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防洪堤堤线布置和堤基防渗问题浅析

来源:易榕旅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技术咨询 引进与咨询2006年第11期 95 防洪堤堤线布置和堤基防渗问题浅析 陈能华 (连江县敖江防洪堤管理中心,福建连江350500) 摘要:该文就防洪堤中堤线布置和堤基防渗问题提出见解和看法,同时阐述其重要性。 关键词:防洪堤1、前言 堤线布置堤基防渗 或防渗处理工程量大,从投资和处理难 还有需加以探明的天然暗沟和动物巢穴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防洪 度上均不可取。而处于河岸边的阶地, (如白蚁洞)等。针对建于河岸边的大 问题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的 从实地看一般较高,粘性土覆盖层较厚, 多数防洪堤的堤基为沉积(或冲积)土, 制约越来越突出,特别是1998年长江流 地势较高,土层密实,可考虑作为新筑堤 多以砂层和卵砾石层为主,土层结构由  域发生特大洪水后。以及强台风大暴雨 的基础。粘性(或砂性)土、淤泥、砂、卵砾等构 造成灾难损失。更是引起各级政府部门 本文仅谈谈此类堤基的防渗处理。 (2)在地貌上,由于河堤一般紧靠 成,(1)对于相对不透水层埋藏较深、 的高度重视,引发了新一轮的水利建设 居民集居地,改变堤线比较困难,因此在 既要注意结合堤型的选择, 透水层较厚的堤基。 热潮。本文仅就防洪堤建设堤线布置堤 堤线选择上,当临水侧有稳定滩地时宜采用水平 基防渗处理方面谈谈如何采取合理有效 尽量做到少占耕地少拆迁,又要结合防 根据河流制导线要求, 防渗处理,一般是采用铺盖的方法;当临 的措施,确保防洪堤工程的安全、经济, 洪留有适合余地,以供参考。 布置留有适当宽度的滩地。按照因地制 水侧滩地难以满足设铺盖时,可考虑采 2、防洪堤堤线布置和选择 宜、就地取材原则,结合地形、地势和地 用粘性土截水槽或建造地下截水墙方 防洪堤堤线布置和选择的优劣直接 质状况,选择合适的堤型.如斜坡式堤、 法。以上两种方法均是起到延长渗径、 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合理性和建成后所发 直挡墙式堤或直斜复合式堤等,同时考 减小水头压力作用,使堤基渗出口渗透 挥的功用,尤其对工程投资大小影响重 虑采用加筋土、挡墙式、沉箱式等工程技 坡降小于允许渗透坡降,从而保护堤防 大。堤线布置和选择时,应根据防洪规 术措施使得堤型和堤线布置均可行。 划,地形、地势、地貌和地质条件,结合现 安全。铺盖防渗是国内外常用的方法, (3)堤线布置时,应进行实地踏勘, 如长江无为大堤中的惠生堤是用长30m  有及拟建建筑物的位置、形式、施工条件 翻阅历史记载.深入实地调查收集洪灾 的粘土铺盖防渗.经受了多次洪水考验,对河道的历史演变、改道、泛滥情 安然无恙。 和河流历史演变。充分估计下伏层地质 资料,(2)对于由粘性土、沙卵砾构成的 状况,经过技术和经济比较后综合分析 况进行充分的凋查,尽量避免穿越故河 确定。 道和历史泛滥区,以降低堤基处理难 浅层透水堤基,宜采用粘性土截水槽或 其他垂直防渗措菔截渗。此类堤基结构 一(1)在地形地势上,应避开淤滩泛 度,节省投资。 滩、崩岸、沉积等原因形成的地带。这些 3、防洪堤基础防渗处理 般为上部是较厚的粘性土层,中间为 地带原为河道过水的一部分,其下伏地 堤线布置选择主要是根据防洪规划 沙或卵砾石强透水层,下部为相对不透 形成双层地基,其破坏主要有以下 层一般由淤泥、沙、卵砾层组成,透水性 和保护对象,堤段地形地质条件,堤基的 水层, 强,土层较为松散,稳定性低,开挖、压填 土层结构及各土层厚度、水文地质状况, 两种:轮。经过反复的试验,共先后选用了二 到预期的效果。 这样实现了主凸轮和滚子在压力机中的 十几种不同规格,不同型号的砂轮。最 后选用棕刚玉砂轮,采用德国亚拉公司 五、程序的编制: 实际运行状态相同的范成法加工。但由 首先在机床系统810一GA1未改造 于机床NC的计算速度太慢,不能满足 我们使用西门子高级编程语言进 加工的要求。在系统升级后,由技术员 的全合成冷却液做冷却。经技术员的理 之前,C语言重新编程。 论计算砂轮直径为145—150之间(与凸 行编写。其主要编写思路把正弦加速度 在计算机上用QBASI轮配合的滚子直径为150)。粒度为36。 曲线凸轮的理论计算公式用西门子高级 该程序由计算机运行出数据再通过 N软件编译成机床系统能理解的机 宽度为25mm。这样的砂轮再加上冷却 编程语言编写成程序。由机床系统自行 PCI然后再通过RS232接口传到机 液的冷却,不但工件表面不会烧伤龟裂, 运算后进行加工。也就是让NC转台带 器语言,z 床NC中。 而且能得到很好的切削效果。但由于设 动工件转过一个很小的角度的同时,参考文献:  备比较大,热平衡稳定需要较长时间。 轴上的砂轮相应的产生一定量的位移。所以精加工必须一次完成,否则不能达 1.