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企业机电设备的维修与保养

来源:易榕旅网
企业机电设备的维修与保养 刘继庆摘要杨帆 273400) (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机电设备的维修和保养不只是排除故障和维持性能的手段,更是保证企业取得经济效益的一种长期连续的 机电设备维修保养 文献标识码:A 设备的某些缺陷和先天不足,提高设备的先进性、可靠性及维 修性,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从企业的长期利益角度看,对于那 些频发故障、维修费用过高的设备,或者有新的先进技术出现 时,可以进行改进甚至重新设计。维修的最终目的是降低设 备劣化带来的损失,提高设备的生产效能。在实际生产中,应 该针对不同的设备及其使用情况,分别采取适当的、经济有效 的维修方式,尽可能的保证设备处在良好运转的状态。 3基本内容 由于机电设备的结构和运转要求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对 机电设备进行维修与保养时,其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三大类,即 检查工作、保养工作和维护性修理工作。 3.1机电设备检查工作的内容 检查工作是指定期检查、日常检查和点检、巡检,以便根 据机电设备的运转情况,对其进行有效的维修与保养措施。在 实际中,一般利用人的感觉器官去判断设备是否异常。(1)眼 看。观察仪表的动作和指示值是否正常,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 和零部件是否可靠和齐全,设备是否同故障发生前一致,有无 出现变形、变色、断裂、松动、磨损、腐蚀、冒烟、产生火花等情 况。(2)鼻闻。线圈、线路、变压器和电动机是否因为发生短路 等异常而产生烧损的气味,是否有塑料设备因为过热而产生异 味等。(3)耳听。设备的声音、振动音律及音色是否有异常,需 要时可以用螺丝刀或者直接触及到异常的部位进行听诊。(4) 手摸,检查设备有无发热或过热,接头有无松动等。 3,2机电设备的保养工作 对设备的保养主要是依据各类不同设备的使用要求,遵 循使用说明书有针对性的进行保养。主要包括防锈、防蚀、清 洗、换油、电源维护以及其他必要的调整工作,比如调整配合 间隙、紧固零件等。防锈和防蚀是设备保养中最为复杂的工 作,在生产中应该根据设备所处的环境,综合考虑温度、湿度、 工业性气氛(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粉尘等因素, 选择恰当的物理防锈或(电)化学防锈方法对设备整体和零部 件加以保护。 3.3机电设备的修理工作 为了保持机电设备的各项精度和工作性能,在实施保养 的基础上,还必须对机电设备进行预防性修理或故障修理等 工作。不同机电设备的日常修护工作有着较大的差异,但综 合来看,主要包括及时更换易损部件和消耗部件,维护检测仪 表和传感装置正常,治理漏油、漏水、漏气、漏电等。如果设备 发生故障,还必须进行相应的修理工作,以恢复设备精度和性 能,保证生产。修理前应详细了解待修设备的故障所在,如精 度丧失情况、主要零部件的磨损程度、外观缺陷等,了解设备 为满足工艺要求应作哪些方面的改进或改装,查阅历次修理 记录,熟悉设备的结构特点和原设计精度要求,确定具体的修 理方法。修理时应尽可能恢复到原有的精度标准,达到保证 生产工艺最起码的要求。装配时要确保平行度、同轴度、垂直 度等精度要求。修理完成后要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试验和检验, 全面衡量设备性能的恢复状况。 投资,是生产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文章阐述了维修、保养的基本要求、方式和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中图分类号:TM07 随着工业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经济效益愈来愈 依赖于机电设备的性能,机电设备的技术水平也成为国家工 业水平的直观体现。由于材料、环境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机 电设备在使用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磨损、形变、腐蚀、断裂等 问题,使得设备的状态产生劣化,性能和精度降低,甚至造成 整机的损毁。高质量地做好机电设备维修与保养,对保障安 全生产、充分发挥设备性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 效率都有着积极而显著的作用。 1基本要求 维修是为了恢复或改善机电设备性能而实施的技术活动, 保养则是为了保持或提高机电设备性能而实施的技术活动。机 电设备维修与保养工作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1安全 机电设备的零部件及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尤其是机械传 动及危险部分必须设有保护装置,线路、管道都要完整;设备 的电气系统、传动系统、操作系统、安全防护系统等要稳定;温 度、压力和振动等参数均不能超过相关标准;此外,操作人员 必须持证上岗、遵守操作规程。 1.2整洁 机电设备的内外均要保持整洁;工具、零件、附件以及产 品要整齐放置,管道和线路要有条理;外露的滑动面、传动零 件以及丝杠、齿条、齿轮箱、油孔等处不可有油污油垢;设备周 围的碎屑、杂物等要及时清扫干净,保证设备所在环境的清洁。 1.3润滑 润滑所需要的相关设备,例如油壶、油枪、油毡等要准备 齐全且保持清洁;按时进行加油或换油,保证不断油,防止干 摩现象的出现;并保证油质符合相关要求,油压正常,油标明 亮,油路畅通。 2基本方式 机电设备的维修方式通常是指维修时机的选择,主要包 括以下几种: (1)事后维修。机电设备发生异常或者性能下降至合格水 平以下时采取的非计划性维修,或对事先无法预计的突发故 障时,被动地进行维修处理的方式;该方法适用于停机损失较 小、不会造成设备连锁损坏、不会使生产前后环节堵塞等特点 的设备,而对于重要设备,仅采用这种方式是很不经济的。 (2)定期维修。以时间为基础的预约维修方式,即只要设 备运行达到一定时长,都要强制进行的维修工作。定期维修 可以减少突发故障,预防隐蔽故障,适用于己知寿命分布规律 的设备。但该方式十分僵化,且检修周期主要凭经验和统计 资料确定,而非实际情况,所以维修过剩和维修不足的情况都 时有发生。 (3)视情维修。立足于故障机理的分析,根据设备的技术 状况,通过各种监测监控手段,为发现潜在故障而进行的维修 活动。视情维修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故障率,有效预防和遏 制严重故障的发生,减小了维修范围和工作量,使维修工作变 被动为主动,经济而科学。 (4)机会维修。不拘泥原来的维修计划,充分利用节假日、 生产淡季等生产空隙进行全流程的检修,避免了生产损失,使 参考文献 设备保持完好的待命状态,有效性高,可以与视情维修或定期 [1]王国贞.电气设备故障检测与维护【M] E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 维修同时进行。 【2】王任远.机电设备管理与质量标准【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 (5)改进设计。不断地利用先进的工艺方法和技术,改正 140 一科教导刊r电子版J・2015年第9期r中J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