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易榕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未成年人犯了抢夺罪该怎样判刑

未成年人犯了抢夺罪该怎样判刑

来源:易榕旅网

本文介绍了《刑法》中有关抢夺罪的规定。根据数额和情节不同,抢夺罪的刑罚也有所不同。其中,已满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在依照抢夺罪定罪处罚时,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具体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

法律分析

1、《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规定,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抢劫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2、《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因此,十六周岁以上未成年依照抢夺罪定罪处罚,但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

【抢夺罪】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拓展延伸

抢夺罪如何判断年龄

在刑法中,抢夺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夺取他人财物的行为。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抢夺罪的刑事责任年龄为十六周岁。

判断一个人是否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主要是以其是否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为依据。完全刑事责任能力是指一个人能够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完全刑事责任,即具有完全的辨认、控制和判断能力。

对于抢夺罪而言,要判断一个人是否达到刑事责任年龄,需要考虑其是否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具体来说,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年龄:根据刑法的规定,抢夺罪的刑事责任年龄为十六周岁。因此,如果一个人在十六周岁以上,则可以认定其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2.精神状态: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应当具有完全的辨认、控制和判断能力,即能够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完全刑事责任。因此,如果一个人在精神正常的情况下,则可以认定其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3.刑事责任能力: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应当具有完全的辨认、控制和判断能力,并能够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完全刑事责任。因此,如果一个人在犯罪时具有完全的辨认、控制和判断能力,并能够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完全刑事责任,则可以认定其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综上所述,要判断一个人是否达到抢夺罪的刑事责任年龄,需要考虑其是否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如果一个人在十六周岁以上,并且在精神正常的情况下,具有完全的辨认、控制和判断能力,并能够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完全刑事责任,则可以认定其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从而构成抢夺罪。

结语

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未成年人在抢夺罪方面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而携带凶器抢夺的行为会受到更严重的处罚。我们应该遵守法律规定,不轻易犯罪,避免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二百六十七条 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二十七条 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或者盗窃、抢夺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或者抢劫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或者盗窃、抢夺国家机关、军警人员、民兵的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d.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