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易榕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最新做陶艺的心得总结700字

最新做陶艺的心得总结700字

来源:易榕旅网
听说今天吴老师要带我们去做陶艺。一听到这个消息,全班顿时炸开锅:有的一下子从座位上跳起;有的高兴的抱起了同桌;还有的已经背起书包准备出发了。我也迫不及待的站在门口排好了队。

我们乘着观光电梯来到了泥娃娃做陶艺。一进店,扑入眼帘的是那一个个闪闪发光的成品。接着是做陶艺的.工具。

我拿起一张小板凳把陶泥放在转盘上,便开始了一场人与陶泥的大作战。我挽起袖子,双手捧着陶泥,抬起一只脚就往那控制板上踩。“呲呲呲”啊那转盘上的陶泥便开始转圈。我瞪大双眼,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铅笔筒般大小的陶泥,生怕错过陶泥成品的一刹那。可是,不一会儿我那大大的眼睛又眯起来。几十分钟后,懒惰的我干脆直接闭上了眼睛。可是,懒惰很快给我带来了一个残酷的惩罚——陶泥已经弯的不成样子了!机智的我立刻去跟老师换了一个新的陶泥。已经失败过一次的我不敢在陶泥身上胡作非为了。我去请老师帮我打一个基础。

第二次人与陶泥的大战就要一触即发了!老师捧着陶泥把它越拉越高,犹如一座小雷峰塔。老师还没让小雷峰塔看看外面的世界就又把它按了下去。只见他一手拖着陶泥另一只手则在中间按了一个小洞。30分钟过去了,那一坨方块形的陶泥转眼就变成了一个典型的花盆。老师停下了转盘,把花盆移到了一块小木板上。几十分钟以后,陶泥晒干了。我十分小心地端着它,回了家。

这次陶泥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先把紫砂泥分成四份,然后用其中的一份……”陶艺老师是个中年男子,手却好像比我们这些小姑娘还要巧,一会儿工夫就能做出个精致的茶杯。同学们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的手,细细琢磨着老师说过的.每一个词句,一动不动,老师也在非常认真地讲解。台下时不时发出细微的声响,有同学正研究桌上的工具呢,他先盯着老师的动作,再捣鼓两下自己的,弄明白了,眼里是掩藏不住的喜悦,弄不明白,眼里是寻求答案的渴望,更加专注地看老师

1

的动作。也有同学顾不上看看自己的工具,一直聚精会神地学习老师的手法,目光随着老师上上下下。每次老师动几下手指,给陶土换个造型,大家都会不约而同的发出赞叹,老师也很受用,告诉了同学们好多技巧。经过十几分钟的学习,大家对陶艺已经略有了解,开始卷起袖子,跃跃欲试了。

老师顺着座位发紫沙泥,先拿到的同学看宝贝一样,不停地把玩着,没拿到的同学则是期盼着老师赶紧发到自己,还有性子急的同学直跺脚。很快,就人手一份紫砂泥了,座位里发出“叮铃咣当”的声音,大家迫不及待地开始“大展身手。”同学们回忆着老师的手法,像模像样地做起来,有时候卡壳了,就赶紧去请教身边的同学,前面同学凑过来看热闹,也会提几个有用的意见。“唉,帮我看看接下来怎么弄。”他的手掌都成了咖啡色,脸上也有几道印子,同桌闻声转过脸来,看着他先是忍不住哈哈大笑,引来了周围同学的注目,然后大家一起捂着肚子笑,笑够了,再讨论讨论他刚刚提出的问题,你弄一下,我弄一下。“嗯,你这里好像有点问题……”她侧身捣鼓几下身边同学的作品,换来同学感激的微笑……大家齐心协力地制作,很多同学都完成了像模像样的作品,这会儿工夫,我也在认真制作自己的陶艺作品。“先挖一个圆……”我默念着老师的步骤,却发现不能很好的去掉多余的泥,轻轻拍了拍同桌同学,她见我做了一半的东西,便了然于心,拿起一旁的工具仔细的帮我去掉多余的泥土,我点点头报以微笑,她又去忙自己的了。我继续学着老师的样子,一圈圈做好杯身,就又遇到了难题——刮不平凸起的纹路,一碰就把一半边杯子压扁了。叫来周围同学帮忙,一位先把杯子恢复原样,一位轻轻扶住杯子,还有一位转动起小转盘,示意我开始刮,很快就将杯子刮得平平整整了,大家相视而笑……

