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易榕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英语科潜能生的转化

小学英语科潜能生的转化

来源:易榕旅网


浅谈小学英语科潜能生的转化策略

[摘 要]:潜能生的转化是学校教育最棘手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潜能生的成因分析提出了几种转化策略:学校、家庭和谐统一,形成教育合力;交流师生情感,拉近师生距离;关注课堂,提高效率;加强学法指导,提高自学能力;提高课后辅导的效率;注重学习过程评价等。

[关键词]:小学英语 潜能生 成因分析 转化策略 潜能生成因分析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潜能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与其自身、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密切相关。如父母离异,生活在一个缺少爱与沟通的家庭;父母经常发生冲突,家庭气氛不和谐;或双亲忙于生计等等。他们无暇顾及孩子,对孩子疏于管教,放任自流、漠不关心,或一味指责孩子的不是,不能正确地评价孩子,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长期处于孤独、悲观之中,缺乏安全感,形成自卑、压抑心理,造成孩子性格缺陷,缺乏自信心,从而逐渐放弃学业。又如教师的言谈、举止、神情有意无意地挫伤到学生的心灵,或被同学挖苦、歧视等,从而泯灭了他们积极向学的热情。又或者是学生自身智力低下,遗忘性大,记忆力差,身体某方面残疾等,使得他们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比常人慢,学习很吃力;或中途插班,没有基础,同时对周围的人和事物又感到陌生,没有温暖,从而产生学习挫折感,失去学习的信心;还有的学生并非自身智力存在问题,而是学习目的不明确,自我约束能力差,学习态度不端

正,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又或是沉迷网络游戏等社会不良因素影响,造成学生无心向学等等。 转化策略:

一、学校、家庭和谐统一,形成教育合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茁壮成长的重要阵地。美国的爱迪生,只上了三个月的小学,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家。很多人都认为爱迪生是天才,其实,大部分人所不知道情况是,爱迪生的母亲承担起了所有教育的重任。今天我们用上电灯,首先要感谢那位伟大的母亲啊!中国的一个乡村医生——蔡笑晚,他虽然仅有高中学历,但是他的六个孩子,个个成才——五个读到美国博士,一个是硕士。他说,“我的事业是父亲,我们的成功绝非偶然”。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位教授对此赞叹不已,这不能不说是家庭教育的奇迹……

以上例子表明,作为学校、教师,不能孤军作战,一定要与家庭教育和谐统一,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取得教育的最终胜利。学校、教师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与家长联系、沟通,对家长提出一些合理的要求和建议:平时要关注孩子在学习、生活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和苦恼,随时掌握孩子的心理变化,随时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多与学校、老师沟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多抽出时间与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如果发现孩子的想法、行为有不正确的地方,及时加以引导。每天都过问、关心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比如今天学了什么,作业完成了没有?会做吗?学校都有什么

趣事、新鲜事发生?等等。如果孩子学习比较懒惰,就要督促紧点。对孩子多表扬鼓励,少批评。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对他/她的关心和重视。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和体贴会减弱孩子的孤独感、挫折感,使其产生愉快、积极向上的情绪。

另外,外语是一门语言,需要进行大量的“听说读写” 的训练,无可置疑语言学习需要一个大环境,而学生的英语学习恰恰缺少这样的语言环境。作为教师,除了充分利用好课堂、早午读时间及课外活动的机会,还必须争取家长的支持,在家创造英语学习环境。要求家长给孩子配备听的工具,督促孩子在家完成“听说读写”训练的作业,如果没有家长的积极配合,潜能生很难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监管在此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可以制作一张签名表,让家长督促孩子完成听磁带,读背书,听默写等作业之后在表上签名,凡是每周能坚持完成的,就给他发笑脸等贴纸或者表扬信。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对潜能生成绩的提高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交流师生情感 拉近师生距离

教育和教学过程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情感具有动力和催化作用。因此我时常以自己的情感和自信来影响潜能生。我首先要求自己不要对潜能生失去信心,然后主动找他们谈心,跟他们作学习目的性教育,关心爱护他们,了解他们的心理,倾听他们的心声,主动给他们母亲般的爱,并在学习生活上给予足够的帮助,同时针对他们的存在的实际问题加以开导,常对他们说:“i’m sure you can do it.”

(“你能行,老师相信你。”)由于教师处处表现出对他们的理解、关心和信任,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并没有歧视他们、冷落他们、远离他们,而是就在他们身边,从而产生满意和欢乐的情绪体验,在愉快情绪的作用下,他们克服自卑心理,重拾学习英语的热情和信心。 三、关注课堂,提高效率 1、留意潜能生的神情、动态。

在课堂上教师总会发现潜能生走神、搞小动作、说话、看其他书、画画,或是眼睛看着窗外等,心不在焉;他们偶尔也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可是却达不到老师期望的效果。比如:课堂上读书,教师会看到潜能生也在读,可细心观察,却发现他们有时只是嘴巴在动,口型与所在读的内容根本对不上,做做样子而已,并没有用心地读。当出现类似情况时,教师通常会想通过表扬认真、用心的同学来引起潜能生的注意力,可发现他们根本就不在意,这时就需要教师捕捉他们表现好的某一时刻,然后肆意表扬,这样对潜能生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并轻松、有效地延长了他们集中注意力的长度,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2、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基础薄弱学生个人的具体情况和水平,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将教材化难为易,化多为少, 精讲多练,为不同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对于潜能生教师要多提供一些浅显易懂、容易回答的问题,这样,一来可以降低学生的畏难情绪,提高学习活动的投入度;二来潜能生有了更多表现的机会,就

