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下面式子不能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是( )。 A.99×11 A.平行四边形 A.2厘米
B.38×25×4
B.正方形 B.3厘米
C.437×101
C.等腰三角形 C.4厘米
。
D.圆 D.13厘米
2.以下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3.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8cm和5cm,第三条边的长度可能是( )。
4.下面( )物体,从前面和右面看,看到的都是
A. B. C.
5.下面各数中,“0”全部去掉后不改变数的大小是( )。 A.0.08 A.80 A.2.4
B.12.060 B.8 B.6.3
C.56.100 C.800 C.8.7
D.0.700 D.0.8 D.15
6.从8里面连续减去0.1,减( )次,结果是0。
7.在一个减法算式里,减数是6.3,差是8.7,被减数是( )。
8.“儿童节”前夕,赵明家一行5人去游乐园,买门票共花了64元,成人票16元,儿童票半价,儿童有( )人。 A.1
B.2
C.3
9.下面的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0.3.5时=( )分 2.46吨=( )吨( )千克5平方米5平方分米=( )平方米=( )平方分米
11.7.8里面有 个0.1,0.9里面有 个0.01,8.601的计数单位是 ,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12.一个数除以40的商是一位数,并且没有余数,被除数最小是( ),最大是( )。 13.把3缩小到原数的( )是0.03,把0.2扩大到原数的( )倍是200。
14.水果市场搞促销活动,每千克15元的苹果降价后,原来买8千克苹果的钱现在可以多买4千克,降价后苹果每千克( )元,比原来便宜( )元。 15.三角形具有( )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
16.小马虎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36看成39,结果得到的商是13,还余33。正确的商应
该是( )。
17.王老师买了大、小两种工作笔记本共12个,花费了100元。已知大笔记本每个10元,小笔记本每个6元。王老师买了( )个大笔记本。
18.利用图形的运动,计算如图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cm2。(每个小方格边长1cm)
19.直接写出得数。
425 7.60.4 0.69100 52.7 3100 0.811.2 8880 6556
20.列竖式计算并且验算。 2.98+0.56= 52.18-7.59= 21.下面各题,怎样简便怎样算。
2243838124 9.141.344.66 3.94.083.921.1
22.一条公路,已经修好了312.75千米,比没修好的多108.2千米。这条公路有多长?
23.看图回答问题。
(1)请你算一算,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 (2)哪种搭配最贵?一共需要多少钱?
24.某服装厂一共要加工900套衣服,已经加工了5天,平均每天加工128套。剩下的用2天完成,剩下的平均每天要加工多少套? 25.博雅小学四年级两个班回收易拉罐情况如下表。
(1)完成下面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博雅小学四年级两个班回收易拉罐统计图
(2)四(1)班( )月回收的易拉罐最多,四(2)班( )月回收的易拉罐最少。 (3)四(2)班四个月一共回收( )个易拉罐。 (4)四(1)班平均每月回收( )个易拉罐。
26.黄老师带600元去商场购买文具(选择所必须的信息解决问题)。 ①每盒钢笔12支②一盒钢笔180元③每个笔袋21元④每盒马克笔25元。 (1)每支钢笔多少元?
(2)如果买一盒钢笔和17个笔袋,一共要花多少元?
