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联考语文试题
一、未知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2年即将过去,这一年,大家都不容易,大家也都了不起。我们经历了世界变局加剧、新冠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等多重考验,再加上还有少数国家推动所谓的经济科技“脱钩”,在困难情况下上下同心,踔厉奋发,不但保持住了产业链、供应链基本稳定,完成了稳住经济大盘的艰巨任务,也通过勤练内功,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蓄积起发展的新动能,助力经济跑出加速度。
这一年里,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内容的“三新”经济更加活跃,通过科技成果、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不断推动产业的分化、升级、融合,并形成多元化、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或服务,进而催生出高效并具有独特竞争力的经营主体。从现代农林牧渔业到先进制造业,从技术服务到创新创业服务,“三新”的力量在三大产业中都洋溢出蓬勃的生机。
民以食为天,在一日三餐中就能体验到“三新”的力量。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为我国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做出贡献。今年我国遭遇北方罕见秋汛导致冬小麦晚播、南方持续高温干旱等不利因素影响,但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的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不断拓展,新技术、新应用不断打开农业的传统定义。搭载了大数据、云计算、北斗导航等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智能农机,更是让农业生产插上了科技的翅膀,植保无人机从无到有发展迅速,目前保有量和作业面积已位居世界第一。我国粮食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子。
新能源、新动能产品高速增长,彰显工业经济韧性。2022年前十一个月,汽车整车共出口192.8万辆,同比增长一倍。车辆出口增多同样有“三新”推动: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和投资同比增速喜人,推动工业升级发展。技术含量较高、附加值较高的高技术制造业持续保持较快增长,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9.9%,比全部投资增速高14.6个百分点,引领中国经济加速转型升级。
比起农业和工业,服务业中的“三新”给人的感觉更加直观,不但优化供给端的结构,也给消费端带来新的变化。在这一年里,在线教育、远程会议、在线医疗等快速发展,直播视频、网上带货增势强劲,新的消费模式不断出现,渗透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消费注入新活力,为人们的生活加入新色彩。互联网与各行业交
融共进,培育和壮大了服务业新动能,1~11月份,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13.2%,随着经济数字化转型加快,产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
“三新”带来发展新力量,跑出新速度。“三新”的力量在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新”会不断扩展和更迭,经济也会拥有不竭的动力。
(节选自孔令龙《“三新”发力,让经济跑出加速度》,《光明日报·热评》
2022年12月16日)
材料二 有人把好的营商环境比喻为热带雨林。热带雨林阳光充足、雨水丰沛、物种多样,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空间,充满活力。而热带雨林式营商环境,能够容纳类型足够多的市场主体,不管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微企业,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位置。
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对标国际先进经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显著成效。2012年,我国市场主体有5500万户,到今年7月底,市场主体增至1.46亿户,年均净增超1000万户。市场主体活跃度总体稳定在70%左右。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排名,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我国由2012年的第91位,上升到2020年的第31位,8年提升了60位。
国内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世界排名不断提升,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和韧性。市场在不断变化,营商环境也要随之不断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营商环境只有更优,没有最优。当前,我国经济正在稳定恢复,发展形势稳中向好,但也要注意到,世界经济整体发展环境面临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国内消费力偏弱。在这种情况下,要进一步激活市场主体活力,释放消费潜力,增强发展动力,优化营商环境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举措。
