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职《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来源:易榕旅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8.7 专业教学研究 高职《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蒋呜雷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100070)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液 压与气压传动技术有着其他类型传 动所不具有的优势,所以在汽车、农 业、工程与矿山机械、工业生产等方 面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因此,《液压 与气压传动》课程就成为机械类专业 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 的,也有动手能力弱H;既有学习好 妻警兰 宝尊喜 养 舍萼翌芋赘 穹窆 麓 , ,、 让学生在实训 室, t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等主体教学模式,培 翥 莱 妥 苔 按: 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 崔 壶 务书上所给的回路图合理选择液压 但是,由于《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内容 繁杂,理论抽象,学生普遍反映难学, 再加上教学时数有限(一般在40学 时左右),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为此.笔者对该课程进行 了教学改革。 根据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合理调整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生产一线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 人才,而不是专门从事设计工作的技术人员。与该目标相适应, 各调速回路的工作特点。在这些过程中教师在一旁不对学生的 行为进行任何干涉。如学生遇到问题教师可进行指导或帮助 小 组活动完成后,各小组进行总结、发言,教师再进行简单点评,进 步分析讲解回路组成及工作特点,由于学生已完成了事先自 一学、实际动手组装.就会很容易地理解所学的内容了。 对学生的考核任务教学法的考核根据每组学生的回路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液压、气压传 动的基本原理,液压、气动元件的结构和性能,以及在操纵、控制 等方面的具体应用,培养学生能读懂典型液压、气动系统图,初 步具备分析一般液压气动系统工作过程、排除简单故障的基本 技能。针对这一情况,《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应适当降低理论的 难度和深度,对于教学内容中过繁过深的理论推导、分析和计算 内容进行压缩.从应用的角度合理调整教学内容。 因此,我将教学内容分为四个部分:一是液压、气压传动的 基本原理和系统组成,其中有关流体动力学的公式计算均不 讲。该部分重点让学生理解液压、气压传动的原理,掌握液压、 气压传动的系统组成,以及各组成元件的图形符号。二是液压、 气压系统组成元件的结构、分类、工作原理及性能,重点是元件 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三是液压系统、气压系统基本回路的组成 和工作原理。应在掌握液压、气压元件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的基 础上,分析回路工作过程和工作特点,重点掌握一些基本回路 的分析方法。四是对一些典型的液压、气压传动系统进行分析. 如机械手、动力滑台、公共汽车车门开启系统等,重点让学生掌 握液压、气压系统的分析方法。 采用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等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 我在该课程的“液压基本回路”一章授课时,主要采用了任 组装、调试、运行等任务的完成情况(占70%)以及学生所填写 的数据(占l0%)、讨论发言情况(占20%)来评定,给出小组的 平均分,对小组中表现突出的学生予以酌情加分。 (二)项目教学法 在教学中我还较多地采用了项目教学法。例如,在讲解“液 压泵和液压马达”、“液压缸和辅助元件”等内容时,我先安排l 学时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拆装,并观察元件的结构,绘制所 拆装元件的结构简图,若时间充裕同学间可进行讨论,这些项 目完成后,教师边提问、边引导学生学习有关的结构、工作原理。 此外还可以通过一些项目的设计,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举 一反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讲溢流阀、顺序阀和减 压阀的结构和功能时,重点讲解溢流阀,对于顺序阀和减压阀. 则以项目任务的形式让学生从基本构造、图形符号、功能特点 及应用、进出油口状态及其压力值、内部油路、控制油来源、泄 漏形式等方面对它们进行对比并填写相应表格,教师再进行讲 解,最后学生需提交项目报告。又如,液压与气压传动原理和系 统组成非常相似.因此我将授课内容的重点放在了液压上面. 同时按小组给学生布置了气压传动原理的项目作业,让学生将 气压传动与液压传动从各个方面进行比较并讨论、归纳其中的 不同之处,并上交项目报告,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我还会安排 务驱动教学法。即应用学院实训基地的实验设备“透明液压传 动演示系统”,先让学生根据任务书动手选择相应的液压元件. 对组成回路的元件位置进行合理布局,然后安装、调整、连接油 管、电路,最后启动操作按钮进行运行演示,观察是否达到回路 的设计要求。学生在此过程中不断深化学过的知识并进行思 学生上台来讲解自己的项目结果,其他学生补充。 不过这种方法在时间上不是很好控制,需要进行大量的准 备及课堂组织工作。但效果还是不错的。 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能使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讲解清楚的内 考,教师最后进行总结分析,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回路的组成 及工作特点。例如,我在讲授“调速回路”这部分内容时,就采用 了这种方法,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任务准备 (1)提前下发该次课的任务书,要求学生预习 教材中相应内容,读懂任务书上的回路图;思考三种节流调速 回路中流量控制阀的位置有何不同,对回路的工作特点的影 响;思考节流调速回路、容积调速回路、容积节流调速回路的工 作特点及组成元件的不同。(2)将学生分组。尽量让每一组中的 容变得直观形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用FLASH将千 斤顶的工作过程,方向控制阀、压力控制阀中阀芯相对阀体的移 动,方向控制回路、压力控制回路、顺序动作回路等回路中液流的 流动过程做成课件,用动画的形式展示出来,边讲边演示,清晰而 直观,使学生能够理解相关的工作原理,增强感性认识,印象更加 深刻.从而促进了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也从一定程度上调 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由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需耗费大量的时间 和精力,可以购买一些已经比较成熟的课件,与自己制作的课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专业教学研究 理论实践一体化:《生物监测》教学的应用实践 周凤霞 f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理论实践一体化是职业院校专 业教学中探索创新的一种教学模 式,将有关专业设备和教学设备同 置一室,将专业理论课与生产实习、 毕业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重新分 解、整合,安排在专业教室中进行教 学。