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易榕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望文主义--英汉互译误译的主要根源

望文主义--英汉互译误译的主要根源

来源:易榕旅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 望文生义 英汉互译误译的主要根源 吴汉周 (广西钦州师专) 摘要:英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种 不同的语糸.翻译时,若过于强调忠实原文的形式,望 文生义 就会造成误译 寿此,须调整原文的袁达形式,认真钻研原作,注意语言袁面下的 深层含义,勤查词典。 关键词;望文生义误译根菲 翻译是人类交滴思想过程中沟通不同语言的桥梁,使通晓不 语言的人能通过原文的重新表达而进 行交流。翻译是把种语言(即原语)的信息用另一。语言(译语)表达出来,使译文读者能得到原作 者所表达的思想,得到 原文读者大致相同的感受。… 翻译不只是不同语言问的语际转换,也是不同 民族文化间的转换。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种、不同的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Sino-Tibetan famil)-),英语属于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family)。 语言形态学分类法来看.“汉语是分析形 式为主的语言,英语则是既有分析形式又有综合彤式的语占。 设语民族与英语民族不是同 民族. 这两个民族的地理环境、民族心理状态、协史文化传统、社会物质生活、习俗、宗教信仰以及思维表达 方式等不尽相同。在再现原文的信息时,若不注意这些差异,片面强调忠实原文的形式,字字对译.就 容易出现望文生义的错误。 一、望文生义的主要形式 翻译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内容和形式不能兼顾。 般请况下.太家都会采用牺牲形式, 保存内容的方法。但在翻译实践中,有的译者过分强调忠实于原文的形式.为了保存形式而不惜牺牲内 容。主要表现如下: ( ) 不搭配。汉语和英语不是襄属语言,表达形式不完全一致.英汉互译时,原语可以搭配的 词,译语不一定能搭配。原语有的搭配形式,在译语里就显得不合适,读起来特别拗口.给人不舒服的 感觉。有的说法在英语里能用 但在汉语里就 定能用。如: 1、衣、食、住 I误I clothing,food and houslog I正j food,clothing and housing 2、north.south.east and west 『误1北、南、东、西 『正j东西南北 3、foot and mouth disease 【误I蹄口疫 【正I口蹄疫 (二)词不达意。英汉币是矧一民族 思维方式不同。英汉民族思维模式的不同导致语言表达上的 差异。翻译时倘若将原语词组按词的意义进行,这些词 :译语(目的语)中就不可能构成词组,即使勉 强组成.译文的意思也会与原文 符或截然相反.不但难以理解.而且使人不知所云。侧如: 1 He istalking big. 『误I他在谈大。 f正I他在自吹自擂。 5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The work is in hand,and will soon be completed. I误I工作在手中,报快就会完成 【正I工作在进行中,很快就会完成 3.他的爱人去机场给他送行。 【误lHisloverwenttothe airportto see him off. 『正lHiswifewenttothe airportto see himoff. (三)不该直译的句子直译了。汉英属于不刷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 的民族风情和文化传统 有时用不同的事物表达相同的语用意义。英汉互译时,若币考虑这些因素,一 律采用直译的方法,就 可能把原文的思想内容准确地再现出来,从而造成误译,贻笑大方。例如: 1.人是铁,饭是钢。 I误JManisiron,andwhile riceis stee1. I正JItis hardtolaborwith empty belly. 2.No onewas able to make head or tail ofthe figures. I误l没有谁能使这些图像有头育尾。 f正l这些图像谁也看不明白。 3.With this sum the family could hardly keep body and SOU1 together. J误l这么一点钱,~家人简直没法把身体和灵魂维持一起 【正1这么一点钱,~家人简直没法维持生活。 (四)只考虑表层意义。“不同的民族由于在地理、民族、宗教及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表达 同一理性概念的词,在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作用下必然会产生附加在词汇本身概念之上的不同的联想意 义。 Ⅲ 这就是所谓的词外含义 翻译时,若只考虑原文的表层意思,而不注意词语的深层含义,照 字面意义进行,结果就会令人费解,甚至不知所云。倒如: 1.1 want a mall who wi/l throw his hat over the Chindwin and then leads his troops after it、 【误I我要的是这样~个人,他会把帽子扔进钦敦江,然后带领部队前进。 I正I我要的是这样~个人,他决心破釜沉舟,然后带领部队前进 2.In uttering these words he let the cat out of tile bag. I误I说这些话时,他让猫从口袋里出来。 