(3)商场里马克笔有促销活动,如果用600元全部买马克笔,最多可以买几盒?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A. 99×11=(100-1)×11=100×11-11 B. 38×25×4=38×(25×4)
C. 437×101=437×(100+1)=437×100+437 故答案为:B。 【点睛】
乘法分配律是乘法中非常重要的定律,常适用于两个数相乘的乘法算式中,其中一个因数可以拆成两个数,而这两个数与另一个因数的乘积容易计算。
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详解】
平行四边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不能够完全重合,因此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A 【点睛】
熟练掌握轴对称图形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C解析:C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
8-5<第三边<8+5,
所以3<第三边<13(且不能等于3厘米和13厘米), 结合选项可知:4厘米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三边关系,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观察
,从前面看到的是
,从右面看到的是
;
观察,从前面看到的是,从右面看到的是;
观察【详解】
,从前面看到的是,从右面看到的是。
,从前面和右面看,看到的都是
故答案为:B。 【点睛】
。
本题考查了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小数的性质是指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据此解答即可。【详解】
A.“0”全部去掉后,0.08变成8,0.08≠8; B.“0”全部去掉后,12.060变成12.6,12.060≠12.6; C.“0”全部去掉后,56.100变成56.1,56.100=56.1。 D.“0”全部去掉后,0.700变成7,0.700≠7。 故答案为:C。 【点睛】
根据小数的性质添“0”或者去“0”时,是在小数的末尾,小数中间的“0”是不能随便去掉的。
6.A
解析:A 【解析】 【分析】
8里面有几个0.1,则从8里面连续减去0.1,减几次,结果是0。 【详解】
10个0.1是1,即80个0.1是8,因此从8里面连续减去0.1,减80次,结果是0。 故答案为:A 【点睛】
熟练掌握对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的认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被减数=减数+差,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 6.3+8.7=15 则被减数是15。 故答案为:D。 【点睛】
小数加法计算时,要先对齐小数点,再根据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解答即可。
8.B
解析:B 【解析】【分析】
根据成人票:16元/张,儿童票:8元/张,假设全是成人,则5人需付(16×5)元,而实际只花了64元,少用了(16×5-64)元,少花的钱是因为买了儿童票,用少花的钱除以儿童票价即可解答。 【详解】
假设全是成人,则16×5=80(元),
80-64=16(元) 16÷8=2(人) 即儿童有2人。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属于鸡兔同笼类问题,考虑利用假设法来解答。
9.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看能否找出对称轴,能找到的是轴对称图形,不能找到的不是轴对称图形。 【详解】 A.
,可以找到对称轴,是轴对称图形;
B.,可以找到对称轴,是轴对称图形;
C.,找不到对称轴,不是轴对称图形;
D.,可以找到对称轴,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轴对称图形判定方法的掌握。
二、填空题
10.2 460 5.05 505 【解析】【分析】
(1)高级单位时化低级单位分,乘进率60;
(2)2.46吨看作2吨与0.46吨之和,把0.46吨乘进率1000化成460千克;
(3)把5平方米5平方分米化成平方米数,用5除以进率100,然后再加上5;化成平方分米数,用5乘进率100,然后再加上5。 【详解】
3.5×60=210;0.46×1000=460
5÷100=0.05;0.05+5=5.05;5×100=500;500+5=505
3.5时=210分 2.46吨=2吨460千克 5平方米5平方分米=5.05平方米=505平方分米 【点睛】
单位换算首先要分清楚是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还是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其次记住单位间的进率;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除以进率。 11.78,90,0.001,8601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根据小数的意义,7.8里面有78个0.1,0.9里面有90个0.01,8.601的计数单位是0.001,有8601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解:7.8里面有78个0.1,0.9里面有90个0.01,8.601的计数单位是0.001,有8601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故答案为78,90,0.001,8601.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小数的意义. 12.360 【解析】 【分析】
因为被除数=除数×商,所以根据商能取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计算出对应的被除数即可。 【详解】
商是一位数,所以商最小为1,此时被除数也最小,被除数为:40×1=40; 商为一位数,所以商最大为9,此时被除数也最大,被除数为:40×9=360。 【点睛】
此题的关键在于找到商的最大取值和最小取值,然后再根据除数、商和被除数三者的关系,求出对应的被除数。 13.