师生双方共同在专业教室里边 教、边学、边做来完成一项教学任 务。这种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于一 摘要:《生物监测》课程是一门实践 性很强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在教 室讲解理论知识,在实训室进行操作。这 种教学方法效果并不理想,无法做到“学 中练,练中学”。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 极性,探讨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 在《生物监测》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 法:生物监测 教师及时给予解答或者组织讨论,让问 题在实践中得到解决。理论实践一体化 教学注重对学生的实践教学,提高了课 2节实践课。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先在 教室上2节理论课,隔1~2天后再 到实训室上实践课,无法做到学中 练、练中学。学生操作技能差、综合 应用所学知识能力差,缺乏独立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 并不理想。主要问题是教学方法以 知识为本位,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 不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教学 与实践教学相互割裂,从而使学生 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 体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理论与 实践相分离的做法.集理论传授、现 场观摩、实践操作、技能训练于一体,强 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将理论学 习与实际训练紧密结合起来,注重培养 学生动手能力.突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 大削弱。 从2006年开始,我们对《生物监测》 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将原来 的2节理论课和2节实践课排在一起, 堂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操作实践技 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 生的学习兴趣。 法的应用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先进性, 有利于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 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 学质量。 每次4节课,在专业教室上课。在教学中 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一个 个典型的《生物监测》项目或任务的驱动 下展开教学活动,把监测项目或任务的 完成过程作为学生的主要学习过程,学 《生物监测》是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 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它是利用生物个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是一种理论知 识讲解和上机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 它 是以一定的项目(任务或问题)为载体. 创设一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情 境,利用专业教室授课,教师精讲与学生 动手操作练习相结合.将实践教学和理 论教学融为一体。理论教学不再是满堂 讲解,而是边讲解边操作,教师把知识形 象、生动地演示出来,在讲解完毕后,学 生能够把教师所讲知识、方法马上进行 操作实践练习,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 理论知识。学生在实践中遇到具体问题. 体、种群或群落的状况和变化及其对环 境污染或变化所产生的反应.阐明环境 污染状况,从生物学角度为环境质量的 监测和评价提供依据。《生物监测》本身 可以说是一门实践性课程.通过该课程 生边学边做,学与做融为一体 通过完成 监测项目或任务来学习相关知识。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 在《生物监测》教学中的应用 在《生物监测》教学中运用理论实践 一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 能力,能直接上岗。因此,该课程非常适 合运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 《生物监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体化教学模式的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提出任务根据《生物监测》的教学 内容,每次课程(4课时)给学生提出一个 《生物监测》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和实 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其教学内容就是介 绍一个个的监测方法,每周2节理论课、 任务,即每次课程每个学生要完成一个 监测项目。例如,在水体中细菌总数的测 定、水体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水体中总 结合使用,这样可减轻教师的负担,也避免了重复性工作。 教学改革的体会与思考 既有抽象的理论,又有很强的实践性的课程,任课教师不仅要 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必须具有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熟练掌握实验实训设备的原理、操作和使用,到相关岗位 高职生源主要有高中生、技校生或中职生,部分学生本身已 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对传统的教学模 式有一定的抵触心理。采用主体教学模式符合学生学习特点,收 到了较好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要不断总结、提高。 对课堂教学要选行精心设计、组织才能达到既定目标如 进行顶岗工作、参与有关液压气压方面的科研工作都能提高教 师的业务水平。同时,要不断跟上技术的发展,将该领域的新知 识、新技术适当介绍给学生。因此,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有关院校也应认识到这一问题,尽可能给教师提供参与社会实 践、科研的机会。 参考文献: 让学生对各种元器件进行拆装,就必须按小组进行,每个小组 选出一名负责人帮助教师一起组织,尽可能让较多的学生都能 参与,否则容易陷入混乱,不好把握进度。 主体教学过程中,项目任务书或任务书准备非常关键.关 系到教改的成败让学生动手完成一个项目。不论大小.以项 目任务书的形式下达,会显得很正式。同时,项目任务书所包括 的内容要全,如知识准备、项目具体要求、项目操作注意事项、 项目要达到的目标、项目考核标准等,要一一列明,以有利于项 目的完成。 【1】赵芳,郭新荣.浅谈液压传动技术教学改革fJ].高校实验 室工作研究,2006,(3). [2]苏素芹.谈谈《液压气动》课的教学体会fJ].常州轻工职业 技术学院学报,2006,(6). [3]袁承训.液压与气压传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蒋鸣雷(1972一),男,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 向为教育教学及机电一体化 任课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液压与气压传动是一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