客观讲,近些年我国各地各部门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推进力度一再加大,涉及层面越来越广,但一些顽瘴痼疾仍难根除。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不仅要解决老问题,还要适应新变化、新需求,找到新思路、新方法。当前,“三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快速发展,对市场环境和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也对市场管理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 改革需要摸索前行,而具体如何改,并非“一个方子包治百病”。事实上,6个试点城市在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虽然坚持的原则大体相同,但它们在具体政策措施上却各有不同,各具特点。
当前营商环境建设仍处于摸索阶段,随着试点改革的深入,试点城市还会积累更多更好的经验,为全国其他地方推进改革提供借鉴示范。
(节选自胡立彪《营商环境“优”无止境》,《中国质量报》2021年09月10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2022年,我国勤练内功,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蓄积起发展的新动能,超额完成稳住经济大盘这一艰巨任务。
B.从现代农林牧渔业到先进制造业,从技术服务到创新创业服务,这一系列的改变,都有“三新”的功劳。
C.我国粮食作物实现了良种化,做到了中国的粮食主要用中国的种子,种在地里的种子已取代了外国种子。
D.热带雨林式营商环境是一个假想,不现实,因为我国出台了许多相关的政策措施,顽瘴病疾仍无法根除。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22年,我们经历了世界变局加剧、新冠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等多重考验,大家都不容易,也都了不起。
B.2022年,以“三新(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为核心内容的经济更加活跃,可设法催生出高效经营主体。
C.“三新”力量不仅体现在一日三餐之中,还体现在车辆出口增多上,它推动着中国经济加速转型升级。
D.国内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优化城市营商环境可套用试点城市坚持的原则和改革经验,供其他地方借鉴。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我国产业不断分化、升级、融合,形成了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模式。 B.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创新,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C.2021年,我国高端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其中电子等制造业都有韧性增长。
D.“澳门之味巡礼——五都荟萃”于2022年12月16日晚在澳门金光大道公园开锣。
4.怎样发挥“三新”力量,为我国粮食产量的稳定或持续增长做出贡献?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
5.如何改善我国的营商环境?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轻轻地走与轻轻地来
史铁生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说过,徐志摩这句诗未必牵涉生死,但在我看,却是对生死最恰当的态度,作为墓志铭真是再好也没有。
生命的开端最是玄妙,完全的无中生有。好没影儿的忽然你就进入了一种情况,一种情况引出另一种情况,顺理成章天衣无缝,一来二去便连接出一个现实世界。 对我而言,开端,是北京的一个普通四合院。我站在炕上,扶着窗台,透过玻璃看它。屋里有些昏暗,窗外阳光明媚。近处是一排绿油油的榆树矮墙,越过榆树矮墙,远处有两棵大枣树,枣树枯黑的枝条镶嵌进蓝天,枣树下是四周静静的窗廊。与世界最初的相见就是这样,简单,但印象深刻。复杂的世界尚在远方,或者,它就蹲在那安恬的时间四周,看一个幼稚的生命慢慢睁开眼睛。
奶奶和母亲都说过:你就出生在那儿。
其实是出生在离那儿不远的一家医院。生我的时候天降大雪。一天一宿罕见的大雪,路都埋了,奶奶抱着为我准备的铺盖蹚着雪走到医院,走到产房的窗檐下,在那儿站了半宿,天快亮时才听见我轻轻地来了。母亲稍后才看见我来了。奶奶说,母亲为生了那么个丑东西伤心了好久,那时候母亲年轻又漂亮。这件事母亲后来闭口不谈,只说我来的时候“一层黑皮包着骨头”,她这样说的时候已经流露着欣慰,看我渐渐长得像回事了。但这一切都是真的吗?
我蹒跚地走出屋门,走进院子,一个真实的世界才开始提供凭证。太阳晒热的花草的气味,太阳晒热的砖石的气味,阳光在风中舞蹈、流动。青砖铺成的十字甬道连接起四面的房屋,把院子隔成四块均等的土地,两块上面各有一棵枣树,另两块种满了西番莲。西番莲顾自开着硕大的花朵,蜜蜂在层叠的花瓣中间钻进钻出,嗡嗡地开采。蝴蝶悠闲飘逸,飞来飞去,悄无声息仿佛幻影。枣树下落满移动的树影,落满细碎的枣花。青黄的枣花像一层粉,覆盖着地上的青苔,很滑,踩上去要小心。天上,或者是云彩里,有些声音,有些缥缈不知所在的声音——风声?铃声?还是歌声?说不清,很久我都不知道那到底是什么声音,但我一走到那块蓝天下面就听见了他,甚至在襁褓中就已经听见他了。那声音清朗,欢欣,悠悠扬扬,不紧不慢,仿佛是生命固有的召唤,执意要你去注意他,去寻找他、看望他,甚或去投奔他。
我迈过高高的门槛,艰难地走出院门,眼前是一条安静的小街,细长、规整,两三个陌生的身影走过,走向东边的朝阳,走进西边的落日。东边和西边都不知通向哪里,都不知连接着什么,唯那美妙的声音不惊不懈,如风如流……
我永远都看见那条小街,看见一个孩子站在门前的台阶上眺望。朝阳或是落日弄花了他的眼睛,浮起一群黑色的斑点,他闭上眼睛,有点儿怕,不知所措,很久,再睁开眼睛,啊!好了,世界又是一片光明……几只蜻蜓平稳地盘桓,翅膀上闪动着光芒……鸽哨声时隐时现,平缓,悠长,渐渐地近了,扑噜噜飞过头顶,又渐渐远了,在天边像一团飞舞的纸屑……这是件奇怪的事,我既看见我的眺望,又看见我在眺望。
那些情景如今都到哪儿去了?那时刻,那孩子,那样的心情,惊奇和痴迷的目光,一切往日情景,都到哪儿去了?它们飘进了宇宙,是呀,飘去五十年了。但这是不是说,它们只不过飘离了此时此地,其实它们依然存在?