每个人都有了一个完美的,独一无二的,积淀了大家的努力和汗水的,陶艺作品。 今天,我终于能亲手学做陶艺啦!

穿上褂衣,戴好帽子,我小心翼翼地将手放在了陶泥上,机器慢慢地转动起来,加了些水后,陶泥开始变得光滑柔顺。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我很快就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技巧。我

2

将两手的食指放在陶泥的正上方,轻轻往下一压,一个小口就被我开了出来。双手捧着往里挤,那陶泥的形状颇有几分观世音菩萨手中那个仙瓶的韵味;将手放入瓶口中,沿着瓶子的内壁往外一推,陶瓶瞬间变得又矮又胖,像一个胖娃娃,让人忍俊不禁……陶泥在我手中不停地变化着样子,我玩得不亦乐乎。

可是,沉浸其中的我浑然不觉陶泥已经摇摇晃晃,快要变成一摊烂泥了。这下糟了,我手忙脚乱地将它扶正,可那陶泥好像在和我较劲儿似的,我往左扶,它偏要往右倒;我往前推,它偏要往后靠。三番五次下来,我已经筋疲力尽,望着眼前这个已经没有了形状的陶瓶,我仿佛看到它正在朝我坏笑。正当我不知所措的时候,工作人员走了过来,他细心地用手重新将陶泥塑形,很快,陶泥又恢复了原本的样子。

我小心翼翼地捏着,最终,我将陶泥定型成了一个陶罐。随后,就到了雕刻的环节啦!我选了一把精细的小刀,开始画起属于我的“大作”来。

我小心地拿着刻刀,在陶罐上细心地刻画着,一点一线,都融入了我认真仔细的心。近处,几棵松柏正傲然挺立着,隐约可见几处民屋。远处,雄伟壮丽的瀑布正飞泻而下,形成了无数朵巨大的水花。而在那蓝天之上,几朵白云悠然自得地飘着。似乎还少了些什么,对呀,山水画怎么可以没有青山呢?我拿起小刮片,在那瀑布旁抹了几笔,一座座青山就显现在了我的眼前。

陶艺能陶冶情操,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我家楼下开了一家陶泥店,为什么不去试试?

周日下午,我就拉着妈妈和姐姐一起来到了店里。走进店内,我的眼睛瞬间亮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陶艺品出现在我的眼前:有玲珑剔透的绿色戒指,有形象逼真的犀牛和小象,有可爱的小猫笔筒,还有水杯、收藏盒、茶叶箱……

我迫不及待,马上动手操作起来。刚开始,我做得最快最好,当我已做了一个竖直的笔

3

筒毛坯时,妈妈和姐姐的`手里则还是一堆烂泥。我骄傲极了,放声笑道:“哈哈哈!”可是,悲剧就在这时发生了:因为在我笑的时候用力过猛,还未完全成型的笔筒塌了!我尴尬极了,赶紧把羞红的脸低了下去,再一次认真地做了起来———我用手把泥堆在一起,揉、捏、拉、压、拽,一起上阵,我的泥巴,就像一块生面团,被我为所欲为地摆弄着:一会儿竖、一会儿横、一会儿扁、一会儿宽……简直奇形怪状!

一旁的姐姐看见了,摸着我的小脑袋,笑着说:“这块泥好惨呀!小朋友,让我来教教你吧!”姐姐就手把手地教了起来,这一次,我学得特别认真、特别投入!

