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班体育活动《运球》——教育教学案例分析

来源:易榕旅网
大班体育活动《运球》 ——教育教学案例分析

一、背景分析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体育活动要努力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机能的协调发展,体质的增强,培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同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强调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满足幼儿多方面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体验。幼儿篮球活动属于有氧活动,幼儿经过适当的运动刺激,心血管、呼吸、血液和肌肉的机能会逐渐的到改善,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实践证明,幼儿篮球训练能够增强儿童心理素质,有利于心理健康。因次我开展了本次活动。 二、活动目标

1.两人协调一致的夹球侧身行进。

2.积极探索有效的合作运球方法,体验同伴合作的快乐。 3.让孩子学会遵守游戏规则。 三、活动材料

1.大球若干,画好两条跑道线,每条跑道终点放一标志物。 2.音乐。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热身运动

师:看,这是什么啊?(球)

师:今天我们要和球一起来做游戏,下面我们就和球来一起动一动吧!

【设计意图:利用小朋友熟悉的球操导入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也为接下来的舞步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基本部分。 1. 组织幼儿探索两人一组,不用手,用身体其他部分合作运球的方法。。 (1)引导幼儿探索尝试不同部位的运球方法, 如:胸夹球、背夹球、头夹球、胳膊夹球等。

(2)组织幼儿重点进行胸夹球、背夹球练习,掌握夹球侧身行进的要领。 2.组织幼儿进行胸夹球比赛。 (1)教师介绍游戏玩法:

幼儿两人一对,全班分成四大组,纵队站在起跑线后。

游戏开始,两队前面的一对幼儿面对面站立,将球放在胸前夹紧,使球不至于滑出来,然后步伐一致地侧身向终点快速行进。

两人夹球到达终点后,绕过小椅子回到起点处,将球交给下一对幼儿,

以最先完成运球任务的堆为胜利。

(2)组织幼儿分队联系,教师强调游戏规则: 两人必须夹球侧行而且不能用手扶球; 到达终点后必须绕过椅子方可返回。

3、教师担任裁判,组织幼儿进行夹球比赛。 小结比赛中出现的问题,如运球方法、规则等。 4、组织进行背夹球,头夹球比赛。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本此活动的重点,一开始让幼儿自主探索两人合作运球的的方法,充分激发了幼儿的思维能力,通过两人合作运球锻炼了幼儿手眼脚协调的能力。】 (三)结束部分 放松活动,组织幼儿两人一组相互揉肩、敲背等,放松全身肌肉。 【设计意图:适当的放松,使幼儿的心理和生理都得到了放松。】

五、活动效果

合作运球给幼儿带来了快乐,锻炼了幼儿的身体机能,幼儿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游戏中去,在配合中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身体,养成了守规则好习惯,更进一步感受了集体的合作意识的重要性。

六、个人反思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要为孩子创设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环境,让孩子之间进行互动,本活动中我创设了游戏的环节两人合作运球,虽然孩子想的方法很多,但是球特别容易掉,球一掉,小朋友就想用手去扶着,这样就违反了游戏规规则,这是我需要改进的地方。

常州市钟楼区泰村幼儿园

周倩

2018年5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