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品析 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 201 与 也谈《水浒传》的“暴力’’倾向 王伟 (聊城大学文学院,山东聊城252000) 摘要:文章分析了许多人把《水浒传》的“暴力”等同于现在意义上的暴力这一现象,论证了两种暴力存在着本质 性的区别。 关键词:暴力;客观原因;主观原因;本质性区别 中图分类号:1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8-0o14-O1 时至今日,《水浒传》已经被翻拍过很多遍了,人们对作品之 无法安身立命,“出手”是不得已的选择,是为了获得生存的空 厚爱,可见一斑,但近些年对《水浒传》的播出,引起了一系列的 间,说到底是为了活命’、女Ⅱ林冲,他是汴京八十万军教头,武艺超 争议。笔者认为,许多人对作品了解甚少,单凭影视剧作品和不 群,为人正派。只因高俅之子欲霸占妻子,遭遇陷害,被刺配沧 草料场,妄图置他于死地,林冲怒不可遏,杀死陆谦等人,雪夜奔 赴梁山。林冲的官位虽然并不显赫,但相对于当时的下层老百姓 而言,境况尚可,可是就这样一个小官吏也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由此可见当时社会的黑暗与残酷,老百姓的处境更是难以想象。 而现在意义上的施暴者,思想极端,一心为己,蔑视他人尊严,蔑 视国家法律,具有明显的反社会反人类的倾向,做的是为人不齿 完整的个人知识体系就做出判断,是对文本的误读误解误判,对 州,在野猪林险些遇害。陆谦、富安又勾结沧州管营,施毒计火烧 作品的不尊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一、客观原因是人们有意无意地受着暴力时尚的影响 追求快节奏、大容量、高效能的社会发展势必导致人们心理 发展失衡。“一味逐利带来急躁,强求结果加重浮躁,只顾私利 导致暴躁。”人们在虚拟的世界里寻找自我,成就自我,喜欢瞬时 成为众人瞩目的硬汉形象的感觉。这些充斥暴力的游戏满足了 人们追求一时痛快、忘却现实烦恼的愿望。可以说,这些暴力时 尚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的恶行,这是不能与《水浒传》中的英雄豪杰的义举相提并论的。 (四)民心所向不同 二、主观原因是人们缺乏相应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 这是最主要的原因。正是由于缺乏相应的历史文化背景知 《水浒传》反映了北宋的政治和社会的腐败混乱,老百姓有 苦难言、有冤无处诉,宋江等人的“除暴安良”、“替天行道”,得到 识,造成了人们对名著的误读误解误判,将《水浒传》中的经过文 了当时最广大人民的同情与支持。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而且这 得到了历史的尊重与认可。而现 学艺术加工的“暴力”行为等同于现在意义上的暴力行为,其实, 种“暴力”反抗方式也流芳百世,在意义上的暴力与当今和谐社会的观念背道而驰,极大地扰乱 两者有着本质性的区别。 (一)时代背景不同 了社会秩序,给社会生活带来极为不安的因素,为人民所痛恨、 痛斥,也是法律绝不容许的,必将受到历史的审判。 (五)暴力走向不同 《水浒传》的“暴力”,目的在于“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充满 《水浒传》的社会背景:上至皇帝和朝廷官员昏庸无能、贪婪 残忍,下至地方官吏卑劣无耻、横行霸道,致使社会动荡不安,阶 级矛盾尖锐,民不聊生。而现在意义上的暴力是为我们社会所不 相容的。现在我们的社会法律基本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一直在努 力建构着,如,国务院发布了《失业保险条例》、《工伤保险条例》、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等一系列行政法规。虽然在某些 方面还有些漏洞,甚或不尽人意,但也不能把问题放大,只见树 木,不见森林。 (二)原因动机不同 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可以说“暴力”只是手段,美好生活才是最 终目的。而且他们行侠仗义,敢作敢当,是人民心目中的大英雄。 而现在意义上的暴徒,往往抱有“我不好过,你们也别想过好”的 极端想法。如恐怖袭击事件,无辜老百姓往往陪同暴徒一起走向 毁灭,其灭绝人I生的行为令人发指。有时筹划者与参与者敢做不 敢当,做下孽事,逃之天天,企图逃脱法律的制裁。 综上所述,《水浒传》是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有着独特的文 学魅力,否则也担不起四大名著的名分。“经典既是一种实在本 《水浒传》中,老百姓在一度忍耐但不得生存的状态下,不得 不走上了“官逼民反”的道路,也就是老百姓在潜意识里并没有 要走“暴力”的道路,但现实的残忍与无助只给了他们两条道路: 要么等死,要么“暴力”反抗以保性命,如阮氏兄弟。而现在意义 上的暴力者,是为了发泄焦躁不满的情绪,遇到问题动辄武力解 体又是一种关系本体的特殊本体,亦即是那些能够产生持久影 响的伟大作品,它具有原创性、典范性和历史穿透性,并且包含 着巨大的阐释空间。”正视经典,传诵经典,在阅读中感受经典是 对《水浒传》最大的尊重。 参考文献: [1】余哈雪.《三国演义》《水浒传》创作背景对创作心理的影响【J1.读与 写(下旬),2010(10):239—24l_ 【2]黄曼君.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诞生与延传[J].中国社会科学,.2004 (3):150. 决,不留有回旋的余地,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最为可悲的是有 些暴力者本身也是受害者,但在问题出现的第一时间,想到的不 是求助于法律,求助于亲人朋友老师,而是一意孤行,除之而后 快,根本不计后果。如马加爵事件。 (三)施暴人员不同 《水浒传》中的“施暴”者是被压迫被损害的顺民,在现实中 作者简介:王伟,女,聊城大学文学院2013级教育硕士,工作单 位:泰安市岱岳区道朗镇第二中学。 l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