终于,我学会了,按照姐姐那纯熟的手法,学着姐姐脚踩的姿势,比划着泥料的多少,看着转盘转动的方向和速度,小心翼翼地揉着、捏着……伴着店里优美的背景音乐,随着转盘带水的泥从我指间流过,如泥鳅般光滑,却又好似一层轻纱……就这样,我浮躁的心安静了下来!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做成了一个规规整整的花口笔筒,赢得了妈妈和姐姐的连声夸奖!

陶艺如一炉火,磨去了我的浮躁,炼就了我的耐心。陶艺,我期待着与你下次的约会! 寒假里,我到运河边一家陶艺馆去做手工。一跨进大门,就看见橱窗里陈列着小朋友们做的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陶艺作品,有撒满水果的生日蛋糕,有点缀着花蝴蝶的草帽……最吸引我的是一个有小猫图案的花瓶。“好漂亮啊!”我发出惊叹。“我也要做一个这样的花瓶!”

在陶艺馆阿姨的指导下,我先用陶泥搓了一个圆溜溜的球,再把它压扁,像一个小小的烧饼,阿姨说这就是花瓶的底座。接着又用陶泥搓成一根根细细的泥条,再把这些泥条一圈圈地围在“小烧饼”上,盘旋到大约15厘米的时候,阿姨说:“高度够了,这个就是花瓶的身子。”“花瓶这么难看啊,一点都不光滑。”我在心里暗暗地想。阿姨好像知道我在想什

4

么,微笑着说:“下面我们要把这个瓶身再加工一下,让它变光滑。”说完,她拿起了一把扁扁的塑料小刀,教我一点一点地开始刮瓶身,不多久,瓶身就变得光滑细腻了。

“我们还要给这个花瓶装饰一下,让它更漂亮。”阿姨又说道。“好啊!”我兴奋地从筐里挑选了一个小猫和爱心、小花的模具。我把陶泥放进模具中压扁,倒出来后就是我喜欢的那些图案了。我把这些图案再粘到瓶身上,“啊!这个花瓶可爱极了!”我自豪地大叫起来。“别急!”阿姨说,“涂上颜色就更加完美了。”

于是我把小猫涂上纯洁的白色,小花涂上黄、绿、蓝三色,爱心涂成金灿灿的.黄色,花瓶整体涂上娇嫩的淡粉色。一个精致而又充满童趣的花瓶就展现在我眼前。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它看,爱不释手。旁边的阿姨也都围过来夸赞我:“这个花瓶真得很美啊!”我心里喜滋滋的,充满了自豪。

我认为我做的花瓶是世界上最漂亮的花瓶,我为它感到骄傲!

星期六,爸爸带我去做陶艺。当我们走进一家陶艺馆时,发现这里除了店主外,空无一人,冷冷清清的,我心里暗暗地想:“这里肯定不好玩!”

这时,店主看到了我们,就乐呵呵地迎了上来,热情地给我介绍起来,还详细示范了一下陶艺的具体做法。

听完介绍后,我就迫不及待地坐在了陶艺机前。首先,我将一团泥球放在陶艺机的转盘上,再打开开关,让它快速旋转起来。然后,我再往手上蘸了点水,握成喇叭形后,罩住泥球,大拇指往里一伸,再往上一捋,一个美丽的细颈杯就做成了。但就在我洋洋自得的时候,衣袖不小心碰了一下杯子,杯子就从最细处裂开了。

我很不甘心,就请叔叔给我重换了一个泥球,又做起了泥杯,这次我不敢再将杯腰收得太细了。我轻轻地将杯腰收了一点后,就开始做杯口,但在用手蘸水时,又不小心碰了一下杯子,哎呀!杯子被碰了个大豁口,万般无奈下,我只好又重做了。于是,我又堆了个泥球,

5

并稍稍晾了一下,做了起来,在做杯口、杯腰时,我用叔叔教的方法,一点一点缩,一点一点收,“哈哈,杯子最后终于做好了!”

