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易榕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诸病源候论,小便病诸候,凡八论。小便数者,膀胱与肾俱虚,而有客热乘之故也。小便频数

诸病源候论,小便病诸候,凡八论。小便数者,膀胱与肾俱虚,而有客热乘之故也。小便频数

来源:易榕旅网
诸病源候论,小便病诸候,凡八论。小便数者,膀胱与肾俱

虚,而有客热乘之故也。小便频数

小便病诸候,凡八论

提要 :本篇专論小便諸病。其論病因、病機,主要责之肾与膀胱,并分虚寒和有熱雨途。具體病證,有小便利多、小便不禁、遗尿、尿淋及小便数、小便不通、小便難等諸候。其中前四證病情,多屬臀與膀胱虚寒,不能温制水液,所以小便利多、不禁、遺尿;此後諸證,則因腎與膀胱有熱,熱則水行澀,澀則小便爲變,難而數起,甚至不通。

另有胞轉一候,成因多端,病情凶险,而其論證,較之《金匱要略》,有所發展。

小便病诸候(凡八论)

一、小便利多候

小便利多者,由膀胱虚寒,胞滑故也。肾为脏;膀胱,肾之腑也,其为表里,俱主水。肾气下通于阴,腑既虚寒,不能温其脏,故小便白而多。其至夜尿偏甚者,则内阴气生是也。

按語 小便利多,後世稱爲小便清長。夜尿偏甚,又多見於小孩與老年。在此青之“膀胱虚寒”,“不能温其臟”。這個論點,徵之臨脉,一直起着指導作用。 二、小便数候

小便数者,膀胱与肾俱虚,而有客热乘之故也。肾与膀胱为表里,俱主水,肾气下通于阴。此二经既虚,致受于客热。虚则不能制水,故令数小便热则水行涩,涩则小便不快,故令数起也。

诊其跗阳脉数,胃中热,即消谷引食,大便必坚,小便即数。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导引法》云∶以两踵布膝,除数尿。〔解说〕将两脚跟交替放置膝头。可以治疗排尿困难,甚则小便闭塞不通。

又云∶偃卧,令两手布膝头,斜踵置尻下,口纳气,振腹自极,鼻出气七息。去小便数。〔解说〕仰卧,曲腿,将两手放在膝头,脚

跟尽量倾靠臀尾部,口吸气,鼻出气,使气达腹内,腹随呼吸上下起伏振动。可治淋症,小便频数。

三、小便不禁候

小便不禁者,肾气虚,下焦受冷也。肾主水,其气下通于阴。肾虚下焦冷,不能温制其水液,故小便不禁也。

尺脉实,小腹牢痛,小便不禁。尺中虚,小便不禁。肾病小便不禁,脉当沉滑,而反浮大,其色当黑反黄,此土之克水,为逆,不治。

按語 本候脈珍,自“尺脈实”以下至文木,原言错简于后文遗尿候下,今移此,對小便不禁病情,可以了解得更为全面。

又,“腎病小便不禁”以下一段文字,義不具體,《千金要方》卷十九第一作“腎病,手足逆冷,面赤目黄,小便不禁,骨節烦疼,少腹急痛,氣冲於心,其脈當沉细而滑,今反浮大,其色当黑反黄,此是土之剋水,属大逆,十死不治。”可参。

四、小便不通候

小便不通,由膀胱与肾俱有热故也。肾主水,膀胱为津液之腑,此二经为表里;而水行于小肠,入胞者为小便。肾与膀胱既热,热入于胞,热气大盛,故结涩,令小便不通,小腹胀满气急。甚者,水气上逆,令心急腹满,乃至于死。

诊其脉,紧而滑直者,不得小便也。

按語 小便不通,并不少見,而本候指出,“甚者,水氣上逆,令心急腹滿,乃至於死。”於此可知小便不通之甚者是危急證候。《千金要方》亦云:“人有因時疾,瘥後得閉塞不通,遂致天命,大不可輕之。”當然,目前利尿、導尿方法已多;可以治療小便不通,但有時亦不盡然,在臨床之際,還須加以重視。

