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YX-GC-BZ-TJ-02版号:2017年06月1.0版页码:第1页共12页边坡支护工程技术标准
编制审核批准
日期日期日期
修订记录
日期
修订状态
修改内容
修改人
审核人
批准人
1施工技术边坡支护工程技术标准
1适用范围编号:YX-GC-BZ-TJ-02版号:2017年06月1.0版页码:第2页共12页本标准适用于亚新集团所有在建项目使用素喷、土钉墙、微型桩及桩锚等方式的边坡支护工程。21)2)3)4)5)3进场作业条件周边管网已经查明。施工现场应有可使用的水源和电源。边坡上部防护已做好,2m范围内禁止堆放荷载。有可供施工的作业面。锚杆抗拔检测满足规范要求。工艺流程3.1素喷、土钉墙支护素喷: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开挖修坡→喷射混凝土。土钉墙支护: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开挖修坡→成孔→注浆→编制钢筋网→锚杆与加强筋的连接→喷射混凝土。1)施工准备123基坑支护设计方案、施工方案已经通过评审。所需材料及施工机具已就位。施工人员经过施工前上岗培训及安全技术交底,并留存影像资料。放线定点,确定开挖边线。2)测量放线3)开挖、修坡开挖时在坡壁留出厚10cm左右的土由人工修至规定坡度。在确保边坡尺寸及坡度的情况下,尽量保持边坡壁面平整,以免造成喷射混凝土不必要的浪费。4)成孔1坡面修整好后按设计要求布点成孔。钢筋锚杆可用洛阳铲或钻孔机具成孔,钢管锚管可用冲击器一次将钢管锚管打入坡面。应根现场实际情况调整锚杆位置和倾角,以避开基坑周边的工程桩、管线等。2施工技术边坡支护工程技术标准
洛阳铲成孔2编号:YX-GC-BZ-TJ-02版号:2017年06月1.0版页码:第3页共12页钻孔机具成孔施工过程中遇到文物、不明水源等特殊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向甲方及监理汇报,待勘察、设计等出具处理方案后再行施工。5)注浆锚杆全长注浆,注浆时先高速低压从孔底注浆,当水泥浆从孔口溢出后,再低速高压从孔口注浆。为保证锚杆注浆体与周围土体紧密结合,在孔口处设置止浆袋。水泥浆应拌合均匀,随拌随用。锚杆支撑架,保证锚杆居中6)编钢筋网编钢筋网时,网筋与加强筋之间的竖筋用对钩连接,竖筋与横筋之间用扎丝固定。坡面竖向钢筋网搭接长度大于100mm或对钩连接。编钢筋网7)锚杆与加强筋的连接坡顶做法(顶部钢筋网片钢筋直径同坡面钢筋网片钢筋直径,以设计为准)加强筋与锚杆头的连接采用焊接方式。加强筋为Φ16@1500,菱形布置。3施工技术边坡支护工程技术标准
编号:YX-GC-BZ-TJ-02版号:2017年06月1.0版页码:第4页共12页锚头节点(材料规格、间距等以设计为准)8)喷射混凝土喷射砼前先将钢筋网片加设垫块并固定,以保证砼喷射完成后钢筋网片位于面层三分之一处。2喷射砼强度C20,砼厚度80±20mm,水泥采用P.O.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喷射砼内粗骨料最大料径不宜超过15mm,喷射砼中加适量速凝剂。3喷射分两次,每层砼自上而下进行,第一层砼喷射厚度约为30mm-40mm。拌合料中加入适量的速凝剂。混合料搅拌均匀、颜色一致、随拌随用,喷射砼接茬、应斜交搭接,按设计要求喷射混凝土到所需厚度。喷射砼24小时养护。1喷射混凝土3.2微型桩洒水养护施工准备→测量定位→钻机就位并钻孔→注浆机安装→安装钢管及注浆管→制备水泥浆并注浆1)施工准备1234基坑支护设计方案、施工方案已经通过评审。所需材料及施工机具已就位。施工人员经过施工前上岗培训及安全技术交底,并留存影像资料。注浆钢管制作完毕。2)测量定位4施工技术边坡支护工程技术标准
