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洞霄宫的读音

来源:易榕旅网

洞霄宫的读音是:dòng xiāo。

洞霄宫的拼音是:dòng xiāo。 繁体是:洞霄宮。 结构是:洞(左右结构)霄(上下结构)宫(上下结构)。

关于洞霄宫的词语

青霄白日  桂宫柏寝  窜入云霄  洞天福地  洞彻事理  霄壤之殊  禾黍故宫  无洞掘蟹  以宫笑角  凌霄之志  

关于洞霄宫的诗词

《游洞霄宫·万木森秋晃碧宫》  《游洞霄宫·青山九锁洞霄宫》  《洞霄宫·杖藜随步到琼宫》  

关于洞霄宫的造句

1、丙辰,沈炎资政殿学士、提举临安府洞霄宫、任便居住。  

2、旋以观文殿大学士提举临安洞霄宫,隐居富阳北郊阳波湖董家弄。[查字典造句www。chazidian。com]  

3、洞霄宫原本是道家修身养性处所,与世无争,二十年前一个年轻的道士接管洞霄宫后,开始竭力发扬剑术,将习武与修道结合,门派虽小,却亦被看做武林新贵。  

4、公以时事日非,屡疏乞归养母。遭世乱乞归,以经学教授乡里。以父母春秋高,乞归养,许之。”调江西,未之任,以疾乞归。以老乞归,“归时宦?萧然”。不久,他以年老病弱乞归而终。后以疾乞归,家居年至八十余。己而秉谦乞归,立极遂为首辅。后乞归乡里,以农桑吟咏自娱。”屡乞归田,寻畀提举洞霄宫。  

5、旋以观文殿大学士提举临安洞霄宫,隐居富阳北郊阳波湖董家弄。【www.chazidian.com查字典洞霄宫造句】  

洞霄宫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道观名。在今浙江省·余杭县南大涤·天柱两山之间。洞霄宫[dòngxiāogōng]⒈道观名。在今浙江省·余杭县南大涤·天柱两山之间。

二、引证解释

⒈道观名。在今浙江省馀杭县南大涤天柱两山之间。汉元封(前110-前105年)时为祈福之处。唐建天柱观,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改为今名。元末毁,明初重建。因林壑深秀,名胜古迹甚多,道教列为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一,称“大涤洞天”。宋代宰相大臣乞退或免官,常以提举临安府洞霄宫系衔。元邓牧撰有《洞霄图志》六卷,记当地宫观、洞府、古迹、人物、碑记等颇详。引宋苏轼《相视新河次张秉道韵》:“一菴閒卧洞霄宫,井有丹砂水长赤。”明无名氏《赠书记·雪冤邀宠》:“今置尔提举洞霄宫,用警官邪,以昭公论。”

三、网络解释

洞霄宫(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道教宫观)洞霄宫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市青山湖街道洞霄村的大涤山中峰下大涤洞旁。网友释义:洞霄宫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青山湖街道洞霄宫村的大涤山中峰下大涤洞旁。洞霄宫,著名的道教宫观,又称大涤洞天,天柱观。与北京的白云观、山西的永乐宫、成都的青羊宫等齐名。该宫位于天目山脉东支大涤山麓,在余杭区中泰乡南大涤、天柱两山之间。东北离余杭镇约18公里,距杭州市区约35公里,是天目山脉东延的名山之一。大涤山主峰白鹿山,相传很早以前,有一道者在此修行得道骑着白鹿升天,因而得名。“烟岭连高迹,松风隔太虚”。宫址四面环山,有狮象守门、灵凤还巢、天柱壁立、大涤尘心等宜人景观;有大涤洞、栖真洞、归云洞等深浅莫测;翠峰丹泉、古桥修竹,名人游客来游甚众。李白、苏轼、陆游、范成大等均有题咏,许迈、郭文举、吴筠...汉语大词典:道观名。在今浙江省馀杭县南大涤天柱两山之间。汉元封(前110-前105年)时为祈福之处。唐建天柱观,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改为今名。元末毁,明初重建。因林壑深秀,名胜古迹甚多,道教列为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一,称“大涤洞天”。宋代宰相大臣乞退或免官,常以提举临安府洞霄宫系衔。元邓牧撰有《洞霄图志》六卷,记当地宫观、洞府、古迹、人物、碑记等颇详。宋苏轼《相视新河次张秉道韵》:“一庵閒卧洞霄宫,井有丹砂水长赤。”明无名氏《赠书记·雪冤邀宠》:“今置尔提举洞霄宫,用警官邪,以昭公论。”其他释义:1.道观名。在今浙江省馀杭县南大涤天柱两山之间。汉元封(前110-前105年)时为祈福之处。唐建天柱观,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改为今名。元末毁,明初重建。因林壑深秀,名胜古迹甚多,道教列为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一,称'大涤洞天'。宋代宰相大臣乞退或免官,常以提举临安府洞霄宫系衔。元邓牧撰有《洞霄图志》六卷,记当地宫观﹑洞府﹑古迹﹑人物﹑碑记等颇详。

关于洞霄宫的成语

黍秀宫庭  青霄白日  凌霄之志  禾黍故宫  响彻云霄  空空洞洞  窜入云霄  洞洞灟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