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空间
DOI:10.19699/j.cnki.issn2096-0298.2018.34.082
企业集团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研究
中国烟草总公司江苏省公司 张蕊
随着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财务管理思路和模式与企业的管理需求适应性之间的差异逐步扩大,特别是对于摘 要:
集团型的企业来说,其对于财务信息的共享需求更大,因此不少企业集团开始采用财务共享服务这一创新性的财务管理理念和模式。基于此,本文在分析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特点以及企业集团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优势的基础上,分别从关键因素、内部控制制度和绩效评价三个角度提出了企业集团顺利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保障措施,意在为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财务共享 企业集团 关键因素 内部控制 绩效评价关键词:
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12(a)-082-02中图分类号:
1 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概述
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主要是指企业集团通过在集团内部构
建提供财务业务服务的部分独立或者全部独立的平台来对重复度高和易于标准化的财务业务进行集中化处理,从而达到提高整体财务工作质量和效率、规范财务工作流程和标准、降低财务管理成本目标的财务管理模式。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主要有基本模式、市场模式、高级市场模式和独立经营模式四种类型,其涉及的内容主要包含总分类账、资金管理、应收应付、费用报销、纳税申报和财务报告等多项内容。
务共享服务模式在的主旨在于提供各项财务业务服务,专业性则与人员的专业化业务素质相关,统一性主要体现在整合财务业务活动的核算规则、运作流程、集中化的信息系统上。
3 企业集团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优势分析
一是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能够通过对集团所有分支机构实行统一的操作和管理流程,在剔除多余的低效程序的同时,还能提高财务数据汇总分析的速度,从而有效提升了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效率。
二是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利用信息系统集中处理了一些易于标准化和重复度高的财务业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集团在财务管理中的人员需求量和人工成本,进而降低了集团整体的运营管理成本。
三是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能够解放财务人员的财务核算工作量,为其参与集团管理工作提供了时间保障,从而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客观促进作用。
四是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顺利实施的保障措施探讨。
2 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特点
一般来说,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主要特点有规范性、技术性、规模性、服务性、专业性和统一性,其中规范性是首要特点,即各项财务业务在操作过程中都有标准的操作准则和业务流程,技术性则是指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在运行过程中需要网络信息技术和现代通讯设备的帮助,规模性则主要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要把之前协调性较差的业务进行整合形成一定的规模,服务性是指财
督的局限性。要在内部控制体系中植入风险预警系统,中小企业首先要对影响自身经营发展的内外部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共享,从而为风险管理人员科学分析、评估和预测风险提供基本数据;其次是根据运营管理数据对风险进行连续监测和评估衡量,以确定风险的具体成因,并根据成因来确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以及相应的预警区间;最后则是根据预警指标体系进行风险的具体量化衡量,并针对风险所处的区间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
三是完善内部监督体系,降低风险发生的几率。要对中小企业的内部监督体系进行完善,需从三个方面做起:首先要组建独立性较强的内部审计等监督机构,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内部监督体系,以有效降低风险;其次建立以预防为主要目的监控体系,即中小企业应当在内部把相互制约的监督制度融入到运营管理的全过程中去,从而实现对各项经济活动的事前和事中监督,特别是加强内部审计参与各项经济活动的能力,以提高其参与企业管理的能力;最后要强化事后监督,强化事后监督关键不在于内部控制执行结果的奖惩,而在于通过执行结果的分析,及时发现和修正内部监督所发现的内部控制体系中的缺陷和问题,提高监督结果的利用效果,实现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
样化等特点的影响,其面临的风险较高,但是抗风险能力却较差。本文试图从风险管理入手,结合其内部控制体系实施现状,提出构建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具体方法,意在帮助中小企业实现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水平的双提升,既能有效降低管理成本,同时又实现了内部控制体系有效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陶娅.基于风险管理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会计之
友,2015(12).
[2] 许义燕.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商业会计,
2013(9).
[3] 曹思奇.风险管理视角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构建的思考[J].商
业经济,2018(2).
[4] 程桂芝.风险管理视角下中小企业内控制度的实施与应用研究[J].
财经界(学术版),2018(1).
[5] 高秋元.基于风险管理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与策略研
究——以N公司为例[D].云南大学,2016.