编号:YX-GC-BZ-TJ-02版号:2017年06月1.0版页码:第5页共12页根据设计要求的间距、排距及设计提供的标高进行测量放线,用钢筋头打入地下进行定位3)钻机就位并钻孔螺旋钻机至指定位置,安放水平,防止倾斜;将钻杆抬至钻机旁,启动钻机,慢慢钻进;每进深2m,需要接一次钻杆,直至得到设计有效深度。2钻孔完成后,湿作业时采用泥浆泵进行循环水清孔,干作业时无需清孔。1钻机成孔4)注浆机安装在现场指定位置安放注浆机,注浆机应根据方案选取。5)安装钢管及注浆管钻孔完成后及时在孔内安装预先制作好的钢管,钢管露出地面200mm,便于接入注浆管。2钢管接长时,上下两段钢管之间采用套管连接,套筒高度不小于钢管直径两倍,套筒壁厚不小于钢管壁厚,在套筒周边焊接,焊缝应饱满,并应检查钢管的垂直度,焊工必须有焊工证,施焊前应试焊。桩尖端部焊成封闭尖状,出浆口范围、直径、间距等参数以设计为准,出浆孔宜呈梅花型交错布置。3钢管安装完毕后,要及时进行注浆,注浆管与孔内的钢管连接,接口要密封连接,注浆管采用橡胶管。16)制备水泥浆并注浆水泥砂浆采用专用机械进行拌制,水灰比控制及强度等级以设计为准。2注浆过程中应随时观察压力表数值,注浆后暂不拔管,直至水泥浆从管外流出为止,拔出注浆管,密封钢管端部,加压数分钟,待水泥浆再次从钢管外流出为止。3当一次注浆难以达到冲盈系数要求、达到注浆压力设计值时,需要多次间歇注浆,一般为三到五次,直至管口翻浆为止。15施工技术边坡支护工程技术标准
编号:YX-GC-BZ-TJ-02版号:2017年06月1.0版页码:第6页共12页微型桩成桩后图示3.3桩锚支护施工准备→测量放线→钻孔灌注桩施工→第一次土方开挖(第N次土方开挖)→锚孔成孔→锚索安装→注浆→安装腰梁及冠梁→张拉及锁定1)施工准备123基坑支护设计方案、施工方案已经通过评审。所需材料及施工机具已就位。施工人员经过施工前上岗培训及安全技术交底,并留存影像资料。2)测量放线灌注桩施工: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桩位放线定点,施工前必须进行复核。2第一次土方开挖:放线定点,确定开挖边线,施工前必须进行复核。3锚孔成孔:桩锚位置和桩锚标高依据基桩轴线和高程引测点进行测放,施工前必须进行复核。13)钻孔灌注桩施工123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及要求等以《钻孔灌注桩工程技术标准》为准。护坡桩桩头剔凿干净,保证连梁与桩体良好结合,保证支护体系整体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强度后方可进行土方开挖。4)第一次土方开挖(第N次土方开挖)为保证桩锚施工作业面,水平方向距桩墙处留出不小于6m的作业面。2土方开挖过程中应注意对桩的保护,垂直方向距桩留出300mm厚度进行人工清理,避免机械对桩的破坏。15)锚孔成孔按设计要求布点成孔。钻机对准孔位的中心,保证成孔达到设计要求的角度,然后作水平校正,保证桩锚与围护桩墙成一定角度。6施工技术边坡支护工程技术标准
编号:YX-GC-BZ-TJ-02版号:2017年06月1.0版页码:第7页共12页钻孔时保证成孔角度6)锚索安装12锚索顺直,自由段套以聚乙烯防护套,锚索的表面设置定位器。安装锚索,沿预钻孔插管进入围护桩墙后,带浆低压钻进到设计桩锚末端。7)注浆采用二次灌浆法,注浆管端距孔底150mm,灌注时,管口始终埋入浆内,待浆液灌满后封堵孔口、补浆,稳压数分钟。8)安装腰梁及冠梁加工异型支撑板,调整角度,使腰梁、冠梁承压面在同一平面上,且承压面平整并与锚杆轴线方向垂直。围护桩桩顶清理及锚固绑扎钢筋及立模板7施工技术边坡支护工程技术标准
编号:YX-GC-BZ-TJ-02版号:2017年06月1.0版页码:第8页共12页设置标高控制点,对模板标高进行校核9)张拉及锁定1冠梁成型效果待桩锚达到设计张拉强度后,方可进行张拉。按照设计要张拉桩锚,并做好张拉记录。2锚杆张拉试验逐级加载进行,只有当本级荷载达到稳定后,方可进行下一级加载试验,张拉加荷分级及加荷速率按规范进行。3锚杆张拉试验合格后即可进行锚杆张拉锁定,锁定后如有明显应力损失时,应进行补偿张拉。锚杆张拉锁定8施工技术边坡支护工程技术标准
桩锚支护4编号:YX-GC-BZ-TJ-02版号:2017年06月1.0版页码:第9页共12页完成后开始开挖下一层土方施工。电梯井、集水坑等局部小深坑的支护4电梯井、集水坑等局部小深坑的支护可采用挡土墙、沉井、微型桩配合局部降水工程进行施工。微型桩支护图示51)2)3)4)6成品保护沉井护壁图示锚杆的非锚固段及锚头部分应及时作防腐处理。成孔后立即及时安插锚杆,立即注浆,防止塌孔。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定位控制桩、水准基点桩,防止碰撞产生位移。坡顶喷射砼时应用彩条布或塑料膜对基坑周边的定型防护栏杆进行保护。质量控制要点1)分段开挖,分段支护,不应一次开挖后再支护施工。2)施工中应对锚杆位置、钻孔直径、深度及角度、锚杆锚入长度、注浆配比、压力及注浆量、喷锚墙面厚度及强度、锚杆应力等进行检查。3)每段支护体施工完毕后,应检查坡顶或破面位移,坡顶沉降及周围环境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应采取措施,恢复正常后方可继续施工。4)支护过程中遇到特殊土层,如流沙等,采用快硬水泥注浆处理。5)回填土区域范围内的边坡支护应有专项设计方案及施工方案。6)监测:1监测内容包括以下方面:A.支护位移的量测。B.开裂状态(位置、裂宽)的观察及记录。C.附近建筑物和重要管线设施的变形量测和裂缝观察并记录。D.基坑渗漏水和基坑内外地下水位变化。E.锚杆及锚头固定情况。F.对支护位移的量测至少应有基坑边壁顶部的水平位移与垂直沉降。测点9施工技术边坡支护工程技术标准