更容易获得成功感。

3、关注潜能生课堂活动的参与度。

通常教师在课堂上提问或组织一些活动,积极、主动参与的都是中上学生。为了帮助潜能生进步,使他们更好地学习、提高,就必须增强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程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将潜能生和优中生搭配起来,称之为“帅将兵”组合,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小组比赛。由于潜能生通常会被同学歧视,认为他们会给自己小组丢脸、拖后腿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制定一个加减分规则,比如4人一组,优良中差生代号为a/b/c/d,如果d同学答对问题加4分,如果a同学答对问题则加1分,以此类推,如果答错,则都不扣分。这样,原本备受歧视的潜能生一下子成了组里的“太上皇”,学生都有了这样一个共识,潜能生有绝对的优先权,只要是潜能生举手发言,绝对会先请他回答问题。这样一来,潜能生在组内的表现大为改观:他们不但会主动请教,组内其他成员也争先恐后地主动去帮助他们,形成了“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的学习氛围。潜能生在和谐的小组合作学习中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有劲。 四、加强学法指导,提高自学能力

帮助潜能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等于帮助他们找到学习的“金钥匙”,从而提高自学能力和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比如在预习时通过读、画、圈、点等方式,在自己不理解的词句上做记号,以便在课堂上抓住自己不会的地方有所突破;其次是听课方法,教师要提醒学生听课

要集中精力,认真听讲,并适时做笔记;积极思维,大胆质疑,多思,好问,取长补短。听好课是学生取得成功的第一要诀。再次就是复习的方法,复习是战胜“遗忘”的最佳手段,教师应根据遗忘规律适时安排学生进行复习,达到减少遗忘、稳定情绪、树立自信之目的。另外,词汇是英语学习中的基石。而词汇的记忆又是学生学习英语中的一大难题,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摸索研究记忆单词的好方法。例如(1)运用读音规则记忆词汇;(2)进行眼看、耳听、口读、脑想、手写的综合记忆;(3)通过构词法、归类法、趣味联想记忆法、英语释义法等记忆;(4)进行单词测试,检验学习成果,把不会的筛选出来,并进一步记忆;(5)将单词编成朗朗上口的小诗进行诵读记忆;(6)加强“听句子,补全句子中所缺单词”的训练等等。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从自身出发,尽量用有效的适合自己的方法配合老师进行学习,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质量。 五、提高课后辅导的效率

(一)由于英语教师担任的班级比较多,需辅导的学生自然也多,如果光靠教师自己去辅导,时间和精力都有限,因此教师可以开展“将带兵”、“ 兵带兵”的“一帮一”活动,教师在旁适时给以特殊指导。“将带兵” 主要是让优秀生协助教师教潜能生读单词、课文,帮助潜能生解决作业中的疑难问题,教潜能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有计划地给潜能生进行单词的听写或默写,背诵课文等。教师千万不要以为只有“将带兵”才能把“兵”带好,其实“兵带兵”也不错,因为“兵”当中也有“可为师者”,带兵的“兵”在带兵中尝

到被老师信任的快感,觉得自己也能当小老师,可自豪了,带起兵来可来劲了,所以通过让“兵”带兵,自然而然提高了“兵” 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了使“一帮一”活动开展效果更佳,教师还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奖励制度(如贴红花,奖本子,奖笔,写表扬信,评最佳小老师、最棒小徒弟等)。通过这样帮学,大家得到共同提高。

(二)维果茨基指出:“在游戏中,一个孩子的行为总是超越于他的实际年龄、他的日常行为;在游戏中,他比他本身的实际水平要高出一点。”因此,教师可以把辅导内容设计成游戏,让潜能生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争取进步。例如,竞赛游戏:谁能回答老师的问题、谁能最快默写出单词,谁就可以得分,并得到奖励(贴纸、印章之类的小礼物)。由于平时课堂上的竞赛游戏总是成绩好的学生占优势,潜能生只能做“观众”。现在他们的水平相当,谁都可以轻易地得分、获奖,满足了他们渴望成功的欲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机,这些良好的情感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他们克服自己的学习障碍,取得进步。 六、注重过程评价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形成性评价的核心是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这与传统的单一以考试分数来评价有着很大的差别。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

价,这对于潜能生来说,尤为重要。潜能生成绩提高相对较慢,更加需要鼓励,单一的以成绩来评价,对潜能生会起到挫伤、打击的负面效果。所以教师对潜能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做出的努力应该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要给予合理的激励性的评价。例如,针对平常不完成作业的学生,教师要抓住他一次完成作业的机会大力肯定他,“you can do your homework on time. great!(你能按时完成作业,真棒!)”然后再印上一个“顶呱呱”的印章。对于双差生,学习态度的转变是最重要的。针对作业质量有进步的,则批语:you do a good job this time, i’m sure you can do better next time! 针对作业书写美观的,则批语::good handwriting! wonderful handwriting!或在学生的作业上画红花、画星星、画笑脸等,还可以画“三毛”,就是画一张笑脸,头顶再添三根毛。如果头顶只有一根毛,表示作业完成情况达到“so so”, 如果头顶有两根毛,表示作业完成情况达到“good”, 如果头顶有三根毛,则表示作业完成情况达到“excellent”。以此来保持他们完成作业的热情。

对潜能生学习过程的肯定和激励性评价可以使学生的潜能发挥出来,促使他们克服困难,努力去完成任务。在过程评价中,学生能看到自己一点一滴的进步,使他们的自信心不断增强,学习兴趣倍增,成绩自然就会提高,进而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作为教师,只有了解、分析学生学习滞后的真正原因,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对症下药,找到最佳策略,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有效

转化潜能生,使他们充满自信,积极向上、主动学习,最终成为四化建设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2] 龙照春,韦启斌,“如何从教学的角度转化差生”,《中国当代教育思想文献》,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8月

[3] 孟文霞,“实施多样评价方式,促进小组合作学习”,《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6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d.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