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系统技术方案
4.14多媒体会议系统
一、 多媒体会议系统概述
本工程应具有可靠性、先进性以及一定的灵活性、扩展性,使之能够 充分满足营运的需要,做到实用、够用、好用,并能满足业务扩展的需求, 同时要求还应具备升级能力。主要设备釆用数字化集成方案,同时亦应具 有好的性能价格比,同时应遵守国家建设的有关规定和符合酒店管理公司 的需求。
AV系统设计功能要满足会议、报告、研讨、庆典、展示、培训、小型 演出、宴
请、集会等功能,整个系统由扩声系统、视频显示、发言讨论、 摄像系统、信号处理、集中控制、舞台灯光系统、远程视频会议、录像等 子系统组成。
本项目AV系统应综合考虑具体环境、使用对象、使用方式、维护保养 以及投资规模等因素,提供基本的布线扩展性和应用灵活性,具备适应多 模式多变化的各种会议运行和高效会议管理的需求。
本项目AV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应保证关键系统和设备的不间断运行和系 统安全性设计,具备适度超前性和扩展性,考虑到当前的应用和未来可能 出现的各类无法预测的其它应用功能,整个系统必须充分考虑它的扩展能 力。
二、 工程技术规范和标准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50371-2006 《厅堂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要求》JGGYJ125 《厅堂扩声系统设备互联的优选电气配接法》SS2112-82
《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GYJ25-86 《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T4959-1995; 《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GBJ76-84;
1 / 19
会议系统技术方案
《调音台基本特性测量方法》GB9003
《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厅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GB/T50356-2005 《会议系统电及音频的性能要求》GB/T15381-1994 《声系统设备互连的优选配接值》GB14197-93; 《客观评价厅堂语言可懂度的RASTI法》GB/T14476-93: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526-2010 《电子调光设备性能参数及测试方法》GB / T14218-93 《电子调光设备通用技术条件》GB / T13582-92 《电子调光设备无线电骡扰特性限值及测量方法》GB /
T15734-1995
《舞台灯具光学质量的测试及评价》WH-0204-1999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
JGJ-57-2000 / J67-2001
《电气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 《电气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灯光通用安全要求和试验》GB7000-86 《通风式灯具安全要求》GB7000 14-2000
《舞台灯光、电视、电影及摄影场所(室内外)》GB7000 15-2000 以上所列的主要技术标准和规范,如未能达到国际或国内最新标准时, 投标方应使系统的设计、施工及选用的设备和材料符合最新颁布的国际、
国内标准,并提供采用的国际、国内标准、规范和所应用的最新版本的有 关技术依据资料
2 / 19
会议系统技术方案
三、AV系统工程范围
本次AV系统工程具体包括以下儿个功能区:
序号 位置、名称 设计内容 视频显示系统、信号处理系统、音频扩声系统、集中控制 系统、基本会议发言系统、舞台灯光系统。 1 宴会厅 2 中会议室 视频显示系统、信号处理系统、音频扩声系统、集中控制 系统、发言系统。 3 小会议室 视频显示系统、音频扩声系统、基本会议发言系统 四、AV系统总体要求