1 1000 100【解析】 【分析】
小数点位置移动: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100倍、1000倍……;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111 、……。 、
1010010001是0.03,把0.2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是200。 100【详解】 把3缩小到原数的【点睛】
熟练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4.5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先用乘法计算出原来买8千克苹果的总价,再根据单价=总价÷数量求得降价后的单价,再用原价减去现在的单价即可解答。 【详解】 (8×15)÷(8+4) =120÷12 =10(千克/元) 15-10=5(元) 【点睛】
本题考查单价×数量=总价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15. 稳定 180° 【解析】 【详解】
根据三角形的特征可知,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易变形;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据此解答。
16.15 【解析】
【分析】被除数=除数×商+余数,据此求出正确的被除数为39×13+33。用正确的被除数除以正确的除数36,即可求出正确的商。 【详解】 39×13+33 =507+33 =540
解析:15 【解析】 【分析】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据此求出正确的被除数为39×13+33。用正确的被除数除以正确的除数36,即可求出正确的商。 【详解】 39×13+33 =507+33 =540 540÷36=15 则正确的商是15。 【点睛】
灵活运用算式被除数=除数×商+余数求出正确的被除数为540,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7.7 【解析】 【分析】
假设买的全是大笔记本,每个10元,买了12个就是120元,减去实际花费的100元,多出的20元就是买小笔记本,每个小笔记本比大笔记本少4元,最后用除法计算出所卖的小笔记本,再
解析:7 【解析】 【分析】
假设买的全是大笔记本,每个10元,买了12个就是120元,减去实际花费的100元,多出的20元就是买小笔记本,每个小笔记本比大笔记本少4元,最后用除法计算出所卖的小笔记本,再用减法科技书所买的大笔记本个数,据此解答。 【详解】
1210120(元) 12010020(元) 1064(元)2045(个)
1257(个)
王老师买了大、小两种工作笔记本共12个,花费了100元。已知大笔记本每个10元,小笔记本每个6元。王老师买了(7)个大笔记本。 【点睛】
熟练掌握“鸡兔同笼”类问题的解答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8.24 【解析】 【分析】
把右边阴影部分移动到左边,把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变成求长为6厘米、宽为4厘米长方形的面积。 【详解】
把右边阴影部分移动到左边,阴影部分组成一个长为6厘米、宽为4厘米长方形;
解析:24 【解析】 【分析】
把右边阴影部分移动到左边,把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变成求长为6厘米、宽为4厘米长方形的面积。 【详解】
把右边阴影部分移动到左边,阴影部分组成一个长为6厘米、宽为4厘米长方形; 6×4=24(平方厘米) 【点睛】
通过平移,把计算复杂图形的面积转化为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
19.100;8;69;2.3
0.03;12;0;36 【解析】 【分析】 【详解】 略
解析:100;8;69;2.3 0.03;12;0;36 【解析】 【分析】 【详解】略
20.54;44.59 【解析】 【分析】
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详解】 2.98+0.56=3.54
解析:54;44.59 【解析】 【分析】
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详解】
2.98+0.56=3.54 52.18-7.59=44.59
2.98 3.54 3.54 2.98 52.18 44.59 44.59 52.180.56验算:0.56 7.59验算: 7.59
21.3800;3.14;13 【解析】 【分析】
(1)使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 (2)使用小数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
(3)使用小数加法交换律交换4.08和1.1的位置,再利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算。
解析:3800;3.14;13 【解析】 【分析】
(1)使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 (2)使用小数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
(3)使用小数加法交换律交换4.08和1.1的位置,再利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算。 【详解】