梦是什么?回忆,是怎么一回事?
倘若在五十光年之外有一架倍数足够大的望远镜,有一个观察点,料必那些情景便依然如故,那条小街,小街上空的鸽群,蜻蜓翅膀上的闪光和那个痴迷的孩子,还有天空中美妙的声音,便一如既往。如果那望远镜以光的速度继续跟随,那个孩子便永远都站在那条小街上,痴迷地眺望。要是那望远镜停下来,停在五十光年之外的某个地方,我的一生就会依次重现,五十年的历史便将从头上演。
真是神奇。很可能,生和死都不过取决于观察,取决于观察的远与近。比如,当一颗距离我们数十万光年的星星实际早已熄灭,它却正在我们的视野里度着它的青年时光。
时间限制了我们,习惯限制了我们,谣言般的舆论让我们陷于实际,让我们在白昼的魔法中闭目塞听不敢妄为。白昼是一种魔法,一种符咒,让僵死的规则畅行无阻,让实际消磨掉神奇。似乎所有的人都在白昼的魔法之下扮演着紧张、呆板的角色,一切言谈举止,一切思绪与梦想,都仿佛被预设的程序圈定。
因而我盼望夜晚,盼望黑夜,盼望寂静中自由的到来。 甚至盼望站到死中,去看生。
我的躯体早已被固定在床上,固定在轮椅中,但我的心魂常在黑夜出行,脱离开残废的躯壳,脱离白昼的魔法,脱离实际,在尘嚣稍息的夜的世界里游逛,听所有的梦者诉说,看所有放弃了尘世角色的游魂在夜的天空和旷野中揭开另一种戏剧。风,四处游走,串联起夜的消息,从沉睡的窗口到沉睡的窗口,去探望被白昼忽略了的心情。另一种世界,蓬蓬勃勃,夜的声音无比辽阔。是呀,那才是写作啊。
(节选自《我与地坛》)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五段,通过对“生我的时候天降大雪”的描写,写出了天气的寒冷及奶奶内心的热切。
B.“其实是出生在离那儿不远的一家医院”这话,让说“你就出生在那儿”的奶奶和母亲感到尴尬。
C.史铁生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有关“生病”与“写作”的内容在文中都有涉及。
D.“一层黑皮包着骨头”语言生动,情真意切,既照应前面的“丑东西”,又流露出母亲的欣慰之情。
2.下列有关“另一种世界”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另一种世界”言外之意是指与白昼相对的夜晚世界,作者用委婉的语言表达出自己对另一种世界的盼望。
B.“另一种世界”是指不受“时间”“习惯”“舆论”限制的自由世界,即用写作创造的新世界。
C.“另一种世界”表达出“我”对人生的有限与无限以及对生命的深刻思考,意蕴深厚,耐人品味。
D.“另一种世界”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世界,它让“我”的心魂在黑夜出行,能脱离开残废的躯壳。
3.作者说“但在我看,却是对生死最恰当的态度”,这“最恰当的态度”指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我与地坛(节选)》第五段“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本文第三段对四合院也有景物描写,这两处景物描写的作用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珪字正甫。中进士第,不求调,久乃除澄州军事判官,迁三河主簿。丁父忧,起复翰林修撰,同知制诰。在职八年,改户部员外郎,兼太常丞。珪号为辨博凡朝廷制度损益珪为编类详定检讨删定官初两燕王墓旧在中都东城外海陵广京城围墓在东城内。前尝有盗发其墓,大定九年诏改葬于城外。俗传六国时燕王及太子丹之葬,及启圹,其东墓之柩题其和曰“燕灵王旧”。“旧”,古“柩”字,通用。乃西汉高祖子刘建葬也。其西墓,盖燕康王刘嘉之葬也。珪作《两燕王墓辩》,据葬制名物款刻甚详。安国军节度判官高元鼎坐监临奸事,求援于太常博士田居实、大理司直吴长行、吏部主事高震亨、大理评事王元忠。震亨以属鞠问官御史台典事李仲柔,仲柔发之。珪与刑部员外郎王翛、宛平主簿任询、前卫州防御判官阎恕、承事郎高复亨、文林郎翟询、敦武校尉王景晞、进义校尉任师望,坐与居实等转相传教,或令元鼎逃避,居实、长行、震亨、元忠各杖八十,翛、珪、询、恕、复亨、翟询各笞四十,景晞、师望各徒二年。久之,除河东北路转运副使,复入为修撰,迁礼部郎中,封真定县男。珪已得风疾,失音不能言,乃除潍州刺史,同辈已奏谢,珪独不能入见。世宗以让右丞曰:“卿等阅书史,亦有不能言之人可以从政者乎?”又谓中丞刘仲诲曰:“蔡珪风疾不能奏谢,卿等何不纠之。人言卿等相为党蔽,今果然邪。”珪乃致仕,寻卒。珪之文有《补正水经》五篇,《南北史志》三十卷,《续金石遗文跋尾》十卷,《晋阳志》十二卷,文集五十五卷。《补正水经》《晋阳志》,文集今存,余皆亡。
