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项:
1.作答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学校、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相应位置, 并用2B铅笔将准考证号下对应的数字涂黑。
2.答题内容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题共19个小题,满分75分。考试时间思品、历史共计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请把所选答案填至答题卡上。(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 在古代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为久远,且对文明发展作用最为显著的是( ) A.指南针 B.造纸术 C.印刷术 D.火药
2. 元代开始实行的行省区划,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官失去割据称雄 的地理条件。这一举措( )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促进了边疆经济发展 C.改变了南北经济格局 D.抑制了民族融合趋向 3. 下列事件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是( ) ①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②元朝设置宣政院 ③鉴真东渡 ④清朝设立驻藏大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以“明朝加强专制统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列符合主题的有( )
①废丞相,设三司 ②设置厂卫制度 ③八股取士 ④设三省六部制.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5. “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割台湾”“偿二百兆”源于哪次列强侵华(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严复被鲁迅先生称为中国“十九世纪末最敏感的人”,因为他( )
A.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B.主张民主共和思想 C.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 D.宣传“物竞天择”观点 7. 下列选项搭配错误的有是( )
①张仲景——麻沸散 ②王羲之——《女史箴图》
1
③凡·高——《英雄》 ④老舍——《四世同堂》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
8.“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下列最能体现毛泽东“灵活性”的是( ) A.发动武昌起义 B.领导南昌起义
C.发动秋收起义 D.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9.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人权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城乡面 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蒸蒸日上。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实行彻底的民主改革 B.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D.西部大开发
10.对中苏两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进行比较,其中正确的是( ) A.都通过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取得革命胜利并建立社会主义政权 B.三大改造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起到巩固新政权的作用
C.人民公社的建立和苏联新宪法的颁布分别标志两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新经济政策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1.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
A.宪章运动 B.巴黎公社 C.俄国二月革命 D.俄国十月革命
12. 1942年美国印制的一份海报。海报上印有“united”(团结)、“win(获胜)等宣传语和美、英、 苏等国国旗,可以判断海报与下列文献相关的是( ) A.《独立宣言》 B.《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C.《北大西洋公约》 D.《联合国家宣言》
13.有学者说:“南北战争以北方工业资本主义的胜利告终,工业化的深入和扩展铸造了一无比强大 而同质的民族国家——美利坚合众国”。这里所说的“同质”是指( ) A.统一的联邦和统一的经济制度 B.统一的市场和统一的美利坚民族 C.消灭了黑人奴隶制和种族歧视
D.推翻了殖民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
14.法国大革命期间,国王路易十六被囚禁,在狱中他阅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感叹道: “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路易十六的话实质上揭示了启蒙思想的意义,即( ) A. 冲破了宗教神学和封建思想的禁锢 B. 促进了欧洲工人运动
C. 阻碍了法国社会发展 D. 传播了自然科学知识 15.下列国际或区域性组织中,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而建立的是( )
2
①联合国 ②欧洲联盟 ③世界贸易组织 ④亚太经合组织 A.① ② 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两题,16题10分,17题10分,共20分)
16.(10分)近代化的过程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14—18世纪,从全球角度看,在思想革命、科学革命、政治革命与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西方国家已在从农耕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路径上高歌猛进。„„直到鸦片战争爆发,在西方坚船利炮的逼迫下,中国才开始艰难地探索现代化的路径。
——摘编自徐小宁《中国古代历史中的社会转型》 (1)依据材料指出14—18世纪,西方国家主要出现哪些“思想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填写西方近代化历程。(4分)
材料二: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示意图