编号:YX-GC-BZ-TJ-02版号:2017年06月1.0版页码:第10页共12页位置应选在变形最大或局部地质条件最不利的地段。测点总数不宜小于3个,测点距离不宜大于30m。应同时测定基坑边壁不同深度位置处的水平位移,以及地表离基坑边壁不同距离处的沉降,给出地表沉降曲线。根据观测点布置图设置位移、沉降观测点G.支护过程中不明水的出现及周边巡查。2在支护阶段,每天监测不少于1~2次,在完成基坑开挖,变形趋于稳定的情况下,可适当减少监测次数。施工监测过程应持续至整个回填结束,支护退出工作为止。3应特别加强雨天和雨后监测。对各种可能危及土钉支护安全的水害来源,要进行仔细观察,如场地周围排水、上下水道、化粪池、贮水池等漏水以及土体变形造成的管道漏水和人工降水不良等情况的观察。坡顶设置排水沟4边坡设置泄水孔在施工过程中,基坑顶部的侧向位移与当时所挖深度之比,如粘性土超过3‰~5‰,砂土超过3‰时,应加强观测,分析原因并及时对支护采取加固措施,必要时增加其他支护办法,以防止事故发生。验收标准71)资料验收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原材料合格证和试验报告。3土方开挖记录。4钻孔记录(钻孔尺寸误差,孔壁质量等)。10施工技术边坡支护工程技术标准
5编号:YX-GC-BZ-TJ-02版号:2017年06月1.0版页码:第11页共12页注浆记录及浆体试块强度试验报告。6锚杆张拉记录。7喷射混凝土记录(面层厚度,混凝土试块强度试验报告)。8土钉抗拔试验报告。9检验批验收记录。2)锚杆及土钉墙支护工程质量检验标准:项主控项目序1212一般项目3456检查项目锚杆土钉长度锚杆锁定力锚杆或土钉位置钻孔倾斜度浆体强度注浆量土钉墙面厚度墙体强度围护结构墙顶位移监控值(cm)368mm设计要求围护结构墙体最大位移监控值(cm)5810mm°设计要求大于理论计算注浆量±10允许偏差或允许值单位数值mm±30设计要求±100±1检查方法用钢尺量现场实测用钢尺量测钻机倾角试样送检检查计量数据用钢尺量试样送检地面最大沉降监控值(cm)36103)基坑变形监控值:基坑类别一级基坑二级基坑三级基坑注:1)符合下列情况之一,为一级基坑:1重要工程或支护结构做主体结构的一部分;2开挖深度大于10m;3与临近建筑物,重要设施的距离在开挖深度以内的基坑;4基坑范围内有历史文物、近代优秀建筑、重要管线等需严加保护的基坑。2)三级基坑为开挖深度小于7m,且周围环境无特别要求时的基坑。3)除一级和三级外的基坑属二级基坑。4)当周围已有的设施有特殊要求时,尚应符合这些要求。81)2)3)4)5)6)7)8)9)现行标准《河南省基坑工程技术规范》DBJ41/139-2014;《河南省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41/138-201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基坑工程检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11施工技术边坡支护工程技术标准
编号:YX-GC-BZ-TJ-02版号:2017年06月1.0版页码:第12页共12页10)《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实用手册》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1)亚新集团相关管理规定及技术标准等。
注:未列出的技术规范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如本技术标准引用的技术规范与最新现行规范有冲突时,以最新、最严规范为准。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