(节选自《金史·蔡珪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珪号为辨博/凡朝廷制度/损益珪为/编类详定检讨删定官/初/两燕王墓旧在中都东城外/海陵广京城围/墓在东城内/
B.珪号为辨博/凡朝廷制度损益/珪为编类/详定检讨删定官/初/两燕王墓旧在中都/东城外/海陵广京城围/墓在东城内/
C.珪号为辨博/凡朝廷制度/损益珪为/编类详定检讨删定官/初/两燕王墓旧/在中都东城外/海陵广京城围/墓在东城内/
D.珪号为辨博/凡朝廷制度损益/珪为编类详定检讨删定官/初/两燕王墓旧在中都东城外/海陵广京城围/墓在东城内/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调”指调动官职,文中是升任官职之意;表示调动官职的词语还有改、兼、左迁等。
B.翰林修撰,与苏轼的翰林学士不同,主要职责是记载皇帝言行,草拟有关典礼文稿等。
C.“笞”与古代五刑“笞、杖、徒、流、死”的“笞”意思相同,也指用鞭、杖、竹板抽打。
D.“人言卿等相为党蔽”与“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赤壁赋》)两句中的“蔽”字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蔡珪有才学,考中进士第,他很久后才开始担任三河县主簿等职,曾负责朝廷制度的改易等工作。
B.蔡珪做事情认真严谨,曾为辨别两座燕王墓,仔细考察墓葬情况写作《两燕王墓辩》而受到好评。
C.高元鼎因为犯罪而向高震亨等人求援,高震亨将此事嘱托给李仲柔,李仲柔告发,蔡珪等人遭殃。
D.蔡珪退休不久就去世了,他著作颇丰,写有《补正水经》《南北史志》等很多文章,部分已亡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前尝有盗发其墓,大定九年诏改葬于城外。
(2)世宗以让右丞曰:“卿等阅书史,亦有不能言之人可以从政者乎?” 5.蔡珪退休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观田家 韦应物
①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注】①德宗兴元元年(784年),诗人任滁州刺史期间,看到春耕时节田家辛勤劳苦的场景,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田园诗。②卉:草的总称。③景:日光。晏:晚。④劬(qú):过分劳苦。⑤膏(gāo)泽:谓贵如油的春雨。⑥禀(lǐn):同“廪”,储存谷物的屋舍。⑦闾(lǘ)里:乡里,泛指民间。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惊蛰时节,天气回暖,春雷始鸣,微雨拂草木,农民忙于春耕,诗人以春耕点出春雨春雷。
B.第三、四两句诗总写农家耕作,“几日闲”这三个字用反问的句式道出了农民劳作的艰辛。
C.“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写农民无粮及徭役之苦,描写出封建社会农民被压迫的惨境。
D.最后两句诗中的“方惭”二字既是对不劳者的谴责,也是诗人对自己宦游食禄生活的自责。
2.杨万里《插秧歌》“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观田家》与《插秧歌》都写到“春雨”,表达技巧是否相同?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仿用《管子·形势解》中的话,表达诗人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的愿望。 (2)苏轼《赤壁赋》中,从不变的角度,写人与万物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赫赫战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
