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夜色》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第一课时所学的生字新词(知识与技能)。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做一个勇敢的孩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1、字词的教学。
2、阅读中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教学难点:在阅读中理解课文,培养学生具有勇敢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复习生字
2、 板书课题
1
3、 提出问题:“你们见过夜晚的景色吗?是怎样的?”
4、 播放世界各大城市夜景视频。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音频
2、师范读课文后请学生读课文。
3、师指导学生学习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
三、朗读感悟,体会勇敢。
1、听教师范读课文后,学生自由读一遍,说说,读了这篇课文,你们都读懂了什么?
师:读了这篇课文,你们都读懂了什么?
2、学习第一节
⑴那么谁能告诉老师,你是从哪里看出这个小朋友胆小、怕黑的?用课文里的句子来回答。
⑵“我”为什么会“心乱跳”呢?这时“我”心里都想了些什么?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读出害怕的语气。
2
⑶指名朗读,学生评价。
⑷你认为课文中的小朋友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3、学习第二节
⑴ 小朋友这么害怕,他爸爸又是怎么做的?(学生回答)“偏要”是什么意思?
指名试读“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出去散步”一句,指导学生读出无可奈何又想撒娇的语气。
⑵ 和爸爸一起出去散步,小朋友发现了什么?从课文中找出来。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老师小结:原来晚上也像白天一样美好、可爱。
指导学生读出惊讶而又欣喜的语气。
⑶夜晚的景色如此美丽,你们还会害怕吗?课文里的小朋友呢?变得怎么样了?引导朗读、体会最后一句的意境。
⑷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引导学生回顾课文。
四、 指导游戏,理解课文,情感熏陶。
1、 你讲我听:指名学生当小老师,上讲台复述课文内容。
3
2、 你读我演:根据课文内容叫同学分角色表演课文。
五、 总结
其实夜晚和白天一样可爱,勇敢的孩子能看到更多美丽的景色。
六、 布置作业。
1、 熟读课文。
2、 画一副美丽的夜景图。
板书设计:
13 夜色
害怕————不害怕
(胆小) (勇敢)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