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暂无
来源:《计算机世界》 2014年第7期
本报记者 邹大斌
近年来,DCIM(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软件在数据中心悄然流行,在各大电信公司的数据中心和一些新建的IDC 中。DCIM 系统正在成为一种标配的软件。
DCIM 是一种将IT 设备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比如,供电、制冷等)管理结合起来,对数据中心关键设备进行集中监控、容量规划等集中管理的软件。它能从资产、容量、变更、电源、环境、能源等多方面对数据中心进行全面管理,将基础设施要素的管理(动环管理)与IT 管理融为一体,最大程度提升数据中心效率。
由于云计算的普及,将IT 的基础设施和IT 设备作为一个整体服务或者说数据中心作为一个整体服务提供,已经为大家所接受。数据中心管理者也越来越希望能以一种通过方式管理它们。这是因为相对于传统的机房基础设施管理和IT 设备分别管理,DCIM 的统一管理给数据中心管理者带来很大方便。比如,在虚拟化日渐流行的今天,为了响应用户需求,可能需要在某个服务器中启动一个新的虚拟机(VM)。传统的IT 管理工具一般只会关注该服务器的计算、存储资源以及带宽是否能满足需求,而不太会关注到供电以及制冷方面的需求,而传统的动环监控又不会设计IT 设备。利用DCIM,就可以对所有这一切进行统一管理,从而确保最终满足用户需求。
“DCIM 系统还能收集并且管理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的资产、资源应用和运行状态,这些信息整合和分析后,可以帮助管理人员实现业务和服务为导向的目标,并优化数据中心性能。”CA Technologies 北亚区服务保障部高级总监郑伟轮告诉计算机世界记者。
实际上,DCIM 已经引起了业界的普遍重视,很多厂商都推出了自己的DCIM 软件。比如像CATechnology 这样的传统管理软件厂商和一些原来提供机房基础设施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不过,虽然同样都是DCIM,但来自不同类型的供应商其产品还是有不同的特点。比如,数据中心管理软件供应商的DCIM 在IT 设备管理上有优势,而基础设施解决方案供应商的DCIM 在供电、制冷等方面更胜一筹。两者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在于是否把DCIM 融入ITSM 之中。
郑伟轮介绍说,基础设施管理供应商的DCIM 主要是从基础设施的耗电量、散热这个层面来管理,通常没有把DCIM 与ITSM 相结合,也就是ITIL 的那些最佳实践,如变更管理、容量管理、服务级别管理等。“如果把ITSM 与原来比较粗放的基础设施管理相结合,就能把双方最优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了。”郑伟轮说。
其实,把DCIM 与ITSM 结合也是很常见的。比如,有客户需要申请机架空间(属于DCIM 的范畴),他的表述通常是“我有多少个服务器要放进来”,这本身还是一个变更管理,变更管理当中还隐含着容量规划、容量管理,这些就是ITSM 要涉及的内容。
将DCIM 融入ITSM 正是CA Technologies 的DCIM解决方案的特点。郑伟轮介绍说,“CA Technologies 的DCIM 强调两点:第一,我们所有的流程都必须合规,所有的流程都经过认证。第二,我们解决了ITSM 当中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CMDB 的实时性。因为如果CMDB 不准,配置管理数据库一致性会出问题,所有流程和分析都没法进行。”
郑伟轮用“DCIM 3.0”来定义融入到ITSM 中的CATechnolgies 的新一代DCIM。据他介绍,该系统包含有几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就是传统的动环监控,在这方面CA Technolgies 已经
有10 年以上的历史;另一个就是集成到ITSM 中的机房三维展示和包含容量和资产管理等在内的机房管理,这个产品进入市场也已经有3 年的时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