I正I说这些话时,他把底都漏出来了。 3、你在家时,谁敢来放个屁?(《水浒》第24回) I误I When you were at home,who dared to come and pass his wind. I正jWhen youwere at home,whodaredto come andinsultme? (五) 洋”化现象严蘑。以汉语为母语。英语为第二语言的人和以英语为母语,汉语为第二语言的 人的思维模式是不同的,中国人有中国人的模式,英美人上有英美人士的思维方式。英汉互译时,倘若 过分强调忠实,过于注重形式,英译时就可能会出现洋腔洋调的现象,汉译时则出现汉式英语。例如: 1、Thank you all the same. 【误l但是仍然还要谢谢你。 【正I谢谢。 2.你觉得他扮演的舆赛罗怎么样? I误I How do you think ofhls performance as Othello? I正J What do you think of his performance as Othello? 3、警察抓住了小偷的衣领 I误l The policeman seized the thiePs collar. I正l The policeman seized the thief by the collar.  1、望文生义产生的主要原 (一)英汉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 从语法意义表选方式上看,世界上语言主要分为两大类:综合型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语言(synthetic language)和分析型语言(analytic language)。英语是综台型为主的语言,词形有变 化,词序比较灵活-冠词和连接词使用比较广泛;汉语凰Ⅱ是分析型为主的语言,词形不会发生变化.词 序比较固定,助词比较丰富。英语注重形式,讲究结构的完整,采用各种连接手段(关系代词、关系尉 词、连接代词、连接尉诃、介词等)。英语句往往是先总说后分述,先提出结论,后叙述细节;而汉语在 时间顺序上总是由先到后.在逻辑关系上总是先因后果。英语常用物称作主语,让事物客观地表述;汉 语剐重人称,注重主体思维,主语多为人称。在语义的属性差异上也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英语 侧重内在的特点-如成分、用途等 汉语则注重外在的特点.如颜色、方式、外观、位置等。英汉互译 时,若不注意英汉语言表达方式上的差异.就可能造成误译 (二)过度强调忠实。翻译是一种传递信息的方式.用译文再现原文的信息。对于翻译的标准,众 说纷纭,见仁见智。但是.译文必须忠于原文是勿庸置疑的。只是有的译者片面理解忠实的台义,以为 忠实就是词词对应,对号入座,原文用什么词,译文就要用什么词.原文用何种比喻手段,译文也用何 种比喻手段.否则,就不算忠实于原文。他们追求的只是形式上的对等,拘泥于原文的形式, 为只有 运词对应翻译才算忠实,以为原文有的说法直接翻译过来译文读者就会明白。这种对忠实的片面理解, 忽视了原语和目的语在各个方面的差异,其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不但译文晦涩难懂.而且词不达意, 不能把原文的思想内容准确地再现出来。 (三)对原文的理解不够。理解是表达的前提条件,对原文能否进行透彻的理解影响至 译文质量的 高低。翻译时,如果 对原文进行深入的钻研,没有透过表层结构领悟深层含义,只停留在字面意义 上,追求词词对应,或从表尺到表层,就会容易出现形式对等而意义不同或截然相反的情况。汉英是非 亲属语言,语种不同,语系也不同。运两种语言的词宁[量都非常丰富,居世界各种语言之首,一词多义 的现象极为普遍,而且,语言不只是纯粹的信息表达.也是文化的反映.语言上的不同反映了文化上的 差异。英国现代语言学派创始人Firth曾说过:“Eachword usedin a new contextis a newword. (每个 词在不同的上下文中,会成为古义不同的另一个新词。)英国哲学 ̄Wiugenstein也说过: 一个词的含 义只能从该词的在语言的应用中去获得。 (The meaning ofa word is its use in the language.)翻译时,若 孤立地看待每个词或词组,不注意词的内在含义和联想意义,译文不仅结屈骜牙,而且不能很好地传递 原文的信息。 (四)对英汉文化背景、典故、习俗、宗教、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了解不罅。汉语民族和英语民 族不是同一民族.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自然环境、宗教信仰、价值观以及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等有较大 差异。比如,英国的天气变幻莫测,阴雨天特别多.因此,英国人对天气有种特殊的感觉。人们见面时 第一句话往往是“Love weather,isn t it?”这并不一定表明人们在询问天气的情况 而是一般的见面语 (greeting),在中国,吃饭问题睦期困扰人们。于是,吃饭成了大事,常有“民以食为天 的说法。人 们见面的第一句话是“吃了没有?”这并不意味着要请你吃饭.而是很平常的问候语。 在自然环境方面,中国的地势是西部高,东部低,有许多河流自西向东流入大海。于是t汉语中出 现了很多与此相关的词语。如“大江东进 、“付诸东流”等。英国是个岛国,四周为大海环绕-英国人 的生活与海息息相关.因此. sea 、“fish 这两个词在英语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a如go drink from the sea(别管闲事).cool fish(冷静而大胆的家伙)。 在风俗习惯方面,汉语民族和英语民族也有很大的不同。