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真题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阅读下面的两段诗,回答问题。
[甲]老师—— 绿叶在风里沙沙, 那是Ⅰ____________, 帮您消除一天的疲倦。 [乙]老师—— 满树盛开的花儿, 那是Ⅱ____________, 感谢您时时把我们挂牵。
(1)诗中的横线上应该填什么?请选一选。(填序号) ①我们的笑脸 ②我们给您唱歌 Ⅰ: Ⅱ:
(2)选择填空。(填序号) ①花儿 ②绿叶
甲段写了紫丁香的 ;乙段写了紫丁香的 。 (3)甲、乙两段诗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请连一连。 甲段 感谢老师的挂牵 乙段 帮老师消除疲倦
2. 先把诗歌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充诗歌。
[2]这是一首描绘________的诗歌。( ) A.山川 B.草原
[3]“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是怎样的景象?( )
A.天好像锅底一样,田野到处都是绿色。 B.天空像圆顶的帐篷,笼罩着大地。
[4]请根据诗歌的大意,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_______蓝蓝的,________一眼望不到边,________吹过原,牧草________,露出了成群的________。
1 / 7
3. 课内阅读。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节选)
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 它在天空给你指点方向。 中午的时候它在南边, 地上的树影正指着北方。 北极星是盏指路灯, 它永远高挂在北方。 要是你能认出它, 就不会在黑夜里乱闯。 要是碰上阴雨天, 大树也会来帮忙。 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 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
[1]太阳中午的时候在_______,地上的树影指着______。北极星高挂在_________。
[2]阴雨天,大树枝叶稠的一面是_______,枝叶稀的一面__________。 [3]你知道哪些是天然的指南针,在文中用“ ”画出来。
[4]假如你在野外迷了路,你会找到大自然中的天然指南针吗?请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和家长一起阅读童谣,完成练习。
十二月水果
正月甘蔗________,二月青果两头黄,
三月梅子________,四月枇杷(pí pa)满街黄,
五月杨梅红如火,六月莲蓬水中央, 七月红菱(líng)人人爱,八月苹果装满筐, 九月栗(lì)子张开口,十月金橘(jú)满园香, 十一月橙子________,十二月柿子红彤彤。
(1)把下列词语填在文中横线上。(填序号) ①黄澄澄 ②酸溜溜 ③节节长
Ⅰ正月甘蔗 ,二月青果两头黄
Ⅱ三月梅子 ,四月枇杷(pí pa)满街黄 Ⅲ十一月橙子 ,十二月柿子红彤彤 (2)连一连。
四月 苹果 满园香 八月 金橘 装满筐 十月 枇杷 满街黄
(3)你最喜欢的水果是 ,因为 。
(4)和爸爸妈妈拍手(注意节奏)读一读,一起聊一聊你见到过的果园风景。
5.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1)补充古诗。
莺飞 ,
2 / 7
拂堤 醉春烟。
,
忙趁 放纸鸢。
(2)这首诗是 代诗人高鼎写的《 》。诗中的“纸鸢”指的是 。这首诗描写了一幅 的风景图。
(3)诗中的孩子们放学后急忙去干什么了?你觉得春天还可以干什么?
6. 课内阅读。
(晴 清)明节,雨纷纷, 先人(墓 幕)前去祭扫。
过端午,赛龙舟, 粽子艾香满堂飘。 七月七,来乞巧, 牛郎织女会(鹊 雀)桥。
[1]选择括号里正确的字。 [2]端午节是( )。
A.农历四月初五 B.农历五月初五
[3]读了片段后,知道了端午节的习俗有______。 [4]乞巧节过后的传统节日是(____)。
7. 读儿歌,你知道吗?
小水滴,个儿小, 作用多,本领大。 小草喝它冒新绿, 小树喝它吐新芽。 奶牛喝它奶水多, 小猫喝它乐开花。 禾苗稻谷都需要, 土地庄稼全靠它! 地球生命它养育, 万物都要感谢它!