4.1扩声系统
4.1.1扩声系统的设计应考虑语言清晰度,合理的声压级,良好的均 匀覆盖,良
好的声像定位。电子会议系统中的扩声系统设计应满足会议室 会议扩声的需求为主,同时兼顾多媒体播放对音响系统的要求。
4.1.2本项目音视频系统中主要会议场所及多功能厅的扩声系统均需 达到GB50371-2006《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中会议类或多用途类扩声 系统声学特性
指标的一级标准,具体要求详见各章节。
4. 2视频显示系统
视频显示系统应完成及会议内容相关的各种图文信息的显示,能充分 显示会议所需的图像信息量,使每一个及会者都能获得理想的视觉效果。
视频显示系统其显示内容主要包括可联接电脑、摄像、电视、DVD等信 号,
3 / 19
会议系统技术方案
以满足现代化信息交流的需要。视频显示系统显示特点如下:
◊ ◊ ◊ ◊ ◊
显示会场内部的各类计算机信号,包括来自主席台墙插,控制室电 脑等。 显示会场内部的各类视频信号,包括来自摄像机,DVD,录象机等。 显示会场外部的各类信号,包括来自网络,异地视频会议等。 电动投影幕中小会议室下沿离地面1. 2-1. 5米。
所有集控的房间,投影幕、电动吊架等设备均需要设置手动开关, 防止集控设备故障,导致无法控制
视频显示系统所显示的视频均需达到或超过GB 50464-2008《视频显示 系统工
程技术规范》投影型及电视型甲级标准;
4. 3集中控制系统
4. 3.1配置网络型集中控制系统,会场内关键设备均可通过集中控制 系统进行
统一控制,要求釆用全中文的图像化控制界面,且完全针对会议 室的实际使用状况进行编程,对于各种可控设备力求达到一键式开启。
4. 3. 2集控模块通过整合到会务管理平台中对整个会议系统进行管 理。要求集
中控制系统可连接所有RS232 / 422 / 485串口控制及IR红外 设备控制。
4. 3.3集中控制系统需实现及智能灯光系统、电动窗帘等相关系统的 互联及控
制,控制通讯接口和协议由相关系统提供;现场触摸屏需对AV 设备、智能灯光、电动窗'帘等实现“一键式”场景控制。
4. 3.4要求有线/无线触摸屏首页设计登录密码界面;
4. 3.5整套系统由软件模式控制及执行,整个系统可接入设备管理网 络,通过
设置不同级别的管理权限提供不同的控制功能。
4 / 19
会议系统技术方案
4. 4会议摄像系统
4.4.1会议摄像系统应将会议现场的图像清晰、灵活地摄入画面,用 于视频会议
控制系统进行会议现场的图象信息交换。摄像系统应满足会议 进程记录要求和会议现场监控要求。
4. 4. 2多功能厅的摄像系统应实现及发言系统联动,对发言人进行追踪 和定
位,为会议提供高质量的现场视频图像信号资源。自动摄像跟踪系统 通过数字发言系统激活,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准确、快速地对发言人进行 特写。同时将采集到的信号输出到显示系统及远程视频会议系统。
4. 5信号处理系统
信号处理系统应将会议中的各种信号源(数据信号、音视频信号等) 进行集中化、快捷化处理,达到信号资源优化和共享的目的,以满足不同 的需求。
信号处理系统应满足以下主要功能:
◊视频信号格式转化:将不同制式输入的视频信号转换成统 一格式视频
信号输出。
◊信号频率变换:自动扫描并适应视频输入信号的频率,转 换成所需要
的信号频率输出。
◊对视频信号进行放大和噪声过滤,提高输出图像的质量。 ◊多组视音频信号源的正确路由、切换和多路分配。
◊同步信号的处理:信号处理系统应能够在输入的视频信息 中抽取同步
信息并保持及视频输出的相关性。
◊信号的长距离传输:以硬件方式实现信号的无损传输。
4.6舞台灯光系统
5 / 19
会议系统技术方案
舞台灯光系统应满足各宴会、会议报告、小型活动表演等多功能活动 的基本用光要求;能够满足演出现场摄像或录制的使用要求;能够适应灯 光师及操作人员的使用要求,应保证系统的高可靠性,安全性,先进性。
4. 7控制室系统
4.7.1控制机房应能进行各类信息实时监控、信号预检、信号切换, 相关设备的
联网及控制和操作,为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4.7.2控制机房配备琴式操作台,设计严格遵循人体工程学。控制台 内应按国际