(2)图中空缺应填什么信息?材料二相关史实对中国社会有何共同影响?(4分)
(3)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扼要归纳导致中国与西方近代化历程不同的原因。(2分) 17.(10分)
材料一 :右图是美国1940-1955年军费预算支出表
3
材料二 20世纪60-70年代,由于美苏争霸及越南战争的影响,美国军费占GDP的比重前期保 持在7-10%之间,后期由于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下风,力不从心,实行战略收缩,军费占GDP的比重 降至5%左右。
材料三 20 世纪80年代,美国开始对苏联进行军备竞赛以拖垮苏联,因而开始大幅度增加军 费开支。从1979-1983年间,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的军费增长,直到1989年,始终保持军费正增长 态势,但是其占GDP的比重维持在4-6%之间。而苏联为了保持甚至超过美国军费总额,其军费占GDP 的比重不得不长年保持在15-23%左右,以致经济不堪重负,终于将苏联经济拖垮,导致苏联最终解 体。
⑴ 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40年代美国军费的走势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3分)
⑵ 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军费出现什么变化,这和中国历史上哪次战争密切相 关(2分)
⑶ 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60-70年代后期美国出现什么局面导致军费占GDP的比重下降?为 此美国采取什么震惊世界的外交行动来缓解这种局面?(2分)
⑷ 根据材料三概括苏联解体的原因,并谈谈你对这种观点的看法。(3分)
三、综合探究题(本大题共两题,18题11分,19题14分,共25分)
18.(11分)古往今来战争不断。在古代,战争充满着强与弱以及不同文明间的矛盾与碰撞。在近代,战争充满着血雨腥风,对人民来说是一场无穷的灾难。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到今天,地区性战争的星火仍然没有停息。战争是当前各国人民共同关注的大事之一,制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心声。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1)台湾两次回归祖国,跨越了两部历史,第一部是古代史,第二部是近代史。请写出相关历史事件?(2分)
(2)美国为争取民族独立所进行战争的转折点是什么?(2分 )
(3)在北伐的胜利进军中,叶挺独立团在主战场上打败了哪一个军阀的主力部队?(2分) (4)请用一战的具体史实说明“一意逞雄的国家,等于是放弃了从容崛起的主动,最后的结果并不美好。”(2分)
(5)避免战争,成为战后大多数国家的追求。写出二战后,美苏两大集团对峙的最大特点。写出新中国成立后,为加强防御而取得的军事科技成就。(2分)
(6)巴尔干地区也是世界历史上长期战乱动荡的地区。请说出20世纪末在巴尔干地区发生了什么重大战争冲突?(1分)
4
19.(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是中外联系的纽带,沟通中西的桥梁,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2017年5月14-15日“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将在我国首都北京召开。来自130多个国家的约1500名各界贵宾作为正式代表出席论坛,来自全球的4000余名记者已注册报道此次论坛。
(1)在丝绸之路上,留下了许多中外名人的历史踪迹与事迹,请说出:
①汉朝与开辟丝绸之路有关的历史人物。(2分)汉朝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2分) ②唐朝与经过丝绸之路传播佛教有关的历史事件。(2分) ③清朝时,有位民族英雄收复新疆,请写出他的名字。(2分)
材料二 800多年前沉没在广东省阳江市东平港以南约20海里处的宋代商船“南海一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2007年12月“南海一号”古沉船整体打捞出水。这条装载着无穷秘密的古沉船将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2分)
(3)“南海一号”古沉船的重见天日,为我们研究宋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请猜一猜:如果这艘船从泉州港出航,船上除丝绸还可能装载着哪些货物?(请回答两项)(2分)
(4)从汉代的“丝绸之路”到宋代的“南海一号”,其中反映的共同历史信息是什么?(2分)
5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请把所选答案填至答题卡上。(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B 2.A 3.B 4.D 5.C 6.D 7.D 8.D 9.C 10.D 11.D 12.D 13.A 14.A 15.B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两题,16题10分,17题10分,共20分) 16.(1)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2分)资本主义制度(或政治制度)(2分)
(2)①戊戌变法(或维新变法)、②“民主”、“科学”; (2分)
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任意一点,意思相近也可,2分)
(3)列强对中国的入侵,打断了中国社会正常的发展进程;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有一个渐进的过程。(2分) 17.(10分)
⑴ 初期迅速增加,中期达到顶峰,后期回落(2分,答道由增加到回落即可得2分);美国加入二战与二战的结束(1分)
⑵ 迅速增加(1分);抗美援朝战争(1分)
⑶ 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下风(1分);尼克松访华(1分)
⑷ 美国对苏联进行军备竞赛拖垮苏联(1分)片面,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2分)
三、综合探究题(本大题共两题,18题11分,19题14分,共25分)
18.(11分)(1)郑成功收复台湾(1分);抗战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怀抱(1分)
(2)萨拉托加大捷或战役(2分) (3)吴佩孚(2分)
(4)德国或奥匈帝国成立三国同盟,发动一战最终战败(意思相近即可)(2分) (5)特点:冷战;成就:两弹一星(2分) (6)科索沃战争(1分)
19.(14分)(1)①张骞(2分); 长安、大秦(2分)。
②玄奘西游天竺(2分) ③左宗棠(2分)
(2)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汉武帝大一统局面的形成。(2分) (3)茶叶、瓷器。(言之成理均可)(2分)
(4)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贸易兴盛。(言之成理均可)(2分)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