征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知识大百科——联系生活,培养数感

1、课件出示知识大百科——生活中的数

(1)海龟的寿命最长可达152年,是动物中的老寿星。

- 5 -

(2)一只蜻蜓1小时能吃840只蚊子。

(3)姚明的身高是226厘米。

(4)上海东方明珠塔高468米,是亚洲第一高塔。

(5)成年的鸵鸟身高约175~275厘米,体重约60~160千克。

2.估一估二年级大约有多少个学生?

[设计意图: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借用现实问题,使学生更进一步学会用千以内的数表达具体的事物和交流信息,把握事物与数的相对关系,发展学生的数感。]

五、我爱用数学——反馈回顾,总结全课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教师总结:数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非常广泛,数学知识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学好数学真是太重要了!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让学生回顾数数的方法,进一步深化教学的重点,同时,通过学生的总结和质疑能够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而教师的总结谈话则意在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 6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