4 结语
中小企业受其规模小、竞争压力大、市场需求具有分散化和多
082
2018年12月 www.chinabt.net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集团要构建出科学高效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并顺利实施,仍需从以下三个角度采取相应的保障措施。3.1 对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构建的关键因素的把握
3.1.1 财务部门职能转换因素
财务部门职能能否及时转换对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顺利构建实施具有较大影响,因此企业集团在构建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过程中应当把财务部门职能转换作为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对构建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之后财务部门的职能进行明确,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层级
构建财务共享服务前构建财务共享服务后的职能
的职能
从战略视角开展财务管理活动、制定会在原有职能的基础企业集团财务
部门
计核算制度和方法,上,增加对财务共享监督成员单位的财服务中心的人员调配务工作
和权限管理平台业务的审核及批财务共享服务复、财务分析和财务模式
无
报告的编制,会计凭证的制作等在集团财务的指导下在原有职能的基础开展本层级的各项财上,需要配合财务共分、子公司财享服务中心的工作并务部门
务工作,并负责监督下属成员单位的财务对下属成员单位的财工作
务共享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分、子公司的负责本层级的资金收只需负责相关单据的下属成员单位
支和会计核算等财务管理基础工作
管理及影像上传工作
3.1.2 会计制度因素
会计制度是规范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各项财务业务活动的标准,因此其是否统一对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构建和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规范作用。在实际工作中,企业集团由于涉及的行业、下属成员单位的经营管理模式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会计执行政策和会计核算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这就需要在构建和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过程中对会计政策和核算方法等相关会计制度进行一致性规定和业务流程的处理标准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为财务共享服务的快速推进提供良好的环境。
3.1.3 业务平台搭建因素
业务平台的搭建是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核心要件之一,它关系着财务数据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之间的实时流转和统计分析问题,因此在构建和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时必须对业务平台搭建在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予以足够的投入。在企业集团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中,至少应当包含ERP基础系统、影像管理系统、网络报销系统、银企直联系统等子系统。其中ERP基础系统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核心业务平台,它应当集中企业集团应收应付模块、资产管理模块和总账模块等,影像管理系统则涉及企业集团票据信息的传递与管理,它可以将发票等原始凭证以扫描的方式向电子数据转化,主要包含影像采集、影像传输、业务处理和信息调用等子模块,网络报销系统主要是集团处理报账业务的信息化问题的系
经管空间
Management
统,它至少应当包含单据制作、审批、账务处理、报表查询以及基础数据存储等子模块,而银企直联则是对整个集团内部的资金进行集中管控的系统,它应当可以实现账户查询、资金划转、数据交换和款项支付等功能。
3.1.4 业务流程改进因素
集团在构建了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之后,无论是财务部门的职能,还是会计制度、财务业务板块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动,因此对原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改进势在必行。在进行业务流程改进过程中,一方面应当将现有的流程进行诊断和剖析,要保证这一过程中将各个分支机构的流程均包含在内;另一方面则要注重于财务工作层次的简化和扁平化处理,提高实际业务与共享中心业务流程的匹配度。3.2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实施的相关机制保障的优化和改善
3.2.1 内部控制制度的优化和改善
企业集团在构建和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之后,其财务管理工作无论是在内容方面还是方式方法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革。在此过程中集团将会面临较高的风险,主要包括模式选择风险、组织变革风险、运营管理风险、流程改进风险、信息系统风险等。因此笔者建议在构建和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之后,企业集团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优化和改善应当以风险管控为核心,结合内部控制的五要素,将风险管理理念和机制融入内部控制要素,将原有的内部控制制度优化和改善成为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以实现对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在构建和实施过程中的各类风险通过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管控和应对,降低集团因此而产生经济损失的几率。
3.2.2 绩效评价机制的优化和改善
绩效评价机制是确保企业集团战略管理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在构建和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之后,企业集团的绩效评价机制也应当进行一定的改革和完善以使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一是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绝大部分的财务信息都被予以量化,然后在模式内进行共享流转,因此绩效评价原来的定性和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指标体系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革,即能予以量化的尽量以量化指标来进行评价考核,即便不能量化的指标也应当以直观、指向性强的评价标准来进行考评,以便于系统的识别;二是绩效考评机制也可以考虑将其纳入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以降低绩效考评的主观因素的影响,提高其客观性和公正性。
4 结语
本文在分析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特点和实施优势的
基础上,探讨了其构建和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关键因素以及相关的保障机制的优化和改善,以期能够对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创新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吴洋.A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
2017.
www.chinabt.net 2018年12月
08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