2243838124
=(224-124)×38=100×38 =3800
9.141.344.66
=9.14-(1.34+4.66) =9.14-6 =3.14
3.94.083.921.1
=3.9+1.1+3.92+4.08 =(3.9+1.1)+(3.92+4.08) =5+8 =13
22.3千米 【解析】 【分析】
已经修好了312.75千米,比没修好的多108.2千米,根据减法的意义,没修的有312.75-108.2千米,则将已修的加上未修的即是全长多少千米。 【详解】 312.7
解析:3千米 【解析】 【分析】
已经修好了312.75千米,比没修好的多108.2千米,根据减法的意义,没修的有312.75-108.2千米,则将已修的加上未修的即是全长多少千米。 【详解】
312.75-108.2+312.75 =204.55+312.75 =517.3(千米)
答:这条公路全长517.3千米。 【点睛】
此题解答的关键是求出没修的长度,然后根据“已修的长度+没修的长度=全长”,解决问题。
23.(1)3×3=9(种)
(2)牛奶和蛋糕搭配最贵,一共需要2.50元。【解析】
【分析】
(1)上面的三种饮品都可以和下面的三种点心搭配,不同的搭配方式种类为3×3=9(种)。 (
解析:(1)3×3=9(种)
(2)牛奶和蛋糕搭配最贵,一共需要2.50元。 【解析】 【分析】
(1)上面的三种饮品都可以和下面的三种点心搭配,不同的搭配方式种类为3×3=9(种)。
(2)最贵的搭配即饮品选择最贵的,点心选择最贵的,加起来即可得到价钱。 【详解】 (1)3×3=9(种)
答:一共有9种不同的搭配方式。
(2)最贵的饮品为牛奶1.50元,最贵的点心为蛋糕1.00元,1.50+1.00=2.50(元)。 答:牛奶和蛋糕搭配最贵,为2.50元。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简单的搭配问题,要求最贵的搭配即两样东西的价格要是最高。
24.130套 【解析】 【分析】
首先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用128乘5,求出5天已经加工了多少套,进而求出还剩下多少套衣服没有完成;然后用剩下的工作量除以2,求出剩下的平均每天要加工多少套即
解析:130套 【解析】 【分析】
首先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用128乘5,求出5天已经加工了多少套,进而求出还剩下多少套衣服没有完成;然后用剩下的工作量除以2,求出剩下的平均每天要加工多少套即可。 【详解】 (900-128×5)÷2 =(900-640)÷2 =260÷2=130(套)
答:剩下的平均每天要加工130套。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工程问题的应用,对此类问题要注意把握住基本关系,即: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
25.(1)见详解 (2)七;四 (3)110 (4)27 【解析】 【分析】
(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2)根据条形统计图可知,四(1)班七月回收的易拉罐最多,四(2)班四月回收的
解析:(1)见详解 (2)七;四 (3)110 (4)27 【解析】 【分析】
(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2)根据条形统计图可知,四(1)班七月回收的易拉罐最多,四(2)班四月回收的易拉罐最少。
(3)可把四(2)班四个月回收的易拉罐个数相加即可。
(4)用四(1)班4个月回收的易拉罐总和除以4,就是平均每月回收多少个易拉罐。 【详解】
(1)制作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如下:
(2)根据条形统计图可知,四(1)班七月回收的易拉罐最多,四(2)四月回收的易拉罐最少。
(3)24+26+28+32 =50+60 =110(个)
四(2)班四个月一共回收110个易拉罐。
(4)(23+25+26+34)÷4 =108÷4 =27(个)
四(1)班平均每月回收27个易拉罐。 【点睛】
本题考查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还考查了从统计表中获得有用的信息,用以解答相关的问题的能力。
26.(1)15元; (2)537元; (3)32盒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所选信息为①每盒钢笔12支②一盒钢笔180元,用除法求每支钢笔多少元;
(2)根据题意,所选信息为②一盒钢笔180
解析:(1)15元; (2)537元; (3)32盒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所选信息为①每盒钢笔12支②一盒钢笔180元,用除法求每支钢笔多少元;(2)根据题意,所选信息为②一盒钢笔180元③每个笔袋21元,用乘法算出笔袋的总价,再加上一盒钢笔的钱数就是一共要花的钱数;
(3)根据题意,所选信息为④每盒马克笔25元,用除法算出600元钱能买几盒,再根据马克笔的促销活动,算出能送几盒,据此解答。 【详解】
(1)180÷12=15(元) 答:每支钢笔15元。 (2)180+17×21 =180+357 =537(元) 答:一共要花537元。 (3)600÷25=24(盒) 24÷3=8(盒) 24+8=32(盒) 答:最多可以买32盒。 【点睛】
本题运用整数加减乘除法的意义认真解答即可,关键弄清数量之间的关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