就在这时,我的同学谢雨彤和她的好朋友也来玩陶艺了,不一会儿,她就做好了一个碗,我仔细瞧了起来,惊喜地喊到:“你做得真好!……”

就在我和同学高兴地说话,欣赏我们的作品时,爸爸走了过来,对我说:“时间不早了,该去上兴趣班了!”

唉!告诉你一个小秘密,但千万别让我爸爸妈妈知道,那就是,当我做喜欢做的事情时,比如:看书、画画、弹琴和去跟同学玩时,令我最头疼的事,就是爸爸催我去上兴趣班,什么兴趣班啊,简直就是无聊班嘛!

唉!最后,我还是不得不恋恋不舍地告别同学,离开陶艺馆,去上兴趣班了。 上上周,妈妈带我去做我向往已久的陶艺,我开心急了,终于可以体验一把动手的乐趣了,我一路上又蹦又跳。

到了陶艺馆,工作人员让我先挑选出一个自己喜欢的样式,我在各式各样的展品中选了好一会,最后决定亲手制作一个爱心形状的杯子。然后,工作人员把我带到一个大圆盘前,说这就是制作陶艺模型的机器,打开开关,大圆盘就会不停转动,只见工作人员放了一块泥土在上面,沾上水,双手握住泥块,轻轻用力,泥块就慢慢变高,称为圆柱形。展示完,工作人员将泥块交到我的手中,我用手指轻轻一按,就开了一个小口,双手往里一捧,小口有合上了,手感非常细腻。我学着工作人员的样子,尝试用手捧着泥块,随着机器转动,使之成型,却发现实际操作,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一个不注意,用力不均,泥土就会坍塌,我反复尝试了好几次,才渐渐掌握好力道,将她做成漂亮的圆柱形了。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我把右手大拇指缓缓插入泥土那个中央,一个中空的杯体就有了模样,再用食指对着杯口朝向自己胸前的方向划拉一下,一个爱心型的杯子就出现了,我兴奋得手舞足蹈,一点都不在

6

意我此时已经变成了一个“小泥猴”。

又过了一周,我来给我的干燥好的爱心杯上色,我画了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面有一只黄色的小鸡,在开心地追赶着气球,还有一株盛开的梅花,仿佛散发出了阵阵清香,一旁的工作人员都竖起了大拇指,夸我画得很有画面感,我开心地笑了,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工作人员说她们会接着完成后续的上釉、烧制等工序,让我再过两周去拿成品,这时,我心里一惊,原来做陶艺也不简单呀,一个小小的杯子前前后后要经历将尽一个月,我已经迫不及到地想要看到它了,到时我会一定好好珍惜!

我们一家人在外面玩的时候,找到了一家陶土艺术中心,于是我就做起了陶艺。 妈妈给我付了三个项目的钱,让我好好玩一下,我开心得手舞足蹈。第一个项目,是我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的,用旋转的方式来做陶艺品。工作人员开启了机器,拿来了陶土,教我怎么做艺术品。我把手贴在陶土上,时而放开,时而收紧,我小心地做着,生怕“陶碗”塌掉了。终于,一个类似脸盆的碗呈现在我面前。该怎么说呢?我看了又看,稍微调整了一下,觉得还算满意。我洗了洗手,妈妈在一旁开心地说:“可可,你做得不错,等会儿捏东西的时候,一定要争取捏出更好的东西。”

就这样,我开始了第二个项目的制作——捏艺术品。

首先,拿出陶土,沾一点水在手上,然后捏出自己喜欢的样子。我想了想,啊!要不做一个大白吧。于是,我动手捏了起来。妈妈走了过来,幽幽地说了一句“你在捏什么鬼东西?鬼都比你捏的好看!”额,好吧。我只好放弃自己的大白计划,跟着别人做了一个盘子。捏出好看的艺术品实在是太难了!于是,我干脆做起了最后一个项目---在盘子上画漂亮的图画。

这一次,我绞尽脑汁地想啊想,终于想到了!我沾了好多种不同颜色的颜料,首先画了一些高低不等的图案,然后“变”出绿色的枝干,再添上了绿叶。没错,我画的就是美丽的

7

花。

三项都完成了,工作人员叫我选一个带走,我选了那个碗。可是,我也很喜欢那个盘子,但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啊!

