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的读音是:jiǎng jiè shí。
蒋介石的拼音是:jiǎng jiè shí。 结构是:蒋(上下结构)介(上下结构)石(半包围结构)。 注音是:ㄐ一ㄤˇㄐ一ㄝˋㄕˊ。 词性是:名词。
关于蒋介石的成语
毫不介意 何足介意 狷介之士 煞有介事 常鳞凡介
蒋介石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原名瑞元,学名志清、中正,字介石。⒈浙江奉化人,原名瑞元,后改名中正。日本振武学校毕业。1908年加入同盟会。1922年陈炯明叛变时,追随孙中山避难于永丰舰。后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1926年制造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排斥共产党人。1927年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1928年后,历任国民党政府主席兼陆海空三军司令、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国民党总裁、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长,实行独裁统治。曾多次发动新军阀混战。九一八事变后,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连续发动对江西等苏区的“围剿”。1936年西安事变后,被迫接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但多次掀起反共高潮。抗日战争胜利后,于1946年发动全面内战。1949年在反共内战彻底失败后去台湾。曾连任台湾“总统”和国民党总裁。其他释义:蒋介石(1887-1975):浙江奉化人,原名瑞元,后改名中正。日本振武学校毕业。1908年加入同盟会。1922年陈炯明叛变时,追随孙中山避难于永丰舰。后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1926年制造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排斥共产党人。1927年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1928年后,历任国民党政府主席兼陆海空三军司令、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国民党总裁、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长,实行独裁统治。曾多次发动新军阀混战。九一八事变后,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连续发动对江西等苏区的“围剿”。1936年西安事变后,被迫接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但多次掀起反共高潮。抗日战争胜利后,于1946年发动全面内战。1949年在反共内战彻底失败后去台湾。曾连任台湾“总统”和国民党总裁。
关于蒋介石的单词
Chiang Kai-shek
关于蒋介石的造句
1、蒋介石想一统天下,但却失败了。
2、日军侵华时,蒋介石不但不抗日,反而入室操戈,遭到全国人民的一致反对。
3、蒋介石和袁世凯都是一路货色。
4、蒋介石独裁、专制,其结果是自掘坟墓。
5、蒋介石背信弃义,终于发动了内战。
关于蒋介石的词语
一介之善 一介之辅 毫不介意 煞有介事 耿介之士 狷介之士 常鳞凡介 纤介不遗 一介之夫 一介野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