电工标准安装,具有较强的通用性。控制台内各单元互相贯通, 走线方便,并应能保证布线整洁有丿子。
4.7.3控制台应具有散热装置,既要有很好的通风散热条件,又有防 尘功能。控
制台设计为拼装结构,可单个使用,亦可多个拼接,运输方便, 强度可靠。
4. 8线缆及接插件
AV系统对于信号传输质量有着高标准要求,为保证信号长距离无损传 输,数
据信号传输线缆、视音频传输线缆和视频接插件应采用国际知名产 品。
五、AV系统详细需求及规范
A、宴会厅
宴会厅设有一个主舞台。系统配置应能满足日常会议、报告、研讨、 演讲、宴会、小型娱乐活动的使用需求。AV系统设计由:扩声系统、视频 系统、信号处理系统、舞台灯光系统、集中控制系统等组成,各系统协同 工作,集中管理,满足多功能厅各种
6 / 19
会议系统技术方案
会议、活动等功能的使用。
1.1扩声系统
宴会厅是以会议、报告、研讨、演讲、宴会、小型娱乐活动为主的厅 堂。扩声系统首先满足其语言扩声的清晰度,从而完成其建筑物的基本功 能;再而要求扩声系统具有一定的动态特性及优美的音质效果。
1. 1. 1扌丿声指标
应达到国家多用途厅堂扩声标准一级,主要指标如下: 最大 等 声压 级 传输频率特性 级 益(dB) 传声增 早后期声 稳态声场 能比(可选 不均匀度 项)(dB) 噪声 级 系统 (dB) (dB) 以]00〜6300Hz的平均 声压级为OdB,在此频 带大于 内允许范围:-4dB〜 +4 1000Hz 125〜 6300Hz 的平均 值大时小于或 500〜 2000Hz 内 不劣 等于6dB; 1/1倍频带 于 级 或等 于 dB; 50〜100HZ 4000Hz 分析的平 103dB 于 或等于 和 6300〜12500Hz 的 允时小于或 许范围见图2中斜线 部-8dB 等于8dB NR-20 均值大于 或等于3dB 分 1.1.2计算机音质模拟
为了保证声学效果,应进行全面地计算机音质模拟分析。分析应采用 大型声场模拟软件系统,对封闭空间或者敞开空间以及半闭空间的各种声 学行为加以模拟。
1.1.3扬声器的布置
7 / 19
会议系统技术方案
根据宴会厅的空高层次,共设计24只天花扬声器,为宴会厅提供均 匀的扩声系统。系统主扩、低音及返听扬声器采用流动使用的方式。均匀 扩声设备,扬声器的选择以应用为前提,结合主观音色、物理技术指标两 个主要技术条件进行选择。充分考虑到所选扬声器的“频响、灵敏度、指 向特性和功率放大器的配接”等主要技术参数,同时考虑让现场观众获得 更好的听感。
1.1. 4音频处理系统
选用数字化的音频处理系统、集多种常用功能为一身的多路矩阵处理 系统结合多种控制界面和特殊的电声效果处理的方案,并具备数字传输接 口。
采用模块化的结构,根据需要搭建输入输出,实现对音响系统的数字 化控制系统,集输入电平控制器、带通滤波器(低通高通全通)、带阻滤 波器(低频高频陷波)、峰值高通滤波器、自动混音、均衡器、压限器、 反馈抑制、噪声门、延时器、限制脉冲抑制器、分频器、电平显示等众多 功能于一体,针对不同使用功能的声学特性要求进行场景(如会议模式、 小型活动模式、宴会模式等)进行编程存储,根据现场使用情况选择及之 符合的声场程序,达到不同场景下的良好听音效果。不用在现场调整复杂 的大型调音台来完成功能转换该。设备内部一经调试好后,外界无法改变 和乱动,以免发生误操作。
1.1.5多媒体信息墙面接口盒
在宴会厅的主席台后墙,两侧墙体上安装多媒体信息墙面接口盒,每 个墙面安装的多媒体信息接口盒不少于2路扬声器输出接口,4路话筒接 口,一路VGA及电脑音频接口,1路网络接口,1路数字会议系统接口、1 路DMX512信号。
1. 1.6节目源
8 / 19
会议系统技术方案
配置CD机、模拟节目源,作为放音设备。另外配置数字DVD录像机 等作为数字音视频节目源的录制设备。
1.1. 7系统提供2套无线手持话筒及4套鹅颈话筒同时使用。
1.1. 8经调音台处理的咅频信号送入数字音频处理器进行参数细致调节 处理及路由分
配至各组扬声器系统。为确保系统可靠性,数字音频处理器 配置具备多种场景存储的功能。
1.1.9为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及灵活性,插座面板、调音台、信号处理设备、 扬声器线路
连接之间配置跳线排。