做陶艺品真不容易啊!虽然我做得不是很好,但我今天真的很开心!

伴随着愉快的心情,我们完成了五天的劳技生活。在这五天的时间里,我学到很多,收获到了很多,受益匪浅。

其中,陶艺课让我感触很深,我在制作陶艺品的时候总能从中感悟出很多的道理。在学习陶艺之前,我对陶艺这种东西一窍不通,只是肤浅地认为陶艺不过是捏捏泥巴而已,到后来我才发现这并不是很简单。

刚开始上课的时候,老师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块泥巴,让我们先捏着试试,我捏了好半天却总是捏不好。泥巴不像橡皮泥那么柔软,感觉硬梆梆的,最后导致那块泥巴圆的不像圆的,方的不像方的。后来,老师让我们看他怎么捏,他从一块大的泥巴中取出一小块泥巴,把泥巴搓圆,又把大拇指放在圆的中心,一按,再把剩下的手指往外面一贴,绕着圆捏一圈,然后制作一个把手和一个壶嘴粘上去,一个简单小巧的茶壶就在他的手里诞生了。

看着老师捏得十分轻松,我跃跃欲试,开始捏的时候我信心满满,我觉得我肯定会捏得很漂亮。可捏着捏着我就泄了气,因为我总是捏不好,都试了三次了,每次都失败,这茶壶不是边裂了,就是底部破了,好不容易有一个没有破,但形状却歪歪扭扭,像一个怪物,难看极了。老师看到了,就跟我们说:“别看我做得很简单,实际上是很难的。我学陶艺的时候,你们还没有出生呢。费尽心血,才能做成这样的”

王安石的一首诗中曾这样写道:“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是啊,很多事情看似简单实则不易,要想把事做好,不下点功夫是不行的,只有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

8

做陶器,听起来就觉得好玩。做陶器就像玩泥巴一样,但是,做出来的陶器比好看多了。真神奇!

大前天的晚上,我在金鹰国际里看见了一个做陶器的地方,就问妈妈:“可以去做陶器吗?”可是时间太晚了,妈妈就回答道:“现在太晚了,下次有空再陪你做。”

前天,妈妈说:“今天我们可以去做陶器了。”我没听错吧?没错,就是今天!我欣喜若狂,迫不及待想去做陶器。可是,下午有人来,没去成。昨天,因为妈妈生病了,也没有去成功!

今天,外面在下雨,跳完舞以经4:00了。妈妈说:今天下雨,我们又要去送语恬回家,我们就明天去吧!”

“不!”

“那么,去问问悟恬想不想去做陶器吧,如果想的话,我陪你们去。” “我问了她,她说想。” “好吧,我们走。Let’s go.”

到了那里,我们看见一位大姐姐在做陶器,她做得好漂亮呀!我恨不得马上把它做完。 开始做陶器了,老师先教张语恬怎么做,再来教我。我在她教张语恬的时候先学一下。轮到我做了。老师先给我了一块陶泥,让我把它固定起来,再一步步地教我怎么做碗、杯子。

当我的手没沾水时,陶泥摸起来黏黏的,但是手沾水了以后,陶泥摸起来光滑又细腻。老师让我们用大拇指先开个洞,做成杯子,再一点点用食指往外扩,记住,做的时候手上一定要有水,不一会儿就做成了一个碗。老师还告诉我们做任何东西都是先做成杯子的形状。我们俩做好了,各拿出自己的作品,呀!张语恬做的杯子真可爱啊!做了个杯子,上面还贴了个小白兔,想象力真丰富。我呢,而是做了一个有一朵花的碗。

9

哈哈哈哈哈哈……时间在笑声中过去了,我们跟那个地方说再见了,我想:我什么时候可以再来做一次陶器呢?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d.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