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遭遇老板克扣工资,可先协商并要求依据,然后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提交证据;可申请调解或劳动仲裁。法律规定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工资支付情况,对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行为可责令支付工资、经济补偿和赔偿金。劳动争议可向仲裁机关申请仲裁,不服裁决可向法院提起诉讼。《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八、十九条。
法律分析
老板克扣员工工资,员工可以先向用人单位协商,要求说明扣工资的依据,然后向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提交相关的证据;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八条
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资支付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拓展延伸
老板违规扣工资引发员工权益保护关注
近日,一起老板违规扣工资事件引发了广大员工权益保护的关注。据了解,该名老板在未经员工知情的情况下擅自扣除其工资,严重侵犯了员工的合法权益。这一事件引发了员工群体的不满和愤怒,他们纷纷要求相关部门介入调查,并呼吁加强对雇主的监管力度。员工权益保护是维护劳动关系稳定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一环,相关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雇主的监管,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同时,员工也应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及时维权,共同维护自己的权益。这起事件的发生再次提醒我们,保护员工权益是一个持久而重要的任务,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确保劳动关系的公平和谐。
结语
保护员工权益是维护劳动关系稳定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一环。近日,一起老板违规扣工资事件引发了广大员工的关注。员工应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及时维权,共同维护自己的权益。相关部门也应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雇主的监管,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保护员工权益是一个持久而重要的任务,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确保劳动关系的公平和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二条 【服务期】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