1.1.10音频系统及视频系统(音频)之间提供信号互联。 1.1.11音频系统预留输入输出通道及其他系统进行信号互联。
1.1.12扩声系统的扬声器、功放、数字音频处理器、调音台应该充分考虑 到以后单独
流动的使用要求,设备安装时合理使用用音频跳线盘、扬声器 跳线盘。
1.1.13数字音频处理器具备消防信号强切时的静音功能。
1.1.14设备详细参数要求及相关参考品牌,详见设备技术参数需求表
1. 2视频系统
宴会厅设计1幅300寸的投影幕及1台不低于10000流明的投影机和2幅
200寸的投影幕及1台不低于7000流明的投影机,供宴会厅视频显示系统使 用。投影
机配有电动升降架,使用时投影机降到天花下面使用,使用结束 后投影机升到天花内隐藏起来,不会影响宴会厅的整体布局。投影机及投 影幕的升降完全由集中控制系统进行管理并可实现系统联动控制。当投影 机降到天花下面,投影机自动打开,投影幕自动降到合适位置;当使用结 束后,投影机升到天花内,投影机自动关闭,投影幕自动升到安装槽内, 不会影响宴会厅的整体装修风格。
9 / 19
会议系统技术方案
1.2.1视频系统同时满足模拟信号及数字信号传输、处理功能,具备 良好的兼容性
和先进性。系统兼容高清信号传输处理。为避免线路之间的 干扰,视频系统信号传输采用数字双绞线传输,并提供模拟线路备份。
1. 2. 2设置墙面多媒体信息接口供系统连接现场视频/电脑信号。 1. 2. 3提供给控制室现场监控画面,供灯光音响的操作人员使用。 1. 2. 4系统预留通道供视频会议系统使用连接。
1. 2. 5视频系统预留输入输出通道及其他系统进行信号互联。 1. 3信号处理系统
会议及宴会期间,宴会厅内有大量的信号源需要显示,包括会议议题 资料、宴会视频资料、现场摄像机信号、主席台地插信号、汇报电脑信号 等等,各类信号统一汇总到控制机房的信号处理矩阵,然后按需输出至会 场内各类显示设备,包括机房内对各类信号的监控,信息存储。
1.3. 1系统必须实现RGB、视音频信号切换、分配、路由功能,实现任 意信号源到
信号终端的切换功能。并具有从复合视频信号到VGA信号的倍 线功能以及信号分辨率竟高比的调整。系统配备必要的接入、视频分配器、 VGA分配器等设备。
1.3.2对于从信号源到处理矩阵以及从处理矩阵到信号终端,设计时 必须考虑到信
号传输的衰减性,对于一些超过信号传输指标的远距离传输 必须使用双绞线。
1.3.3投影端所能显示的信号必须包括复合视频、RGB等,在主席台、 演讲席提供
信息接入和输出接口;在机房内必须能监视会场内所有信号, 在不影响投影显示的状态下能够存储所有的信号源。
1. 3. 4矩阵切换及各种信号处理有其特殊性及高标准性,其配置设备应 使信号无衰
10 / 19
会议系统技术方案
减,完成高宽带高睛晰的分配及传输。
1. 3. 5配置一台DVD硬盘录像机,同步录制现场图像声音及讲演PC电 脑的VGA信号进行实时采集,系统文件可通过计算机回放己存储的媒体记 录文件。
1.4、 舞台灯光系统
宴会厅舞台灯光系统设计同时要满足普通照明、会议照明、宴会活动 照明、等多种形式的灯光配置。会议照明灯光要求色温准,能完全满足摄 像及拍照对光源的技术要求;具有极好的色彩还原性,在胶片上的显色性 能符合播放出来不失真的要求。
1.4.1灯光系统设计指标
◊照度值:舞台表演区平均白光照度大于
1500Lux
◊会议照明:主席台平均照度不小于◊色温:3200+150K,特效灯具◊显色指数:Ra>92
1000LX
4700K-5600K
1. 4. 3宴会厅主舞台处设计1道面光,满足宴会厅多功能的使用要求, 灯具选用节
能、环保的LED智能换色灯。并设计4个固定安装的吊点,用 来满足其它灯具、会标等设备的安装。
1.5集中控制系统
配置集中控制系统,使通过1台无线触摸屏,采用简单的操作即可实 现对电子会议系统以及周遍环境的控制。即通过智能电子集控系统,对整 个音视频设备、照明、电动窗帝等进行集中控制。
1.5.1要求能够对相关设备进行本地控制,提供“一键式”场景操作 实现对视频显示
11 / 19
会议系统技术方案
系统、信号处理系统、会议扩声系统、灯光窗帘(灯光窗 帘为预留功能)等的统一控制管理,如投影设备的待机开关、信号通道切 换和数字音频处理设备的音量调节等操作。本地控制系统可接入设备管理 网络,通过设置不同级别的管理权限提供不同的控制功能。