五、小便难候

小便难者,此是肾与膀胱热故也。此二经为表里,俱主水,水行

于小肠,入胞为小便。

热气在于脏腑,水气则涩,其热势微,故但小便难也。

诊其尺脉浮,小便难。尺脉濡,小便难。尺脉缓,小便难有余沥也。

按語 小便難候,與前小便不通候,可以看作是輕重二证。两候病機相同,都是肾舆膀胱有熱,不過前者是“热氣太盛”,而後者則“熱勢微”。熱太甚則結澀亦甚,故小便不通,病勢属急;而熱微則結澀亦輕,所以僅是小便難,病勢亦緩。這是就文理比較而言,在於臨脉,小便難與不通,成因很多,吉凶亦異,尚應從多方面考察。

在脈診中,指出尺中浮脈、濡脈、緩脈,都可見到小便難證候。浮、濡、缓三脈均属虚脈,而見於尺部,這和腎與膀胱有密切關係,或則臀氣虚弱,或則膀胱津液不足。同時,小便難之病源,自非一途,亦未能限於上述“三脈”。

又,本書卷四虚劳亦有小便難候,病理變化奥此略同,但病體不同,屬於虚劳之變,可以比較分析。

六、遗尿候

遗尿者,此由膀胱虚冷,不能约于水故也。膀胱为足太阳,肾为足少阴,二经为表里。

肾主水,肾气下通于阴。小便者,水液之余也。膀胱为津液之腑,腑既虚冷,阳气衰弱,不能约于水,故令遗尿也。

诊其脉来过寸口,入鱼际,遗尿。肝脉微滑,遗尿。左手关上脉沉为阴,阴绝者,无肝脉也,苦遗尿。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导引法》云∶蹲踞高一尺许,以两手从外屈膝内入,至足趺上,急手握足五指,极力一通,令内曲入,利腰髋,治遗尿。

按語

本候論述“小便者,水液之馀也”,其說与卷十五膀胱病候:“五毅五味之津液,悉歸於膀胱,氣化分入血服,以成骨髓也;而津

液之馀者,入胞則属小便”正同,這是對小便形成之透彻說明,較之《内經》所論,更爲細。

本候脈診,原有“尺脈實”至“爲逆不治”一段文字,是論述小便不禁之脈,错簡於此,已移於小便不禁候下。

七、尿床候

夫人有于眠睡不觉尿出者,是其禀质阴气偏盛,阳气偏虚者,则膀胱肾气俱冷,不能温制于水,则小便多,或不禁而遗尿。

膀胱,足太阳也,为肾之腑。肾为足少阴,为脏,与膀胱合,俱主水。凡人之阴阳,日入而阳气尽则阴受气,至夜半阴阳大会,气交则卧睡。小便者,水液之余也,从膀胱入于胞为小便,夜卧则阳气衰伏,不能制于阴,所以阴气独发,水下不禁,故于眠睡而不觉尿出也。

按語 遗尿和尿牀二候,本書與《千金要方》、《外臺》,均分别論述,而《千金要方》、《外臺》雨書亦均有治法和附方,不盡相同。但現已不分,常合并言之。即其病理,兩者亦基本相同,多由於腎氣不固,膀胱失約所致。

八、胞转候

胞转者,由是胞屈辟,小便不通,名为胞转。其病状∶齐下急痛,小便不通是也。此病或由小便应下,便强忍之,或为寒热所迫。此二者,俱令水气还迫于胞,使胞屈辟不得充张,外水应入不得入,内溲应出不得出,外内相壅塞,故令不通。此病至四五日,乃有致死者。饱食、食讫,应小便而忍之,或饱食讫而走马,或小便急因疾走,或忍尿入房,亦皆令胞转,或胞落,并致死。

按語 胞轉又名“轉胞”,以臍下急痛,小便不通属主症。本候所論,其病因,青之於强忍小便,或走馬、或疾走、或属寒熱之氣所迫等,使膀胱屈折不舒所致,但胞轉亦有因虚劳、孕婦中氣虚弱,胎元下墜而致者,當區别對待。

又,本書卷四十婦人雜病諸候有胞轉候,可互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d.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