在中国.人们过年时.常送些葱或桔子之 类的东西,以示“聪明”、 吉利”。在广西容县,年轻人结婚时 常把贴肓红纸的柚子放在床E-意为 “有子”、“早生贵子 汉语民族的这蝗习惯在英语文化中是不存在的。汉语和英语都存在不少的粗俗 语.对比一下,不难发现,汉语中的许多粗俗语涉及到被骂对象以外的人或束西,而英语除了“you son of a bitch”等少数几个词语 外多数情况下则指被骂对象本身。 在宗教信仰方面.东方神话、佛教、道教对中国A影响很大,许多联想意义丰富的词语与他们密_小 可分.如“盘古 、 神仙”、“嫦娥 、“玉帝”、 阎王”、“观音菩萨 等在现实中具有丰富的内涵。英语 国家长期受希腊、古罗马和基督文化的影响.许多英语 语与他们相关.如“Achille s heel (致命的弱 点), Pandora s box (无穷的灾难)等。 在文化独有方面.英语和汉语都有各自独特的与众 同的文化。如汉语里的“气功”、 武术”、 阴 6l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阳 、“风水 等在英语文化中是不存在的。 英语中也有许多汉语文化不存在的词语,如 br0Wn product”、 brunch”、 teenager”等。 英汉互译时,倘若不注意这些方面的差异 过度注重原l义的形式,逐字对译,就会造成误译的出 现。 三、克服望文生义的办法 (--)根据需要调整原文的表达形式 英汉语不是同种语言,这两种语言无论在形式上还是词法和 句法上都不尽相同。虽然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但也有不少的差异。英汉语言在表达方式上的不同给翻 译增添不少麻烦,出现形式和内容不能兼顾的矛盾。这时,若保存形式,必然会影喻内容,降低译文的 可接受性,因此,英汉互译时,须对原文的表达形式作出必要的调整改动以便符合译语的行文习惯,把 原文的意思再现出来。 (二)认真钻研原作。理解是翻译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翻译前必须认真钻研原文,透彻地理 解原文,之后才动手。在翻译界通常流行这样的一句话: 钻进去”再 跳出来” 也有人说“吃进去” 然后 吐出来 。这句话极其生动形象地描述丁理解在翻译中的显著作用。“钻”或“吃”时的心理过程 就是从原作的语言出发,用原作的语言文字进行思维。世一旦 钻进去”或“吃进去”(也就是彻底理解 了原作的内容和含义)之后,就想方设浩 跳出来”或“吐出来 。 跳 或“吐 之前,就有一个思想 转换的过程。这时首先改用译作的语言进行思维,然后用译文心理来 跳”或“吐 ,只有这样才能用地 道的译文把原文的思想内容重现出来。 (三)注意语言表面下的深层含义。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但是 语言不只是纯粹的信息表达,也是文化的体现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相辅相成,世界上没有独立于文 化的语言,也没有独立于语言的文化。英国语言学家莱昂・约翰说过,“特定社会的语言是这个社会文化 的组成部分,每一种语言在词语上的差异都会反映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事物、习俗以及各种活动在文化 方面的重要特征。”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各个民族都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风情和文化传统,这些都 在语言中体现出来。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会用不同的事物表达相同的语用意义。例如, 虎”在中国是百兽 之王,汉语中有许多带 虎”的词语,如“虎门无犬子”、“虎视眈肚”、 狐假虎威”等,但在英语里, “虎 的地位被“狮”代替,众多词语如“beardthelionin his den(太岁头上动士) ,“seethelions (游览名胜) 等都说明了 狮 在西方人士中的地位。有时,即使是同一事物,在攫英两种语言中可能 蕴含不同的意义。比如“山羊”在汉语里没有什么象征意义,而 goat”在英语里即是 色鬼 的象 征。因此,英汉互译时,一定要仔细分析语言的深层含义,采用诸如增词、加注、引伸、借用等方法处 理。 (四)勤查词典。翻译中的许多误译并不完全由于原文难于理解,而是由于译者粗心大意,懒查词 典,凭想当然造成的。因此,英汉互译时,必须脚踏实地,碰到稍微难点的词或词组,即便是很常用的 词都要动手查壹词典。查词典时,既要查“取语词典 (hilingual dictionary)如《新英汉词典》、《汉英 词典)等,更要查单语词典(monolingual dictionary) 如“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等。因为双语词典大多是用对等词来解释词义即以翻译为释义 手段,而单语词典以解释为释义手段,有些枉双语词典弄不明白的词语往往在单语词典得到很好的解 释。 参考文献: Ill范仲英-实用翻母教程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121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131盂广龄-翻译理论与技巧新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141草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6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d.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