1. 5. 2设备的运行状态要求能被集中控制中心远程监控管理。通过运行 在远程集中
控制计算机上的应用软件可以远程监视各个会议室的设备运 行状态,如投影机的待机状态、查询灯泡运行时间、信号分配情况和话筒 的音量。
1.5.3配置网络型集中控制系统,会场内关键设备均可通过集中控制 系统进行统一
控制,要求采用全中文的图像化控制界面,且完全针对会议 室的实际使用状况进行编程,对于各种可控设备力求达到一键式开启。
1. 5. 4要求无线触摸屏首页设计登录密码界面。 1.5.5具体实现的功能如下:
(模式一):视频系统处于准备状态;音响系统处于开启状态,幷可随 时调校音量
及选取不同音源播放;会议系统处于准备状态, 幷可随时调校音量及选取不同有线或无线话筒播放。
(模式二):视频系统处于开启状态,主投影系统电动投影幕、辅助投 影系统电动
投影幕及投影机升降台下降至适当位置,各投 影系统已开启,幷可随时选取不同视频源播放;音响系统 处于开启状态,幷可随时调校音量及选取配合视频系统播 放;会议系统处于准备状态,幷可随时调校音量及选取不 同有线或无线话筒播放;灯光系统配合投影系统,投影幕 前排灯具可独立关掉,其它局域灯光亮度可调低至适当亮 度,幷可随时调节光的亮度;窗帘系统处于关闭状态,幷 可随时开关。(灯光窗帘为预留功能)
12 /
19
会议系统技术方案
(模式三):各种联动功能,如投影机开启,投影幕自动下降到合适位置;
投影机关闭,投影幕自动升上等。
◊可以控制
DVD、MD的所有动作,如播放、暂停、停止、快进、 快退、上一
曲、下一曲、菜单、上/下/左/右等;并且可以自动将DVD 的图像切换到投影机,投影机自动选择视频输入,自动将DVD的声音 切换到功放;
◊可以控制屏幕的上升、下降、停止;并且能够自动实现关联动 作,如投影机
开时,屏幕自动下降,投影机关时屏幕自动上升;
◊可以控制窗帝的打开、关闭;并且能够自动实现关联动作,如
开普通会议自动打开窗帘,开视频会议自动关闭窗帘;(预留功能)
◊可以控制日光灯打开、关闭;可以预设灯光状态,如普通会议
状态、视频会议状态等等,预设完之后,以后就可以只按一个控制按 钮,就可以实现所有灯光状态的调节;(预留功能)
◊可以自动选择计算机的图像输出到投影机,并且投影机自动切
换到VGA输入;
◊可以控制功放输出音量的大小;可以控制话筒音量的大小等;
1. 6线缆及接插件
为保证信号无损传输,数据信号传输线缆、音频传输线和接插件应采 用咼质量的原装产品。
C、小会议室
小会议室主要以满足小型会议讨论为主,会议室AV系统固定安装,主 要包括:视频显示系统、音频扩声系统、基本会议发言系统。
13 / 19
会议系统技术方案
2.1扩声系统
小会议室音响扩声系统设计目标主要以语言扩声为主;要求是语音清 晰、自然、明亮,良好的声像定位及声场均匀度,以使及会者所听到的声 音尽可能保持一致性,扩声系统满足要求设计,同时符合GB50371-2006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中会议类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的一级标准。 主要指标如下:
项目 标准 最大声压级 GB50371-2006《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 会议类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语言类)一级指标 额定通带内:大于或等于98dB (dB) 以125-4000Hz平均声压级为OdB,在此频带内允许+ 传输频率特性 4〜一6dB的变化 稳态声场不均 W8dB (1000Hz, 4000Hz) 匀度 传声增益 噪声级
2 — 10dB (125Hz-4000Hz) WNR20 (扩声系统) 2.1.1扬声器的布置及选择
固定安装的AV系统会议室采用全频吸顶扬声器,以满足声场均匀度, 提供较好的语音清晰、自然、明亮等,每间会议设计4只天花扬声器。
2.1. 2音频控制及处理部分
选用数字化的机柜安装的数字调音台,采用模块化的结构,根据需要 搭建输入输出,实现对音响系统的数字化控制系统,集输入电平控制器、 自动混音、
14 / 19
会议系统技术方案
均衡器、压限器、反馈抑制等功能于一体,满足会议扩声的使 用要求。
2.1.3多媒体信息接口盒