⑥④
⑤
③
②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张巨型的方桌上,按照一年12个月和24个节气的寓意,整齐有序地摆满了288道精致玲珑、鲜美细腻的徽菜。还未走近,就觉香气扑鼻,令人 ① 。这便是日前在安徽省绩溪县举办的美食文化旅游节上的“赛琼碗”民俗活动现场。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赛琼碗”民俗活动有着“徽菜民间博览会”“徽州的满汉全席”之美誉。
绚丽的色彩是这桌“赛琼碗”最 ② 的地方。放眼望去,冬笋的嫩黄、豆腐的玉白、香菇的灰褐、蕨菜的青紫、辣椒的艳红……美形各异、美味十足、美色缤纷。
288道菜品中,臭鳜鱼、一品锅、毛豆腐……徽菜名肴一应俱全。这些珍馐荤素兼备,造型悦目,色香俱全,宛如一件件艺术品,体现出徽菜特色和徽厨的高超技艺。
相传,“赛琼碗”活动是为纪念古徽州一位名人——汪华设立的。据史料记载,汪华是隋末唐初地方自治首领、唐代大臣,今绩溪登源人。他幼年时武艺超群,长大后应郡府招募加入义军。隋末天下大乱,生灵涂炭,汪华率领兵士攻占了歙、睦等州,号称“吴王”。其时正是国家动荡, ③ 之时,而汪华所治之地,多年不见兵戈,百姓得以安生。
(节选自李晓红《赛琼碗,徽州的满汉全席》,《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年
11月21日)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下列四处破折号的用法,与文中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 B.“好香的干菜,——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低声说道。 C.这简直就是——说得不客气点——无耻的勾当!
D.“……班长他牺——”小马话没说完就大哭起来。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二十四节气彰显着中国人数千年来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画卷,彰显着中华民族崇尚自然、推崇自然的文化基因。取法自然,是中国人制定和命名时间的重要标准与鲜明特色。从立春到大寒,二十四节气不是简单的数字罗列,而是以季节、降水、气温、物候等变化来呈现 ① 的自然之美。例如,从雨水到谷雨,表征的
是从早春“细雨霏霏”到暮春“雨如谷粒”的降水变化。仅从名称上来看,二十四节气就洋溢着自然的浪漫与神韵。
与二十四节气“配套”存在的七十二候,将 ② ,以植物的萌动、开花、结实、落叶,动物的蛰眠、鸣叫、繁育、迁徙,以及冰雪消融、电闪雷鸣等典型物候现象来标识时间流转的轨迹。立秋三候,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寥寥数语便将立秋之景刻画得细致入微、惟妙惟肖。物候是衡量自然生态变化走向的重要指标,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共同构建起的时间认知体系,反映了 ③ 。
(节选自张建军《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国时间》,《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年
11月22日)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2年世界杯上的阿根廷队可谓是热度最高的队伍之一,而他们的当家球星梅西,更是每一场比赛都被球迷拿在放大镜下观察。外界有一种论调,那就是梅西虽然拥有精湛的技术,但他没有领袖气质,这是他和前辈马拉多纳之间的区别。有媒体评论说,梅西不是巨星,他只想踢得好一些,更好一些,所以,请球迷不要相信梅西能够制造奇迹。
以上这段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