(机械工人切削手册)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引进与咨询2006年第11期 技术咨询 福建省石板材废渣的综合利用研究 郭毅怀 (南安市水头镇人民政府,福建南安362342) 矿产资源的开发,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希望通过试验研究利用石板材废 进步,另一方面,其产生的大量工业固体废弃物也给人类 渣制备绿色环保建材彩色地面砖,使它具有鲜艳色彩,光 生活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和危害。就石板废材而言,我 亮表面,棱角分明,花样繁多特点。该技术的开发符合当 省古田、福鼎、南安等地有数千家的石板材矿山和石板材 前市政建设的要求,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综合利 加工企业,一方面石板材的开发利用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 用石板材资源,享受国家有关减免税政策。 展,提高了当地人们的生活水平,但另一方面,石板材的 1.试验原料 开发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渣、边角料长期无序堆存 制备石板材地面砖试验的原料有:石板材废渣、水泥、 或直接排入水体,已给周边环境及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 白水泥、砂、石子、添加剂、水等。 严重的影响。以泉州地区的南安市为例,该市的石景镇有 2.工艺流程 500家以上的石板材加工厂,年排放石板材废渣达30万吨 彩色石板材废渣地面砖的主要生产工艺是:利用反打 以上。目前该镇有大型石板材堆场7~8个,估计堆存废渣 振动法,分别将添加剂、白水泥、砂子、颜料、水和石板 量达几百万吨,而这些石板材废渣未作处理而随意堆放。 材废渣、水泥、石子、砂子、水等材料分两次注入同一模 大型堆场不仅挤占青山、侵占大量良田,而且其长期堆放 具中,由此形成砖体的面层和结构层、经一定的时间后脱 的石板材废渣经雨水淋沥后,携带石板材废渣颗粒的雨水 模,脱模后自然形成光滑耐磨的彩色玉面层,无需烧结、 严重污染其周围水体如溪河、水库等。受污染的水含有放 抛光、打磨等复杂工艺,脱模后经28天养护即为成品。 射性矿物质,对人体健康、动物繁殖、植物生长及土地都 3.工艺条件试验研究 有危害。解决石板材废渣的问题迫在眉睫。 3.1石板材废渣掺量试验 ①地面上部粘性土层破坏,堤内地 (3)对于由粘性土或淤泥、沙、卵砾 的处理方案,首先在漏水严重地段的堤 下水潜伏,渗透破坏表现为管涌、沸沙。 构成的深层透水堤基.宜采用打沙桩堤 后设置减压井以降低渗流渗出口渗透坡 此类破坏多发生于堤后池塘、沟渠 后压载、设排水减压沟或减压井等措施, 降,同时在堤的迎水坡上穿过堤身构筑 或耕植土深挖处,需进行在迎水坡脚基 使得堤基渗出口渗透坡降小于允许渗透 射水法悬挂式混凝土连续防渗墙以增长 础挖深1.5米,宽0.4米浇C15砼坑冲 坡降。当表层弱透水层较厚时,宜采用 渗径,既有效地切断白蚁取水通道,从而 槽,并且在迎水坡表面浇筑C15混煤灰 堤后压载;当表层弱透水层较薄时,可考 杜绝白蚁隐患t又使堤基渗出口渗透坡 砼防洪面板。 虑采用排水固结,打砂桩等。如连江县 降小于允许渗透坡降,保证了堤后不产 ②有粘性土盖板情况下,堤内地下 防洪堤连一中堤段在建新堤防时,根据 生管涌沸沙,有效地解决了堤身和堤基 水为承压水。由于河床较深,与堤基强 基础大多数是淤泥采用打砂桩,排水固 的防渗问题。而且机械化施工,工效快, 透水层相通,当洪水期时水位抬高,压力 结承载等措施建成后,经过几次大洪水, 技术上有把握。 增大,粘性土顶板遭冲刷而产生激涌、沸 都取得预期的效果。 4、结束语 沙和地表塌陷。 减压沟(井)始建工程量小,但 (1)笔者认为,防洪堤是保护国家 此类破坏一般是由于粘性土盖板较 管理维护工作量大,特别是减压井容易 和人民生命财产的生命线工程,堤线长, 薄,承压水头太大引起的。如连江县保 淤堵,洗井费用很高;堤后压载始建时工 保护范围广,工程和资金投入巨大。因 护县区的防洪堤观音阁堤段,全长1. 程量大.有时铺盖料要经过远程运输,费 此.堤线的布置和选择应经过充分论证, 03kin 1999年以前,防洪堤背水坡一遇 用较大,但管理维修容易。故应根据具 才能达到经济、安全和台理。 洪水就到处发生管涌沸砂,虽经填堵和 体堤防的实际情况,经过全面论证,选择 (2)其次,防洪堤堤基防渗是堤防 设置减压井,仍未能有效解决问题。 经济合理的处理措施。同时,通过经济 建设的一个关键问题,要根据堤身堤基 1999年在堤基下构筑高压喷射混凝土 技术比较,还可结合其他工程措施来处 的历史现状,通过勘探全面了解堤基组 防渗墙后,原来严重漏水段(0+ 理堤防渗漏。如保护漳州市区的康山土 成和各土层情况,通过经济技术比较,采 oo0——1+036)堤段堤后漏水已得到解 堤的防渗加固就采用设置减压井和构筑 取合理、有效的处理措施,认真、细致做 决,运行至今效果良好。 射水法悬挂式混凝土连续防渗墙相结合 好每一项工作,从而保证防洪堤的安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