每间会议室的两侧墙体上设置接口墙盒,不少于1路话筒接口,1路 VGA及电脑音频接口、1路数字会议系统接口。
2.1.4节目源
配置DVD机作为放音设备。另外配置录像机作为音视频节目源的播放 设备。
2.1.5音频系统及视频系统(音频)之间提供信号互联。
2.1. 6音频系统预留输入输出通道及其他系统进行信号互联。 2.1. 7机柜式数字调音台具备消防信号强切时的静音功能。 2. 2视频系统
小会议室设计1套100寸电动投影幕,选用1台4500流明的投影机,投影 机都配有电动升降架,使用时投影机降到天花下面使用,使用结束后投影 机升到天花内隐藏起来,不会影响会议室的整体布局。投影机及投影幕的 升降完全由安装墙面的线控面板控制及设备白带的遥控设备控制。
2. 2. 2会议室墙面及地面设置多媒体插座供系统连接现场视频/电脑信 号。 2. 2. 3投影幕及投影机电动升降架为电动打开方式,配备墙面安装电 动控制
面板,白塑幕布材质;比例4: 3,影像底部距地面1.2米左右。
2.2.4媒体演示矩阵切换器必须实现RGB、视音频信号切换、分配、路 由功
能,实现任意信号源到信号终端的切换功能。
15 / 19
会议系统技术方案
2. 4线缆及接插件
为保证信号无损传输,数据信号传输线缆、音频传输线和接插件应采 用咼质量的原装产品。
17. 6设备技术参数需求表 A通道主调音台
◊ 32路调音台,14母线(立体声、4编组、6辅助、2FX)o
◊低噪声、高精度的麦克风前置放大器。 ◊幻像电源开关和插入式输入/输出。
◊ 3中心频率段通道均衡器(中心频率)和HPT。
◊指示灯ON/OFF开关。
◊双
SPX数码效果器。
◊单通道输出的可扫描LPF。
◊对讲输入。
B音频数字处理器
◊输入数量:8路可切换式平衡话筒/线路电平
◊标称输入电平:+4 dBu线路或-36dBu话筒电平(可选择软件)间
◊话筒前置放大器增益:+40dB
◊ 最大输入电平:+23dBu
◊输入阻抗:>18 Q平衡,〉9 Q非平衡,>2 Q带幻象电源 ◊话筒前置放大器等效输入噪声
16 / 19
20 dB空
,
会议系统技术方案
(EIN) :<-125dBu, 22Hz-22kHz, 100 □电源阻抗
◊幻象电源:+20V直流电,每个输入单元最大为◊输出数量:8路可切换式平衡话筒/线路电平
◊标称输出电平:+4 dBu线路电平,20 dB头顶空间,非平衡模拟输
20mA
出不能连接到负输出端,非平衡配置导致输出电平低6dB
◊最大输出电平:+24 dBu
◊输出阻抗:200Q平衡,100 Q非平衡 ◊釆样频率:48 kHz
◊ 频率响应:20Hz-20kHz, +/-0. 5 dB
◊动态范围:>110 dB(A声压级),输入到输出 C 10000流明投影机
◊亮度:10000流明 ◊对比度:3000:1 ◊亮度均匀度:90%
◊成像系统:1.8〃英寸多晶硅有源距阵◊水平分辨率:800 TV (HDTV) ◊屏幕像素:1024X768 ◊色彩度:16. 7百万
◊总像素:2359296 (1024X768) X3
X3
D 4500流明投影机
◊亮度:4500流明 ◊支持格式:16:9 ◊均匀度:90%
17 / 19
会议系统技术方案
◊色彩度:16. 7百万 ◊对比度:1000:1 ◊灯泡:275WNSHA ◊灯泡寿命:3000小时 ◊液晶面板:0.8〃 TFTX3 ◊分辨率:1024X768
◊总像素:2359296 (1024X768)
E 300\"投影幕
◊ 300\"正投电动幕(4:3)
◊投影幕:白塑幕;
◊采用工程级电动卷筒马达设计,操作宁静顺畅,外形美观平衡; ◊幕布增益高,可视角度大; ◊具有墙面屏幕升降按钮;
F中央控制处理器
◊ 257MIPS, 32位摩托罗拉ColdFire处理器。
◊内置的
36MB内存可扩展到4GB,扩展糟支持标准II类型II高 密度闪存
卡和IBNBIicrodrive硬盘,内置防火墙,内置路由器,内置网 络地址解析器,
◊内置WEB服务器,支持硬件/软件握手。
◊ 6 个 RS232/422/485+8 个 IR/单向 RS232 控制接口+8 个 30V/1A 的
弱电继电器+8个模拟或数字的I/O 口;红外口作为红外输出时频率 达1.
2MHz;作为单向RS232输出时最高波特率达115200bps;
18 / 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