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补偿金计算基数包括单位代扣代缴的社保、住房公积金,以及津贴、补贴、奖金、加班工资等,但不包括年终奖。根据劳动合同法,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工作年限支付,月工资高于本地区平均工资三倍的按三倍数额支付,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法律分析
经济补偿金基数不包括年终奖;年终奖是一种福利,不属于工资性质,所以一般是不能计入的。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基数是12个月的平均应得工资,应得工资包括:
1、单位代扣代缴的社保、住房公积金——应包含在经济补偿金计算基数中。根据法律规定,社保、住房公积金是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按一定比例缴纳。用人单位每月代劳动者代扣代缴的个人部分,最后仍进入劳动者个人社保或公积金账户,是个人的货币性收入,属于工资的组成部分。所以个人代扣代缴部分应包含在经济补偿金计算基数中。
2、津贴、补贴、奖金、加班工资、特殊津贴等应计算在计算基数中。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拓展延伸
经济补偿金如何计算及支付方式解析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和支付方式取决于不同的法律和政策规定。一般而言,经济补偿金的计算会考虑员工的工龄、工资水平以及解雇原因等因素。例如,根据某些法律规定,经济补偿金可能是基于员工每年工作的月薪乘以工作年限的倍数。支付方式通常可以选择一次性支付或分期支付。一次性支付意味着将整个经济补偿金一次性支付给员工,而分期支付则是将经济补偿金分为多个部分,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支付给员工。具体的计算和支付方式还需参考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政策。因此,建议在具体情况下咨询专业律师或人力资源专家以获取准确的指导。
结语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基数应包含单位代扣代缴的社保、住房公积金以及津贴、补贴、奖金、加班工资等,年终奖一般不计入。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确定。具体的计算和支付方式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政策。如需准确指导,请咨询专业律师或人力资源专家。
法律依据
(二)获取劳动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按照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并享受相应待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 第十五条 国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健全乡镇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九章 社会保险和福利 第七十三条 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负伤;
(三)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
(四)失业;
(五)生育。
劳动者死亡后,其遗属依法享受遗属津贴。
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条件和标准由法律、法规规定。
劳动者享受的社会保险金必须按时足额支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