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易榕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评价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评价

来源:易榕旅网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评价

摘要 目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是建筑结构的发展趋势,但也出现了一些质量问题。本文通过对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的研究,分施工的前中后期三个阶段对施工质量进行评估,通过建立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各阶段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层次模型,然后再确定各层次指标所占有的权重,应用综合模糊评价的方法全面的评价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评价;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建筑吊装技术和施工技术的进步,建筑结构由现浇混凝土结构向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发展。同时,国家的一系列政策和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优点促使其快速发展。但是,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发展的同时,对于其工程质量的评价问题一直尚未解决,国内外的许多学者只是针对现浇混凝土结构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是很少有学者就预制装配式建筑质量进行缜密的定量分析[1]。

1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过程的质量评价内容

一般建筑施工顺序分为施工前期、中期以及后期三个部分,就传统的钢筋砼结构施工质量的评价内容而言,其偏向于钢筋砼的制作工艺、工具以及所用材料方面等方面的质量评价,例如钢筋工程、模板工程以及混凝土工程等。根据已有的现浇砼施工质量评价的方法,由此划分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评价的内容为施工前期、中期与后期三个阶段。与现浇钢筋砼结构工程不同的是,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的拼装构件,主要在工厂进行预制,然后再运到施工现场进行拼裝,所以在施工的前中后期所设计到的评价的内容和具体细节也就不同[2]。

1.1 施工前期评价内容

整个建筑工程正式施工阶段开始前的施工准备期称为施工前期。施工准备阶段是施工过程的最基本也是直接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阶段。其施工前期的评价内容一般包括:施工方案以及施工前期的计划要求进行验算,预制结构构件数量、位置、预留孔洞的规格以及钢筋、预埋件是否符合设计以及规范要求,预制结构构件尺寸的偏差情况,预制结构构件外观是否有缺陷以及预制结构构件的存放和保护等问题等。

1.2 施工中期评价内容

施工中期阶段指的是施工过程实际建造与生产的过程,这个阶段是决定建筑质量的重要阶段。其评价内容包括:机械设备的工作情况,结构构件临时支撑的安全性及其设置,结构构件安装垂直方向位置,质量控制截面的选择以及具体构

件之间的连接情况,周边环境以及施工现场保护、处理不合格构件的情况等。

1.3 施工后期质量评价内容

施工后期是指工程在建造以及生产的过程结束后,竣工检查验收阶段,此阶段是保证工程质量评价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施工后期质量的评价内容包括:收集整理各种资料,保护施工现场的成品以及一次验收单位工程的合格率等方面。

2 预制拼装建筑结构施工质量评价方法

质量评价方法主要有三类:比较型评价法;决定型评价方法;系统分析评价法。预制拼装建筑施工阶段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为了比较综合全方位地评价施工阶段的质量,此文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即利用模糊数学的概念),它是一种综合评价实际复杂情况的方法,可以采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定量的评价施工质量,定量化一些边界不清、不易区分的因素,继而得出一个总体的评价指标。

2.1 创建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层次模型

经过综合分析研究预制装配式建筑物结构具体构件的施工过程,在根据评价的内容,继而确定评价体系,响应的层次模型如下表(表1)所示:

由下表可知,第一层为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质量评价指标T;第二层为一级质量评价指标,该层指标数一共三个(即 X1,X2,X3 ),T={ X1,X2,X3 }={ 施工前期,施工中期,施工后期 };第三层为二级评价指标Xij,其中X1={ X11,X12,X13,X14…},X2={ X21,X22,X23,X24,X25,X26… }以及X3={ X21,X22,X23,X24,X25,X26… }。

2.2 建立评语集

所谓的评语集评价,是可能出现的结果质量的集合,即V={ V1,V2…Vp }。本篇文章分四个等级的集合,即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V={ V1,V2,V3,V4 }。

2.3 确定评判矩阵以及各影响因素的权重

隶属度的确定通常有这几种方法:例证法;模糊统计法;二元对比排序法;专家经验法。通过对比分析,本文利用模糊统计法,即评估专家对各个影响因素打分来确定评判矩阵。统计得分,并且归一化,其判断矩阵即为:R={ R1,R2,R3 }。R1,R2,R3为第一、二和三指标的单因素评价向量。R为多因素评判矩阵。

其中,R1、R2、R3形式如下: R i=

影响因素权重的确定直接影响质量评价结果。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即AHP)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层次分析法的步骤如下:①分析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如表1所示)。②对同一层次的各元素关于上一层次中某一准则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A。③由判断矩阵A计算被比较元素对于该准则的相对权重。④求解判断矩阵A,根据得到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若一致性不满足,则需修改判断矩阵,直到满足为止。

2.4 确定评价等级

对预制装配式建筑进行评估,首先确定二级质量模糊评价指标:

Bi=qi·Ri(qi1 qi2 …qin)·=(bi1 bi2 … bi4) (i=1,2,3)

则一级质量评判矩阵为:R,=[ B1 B2 B3 ]T。

由上式,得出一级质量评价指标模糊评价体系:

B,=Q·R,=( qi1 qi2 …qin )·=(b1 b2 b3 b4)

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采用十分制评价体系,分为四个等级,即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分别得分9、8、6、0分,VT=[9 8 6 0]T。假设施工质量的最终得分为D=B·VT。得到最终的评分结果,优秀得分为大于等于9;当大于等于8小于9,质量评价结果为良好;当大于等于6小于8,质量评价结果为及格;其余评分结果为不及格。

3 结束语

本文在广泛借鉴国内外传统的现浇砼结构施工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结合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特点,分析研究评价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阶段质量,通过本文简单的方法,量化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可以科学监管工程施工质量;业主企业可以根据本文的评价结果考核工程施工的质量;此外,施工单位也可以由评分结果改进施工质量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 齐宝库,王丹,白庶,等.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问题与防范措施[J]. 建筑经济,2016,(05):28-30.

[2] 刘飞鹏.预制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现状探究与对策[J].低碳世界,2016,(13):160-16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d.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