________物离不开水,________ 物离不开水,________ 物离不开水。 (1) 物离不开水。 (2) 物离不开水。 (3) 物离不开水。
8. 古诗阅读。
村居 [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题目“村居”表示( )
A.在乡村里居住 B.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2]“忙趁东风放纸鸢”中“纸鸢”的意思是( ) A.蝴蝶 B.燕子 C.风筝
[3]“东风”指的是( )
A.春风 B.东边刮来的风 C.吹向东边的风
[4]我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填写季节),我是从诗句中的“_________________”看出来的。
3 / 7
[5]这首诗描写人物活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诗中的人物是
__________,活动是__________,时间是__________,诗人选写的儿童、东风、纸鸢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
[6]诗歌通过“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情景,表现了孩子们的_________,春天的_______。
[7]诗歌用一个“____”字,一个“______ ”字把静止的杨柳拟人化了。
9. 课内阅读。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_______中, 风光不与_______同。 接天_______无穷碧, 映日_______别样红。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本诗的作者是_____朝诗人________。 [3]本诗描绘了_______的美丽风光。
[4]读完诗句“接天____无穷碧,映日____别样红”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根据古诗做题。
江雪
( )飞绝,( )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 )。
[1]补全古诗内容。
[2]用“√”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答案。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 唐)代诗人(贺知章 柳宗元)。
1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大自然的邮票。
春天的树上,长出嫩嫩的芽瓣(yá bàn)。 夏天的树上,挂满肥(féi)肥的叶片。 秋天的树上,树叶涂(tú)满鲜红和金黄。 冬天的树下,树叶落地化成土壤(rǎnɡ)。
落叶是大自然的邮票,把一年四季寄(jì)给你,寄给我,寄给大家。 (1)全文共有 句话。
(2)填空。①一年有 个季节。
②春天的树上是 , 夏天的树上的叶片 的,秋天树叶的颜色是 和 的,冬天树叶化成了 。 (3)大自然的邮票指 。
12.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美丽的愿望 金色的小花, 明亮的小河, 有个金色的愿望:
4 / 7
有个明亮的愿望: 春天来了,我要送给人们 秋天来了,我要为丰收的大地
淡淡的清香…… 快乐地歌唱…… 绿色的小树, 洁白的雪花, 有个绿色的愿望: 有个洁白的愿望: 夏天来了,我要送给世界 冬天来了,我要给小学生们
一片片阴凉…… 送去惊喜和欢畅……
(1)第三小节和第四小节中有一对近义词,是 和 。 (2)每个季节,都会收到不同的愿望。春天,能收到 送出的愿望: ;夏天,能收到 送出的愿望: 。 (3)我知道题目“美丽的愿望”中“美丽”的意思是( ) A.好看,漂亮 B.使人感到美好
(4)我要送给自己的美丽的愿望是 。
13. 同步阅读。
十二月子字歌
正月十五汤圆子,二月惊蛰喂丸子, 三月清明下种子,四月芒种栽秧子, 五月端阳包粽子,六月天热扇扇子, 七月中旬春谷子,八月十五杀鸭子, 九月重阳扬谷子,十月小雪穿袄子, 冬月天寒杀蝗子,腊月除夕吃饺子。
[1]读一读,连一连。 正月十五 吃饺子 二月惊蛰 杀鸭子 五月端阳 喂丸子 八月十五 汤圆子 腊月除夕 包粽子
[2]按时间顺序将农事活动排一排: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杀蝗子 B下种子 C春谷子 D栽秧子 E扬谷子 [3]正月十五是________节,八月十五是_________节。 [4]根据儿歌填一填。
农历六月是____季,天气很____,所以人们要______________;农历十月是____季,天气很____,所以人们要_______________。 [5]“冬月天寒杀蝗子”的意思是( )。 A. 冬月天冷,蝗虫的幼虫会被冻死
B. 冬月一到,蝗虫出来活动,人们要除掉它们
5 / 7
C. 冬月一到,人们趁着天冷捕捉蝗虫 [6]仿照儿歌,再编几句。
(l)______月_______________子。 (2)_______月_______________子。
14. 课外阅读我能行。
这个世界真奇妙 啊,这个世界多么奇妙! 有好多好多为什么, 我都不知道。 比如说—— 小虾老了吗?
为什么刚出生就长了两根胡子,
还驼着背,弯着腰? 小鹅怎么了? 是什么时候摔了一跤,
要不怎么在头顶上碰了个老大的包?
刺猬不疼吗?
为什么身上扎了那么多刺,
可一点也不在乎, 照样东奔西跑? 啊,这个世界多么奇妙! 有好多好多为什么, 我都不知道。 比如说—— 小鸭不冷吗? 岸边开始结冰了, 却在河中央快活地洗澡? 还有蝴蝶的衣服, 到底是谁做的?
为什么总是那么美丽、时髦(máo)?
而青蛙、狗熊不知为什么,
冬天一到, 就在洞里睡大觉?
…………
啊!这个世界是个万花筒,
要多妙有多妙! 我是多么盼望快点长大,
就像爷爷那样, 眼镜一戴, 哈!什么都知道!
[1]这首儿歌中写了哪些小动物?用“ ”在文中画出。 [2]小鹅头顶上的包指的是________。
[3]在作者的眼中,这个世界就是一个______。 [4]在你眼中,世界是________。
6 / 7
[5]你觉得世界奇妙吗?你想知道些什么?请你仿照诗歌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